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案.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案.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教案【教学目标】1. 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2积累文言知识,找出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的句子。3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富春江的景色图,导入新课。二、展示交流预习成果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2.检查诵读及字词掌握情况。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情况。(1)作者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字叔 庠,吴兴故鄣人。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2)关于文章的体式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l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本文前两段中,“风烟”两句、“从流”两句、“急湍”两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视为初期的骈体文。三、熟读课文,疏通文意1.小组交流,解决疑难词句:请你将课前预习译文时勾画出的不理解的词句与小组成员交流,互助解疑。2.把小组共同遇到的疑难词句写在黑板上。3.总概本文山水特征的语句是哪一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1段:概括从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4.文章的3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3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第2段:描写异水。第3段:描写奇山。四、合作探究1.第一段是如何写景、叙事、抒情的?第一段:有写景,有叙事,有抒情。写景:风烟俱净,天山一色。叙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抒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读第2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1)清澈水色水皆缥碧(正面描写)水深千丈见底(夸张)水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描写)(2)湍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3.读第3段,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1)视觉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息心忘反,蔑视功名)(2)听觉泠泠的泉声,嘤嘤成韵的鸟声,千转不绝的蝉声,百叫无绝的猿声(劝友归隐)4.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提示: 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五、拓展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请结合这段话谈谈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的理解。 提示:这两句话虽然流露出作者亟思奋发有为,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 想情绪。那些汲汲追求名利、四处 奔走、苦心经营的人,面对奇峰,聆听美声,不觉心旷神怡,怡情山水而淡泊名利。六、总结归纳问题:朗读全文,讨论总结此文为什么写得如此成功?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 (动静结合、声静相衬、有声有色、光影摇曳)写景有法赋予生命,情景相生。骈体文的优点在此文中突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