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小组成员: 唐菲悦,戎丽,马风丽,李楠,姜丽,罗婉庆,林万文 学 院: 旅游学院(华天旅游酒店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 旅游管理(国际旅游)2010级 题 目: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 付蓉 老师 评阅教师: 付蓉 老师 2012年05月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区域概况:岳麓山旅游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城区的中心,岳麓区行政辖区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411248,北纬28202827。岳麓山是个“大岳麓山”的概念,范围由橘子洲东侧湘江主航道中心线,南二环(猴子石大桥往西段)、西二环、金星路、枫林一路、潇湘大道北段与银盆岭大桥所围区域。它包括麓山景区(5572)、天马山景区(0822)、橘子洲景区(0682)、岳麓书院(0212)、新民学会旧址(0012)三个景区和两个景点构成的核心景区,总面积为7142,还包括河西大学城、附近社区与湘江水域橘子洲东西两侧组成的旅游发展区和橘子洲头至猴子石大桥、橘子洲尾至银盆岭大桥间的湘江水域组成的旅游协作区,面积共计19342。一、岳麓山旅游环境分析(一)自然地理环境1地质地貌 岳麓山在远古时期为一片汪洋,沉积的最古老地层,出露在荣湾镇以北的地段。距今32亿年的古生代时期,岳麓山位于古海洋和古陆地的边缘,海水时深时浅,时进时退,滨海区相互沉积了厚实的石英砂岩,夹带薄层。1砂页岩、页岩、沙砾岩,人称“岳麓山砂岩”。距今约七千万年中生代末期,“岳麓山砂岩”体系发生褶皱、断裂和抬升,形成了今天大岳麓山地貌的基本骨架。第三纪堆积的红岩,沿湘江断裂,之后发生倾斜。红岩在橘子洲南出露,是江心洲形成的重要原因。从地貌类型看,岳麓山由低山、丘陵、河谷平原、江心洲组成。麓山景区为中高山;天马山景区是丘陵;橘子洲是江心洲,绵长为洲滩地貌。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和“长岛人歌”美景于此,构成了山水观光景区的地质地貌条件。 岳麓山地质构造稳定,在半径25km的范围内,历史上没有出现过475级以上的地震纪录。岳麓山地区不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环境。1加上山体独立,坡度坦缓,不存在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威胁。2气候 本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6917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4以上。2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夏季暑热,秋季凉爽,冬季湿冷。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春湿多变,夏秋多睛,严冬期短,暑热期长。全年无霜期约为275天,年平均总降水量丰沛,约为14224mm,岳麓山适宜旅游的时间很长。岳麓山最高海拔3008m,虽不典型,但也略显一定山地垂直气候带特征,相对山麓,山顶旅游区夏时轻风流畅,凉爽宜人。即使在山麓,同比河东城区气温要低2-4。冬季冰山顶雪天延续要更长。酷暑时节,长沙市民纷纷来此避暑、健身。山地气候具有开发高档休闲旅游产品的条件。3水文 本区以地表水为主,全年水资源总量约1647万m3,过境客水量巨大。湘江由南向北,江面宽阔,“漫江碧透”,景色壮观。橘子洲将湘江分成东西两条河道,主河道在其东侧。湘江段年均径流总量808亿m3,常年水位338m351m,洪水位可超过40m,枯水位2519m。每年3月雨季开始,江水上涨,进入汛期,4月7月水位最高,7月后开始低落,秋冬水位最低。湘江水量年际变化大。特大洪峰加上受洞庭湖水顶托和倒灌,橘子洲发生被淹现象,靠岳麓山的湘江西岸沿江筑起了高大稳固的防洪堤坝。靳江河、龙王港从岳麓山南北两侧注入湘江,为湘江两条一级支流。 本区湖泊不连续镶嵌在岳麓山、天马山与湘江之间的河谷地带,有桃子湖、后湖、西湖和梅溪湖。桃子湖、后湖被规划为水景区,西湖为水景休闲文化园,梅溪湖为国际功能区。岳麓山地下水资源丰富,在白鹤泉、湖南师大赫石坡地段为基岩裂隙水,水质清冽甘甜,前来汲水的市民川流不息;湘江西侧的沿江区是浅层地下水,水质欠佳,无人提取饮用。4生物和土壤 岳麓山植物资源特点鲜明。一是资源丰富,拥有各类植物资源174科597属977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33属41种;裸子植物8科20属28种;被子植物119科381属696种。3二是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代表性树种主要是壳斗科的栲、青冈栎、苦槠、甜槠等,在庙宇周围分布较多。三是岳麓山植被群落在清风峡地段是落叶阔叶混交林,枫树居多。深秋时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四是森林茂密、郁郁葱葱;树干通直高大,郁闭度高。五是名珍奇古木众多,往往单株构景,如古麓山寺内的六朝松,时域1700年;云麓宫旁古银杏1000多年。4六是灌丛草本繁花似锦,春时杜鹃花怒放,引来众多踏春人。按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岳麓山属于东洋界、华中区。据统计有哺乳动物21种,隶属7目12科。鸟类129种,隶属16目37科。129种鸟中东洋界36种,占279%,古北界1种,占078%;广布种92种,占7132%。5岳麓山到处“莺歌燕舞”。只是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大型兽类基本绝迹。本区的岳麓山、天马山、凤凰山基本是石英砂岩风化母质上发育的地带性红壤,植被覆盖的地方有机质含量较高,但总体土层薄,石质含量多。沿江地段多为冲积土,被改造为耕作土壤。(二)人文社会环境1历史沿革岳麓山历史文化悠久而厚重。从原始农业社会起,长沙开始出现城市聚落雏形。秦时统一中国,长沙郡为36郡之一;汉改郡为国,长沙王陵墓群选址在岳麓山北侧的咸嘉湖岸的阶地上,今辟为王陵公园;魏晋南北朝时,岳麓山始建湖南第一家佛教寺庙-麓山寺。在刘宋时南岳记中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称岳麓山处南岳72峰之末,故名岳麓。6唐代文坛群星均登岳麓山,留下墨宝。例李邕为古麓山寺题碑,杜甫留下岳麓山道林二寺行等多篇诗作;宋代创立岳麓书院,由理学大师朱熹与张栻主持,成为全国四大书院之首。后历代帝王题额赐书,声誉更振。明清时期本区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基地之一。晚清外强入侵,岳麓山与各阶段革命者有密切关联。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家经常聚会橘子洲头、爱晚亭,在周家台子创建新民学会,为中国革命事业留下辉煌业绩。解放后,本区先后属长沙市的西区、岳麓区管辖。2社会经济把河西大学校园包含在内,称之“大岳麓山”,隶属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区人口约30万,13907km2,是长沙市的新城区,几乎全是由过去的农区发展而来。在传统水运立市的社会,湘江主航道靠河东一侧,河西无水运河道,城市发展不起来,最大的集镇荣湾镇,只是几百人的农区集镇聚落形态,起着轮渡口的作用。1970年后,橘子洲大桥、银盆岭大桥、猴子石大桥相继建成,岳麓区迅速扩展成长沙市的新建城区,“大岳麓山”的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阶段(1960年以前),农区围绕岳麓山景区。此阶段的岳麓山东麓除几栋大学校区的建筑外,周围大面积是传统农业区,岳麓山相对河东城区来说是郊野景区。第二阶段(1960-1980年),半农-半市区围绕岳麓山景区。岳麓山前几所大学,依托狭窄弯曲的麓山路,形成带状的串珠式校区分布,也是长沙市的城区,岳麓山后山依然是农区。后因交通状况改观,岳麓山景区已成为长沙城区的城市公园。第三阶段(1990年代至今),校园围绕岳麓山景区。岳麓山周围的几所大学用地由线状延伸改成面状扩展,校园范围推到江边。麓山路、潇湘大道贯穿校区,农区基本消失,大量农村人口变为城市居民。岳麓山旅游区范围扩大到天马山、凤凰山、橘子洲、新民学会旧址,岳麓山成为校园围绕的景区。3文化教育1982年,长沙市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而岳麓山古来就是闻名中外的文化教育中心和旅游景区,自然是长沙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志和名片。1988年,岳麓书院、黄兴墓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授名为国家风景名胜区;2001年,岳麓山旅游区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拥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十处;2009年,树立在橘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雕像在国内外产生极大影响。大岳麓山中的三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被国家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与岳麓山景区相互增辉,而且岳麓山不少显性的、隐性的旅游资源也分布在这三所大学校园中。规划中的大学城在2020年人口将达到40多万。二、评述原则(一)可持续发展原则岳麓山要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与协调,既要考虑当代人的需要,还要考虑未来子孙后代的需要。现阶段的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绿色经营要融合一体。旅游开发要与周围社区良性互动,强调大学校园的社会参与,发挥大学生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将旅游经营的短期行为与长期效益,阶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形成有机统一。(二)公益导向的原则 岳麓山公共产品属性十分明显,它具有消费上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坚持岳麓山旅游的公益导向性导向,有利民生,有利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公益导向不等于经营上的“公益唯一”性,局部领域可引入市场经营,同样有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三)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 坚持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并举的原则,保护旅游资源的原真性和旅游环境的生态性。同时,又要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客源市场的有效开发,实现岳麓山旅游产业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四)与国际旅游对接的原则 5A级景区即国际性水准的旅游区。岳麓山旅游区要依靠旅游资源,结合区位优势,以长沙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目标为指导,尊重现实要求和历史机遇,在旅游外围空间发展上与国际市场接轨,走产品建设国际化、形象塑造国际化和市场开发国际化的道路。岳麓山旅游区建设为国家5A级旅游区,说明它是国际化的旅游产品,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精品,具有与国际旅游对接的能力。(五)与“两型”社会建设同步推进的原则 湖南“两型”社会建设是省市区当前及以后几年的工作重点,本区处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先导区,保护旅游环境、倡导低碳旅游、发挥产品公益性,实现岳麓山区域旅游与“两型”社会建设科学发展、同步推进。三、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与类型评价(一)旅游资源分类与调查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颁布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对岳麓山旅游区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统计。并参考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总体规划(2004年)、天马山景区综合整治规划(2010年)和橘子洲景区详细控制规划(2007年)中有关旅游资源的资料归类。 表1 岳麓山旅游资源单体分类表主类亚类基本类型旅游资源单体名称自然景观资源A地文景观AA综合自然旅游地AAA 山丘型响鼓岭 天马山 凤凰山 石佳岭AAB 谷地型清风峡谷 赫石坡谷地AAD 滩地型旅游地橘子洲 傅家洲AAZ 矌景云麓宫山顶矌景AB 沉积与构造ABB 褶曲景观清风峡谷地褶曲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CE 奇特与象形山石飞来石AE 岛礁AEA 岛区橘子洲头B水域风光BA 河段BAA 观光游憩河段本区湘江河段BB天然湖泊与池沼BBA 观光游憩湖区桃子湖BD 泉BDZ 泉白鹤泉 赫石坡泉水 清风峡-兰涧石漱C生物景观CA 树木CAA 林地赫石坡森林橘子洲橘林天马山混交林清风峡混交林(含红枫)CAB 丛树蟒蛇洞及栓皮栎 岳麓书院后竹林 CAC 独树古麓山寺前古樟林 飞来钟处古银杏古麓山寺内六朝松CC花卉地CCA 草场花卉地凤凰山-桃子湖结合处草坪CCB 林间花卉地橘子洲花卉地CDB 陆生动物栖息地岳麓山人文景观资源E遗址遗迹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EBA 历史事件发生地朱张古渡 抗日战壕遗址极高明亭遗址FA 综合人文旅游地FAB 康体游乐休闲度假橘洲客栈联通VIP服务站FAC 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古麓山寺 云麓宫FAD 园林游憩区域麓山茶场中山纪念林 FAE 文化活动场所美孚洋行婚庆文化园FAH 动物与植物展示地万景园 鸟语林肖劲光纪念园FAI 军事观光地麓山顶雷达站 FAK 景物欣赏点岳麓山索道 岳麓山滑道麓山顶观景长廊FB 单体活动场馆FBB 祭拜场馆文庙 江神庙 忠烈祠(师大)FBC 展示演示场馆天伦造纸厂旧屋 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含雕像博物馆)FBD 体育健身场馆师大体育学院体育馆师大体育学院游泳馆橘子洲水上工人俱乐部FBE 歌舞游乐场馆艺校排练厅师大音乐学院排练厅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FCA 佛塔五轮塔 隋舍利塔FCC 楼阁爱晚亭 半山亭及茶舍 自卑亭 穿石坡湖(廊)抚云亭印心石屋FCH 碑碣禹王碑岳王亭(师大)麓山寺碑岳麓书院御匾中山纪念碑(亭)抗日长沙会战碑FCI 广场东方红广场和毛泽东雕塑FCK 建筑小品牌楼口石牌楼和雕塑潇湘大道防洪堤园林、小建FD居住地与社区FDA 传统与乡土建筑湖南大学礼堂 湖南师大教务处办公楼湖南师大一办公楼 湖南大学近现代建筑群湖南大学老图书馆 中南大学近现代建筑群FDD 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红房别墅 新民学会旧址肖劲光故居天伦造纸厂旧屋后山炮台遗址 金九先生疗养处旧址 省会警察纪念堂 水陆洲新海关旧址 水陆洲英国长沙领事馆旧址FDE 书院岳麓书院(含赫曦台)FDG 特色店铺悟凡茶轩 麓峰游乐场北极轩(观景,茶社)FE归葬地FEA 陵区陵园七十三军阵亡将士公墓辛亥援鄂汉阳阵亡将士公墓FEB 墓(群)黄兴墓 蔡锷墓 蒋翊武墓 禹之谟墓童健吾墓 杨卓林墓 张辉瓒墓 杨树达墓陈天华-姚宏业墓 彭遂良-彭昭墓陈明仁-谢 芳墓 黄爱-庞人铨烈士墓阎松年墓 万贵先墓 刘志高墓 肖 伟墓余昭常墓 谭 馥墓 易本羲墓 杜心武墓李仲麟墓 刘人爵墓 齐学启墓 龚 宪墓龙均甫墓 董 纯墓 缪恩钊墓 林修梅墓易鼎新墓 任凯南墓 黎尚文墓 胡子靖墓田广真墓 陈作新墓 焦达峰墓 高继青墓刘道一墓 覃 振墓 程 宣墓 丁文江墓刘昆涛墓 谢祖尧墓FF交通建筑FFA 桥跨橘子洲大桥及支桥H人文活动HA人事记录HAA人物伟人毛泽东和沁园春长沙 人物:蔡和森HAB 事件林则徐左宗棠橘子洲尾活动地HD现代节庆HAD 旅游节橘子洲周末焰火HDB 文化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HDD 体育节环湘江自行车赛(二)旅游资源类型统计与评价1岳麓山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丰富麓山共有142个旅游资源单体,分属6大主类、19个亚类和47个基本类型。这分别占到国家资源分类规范数量中的主类750%,亚类6129%和基本类型303%。2旅游资源构成中,人文资源明显超过自然资源的比重旅游资源分自然和人文两大类。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占3个主类、9个亚类和16个基本类型;人文旅游资源有3个主类、10个亚类、31个基本类型。在142个资源单体的构成中,人文资源占795%,自然旅游资源只有205%,几乎是4:1,人文资源占突出优势,符合一般大城市名山资源的普遍特征。3在人文资源构成中,建筑与设施类的数量占突出优势岳麓山旅游资源中建筑与设施主类的资源单体数量104个,占全部资源总量的732%,其中归葬地的数量又占资源总量的绝对优势,传统的长沙人是把岳麓山作为风水宝地来看待的。四、岳麓山旅游资源特色1旅游区规模巨大,景、城交融岳麓山旅游区范围最早只包含5572的岳麓山,长沙市领导处于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将旅游区范围扩大到天马山、凤凰山、桃子湖、橘子洲、新民学会旧址等,核心区面积扩大到7142,这还不包括湘江水域风光。根据有关部门编制的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岳麓山周边的咸嘉湖、桃花岭、寨子岭、后湖等,远期都要纳入岳麓山旅游区统一规划。这预示长沙市大河西未来的城区就是景区,景区也是大河西城区,景、城交融的建设目标为期不远。2景区类型丰富,“山、水、洲、学”各显风采岳麓山景区类型丰富多彩,自然景区类有“山、水、洲”,人文景区类有“红、古、学”。“山”指岳麓山、天马山、凤凰山等地貌单元;“水”指长沙湘江河段和桃子湖等湖泊水体;“洲”指橘子洲;“红”指红色旅游景区新民学会旧址;“古”指积淀在岳麓山上下的丰厚的古迹;“学”指我国千年学府之岳麓书院和现代的大学城。“红、绿、古”有机交融,共同支撑起长沙市优秀旅游城市的风采。特别是伟人的名篇诗句,景因文传,“漫山红遍,层林尽染”,使得麓山枫林的季相变化与橘子洲的湘江水景,成为无比巨大的旅游吸引力。3历史文化厚重,湖湘文化摇篮岳麓山旅游区景色优美,其积淀的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吸引川流不息的国内外游客的重要因子。岳麓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首,千年学府绵延成今天的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湖南师大。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的摇篮,近现代英才辈出,群星璀璨,左右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中国革命发展之历史与岳麓山的历史文化联系于一体。4岳麓山周围大学区隐性旅游资源丰富岳麓山周围已被大学城环绕。在旅游者看来,旅游景区和大学校区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著名大学本身蕴藏丰富的隐性旅游资源,是修学旅游产品和开展青少年夏令营的学术殿堂,也是境外旅游者的重要吸引物。岳麓山重要的客源组成首先是周围大学的师生,外地部分游客是先被大学的潜在元素吸引,然后才融入到岳麓山的客流中。所谓隐性旅游资源,是指没有被明确标定为固化的旅游资源,但却具有旅游资源吸引力属性,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旅游产品的资源。从旅游资源属性看,景区是显性的资源,大学区是隐性的资源。5市民休憩、健身是麓山景区最重要特征和功能岳麓山是城市公园,休憩、休闲、人流量大是其基本特征;岳麓山是山岳型公园,空气负离子含量多,登山要耗费一定的体力,又是市民开展晨练、健身、养生的好场所。长沙市民来此登山,自助游者甚多,占据了岳麓山客流的主体。五、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单体等级与评价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的“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对岳麓山142个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赋分评价,得知从五级旅游资源到一级资源的各类型数量(如表2)。 表2 岳麓山旅游资源单体评级表旅游资源等级五级资源四级资源三级资源二级资源一级资源自然旅游资源2(个)4(个)6(个)16(个)1(个)人文旅游资源4(个)5(个)23(个)45(个)36(个)总 计6(个)9(个)29(个)61(个)37(个)岳麓山主要旅游资源中,普通级旅游资源有较大分布,占6901%,优良级旅游资源占全部资源的比重虽小,但是知名度大,具有全国乃至世界性影响力,调查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岳麓山核心旅游资源的综合质量。(二)旅游资源分区及评价1分区原则第一,地形地貌主导性原则本区地形地貌类型除岳麓山惟低山地貌外,东有湘江河床、江心洲、天马山-凤凰山为丘陵地貌。天马山-凤凰山与岳麓山之间被大学校园区隔开,形成了天然的资源分区本底和造就不同的资源分布环境,故一级资源区和部分亚区基本是按地貌单元划分的。第二,区内资源分布密集性原则旅游资源分布是自然环境作用和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在资源分布相对密集、连片集中区,一般是划分资源区的主要依据,即资源区内的资源分布具有高度密集性,区际之间具有高度稀少性。第三,干线组织原则岳麓山旅游资源分布与线路组织是互动的关系,尤其主登山主干道和公路干线成为组织区域旅游资源的链条。划分资源区要充分考虑游线系统在分区中的组织作用。2旅游资源区等级划分标准岳麓山旅游资源区的等级评分标准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的原则划分出五个旅游资源区等级:五级旅游资源区:26分;四级旅游资源区:22-25分;三级旅游资源区:18-21分;二级旅游资源区:15-17分;一级旅游资源区:14分。3旅游资源区的等级评定:岳麓山划成4个旅游资源区和10个旅游资源亚区(如表3)。 表3 旅游资源区及其资源亚区表旅游资源区名称资源亚区数量旅游资源亚区名称岳麓山旅游资源区3岳麓书院-清风峡资源亚区;岳麓山脊线和西坡资源亚区;东大门-新民学会资源亚区橘子洲旅游资源区2橘子洲头资源亚区、橘子洲尾资源亚区环岳麓山大学校园区2赫石坡-师范大学校园亚区、湖南大学校园亚区天马-凤凰山丘岗旅游资源区3凤凰山资源亚区、桃子湖资源亚区、天马山资源亚区各旅游资源亚区的各分项得分为5分,各旅游资源亚区满分为30分。表4 旅游资源亚区总体评定表资源亚区名称资 源组 合资 源规 模可 进入 性资 源品 位吸引力环 境保 护总 分-A岳麓书院-清风峡资源亚区55455428-B岳麓山脊线和西坡资源亚区33344320-C东大门-新民学会资源亚区33433319-A橘子洲头资源亚区55445427-B橘子洲尾资源亚区33413317-A赫石坡-师范大学校园亚区11322211-B湖南大学校园亚区11322211-A凤凰山资源亚区22422214-B桃子湖资源亚区22422214-C天马山资源亚区22422214六、岳麓山旅游资源评价结论(一)旅游资源单体1旅游资源品位高,优质资源比重大三级至五级是优良级资源,总量为15个,占旅游资源单体总量的3099%;而一级和二级为普通级资源,占6901%。优良级资源与普通级资源的比重是三七开,这足以说明岳麓山旅游资源品位高,特色鲜明。2特品级资源集中在岳麓书院、爱晚亭和橘子洲头 旅游资源的等级特征往往以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