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三则【4-6】.docx_第1页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三则【4-6】.docx_第2页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三则【4-6】.docx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三则【4-6】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之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心,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让生命开花的愿望。教学准备:投影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理解本课的词语“光阴、争先恐后、羡慕、奉献”等。会用“多么多么”造句。情感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教学重点:通过文中的一、二自然段学习,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一二自然段中重点句子的蕴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幻灯片、音乐等)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读课题,这是一封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预习你们对巴金了解多少呢2、过渡:从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巴金爷爷是一位享誉文坛、著作很多的著名作家。在2005字是“真”,表里如一;一个字是“爱”,爱祖国、爱人民、爱人生。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你知道他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二、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浓浓的爱1、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1)指名读;齐读;默读,用一个字来概括巴金爷爷写作的真正动力是什么?2)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2、过渡:巴金爷爷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无限的爱,对自己的同胞有着无限的爱,对家乡的孩子们更有着无限的爱,这种深深的爱都融入了字里行间。让我们来读一、二两段。3、指名读第1、2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4、再次默读1、2自然段,静静地读,细细地品,画出能体会到巴金爷爷对孩子的爱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1)学生默读、思考。2)边交流边有感情朗读: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如何理解“温暖”?为何“温暖”?(结合学生回答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爱,感受巴金爷爷一颗心存感激的心,并将这种感受读出来。)可自然过渡到前一句话: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一个身体不好的87岁的老人,喜欢这种热闹吗?巴金爷爷喜欢吗?)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伸出你们的右手,拿出一支笔,你们的感受是什么?一支轻如鸿毛的笔在巴金爷爷的手中有千斤重,他要用千斤重的笔给家乡的孩子回信,这种困难可想而知,所以他不能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也不能(给每个同学回一小段话),就连(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哪几个词语最让你感动?说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受。从怎么办呢?你感受到什么呢?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从今年你读懂了什么?所以巴金爷爷多么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投影出示: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家乡的孩子们读到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想),多么(想)。我读了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多么。选择一句话进行说话练习。相信我们此时再来读这一句话一定能读得更好。5、指导看图,加深感受,感情朗读。请同学仔细观察P152、155两幅图,看看两幅图中的巴金爷爷有什么不同?(特别是面部表情)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1、2自然段,去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这份无限有爱。(齐读)三、对比朗读,启示思考:1、巴金爷爷以他的爱感动了家乡的孩子们,更以他的真诚感动了所有的读者,感动了全中国。他被评为2003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请看评委会的颁奖辞。范读,齐读。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2、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一位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作家,他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的呢?(请自由读3、4自然段)3、一位在别人眼中享誉世界,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人物,在自己的眼中却是一个普通人,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这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大家回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能力目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3课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爷爷在信中说什么?(指名说)这是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也是写给我们所有少年儿童的信。所以我们应该用心地读一读,感受巴金爷爷的那份良苦用心。二、精读感悟体会情感1、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读1-2自然段,看看巴金爷爷在信中写了什么?(1)“面对孩子们的一大堆信,老人感到很温暖”师:你能抓住重点词语概括内容,真是个好办法!还有呢(2)“巴金爷爷克服捏笔困难拿笔写信”师:你读书真认真!还有呢(3)“巴金爷爷因为体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回乡只能以信代面”师:你从书中找到了答案,真不错!读到这里,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这位年迈的老人对孩子深深的爱!2、让我们再静下心来,用心默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想:(1)哪些内容给你的印像最深刻或者使你最受感动,你是如何理解的?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拿出笔来用“”画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并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写一写,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2)小组交流:给同小组的同学读一读你画的句子,说一说你为什么深受感动?(3)集体交流:谁来读读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指名读,出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a问:为什么受感动?(巴金爷爷是一个爱祖国、爱人民的人,他用作品表达祖国和人民的爱)巴金爷爷为什么而写作?(为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而写作)b巴金爷爷对祖国和同胞的爱的程度如何?(深刻)从哪个词中你体会出了这种爱很深刻?(无限)突出这个词,把巴金爷爷这种深刻的爱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师:理解得非常好!那你知道巴金爷爷都写过哪些作品吗?生答。师:巴金爷爷的作品不但展示了他的才华,而且饱含着对祖国、对同胞深沉的爱。怎能不让我们敬佩、怎能不让我们赞叹呢?请你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c用“不是而是”练习说话。谁还画了其他的句子?指名读,同时出示:我今年八十七岁,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师:从巴金爷爷的话中,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答:在于奉献)你对“奉献”怎么理解?你用身边的事情说一说怎么做是“奉献”?(生举例说明)师:巴金爷爷不仅奉献了他的作品,而且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年近九十的老人仍然在不断思索、不断追求,怎能不令我们感动和敬佩?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读给同位听一听(评一评)指名读,评:将感动、敬佩读出来了吗?让我们再齐读这两句话,用心地体会一番吧!你还画了哪些感人的句子?指名朗读(同时出示句子):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师:为什么感动?(生答)师:巴金爷爷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不仅写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品,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当着很大的官,但一生不拿国家一分钱工资,全靠自己的稿费生活。他不管是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在年老的时候,都满腔热情地帮助别人,做过许多感人的事:他曾经-一次又一次不留姓名捐款给希望工程、受灾难民;他曾经-将他的所有藏书都捐给了国家。巴金爷爷就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奉献给别人的人。在我们生活中,像巴金爷爷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他们的付出令我们感动不已(出示图):请看,这是谁?做了什么?(魏青刚、费俊龙、聂海胜的事迹)你还知道哪些人在默默奉献?(雷锋)这些人都是把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他们的生命才会灿烂无比!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了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生齐说)开花。这就是生命的意义!你打算怎样让你的生命开花?(请2-3人回答)评价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下这两句话,再次领悟生命的意义吧!师引读(配乐)3、读完,音乐止:此时此刻,面对巴金爷爷,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生思考)(音乐起)生说:巴金爷爷,我4、师配乐朗诵第六自然段这是巴金爷爷在信的最后对我们的希望。请你说一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辜负巴金爷爷对我们的希望?三、课外拓展1不管是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封信,还是你们所搜集的资料中,巴金爷爷的许多语言都是可以作为座右铭来指导我们的人生的。老师就记住了两句,一句是课文中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另一句是课外的“掏出心来”。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投影出示:巴金名言,选择你喜欢的名言来读一读。2既然你把它作为你的座右铭,那么读起来就更能体现其中的味道了吧!指名读。四、总结巴金爷爷,在去年已离我们而去,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可爱可敬的老人,以爷爷为榜样,伴着爷爷的希望他踏上我们的生命旅程,绽放我们灿烂的生命之花吧!五、作业这节课,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同学们也谈了感受和理解,读了名言。课后,我们选几条喜欢的再背一背,把它记在心上。板书设计:给家乡孩子的信巴金生命开花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之二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会认1个生字。2、通过自主读书、相互讨论,了解巴金爷爷信中的内容,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等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寄予的希望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从字里行间、从课外书以及网络中了解巴金爷爷,受到巴金爷爷为人之道的感染,从而珍惜时间,学会做人,让生命更有意义。教学重点:1、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希望。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文中重要句子的体会。教学难点:1、理解“生命开花”。2、理解巴金爷爷是“杰出人物”同时又是“普通人”。教学准备:搜集巴金的有关资料、图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题质疑,简介巴金。板书课题,读题,质疑:谁给家乡孩子写的信?信中写了些什么?他的家乡在哪里?巴金是个什么人?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他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他曾说:“我不是文学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靠用作品来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就像植物不得不开花。”“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应对那摧残爱的;在众人的幸福里谋个人的快乐,在大众的解放中求个人的自由。”二、初读课文,自主预习。1、自学生字,把课文读正确。2、利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争先恐后”、“辜负”的含义。3、在文中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在感受深刻的地方作上批注。4、整体了解课文大意,试着理清信中的主要内容。三、检查预习,互动交流。1、检查生字读音。注意:“闹”是鼻音。2、交流信中的主要内容。(1)感谢家乡孩子的来信;(2)克服困难回信;(3)原谅不能回乡;(4)写作是为了表达感情;(5)珍惜有限的时间;(6)对孩子们的羡慕与祝福。3、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或班级交流与解答。四、回归课文,练习正确、流利朗读。五、导析字形,练习书写。“添”右上为“天”,“福”左边不要加点,六、巡视指导,评价书写。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引领“标”。“信”,是由单人旁和“言”字组成。实际上就是指的人在说话。这封信是巴金爷爷对他的家乡的孩子所说的话。我们读来也很受教益。你对哪些话感受很深呢?从这些话中你看出巴金爷爷是个什么人呢?字里行间又表达了他的什么情感呢?二、细读课文,感悟“话”。同学们,自由小声朗读或默读全文,细读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补充完善批注。小组交流自己对有关句子的所感所悟。全班交流重点句子,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不能得到。”共三句话,三层意思:一是我们的爱、同情、精力、时间,除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外,还有更多的可以奉献别人;二是为别人奉献了它们,生命才会有意义;三是一心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举例。三、品读话语,认识“人”。1、品读:“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在矛盾处激发学生思维:“杰出”与“普通”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为什么都用在巴金爷爷身上?他杰出在哪里?普通又在哪里?2、结合文本与课外资料,解读巴金爷爷的“杰出”。(1)受爱戴;(2)作品多;(3)求奉献;(4)惜时间。相机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和“生命开花”。相机补充2003年感动中国颁奖词:巴金: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3、结合文本与课外资料,解读巴金爷爷的“普通”。相机理解“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我和别人一样”等。四、回读全文,体会“情”。1、再读全文,体会巴金爷爷的情感:爱孩子、爱家乡、爱祖国、爱同胞、爱生命。2、重点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的喜爱和希望。五、总结全文,激发“行”。1、师:巴金爷爷用真诚、朴实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时间的宝贵,更让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正如巴金爷爷所说,同学们的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心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请大家好好学习吧!2、请同学们把下面句子中的“你们”换成“我们”再读读吧!“你们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六、课堂作业,检测“标”。1、听写词语:热闹无论如何原谅无限添彩维持羡慕祝福2、文中三次提到“生命开花”,每次是在说什么?你如何理解“生命开花”?3、选做题:读了这封信后,请给巴金爷爷写一封寄往天堂的信。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之六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正确掌握书写格式;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老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屏幕滚动播放巴金的图片师:同学们,从屏幕不停滚动播放的图片中,我们已经知道这位就是巴金老爷爷,通过上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生交流:我知道这是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我知道当时巴金老爷爷已经87岁,而且身体有病;2、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巴金老爷爷特别感兴趣,想了解有关他的更多内容,我特地到网上收集了一些有关于他的资料,如巴金的作品、人们对巴金的评价等等,你对什么感兴趣呢?指名交流,上机操作,朗读。3、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同学们想了解更多有关巴金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阅。现在,我想问问同学们,通过对巴金深入的了解,你想对巴金说什么?生:巴金的作品真多;生:巴金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4、师:看来,同学们对巴金的评价也相当高,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巴金老爷爷对自己的评价又怎样呢?二、精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上问题。生交流:巴金老爷爷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出示相关句子品读师:针对社会各界和同学们对巴金的评价,以及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你有什么疑问吗?生:大家都认为巴金很了不起,可他为何在自己信中说自己只是普通的一个人?生交流,出示相关句子读,感悟板书:平平凡凡师:巴金是这样教育家乡的孩子就算有了成绩也要把自己看成普通人,也教育了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那么,这节巴金除了教育我们要做普通人,还对我们进行了哪些教育呢?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交流感受。根据学生交流,出示相应句子。板书:乐于奉献开花结果生感情齐读第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