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零丁洋教学目标: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难点: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方法:美读法。课时安排:2课时。一、导入示例。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张弘范读后深受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二、简介作者及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虽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从容就义。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三、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一)范读。(采用多媒体画面配乐朗诵。学生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二)指导学生朗读。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评议(指导学生从节奏、咬字、感情、重音等方面来评价)。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后两句要节奏放慢但要大声。)2、全班齐读四首古诗。四、看注解,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一)学生边看注解,边理解诗句的意思。(二)投影出示补充注解,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遭逢:遭遇,指被朝廷选拔。 干戈:古代兵器。寥落:荒凉冷落。 四周星:四年。身世:个人的遭遇命运。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汗青:史册。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制作竹简时,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汗水,所以称竹简为汗青。五、把握全诗意思。(一)总体把握: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讨论明确: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这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把握,不必花太多时间)(二)具体把握:小组讨论交流,组织班级交流。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以薄落的兵力与袁军苦战四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胆战心惊,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师:首联中哪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两件事给作者的感受?生:“辛苦”、“寥落”。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生:作者辛辛苦苦奋斗,却没有改变南宋王朝的命运。师:是啊,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竭尽全力,苦苦支撑,可是国家却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敌手。想到这些,作者不禁悲从中来!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和身世的惨淡。国破家亡的悲哀。颔联用哪些意象来进行抒情?(饱含情感的物象,一般是自然景物)生:“柳絮”、“浮萍”。师:柳絮,大家非常熟悉,微风一起,四处飘零,落在地上,任人踩踏。诗人为什么说山河破碎像柳絮呢?生:因为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躏,山河破碎,南宋王朝覆亡在即,所以像风中柳絮。已经无可挽回了!师:浮萍是什么?它与柳絮有什么共同之处?生: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方向。师: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漂泊浮萍本无根”。何况这又是风雨中的浮萍,文天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国家将亡,自己身陷敌手,孤零一人,岂不就像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3、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重含义。师:诗人在惶恐滩和零丁洋都经历了什么?生:兵败后从惶恐滩头撤退。(1277年兵败后途经此地,可见诗人在追忆往事)生:被押解到零丁洋。(1279年,作为俘虏被押解途径此处,写现状)师:“说惶恐”、“叹零丁” 里面的“惶恐”和“零丁”只指地名吗?生:不是。师:那还指什么?生:“说惶恐” 表示自己当时,对国家举步维艰的忧惧不安。生:“叹零丁” 是诗人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深感孤苦零丁。师: 看来同学真正读懂了作者这两句中,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 回首当初的 “惶恐”,还看今日的“零丁”,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国家的危亡引起的。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精神。人固有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爱国的丹心将永垂史册!这慷慨激昂的两句诗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补充故事: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显说:“圣驾请回!”赵显无话可说,怏怏而去。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 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后来,元世祖敬佩文天祥,自亲劝降,打算授予他高官显位,但遭到文天祥的拒绝。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后在他的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六、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并背诵全诗,之后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诵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七、小结: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2写作手法(虚实结合)八、拓展延伸1、师:现在请同学们任选角度,给过零丁洋这首诗写一句诗句赏析。生:首联,仅用14个字,就写出了作者一生的主要经历,语言凝练概括。生:颔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极有艺术感染力。生:颈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对仗工整。生:尾联,表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合生取义的生死观,震撼人心,感天动地。2、师:过零丁洋这首诗是文天祥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因此,它慷慨悲壮、气吞山歌。纵观历史长河,英雄辈出,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吗? 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透着铮铮骨气的诗句?请同学们搜集整理。以这样的句式表达:读“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我读到了(你) 在亡国悲愤中的不息崛起 。啊, 顾炎武,你身处逆境而终无颓唐之想,这份坚定的民族气节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令后世为之景仰 。(谭嗣同 李清照、陈毅)事例: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毅然抱石投江;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陆游临死不忘国家统一;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姥吟留别)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同学们,一曲过零丁洋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是他的精神却升上了历史的高度。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更爱我们的祖国。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志当存高远”,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八、布置作业。(一)反复朗读,背诵全文。(二)再读全诗,思考本诗给了你哪些启发,写一篇读后感,500字左右。附:板书设计 首联回顾一生 深挚沉痛过零丁洋 颔联国破家亡 坎坷辛酸 丹心垂史(述怀诗) 颈联追忆过去 悲愤忧惧 映照千古 尾联感叹眼前 以死名志 激情慷慨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显说:“圣驾请回!”赵显无话可说,怏怏而去。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后来,元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