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 华 大 学 实 验 报 告系别:工业工程系 班号: 工52班 姓名:朱克明 学号:2005010856实验日期:07-04-23 同组姓名: 教师评定:压电元件导纳圆的测量【实验目的】1、 测量压电元件的导纳,即测量阻抗,可提供该元件与所在电路之间的阻抗匹配数据;2、 通过测量压电元件或压电换能器的导纳圆可以得到其发射效率;3、 学习利用示波器测量交流阻抗的方法【实验原理】一、压电效应和压电元件对某些电介质晶体施加机械应力时,晶体因内部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而产生极化,导致晶体两端面上出现符号相反的束缚电荷,其电荷密度与应力成正比。这种没有电场作用,由机械应力的作用而使电介质晶体产生极化并形成晶体表面电荷的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当机械应力由压应力变成拉应力时,电荷符号也改变。与以上情况相反,将具有压电效应的电介质晶体置于电场中,电场的作用引起电介质内部正负电荷中心产生相对位移,而这一位移又导致介质晶体发生形变,晶体的这种由外加电场产生形变的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晶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加电场强度成正比,当电场反向时,形变也改变符号。 凡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成为压电晶体。现代技术中,常用压电陶瓷制成压电元件,它具有很强的压电性能。二、压电元件的等效电路下面我们用交流电路的复数符号法来进行研究。电路的总阻抗ZU/I,电路的总导纳(1) 压电元件的等效电路 (2) 式中称为静态电纳,为U的角频率。 (3)为动态电导,为动态电纳。由式(3)可得 (4) (5)将式(2)、(4)、(5)代入式(1)得 (6)现在分析一下动态导纳和总导纳随频率变化的情况。由式(4)和(5)二式化简得 (7)将上式配方可得到方程 (8)如果取横坐标表示电导,纵坐标表示电纳,当U的频率改变时,式(8)代表圆心在,半径为的一个圆,如图2所示。即的相矢终端为一个圆,如图中的ABDE。由式(8)可知,当0时,方程的解只有或,而压电元件在共振频率振动时总要有损耗或辐射能量,即,所以只有存在。此时式(4)要求导纳圆图即。因此图上点的频率即是,称为串联共振频率或机械共振频率。当压电元件品质因素(参看式(12)较高时,相矢终端旋转一周时,圆上各点的频率变化相对共振频率并不大,故可近似认为保持一常数:。于是将的ABDE圆沿纵轴上移,便得到该电压元件总导纳Y的相矢终端随频率变化的轨迹圆(图上以O为圆心的轨迹圆),即所谓的导纳圆。如果能通过实验测量导纳圆图,即可求得等效电路上各元件的数值。H点的频率即为机械共振频率。 (9)D为导纳圆直径,过圆心O作平行于电纳轴的直线交圆于、,设其频率为、。由这两点的坐标值、及、可得 (10) (11),为图上AC长度对应的值。还可求得机械品质因素 (12) 三、测量电路及测量仪器测量线路如图,E为函数信号发生器,P为被测压电元件,R为无感电阻(一般用金属膜或碳膜电阻),取值尽量小一些。用示波器测得U,U1,及U与U1之间的相位差,即可求得压电元件的总阻抗或总导纳。总导纳总导纳Y的模测量线路总电导总电纳 (13)在压电元件的某一共振频率附近改变信号频率,测得若干组g、b,即可得到测量的导纳圆。由于测量时,电路中加入了采样小电阻R,于是图压电元件的等效电路参量可替换为L1、C1、(R+R1)和,因此公式(9)、式(10)和C0将修正为 (14) (15),而C1和Om形式不变。四、补充内容:用示波器研究互感耦合电路的特性如图所示的互感电路中,原边线圈(自感为L1,线圈电阻为R1)和副边线圈(自感为L2)之间通过互感M联系在一起组成耦合电路,副边回路的电阻为R2,它是线圈导线电阻和外接电阻之和。原、副边回路的微分方程如下: 设原边电流为,I1m为i1的峰值,i1可由测R上的电压得出。从微分方程组求u1的稳态解可得: (B1)式中 (B 2)从以上两式可见,副边回路对原边的影响可等效为原边电阻增加R1,同时电感减少L1,原边等效电路见上图。当R2=,即副边开路时,R1和L1均为0;当一定,且R2=L2时,R1达极大值(B 3)【实验内容】1、 熟悉函数信号发生器面板上各旋钮的功能。将信号输出直接接至示波器,用示波器观察不同频率、不同幅度、不同波形的信号。2、 在压电元件的某一共振频率附近,缓慢改变信号频率,定性观察电压U、U1的大小及这两个电压的相位差变化情况,做简单记录。3、 测导纳圆。在非共振频率处,U取峰峰值约10V。在共振最明显处的一共振频率附近调节频率,从小于共振频率调到大于共振频率,测量每一频率下的f,U、U1、,由此算出g,b,画导纳圆。4、 从g-f图上查出F1、F2点的频率f1、f2,算出R1、L1、C1及Qm。5、 研究副边电阻R2改变时原边等效电阻增量R1的变化。按图3.13.1接线,可由下式求得等效电阻: (B 4)由于示波器各通道的输入端“地”在机内已短接,因此式(B4)变为 (B 5)6、 研究当一定时1随R2的变化关系。【实验数据】小电阻R=3.01,盒号24;1、 观察U、U1的大小及这两个电压的相位差变化。f/kHzU/VU1/V|/s135.524.30.1921.78141.624.1250.3600.50143.027.250.2461.28总结如下表:fUU1增大增大减小U1领先U的相位差变大减小增大减小U领先U1的相位差变大2、 测导纳圆。f=141.62kHz, 周期T=1/f=7.06115s, T/4=1.7653s, 所以 圆心角等差取值范围:-1.7653,1.7653 (s)。次数f/HzU/VU1/V/s1135.569.5750.0821.76.140.568.2250.2551.523140.976.9250.3091.284141.255.6750.3411.045141.424.9500.3530.806141.554.5500.3570.567141.694.3000.3580.328141.884.3500.354-0.169142.064.6750.346-0.4010142.235.0750.331-0.6411142.425.8500.306-0.8812142.876.8250.261-1.12由计算机计算得到g b, 具体想详细数据请参见后附的打印表格与图像。 从g-f图上可查出,f1= 141.3kHz f2=142.36kHz圆心坐标为(14.013,1.706)ms该圆直径 D28.026ms可算出: (141.83-141.62)/141.62=0.71%, 误差很小。3、 副边电阻R2改变时原边等效电阻增量R1的变化M =0.9780.010 mHL1=1.0580.005 mHL2=1.0540.005 mHR=15.0f=5.0270.001 kHz/V/V/02.063.087.4273.406101.853.7415.32411.303201.764.0419.43215.411301.714.0220.26316.242401.723.8618.66314.642501.723.7817.96513.944601.743.6616.55212.531701.763.5215.00010.979801.773.3413.3059.284901.783.4013.6529.6311001.793.3813.3249.3031.942.464.0210曲线R1/R2/R2=80的点数据有问题,由整个图像可知,此点数值应比后两点大,呈递减趋势。4、 当一定时1随R2的变化关系。M =0.9780.010 mHL1=1.0580.005 mHL2=1.0540.005 mHR=15.0f=4.9880.001 kHzw=2f=31.3418 kHz/V/V/mH/mH00.2201.9-0.4230.967100.9001.7-0.2250.769 201.561.61-0.0150.559 302.121.560.1720.372 402.501.560.2880.256 502.701.580.3390.205 602.961.590.4120.132 703.121.610.4490.095 803.221.620.473 0.071 903.301.630.490 0.054 1003.381.650.502 0.042 3.761.760.544 0.000 L1/mHR2/【思考题】1、什么是压电元件的共振?如何判断共振?答:由于压电元件的压电效应这一特性,在外电场作用下,会发生形变。这可以类比我们在力学中常见的振动模型。一个振动系统在外加策动力作用下受迫振动,当外加策动力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相等时,就会产生共振。振子在此时的振幅最大。与此类似,压电元件也有一个振动的固有频率。当外加电场的频率与其相等时,该元件的振幅便达到最大。此即为压电元件的共振。判断压电元件的共振可从其等效电路入手,当外加电压频率达到某一特定值时,该电路RLC支路产生串联谐振。此时,、上的电压为0,全部电压落在上,则此时的频率即为压电元件的共振频率。由此可见,此时上电压的相位应与外加电压的相位相同。所以我们可以借助示波器,当观察到电源输出的电压U与R两端电压UI相位相同时,就可以判断此时压电元件处于共振状态。2、从示波器屏幕上UI与U两波形出现先后的时间关系,如何确定式(13)中的正负?答:由可知:当(即U领先UI)时,b0;当(即UI领先U)时,b(即U领先UI)时,0;当(即UI领先U)时,0。3、当与相比足够小时,导纳圆图中两个圆将几乎重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实验中从起减小(或增加)频率时使式(13)中的UI与U的时间差为一等差级数,则得到的实验点将均匀分别在导纳圆上。试论证上述结论。(实验时,不要从共振频率开始测量,而是使频率从小到大依次测量。)答:UI与U的周期不变且相等,记为T,则UI与U的相差为/T。又因为压电元件与电阻R串联,故有。所以有,从而于是有jb与g之间的相差为/T。所以当为一等差级数时,/T也为一等差级数。又易知,此时也为一等差级数,从而使测量点均匀分别在导纳圆上。4、测量线路图中R取值应怎样考虑?R取大了有何问题?答:R在测量允许精度内应越小越好。因为若R取大了导纳圆图像中圆心将不能再认为在g轴上。此时如果仍然按等差级数取,则实验点将不能均匀地分布在导纳圆上,这会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叉车考试题及答案
- 铝厂晋升面试题及答案
- 报关实务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甘肃省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教师选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大庆市属国有企业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培训试卷(附答案)
- 2024年院感知识竞赛备考试题库50题几答案(含各题型)
- 无菌技术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政府采购基本法律法规考试题库与答案
- (完整版)韩国商法
- 去骨瓣减压术的护理
- 慈善机构的财务管理
-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课件
- 医学影像学与辅助检查
- 电力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双J管健康宣教
-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水电站新ppt课件 第一章 水轮机的类型构造及工作原理
- 护理查对制度课件
- 市政工程占道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