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辐射检测器的设计(二).doc_第1页
手机辐射检测器的设计(二).doc_第2页
手机辐射检测器的设计(二).doc_第3页
手机辐射检测器的设计(二).doc_第4页
手机辐射检测器的设计(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站首页|技术中心|电子资料下载|您现在的位置:电子电路图站-电子技术中心技术中心无线通信文章正文手机辐射检测器的设计(二)【字体:小 大】手机辐射检测器的设计(二)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6为了定量测定感应电流的大小,将偶极子分置于多个分段分段内,同时将小反射器置于矩形分区内。假定分段或者分区内的感应电流为常量,等于该区中心值。为测定辐射场内的电流分布,再次将偶极子分置于许多分区内,同时将两个反射器分置于矩形分区内。假定每个分区上的感应电流为常量,等于该区中心值。 图3为辐射场计算的几何尺寸。天线系统大反射器接受到的电磁辐射场由下式给出: 小反射器接受到的电磁辐射场由下式给出: 偶极子接受到的外源电磁直接辐射场由下式计算: 整个天线系统(大反射器、小反射器及偶极子)接受到的全部电磁辐射场为式2、3及4描述的电磁场的叠加,如下式所示: 式5描述的全部电磁场在垂直面中偏转并穿过检测电路的二极管。检测电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由下式给出: I=K1K2E (6) 其中,E = |Er (r, , )|,K1 =辐射场常数,K2=检测电路常数。 直流电从电路正极流向负极,其间通过大反射器后部的线圈。线圈由细导线缠绕塑料框架组成,两个移动磁铁轮穿过线圈框架。磁铁轮一端连接指针,另一端连接无摩擦轴承。 因线圈内的直流电,磁铁轮轴向上产生一个扭矩。该扭矩与直流电(i),磁力(),线圈缠绕数(n),及线圈大小(A)成比例: T(i, n, A) (7) 式7中n,与A为常数,即式7可改写为: T=ki (8) 刻度盘指针偏转与扭矩成比例,大小可由式8计算。检测器刻度盘可通过mW/cm2调零,mW/cm2也与扭矩成比例。 mW/cm2T (9) 图4为放射检测器塑料面板前面观。上部透明的塑料面板之后为偏转指针与已校准的刻度盘。下部非透明的面板之后为缠绕了线圈的塑料框架。磁铁轮穿过线圈,并连接指针。塑料框架通过胶水与金属螺丝固定与塑料轮轴上。金属螺丝连接于大反射器(金属体)。线圈一端焊接于正极螺钉(正极终端杆),另一端焊接于负极螺钉(辐射检测器负极终端)。将检测器天线置于电磁辐射场附近,将接受到辐射电场。检测电路探测到电场,并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检测电路产生电流,应用于线圈。磁铁轮根据安培法则移动,幅度由式8计算。磁铁轮的移动通过刻度盘指针读出。 图5为辐射强度mW/cm2 与旋转角度(超高频时根据式9计算)的对应关系。辐射最大值为0.65 mW/cm2。图6为辐射强度与1900MHz时旋转角度的关系。两种情况下,辐射从后部成直角照射检测器,此时电场向量与检测器电路(被垂直极化)轴向平行。电场向量与检测器电路轴向垂直时,线圈内电流极小/可以忽略,因此,指针没有不会偏转。着重号表示已测量的辐射值。最大辐射值为1.1 mW/cm2。 图7为800-920MHz频率范围内的辐射测量值。其间频率响应(曲线)平坦。在低频(900MHz的超高频)范围内,辐射能量均由0.65减弱至0.35。原因为天线带宽极窄所致。无法在800-1990MHz范围内增加天线带宽,所以在820-900MHz与1850-1955MHz两个单独的频率宽带内匹配了天线。图8为检测器选取的放射能量的频率响应。图表中已测量的辐射值由着重号标出。在1850-1955MHz频率范围内辐射能量为常量。两个频率带宽内回授损失均小于-10 dB。通过分别调整匹配电路,两个频率带宽得以匹配。天线为窄带,所以两个频率带宽开发了两个单元。 在校准辐射检测器的替代方法中使用了Narda Microwave公司的辐射监视器。这款辐射检测器为一个可靠的、成本低廉的测量手机/ PCS电话辐射的产品。不需电池驱动,利用接受到的电磁场能量即可完成测量。操作简单,打开手机/ PCS电话,将辐射检测器置于待测辐射源附近,移动检测器找到最大偏转量即可。使用时需将检测器后部朝向辐射源,结果将以mW/cm2为单位来显示。 作者:Dr. A. Kumar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TI首席执行官预见高端移动电话市场将大有可为 下一篇文章: 手机辐射检测器的设计(一)【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最新推荐相关文章 如何在同一测试平台上检测三 利用电磁场高速自动扫描技术 利用PCB设计工具解决千兆位设 利用统计敏感性分析提高设计 构建基于虚拟仪器的网络虚拟 利用波导技术验证波吸收率测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检测非线性 用矢量信号分析仪检测非线性 虚拟仪器和传统仪器的比较 超宽带OFD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