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七下古诗文默写.doc_第1页
4.七下古诗文默写.doc_第2页
4.七下古诗文默写.doc_第3页
4.七下古诗文默写.doc_第4页
4.七下古诗文默写.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安居育才 做中华英才 精英之源 卓同首选 卓同教育集团初中部2016年上期7年级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默写七下古诗文默写、综合性学习及名著导读一、 理解型默写 1.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告诫人们应该这样对待挫折和困难: , , !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几句是: , , , 。3.木兰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的几句是: , , , 。4.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是: , 。 , 。5. 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 。6. 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 。7. 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 。8. 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 。9. 木兰诗中表现父母对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之情的两句是 , 。 10.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 ; , 。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 。11.伤仲永作者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的根本原因是: 。12.孙权劝学中,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文中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一句? 13.口技一文中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 ,表顼宾客肃静而紧张的气氛的语句: ,描写宾客听得入迷的神态的语句: 。14.竹里馆中,描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的句子是: , 。描写夜深人静,明月相伴,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心情的句子是: , 。 15.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 , 。16.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 。17.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 。 18.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率性而成,用语自然本色,韵味淳厚隽永,表达了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请默出这首诗: , 。 , 。19.请写出滁州西涧中描写涧边幽草,深树鸟鸣的二句: , 。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二句是: , 。表达诗人恬淡胸襟的两句是 , 。20.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寄寓人生之凄凉飘零的是: , 。21.论诗中反映了诗人“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的诗句是: , 。诗人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是: , 。22.送灵澈上人诗中, , 写出了苍苍 的山林里,一座寺庙深藏其中,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声。 , 写出了灵澈戴着斗笠,沐着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23.约客中, , 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 , 句语近情遥,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的寂寞心情。24.当南亚海啸发生后,国际红十字会及各国派遣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用木兰诗中“ , ”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 25.站在长城脚下,遥想秦汉以来的战场: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想到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征夫们期待的仅仅是“回家”二字!就像木兰诗中所写的“ , ”。26.小明暑假参加科技夏令营,眼界大开,增长了知识。回校后与同学谈起收获,同学打趣地说:“你就像孙权劝学中的吴下阿蒙,真是 , 啊”。27.我只喜爱那生长在涧边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树丛上黄莺频频鸣叫,把声音分送给野外各种有耳无耳的生物。挑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 , 。 上露台,我就有眺望的舒适,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的人渐行渐远,在暮色溟溟中消逝了。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 , 。28.“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化用的诗句是 。 29.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有一幅叫“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 , ”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30、在四川乐山市北约23 公里的平羌小三峡是古代成都地区赴嘉州(今乐山)及经水陆出川的交通要道,峡区河道蜿蜒。自平羌峡以下至乐山一段江流,又名平羌江,沿江古迹甚多,久负盛名,站在此地你会想起李白哪句诗“ , ”31、“插柳”和“折柳”都是我国的民俗,其中“折柳”有三重含义:一表惜别,因杨柳飘悠,似有依恋之情。诗经中“惜我往矣,杨柳依依”和无名氏送别诗中“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句子,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二表挽留,因“柳”与“留”谐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汉代文物专著三横黄图上有关“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的记述和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的“ , 。”说的即是此意。三表祝愿,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故借此祝愿客人随遇而安。二、提示型默写: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一切都是瞬息, ;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3.仲永之通悟, 。其受之天也, ,卒之为众人, 。4.万里赴戒机, 。(木兰诗)5.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6.蒙曰:“士别三日, , 。”孙权劝学7.天倾西北, ;地不满东南, 。共工怒触不周山8.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9.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10.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1.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12.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洲西涧)13.岐王宅里寻常见,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4.苍苍竹林寺, 。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1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 。三、综合性学习1、“黄河之旅”(1)【古之黄河】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 , 。(2)【近之黄河】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 (3)【今之黄河】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 。 2、 “马”的世界(1)以马为偏旁的字:骠: 骅: 骊: (2)写出三个关于马的成语并解释词义。 (3)写出两组关于马的诗词 3、戏曲大舞台(1)我国的戏曲剧种大约有 种。(2)享有中国戏剧之母雅称的剧种是 剧。(3)善于表演具有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形象的是京剧四大名旦中的 。(4)享有东方歌舞剧盛誉的剧种是 剧。(5)戏曲的角色分为 、 、 、 四大行当,大多是性格品质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是 。(6)在京剧中扮演曹操,应选择 色脸谱。(7)京剧代表作品玉堂春(苏三离了洪洞县-)黄梅戏代表作品天仙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女驸马豫剧(河南梆子)代表作品花木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4、名著导读(1)童年表现了主人公 在苦难中长大的经历)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另两部是 、 。 (2)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 ,善良乐观的 ,自私残暴的 ,贪婪恶毒的_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3)童年真实的记载了主人公 儿时在外祖父 家中的所见所闻,对他优秀性格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人是 。(4)在如此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阿廖莎为什么没有被压垮或变坏,反而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5)童年中外祖父家家庭成员之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形成这种气氛和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 耗尽一生来观察研究昆虫,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