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战国时期的文化旧人教版.ppt_第1页
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战国时期的文化旧人教版.ppt_第2页
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战国时期的文化旧人教版.ppt_第3页
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战国时期的文化旧人教版.ppt_第4页
高三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战国时期的文化旧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基础落实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1 老子学派的创始人 含有思想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 反对采用严刑峻法 2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是维护周朝的 以 的思想办学 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编订整理 朴素的辩证法 无为 仁 礼 有教无类 道家 五经 细节点拨先秦文化中孔子 老子均属春秋时代 他们的文化贡献都算春秋文化的成果 百家争鸣出现于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及其争鸣严格讲不包括孔子与老子 3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 背景 战国时期 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各学派由于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不同 形成了的局面 百家争鸣 2 主要学派及主张 墨家的创始人 主张 儒家的代表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并提出 的思想 另一代表是 具有朴素唯物思想 道家学说的代表 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 法家的集大成者 主张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 主张以 来治国 墨翟 兼爱 非攻 尚贤 民贵君轻 荀子 庄子 韩非子 以法为本 细节点拨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春秋时期人 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 到战国时期 儒家学派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 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儒家 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 儒家提倡德政 礼治和仁治 强调道德感化 法家主张法治 强调暴力统治 道家提倡顺乎自然 主张 无为而治 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因而我国封建统治者在治国实践中往往兼采三种思想 外儒内法 剂之以道 不是只用其一 理解升华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艺术1 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分 三部分 它的人文精神和的创作态度 对后世文学有重要影响 2 屈原创造新的诗歌体裁 是其代表作品 风 雅 颂 现实主义 楚辞 离骚 易混易错 1 诗 书 礼 易 春秋 五经都是儒家经典 五经中只有 春秋 为孔子所著 其余都经过他的整理和编订 2 楚辞 是屈原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离骚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不要把二者混为一谈 3 诸子散文文章各有特色 的文章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 的散文文字优美 想象丰富 4 绘画绘画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 和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说明青铜器的装饰已由以前的发展为完整的 5 音乐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青铜 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音乐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孟子 庄子 妇女凤鸟图 御龙图 图案花 纹 画面 曾侯乙墓 编钟 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1 天文公元前613年 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的确切记录 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战国时期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 历法春秋时我国历法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系统 基本上确立的原则 比西方早一百六十年 3 物理学 墨经 里面有原理和理论的叙述 还有声学和光学的记载 墨经 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物理学的重大成就 哈雷彗星 甘石星经 十九年七闰 杠杆 浮力 光学八条 4 医学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 后代医家把他奉为 他的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连绵 纷争不休 按一般规律 人们往往认为这一阶段经济残破 民生凋敝 文化园地百花凋残 孰不知这一时期恰是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底层成员处境改善 文化极为繁荣的局面 原因在于这一时期根本的时代特征是封建制取代了奴隶制 新兴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 剧烈的社会变革及频繁的民族交往为文化园地的百花争艳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理解升华 扁鹊 脉学之宗 四诊 随手一练1 2009年是孔子诞辰2560年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有着重大的影响 曲阜市世界遗产监测办公室副主任刘海霞说 孔子象征着什么 一种文化 一种精神 一种观念 还是一种财富 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b 仁者 爱人 c 贵贱有 序 d 有教无类 c 2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 人与人的关系b 人与自然的关系c 国与国的关系d 夷夏关系解析孔子的主要学说是 仁 仁者爱人 孟子主张 仁政 两者都是讲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a 3 中国古代记载物理学知识 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 声学和光学知识的著作是 a 墨子 墨经 b 梦溪笔谈 c 营造法式 d 天工开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题干中所提内容被现代科学家称为 墨经 光学八条 故选a项 a 重点精讲1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 1 生产力的提高 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 阶级关系的变革 奴隶制崩溃 以及封建制度的确立 为思想文化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 3 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剧烈的社会变革 使人们思想异常活跃 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 从而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 4 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上的需要 纷纷网罗人才 优待知识分子 养 士 蔚然成风 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越地位 也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5 私学兴起与讲学之风的出现 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 有才干 敢于发表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 6 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使各民族文化交流扩大 丰富了中原文化 7 夏商周时代的成果 奠定了以后科技文化繁荣的文化基础 2 如何认识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1 孔子的主要成就 思想 提出 仁 即爱人 以德治民 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他主张 礼 即贵贱有 序 这是他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教育 以 有教无类 的思想办学 打破了奴隶社会 学在官府 的局面 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文化 编订和整理了儒家 五经 成为后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 孔子思想未被采纳的原因孔子的学说虽然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但不符合春秋时期动荡的社会形势 不利于统治者统治地位的稳固 3 对孔子主要政治主张的评价孔子的思想中有一些具有进步意识的新思想 新观念 他主张 仁者 爱人 和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虽然有阶级性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强调人道原则 具有进步意义 孔子主张 克己复礼 制度 维护周礼 主张贵贱有序 维护等级制度和奴隶制度 是一种旧思想 旧观念 具有保守性的一面 3 比较孔子 孟子和荀子的思想有何异同 1 从三位思想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孟子 荀子生活在战国时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孔子以维护奴隶制统治为目的 孟子和荀子则为了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 2 三者都以 仁 为思想核心 孟子把孔子 仁 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 仁政 荀子主张施政用 仁义 都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 三者都提出了民本思想 孔子主张 为政以德 节用而爱人 孟子提出 民贵君轻 的观点 荀子则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强大 4 如何认识法家思想的历史作用 1 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其思想敢于直面大变革 大动荡的社会现实 顺应了统一的趋势 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 所以在各家中只有法家思想在当时是最有用的 各国的改革变法就是最好的证明 2 但 法治 过度易导致暴政 使阶级矛盾激化 应一分为二地来评价 以后秦王朝因暴政短命而亡 说明过度强化法家思想不能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 5 如何认识诸子百家的历史影响诸子百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 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 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命题视角视角一追踪社会热点2009祭孔大典2009年9月28日纪念孔子诞辰2560年曲阜孔庙祭孔大典在大成殿前隆重举行 本届孔子文化节以 纪念先哲孔子 弘扬传统文化 实践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 为主题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 近年来 孔子热 一浪高过一浪 高考命题对这一热点也极为关注 尝试命题1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中的主体部分 孔子所奠定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 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 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京奥运会文化艺术顾问季羡林教授就曾对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说 我建议开幕式上将孔子 抬出来 因为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材料二下图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的2008名乐手击缶而歌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和孔子的 三千弟子 吟诵 论语 的情景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通过最合适的载体来强调中国早 已提出的 和谐社会 新理念 北京奥运会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的主题口号 与希望通过体育来实现世界和平 人类团结友爱的奥林匹克精神相一致 2008名乐手击缶而歌 孔子的 三千弟子 吟诵 论语 中国新闻网 2008 8 10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季羡林教授说孔子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的主要依据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思考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将孔子 抬出来 有何重大意义 根据图片 说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方式体现了怎样的人文奥运理念 解析本题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这一热点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现实意义 第 1 问结合孔子的思想主张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贡献回答 第 2 问 结合中国自古以来发扬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来回答 意义 结合图片的内涵和儒家思想的和谐意识回答它所体现的人文奥运理念 答案 1 孔子提出 仁 和 礼 的主张 创立了儒家学说 儒家学说经后代的改造和发展 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2 意义 向世界表明中国向来是一个追求和平 和谐的国家 同时通过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形象 理念 团结友爱 崇尚道德 和睦相处 和平发展 视角二紧扣教材重点本讲内容有两个突出重点 一是孔子 二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这两个点是各种考试最容易考的内容 因此 要关注孔子的历史活动和历史地位 要关注百家争鸣的社会条件 诸子百家的学说内容和历史影响 尝试命题2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 但都是适应社会变迁 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 墨子主张国家应 节用 不要浪费 孟子强调划定土地边界 商鞅主张废井田 开阡陌 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 以下说明何者较为适当 a 三者立论相同 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上b 三者立论相同 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上c 三者立论互异 但同样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d 三者立论互异 且不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答案c 视角三关注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看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这些观念很容易影响到命题的立意 尝试命题3孟子被后人称为 亚圣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重大影响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 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 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这里孟子的思想具体是指 a 制天命而用之b 人性本善c 民贵君轻 要实行 仁政 d 加强集权 防止人民反抗解析四个备选项中只有b c项是孟子的主张 结合题干强调统治者要推行体现基层群众利益的政策才能长治久安的关键信息 c项最佳 答案c 山东邹城亚圣孟子庙 视角四运用教材史料本讲教材中的人物画像 如孔子 老子 韩非子 屈原等 文物图片 御龙图 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杏坛 文字史料 论语 孟子 中的论述 都是命题中最容易应用的史料 要注意准确把握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尝试命题4子张问 仁 于孔子 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 请问之 曰 恭 宽 信 敏 惠 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 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 得到百姓信任 实施仁政c 维护周礼 贵贱有序d 教育 有教无类 解析仔细阅读材料 孔子所说的 仁 重点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说如何才能用 五仁 来实现长治久安 答案b 考能特训弄清史料与历史叙述的区别 2007 上海 33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 史料 史料解释 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孟子 名轲 邹人 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 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 义 礼 智四端 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 对不义之事的羞辱 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他把孔子的 仁 发展为 仁政 特别强调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即主张民贵君轻 又说 君仁莫不仁 君义莫不 义 君正莫不正 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 为后世儒家所不及 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回答问题 1 文中哪些属于史料 2 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 3 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 方法指导历史学如历史教材书和史学论著等 基本上是此题所说的四个要素构成的 从一段材料中能够区分出什么是史料 什么是对史料的解释 什么是对历史的叙述 什么是对历史的评价 这是极具历史学科思维特点的能力 也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学科能力 此题是一道典型的考查 获取和解读信息 的能力题 此题对史论的分类及每种类型的特征必须掌握 在近年的高考题中 类似的考查史学研究方法的题目不断出现 试做 答案 1 史料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君仁莫不仁 君义莫不义 君正莫不正 2 史料解释 民贵君轻 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3 历史评价 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 为后世儒家所不及 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定时检测一 选择题1 2009 山东基本能力 42 3 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 泰山等形象 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 下列最合适的是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a b c d 解析备选项中的名言名句要与题干中书博会的 召商 弘扬文化 的主题相一致 只有 符合 故选d d 2 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 仁者爱人 要 克己复礼 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它就是 a 追求天下为公b 崇尚秩序c 主张仁政d 天人感应解析克己复礼是要恢复周礼 是一种等级名分制度 这有利于统治的稳定 故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b 3 2009 山东基本能力 43 儒 道 墨 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 兼相爱 交相利b 仁者爱人c 抱法处势则治 背法去势则乱d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解析四个备选项分别是墨 儒 法 道四学派的思想主张 故选d d 4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展现不同时期的 和 字 体现了孔子 和为贵 的人文理念 下列语句同样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 朝闻道 夕死可矣b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c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d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解析材料中的 和为贵 强调和谐社会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比较四个选项可知 符合题意的是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这一句 故选b b 5 2008 上海春季 5 墨家主张 兼相爱 交相利 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 互利互惠 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 a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b 明主之国 无书简之文 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 以吏为师 c 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d 兵者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 解析a项是荀子的思想 意为大自然的一切变化是有规律的 不因为哪个帝王而变 b项是韩非的思想 强调法治 c项用兵是国家的大事 关系到军民的生死 国家的存亡 不能不认真研究啊 强调军事斗争 d项是老子的思想 即 战争是不吉利的东西 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 万不得已而使用它 最好是淡然处之 与墨子的 兼爱 非攻 思想相近 答案d 6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 学生从 穿衣 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 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 天气冷多穿一点 天气热少穿一点 乙生说 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 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 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丙生说 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 穿得简单 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可 丁生说 何必麻烦 由上面规定 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 甲 儒 乙 墨 丙 法 丁 道b 甲 道 乙 儒 丙 墨 丁 法c 甲 儒 乙 法 丙 墨 丁 道d 甲 道 乙 墨 丙 法 丁 儒 解析甲生主张顺应自然 乙生强调身份等级秩序 丙生提倡节俭 丁生强调法规 统一 分别对应道 儒 墨 法各学派 答案b 7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三百多篇 孔子在审订 诗经 时 为何没有将韩国的诗歌收选进去 a 韩国与鲁国当时是敌对的国家b 当时诸侯国中还没有韩国c 孔子曾周游至韩 没有受到礼遇d 韩国文化落后 无诗可选解析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而韩国是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才出现的 因而 诗经 中不可能出现韩国的诗歌 b 8 据说 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 死后为蛟龙所困 世人哀之 每于此日投五色丝棕子于水中 以驱蛟龙 又传 屈原投汨罗江后 为了寄托哀思 人们荡舟江河之上 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 端午节吃粽子 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有唐代文秀 端午 诗为证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以下各项与端午节相关的是 a 浦江午日闹龙舟 红儿绿女沿滩看b 童儿接队放风筝 风卷纸钱灰满路c 月饼堆盘月样圆 南园向最盛香烟d 拜年未了接财神 爆竹通宵闹比邻 a 9 下列科技成就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有 铁农具开始出现 历法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系统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甘石星经 墨经 光学八条 扁鹊发明 四诊法 a b c d 解析本题中的关键信息有两个 一是 科技成就 二是 产生于战国时期 所以同学们在分析问题时应首先判断它们是否属于战国时期的科技成就 均出现于春秋时期 且 不属于科技成就 所以应排除 d 10 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记载 扁鹊过齐 齐桓侯客之 入朝见 曰 君有疾在腠理 不治将深 后五日 扁鹊复见 曰 君有疾在血脉 不治恐深 后五日 扁鹊复见 曰 君有疾在肠胃间 不治将深 从中可以得出 a 扁鹊通过切脉对齐桓公进行了诊断b 四诊法结合运用 诊断疾病c 望气色是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d 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 他被奉为 脉学之宗 解析扁鹊诊病中的几个关键词语是 入朝见 复见 等 由此可以看出扁鹊为齐桓公诊断疾病的方法是望气色 c 11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 第一次五四运动 指出是 社会的转变 促成了这一时代的 百家争鸣 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 社会的转变 的表现是 分封制崩溃 井田制瓦解 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 b c d 解析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在秦朝 a 12 成语 骚人墨客 指的是诗人 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其中将诗人称作 骚人 是源于屈原作 离骚 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 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自由主义d 理想主义 a 二 非选择题13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 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的思想博大精深 请根据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纪念邮票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游列国 邮票 材料二杏坛讲学 邮票 材料三1989年 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 纪念邮票 1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 孔子周游列国主要是为了宣扬什么思想 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了吗 为什么 8分 2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回答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有什么积极作用 4分 3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 说说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纪念孔子 请联系你熟知的现实社会中的某一问题 举例说明正确对待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8分 答案 1 孔子主要宣扬 仁 的学说 主张以德治民 未被统治阶级所认可 原因 仁 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主张以 爱人 之心协调人际关系 但在战乱兼并的状况下 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热衷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所以对阐述兼并战争的思想 如法家思想 比较关注 因而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2 有教无类 的思想 作用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 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3 对于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 我们应当根据社会发展而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