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评教案(课时教学设计)学校:旧县中学年(班)级:初一(1)班人数:21日期:2015-10-9学科:语文课题:济南的冬天课型:阅读课教师:张海芳教学目标(三维融通表述):在研读文章的基础上,学生认识对比写作手法鲜明突出事物特征的作用,理解并说出关键词语、比喻句、拟人句是怎样突出景物特点进而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特点的,从而感受作者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在学习文章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文章由全景到特写的行文思路。教师结合作者经历,介绍创作背景,学生了解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独特感受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标题与结尾句的区别,体会题目准确的表达效果。教学重难点:重点:研读26段,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理解关键词语、比喻句、拟人句对于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难点:学生能抓住关键词语和比喻、拟人句准确说出它们如何突出景物特点,又怎样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特点,并且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准确的说出来。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问题与任务时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环节二 整体感知环节三研读赏析环节四体悟情感环节五分析题目环节六课堂小结环节七布置作业学生联系小学所学,自读注释,教师补充介绍,学生能够说出老舍的重要著作。由学生熟悉的事物自然导入,给学生以亲切自然之感。教师以问题推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学生认识对比写作手法鲜明突出事物特征的作用及2段与后文的总分关系。在圈点批注课文的基础上,通过问答、讲授的方式,研究学习文章26段的具体内容,学生理解并说出关键词语、比喻句、拟人句是怎样突出景物特点进而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特点的。在学习文章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文章由全景到特写的行文思路。教师结合作者经历,介绍创作背景,学生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独特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标题与结尾句的区别,体会题目准确的表达效果。总结提升。进行能力迁移训练。2分钟1分钟10分钟19分钟3分钟2分钟4分钟2分钟1分钟1分钟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大家应该不陌生,我们小学时学过他的不少作品。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67页,看看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关于老舍的哪些知识。下面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些关于本文的知识。2.同学们,北京的冬天有怎样的特点呢?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呢?今天我们来看看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感觉。提出问题: 1.济南的冬天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明确:温晴。2.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这一特点的?明确:对比。3.课文通过哪些写作对象来表现的?明确:山、水。(一)赏析山景1写山的时候,作者写了几种情况下的山?2三种情况下的山,你认为写的最妙的是哪种山,说说自己的理解。(自读3、4、5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进一步研读课文。老师给示例,教学生如何鉴赏重点语句。“一个老城理想的境界”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晒着”、“睡着”、“唤醒”把老城当作人来写,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写出了济南舒适温暖的特点,表现出作者对老城的喜爱。明确方法:赏析点、事物的特点、表达的情感。3. 重点分析薄雪覆盖下的山。作者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请说说这句话里作者是抓住什么字来写的?理清本段顺序:作者写薄雪覆盖的山,先写山的哪部分,再写哪部分,请快速找出来。作者是用哪些词句突出“妙”的。(二)赏析水景水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来体现的? (三)梳理文章写作思路教师引导:作者就像一位摄影师,用手中的镜头向我们一步步展现济南冬天美好的山山水水。介绍创作背景,探究情感原因:1. 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溢于言表,他在写济南时,把它幻想成了一个一个的人物,一个个很有个性的形象。那这些形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2.实际上济南冬天并不像作者描绘的那么美,也不那么暖,那老舍为什么有这么独特的感受?结合老舍的个人经历进行讲解。文章的题目是济南的冬天,结尾却说“冬天的济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济南的冬天是温晴,也是充满温情的。老舍对济南的热爱,源于他对济南冬天独特的体验,他笔下的济南也就显得如此动人了。选择课文中的一个片段,仿照其写法,以“ 的秋天”为题写一篇短文。提示:学习本文的写法(对比、修辞手法、全景到特写的写作思路等)。学生说出小学学过的老舍的文章猫、母鸡等。学生阅读注释,勾画,交流;记录补充的知识: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了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 ,共七节。(济南的马车、济南伪洋车、济南的大葱、济南的秋天、齐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的结语)。济南的冬天是第五节。学生思考,回答:北风呼啸、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寒冷、呵气成霜等。学生浏览文章,圈出作者对济南冬天评价性的词语或短语,并且写到黑板上,一起分析有没有不合适的词语,并阐明理由。通过读1段的三组对比,与北平、伦敦、热带相比,得出济南冬天最显著的特点是:温晴。抓住2 段“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得出是总写;后文是分写,3、4、5段写山,6段写水。三种,分别是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学生自读3段,圈点批注,理解分析:比喻、拟人,像母亲;摇篮给人暖和、温馨、舒适的感觉,人们的生活是幸福、惬意的。侧面描写:人们的想法;“慈善”拟人。学生自读4段,圈点批注,分析理解:圈出“妙”字。圈出表示顺序的词语:山上山尖山坡山腰,体会文章的层次性。山上: “越发”“顶”表程度、体态,这一比喻、拟人句的美感。山尖: “镶”这一人格化动作写出雪的灵性。山坡: “穿”“花衣”这一拟人、比喻句写出山的爱美多情、雪覆盖不匀的特点。山腰: “害了羞”“露出点粉色”“秀气”这一拟人句写出雪后小山娇羞的情态。“微微”这个词用的很妙,多一分就造作,少一分又不够。学生自读5段,圈点批注,理解分析:全段只有一个比喻句,“小水墨画”这一比喻写出了济南冬天的素淡、雅致;2处 “卧”字写出了作者对济南的闲适生活的喜爱。学生自读6段,圈点批注,理解分析:“冒着点热气”“照影”“蓝水晶”写出水的暖、清、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文章由全景到特写的行文思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想象的人物共性是温柔的女性,体会济南的冬天也是“充满温情”的。学生结合1节,倾听经历,明白作者对济南冬天独特情感的原因。分析偏正短语:一个重在感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