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执教时间:2017年2月22日执教者:杨燕【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教学目标】:1加强中心句的训练,初步了解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2通过朗读、观察体会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感受庐山奇特的环境美和人文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庐山奇特的环境美,了解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难点:发现和体会重点句的意思【教学流程】:一、 故事导入 生讲述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故事。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庐山名称的由来,让我们了解了庐山沾染了仙气。请同学们不要停止欣赏庐山的脚步,跟随老师延续昨天的旅程,一起去看一看,甚至摸一摸那里奇丽多变的云雾。(师板书课题:庐山的云雾)二、精读课文师: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欣赏了许多庐山及庐山的云雾优美的图片。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详细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 活动一:云雾迎眸1默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庐山和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词语有哪些? (屏显)2欣赏庐山云雾的图片,再依据图片将课文内容填写完整。 3“我是背诵小标兵” 师:看了这么多图,读了这么多遍,看看谁能把秀丽的庐山和变幻无常的云雾记在自己的脑海里。 活动二:云雾凝眸 1观云雾姿态 师:身在庐山,似乎能随手摸到云雾。其实,在庐山的不同位置,欣赏的更多的是不同姿态的云雾。 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本段中心句,用“”画出来,并思考本段的结构方式。(屏显) 回想观赏的云雾图片,想一想“千姿百态”的意思,再查字典或词典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屏显) 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请同学们再次浏览第二自然段,将这些句子用“ ”划出来。 (屏显:庐山的云雾有哪些姿态?) 小结:这里的云雾可真是千姿百态(生答)。 我们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因此,我打算暑假就去庐山,好好观赏书中提到的这些云雾,你能告诉我,应该待在庐山的什么位置才能看到它们,做我的小导游吗? 依据学生回答屏显位置:山头半山山谷山峰(空间顺序) 提醒学生:在书中第二自然段旁边写下空间顺序。 挑战自我 根据老师的提示背诵这一段课文。 2赏云雾变化走进课文第三自然段,欣赏云雾更多的神奇。想一想,并说一说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屏显第二自然段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回顾) 生思考交流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找中心句、查关键词、读描写句) 师:看来,确实是聪慧的眼睛能创造奇迹。还等什么?赶快行动起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吧! 浏览课文第3自然段,用归纳的方法自主学习。 生展示学习成果: 师:我为大家准备了“连连看”,你敢试试吗? (屏显:一泻千里 轻烟 四蹄生风 银河 一座 白马 一缕 冰山 ) 师:庐山的云雾不仅变化多,而且变化很快,你能找到依据吗?生画出表示变化快的词语。师提醒关键字词,帮助学生背诵第3自然段。小试牛刀用总分的结构方式写写你喜欢的其中一幅图片。A:生自主完成课堂练笔,师指导点评。B: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评。(评判依据:是否按照总分结构)活动三:云雾回眸师:同学们,学到这儿,我仿佛已经在庐山中欣赏着云雾,你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云雾?回顾课文,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的印象有哪些?师:离开庐山,可能产生什么样的感情?如果用文中的词语呢?选择填空并思考它们的区别,学会用“流连忘返”造句。三、拓展延伸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这美景所吸引,所以很多诗人来到此地,留下许多优秀的诗篇。现在老师向大家介绍其中的一首。屏显古诗望庐山瀑布 四、总结全文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吸引了许多的游客,我们一起来用动听的声音向大家介绍神秘的云雾吧!(齐读课文,读出感情。)五、作业1.搜集描写庐山的古诗。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总分 比喻 瞬息万变 【教学反思】: 做好孩子课堂学习的守望者 我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设计中,我依据“让学引思”课堂改革理念,努力实践“一、二、三”。“一”悄然渗透一种理念我觉得,我们的眼睛不能仅用来观察奇幻多变的世界,还应该关注令人心旌摇曳的情怀。因此,新课开始前,我首先设置了配乐欣赏环节,让孩子们对庐山云雾有了感性的认识基础。接着,我结合学校推出的“一课一故事”举措,让一名学生带来了匡俗成仙的故事,简介庐山名称的由来。把学生的目光引向风景的背后,明白名胜不仅胜在美妙的景色,还胜在风景背后的传说故事、名人诗文等文化元素的积淀,聚焦受益终身的文化素养,拓宽审美熏陶的途径。“二”着重培养二种习惯根据三年级春学期习惯篇的要求,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整个课堂教学必不可少。因此,课堂上对预习效果的检验也应该是促进习惯养成的一种有效方法。于是,我在课堂中设置了变换形式的理解、或深或浅的阅读收获。让每一步都蕴含了孩子们的预习成果。二年级时,孩子们先后学会了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然而每次检测时,仍然会有孩子无法准确掌握。另外,字典这个“无声老师”已逐步不满足于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因此,我把现代汉语词典引入了他们的视野。过去,我常把“遇到不会的字、词、句”挂在嘴边,恨不得给每一个孩子都耳提面命一番。而事实上却是,不少孩子将字典或词典沦为守护书包、沉默不言的伙伴。课堂中,我从“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出发,开启探求未知世界的征程。“三”用心指导三种方法本文教学的重点其中之一便是学会2、3自然段的结构方式。于是,教学中我毫不犹豫地把这一点放在突出位置。总分结构,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且不说二年级时的诸多课文,单是本学期,美丽的南沙群岛中同样存在他们的身影。教学时,我注意设立“淡而不化”的教学流程。“淡”是指找中心句、思考结构特点的过程简单、迅速。“不化”是指依托本文中段落的特殊性,课文第2、3自然段都采用了总分结构的契机,让孩子们获得难得的屡试不爽的体验方式。操作时,我注意提醒孩子们先总结第2自然段的方法,以第2自然段学习方法为拐杖,帮助学生努力做新时代的“庖丁”,去解开第3段这头充满变化的“牛”。平常习作时有不少孩子总是在提笔前踯躅不前。在本节课中,我便尝试让孩子们在理解总分结构的基础上,随即开始学写总分的征程。选择的练笔材料也是根植于地方特色,让孩子有观察、有思考、有感悟。从感悟出发,以方法为拐杖,帮孩子们轻轻打开通向心灵深处的那道桥梁。本文要求全文背诵,又是安排在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之后,显然第一单元的背诵任务一点也不轻松。为了帮助孩子们能够淡然应对,我特意设置了根据图片填写句子、师生游戏接龙填空、竞争“背诵小标兵”、做老师的小导游等方法,引导学生跳出死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