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醉花阴》拓展阅读(鄂教版).docx_第1页
【素材】《醉花阴》拓展阅读(鄂教版).docx_第2页
【素材】《醉花阴》拓展阅读(鄂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醉花阴拓展阅读余秋雨:别是一家李清照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沈谦填词杂说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王士祯花草蒙拾“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一首和唐诗三百首一样作为3 岁娃娃文学普及读物的词,虽然娃娃们并不能体味其中的谈淡的闲愁,深切叹惋,但是能够从此知道雨后的“绿肥红瘦”,也能体会到其琅琅上口的韵律美感,这首词的词作者就是我们大家并不陌生的女词人李清照。李清照,作为女词人的代表,给森然的中国历史带来了几多水气,几多温馨。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章丘明水人。生于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卒于绍兴二十年(公元1155年)左右。李清照生长在文学气氛很浓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为当时着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王灼碧鸡漫志说她“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朱弁风月堂诗话也记载晁补之常向人称赞她的诗句。李清照18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而和谐的生活。李清照的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她的词作也随着她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着。南渡前,生活优裕,所作词,多写其悠闲生活,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发,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委婉动人。南渡后,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既悲伤于自己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临着民族的灾难,故而其作伤时感世,悼亡思乡,沉郁感伤,词风趋于凄咽悲楚。然不论是清丽明快亦或沉重忧虑,她的词总是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感性的感情代代流传着,带给人美的感染、带给人至高的艺术氛围,带给人难以忘怀的共鸣。所谓“以寻常语度入音律”者也。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是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相思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即使不带有狎玩欣赏的心理,也未免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挑选女性怅惘悲愁时所容易联想到的事物,以女性细腻的笔法加以组织,因而别有风致,如: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那一种轻盈:“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一种缠绵:“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那一种相思之苦和对青春易逝的尖锐感受,并不是男性作者容易体验到的。她善于将个性化的抒情和完美的意境结合起来。其不但善于言情,且尤善于塑造多愁善感、缠绵凄婉的自我形象,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蓼园词选),含蓄深曲、生动细腻地来抒情;既善于直接写闺阁之愁,又善于借助写景咏物来抒情,因而其词极具个性化的意境。如文章开头提到过的如梦令。李清照还善于将清新朴素与精美雅洁的风格及手法结合在一起。她善于运用朴素的、甚至是口语化的,但又不失精美的语言;善于调动各种修辞手法,但又运用得非常自然,达到了“极炼而不炼,出色而本色”(艺概。词曲概)的最佳效果。因而能将白描化的外在形式与精美化的内在特质完美地结合起来。如声声慢一开头即连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14个叠字,结尾又呼应以“点点滴滴”四个叠字,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且能把主人公的心绪表达得深刻而富有层次。词中的“乍”、“黑”、“了得”、“怎”等字都是口语,但用得极巧妙:“守着窗儿”虽是细节,但很本色地反映了李清照的内心世界。又如永遇乐: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首词写作者晚年在临安的一段生活,反映了在历尽沧桑之后晚年的悲凉心境。上片开始连下三个设问。第一个设问自己在何处?是明知故问,问的前提却是元宵夜夕阳西下玉兔东升之际,是“人约黄昏后”的良辰美景,一对比,便知作者有化不开的漂泊异乡凄凉愁怀。第二个问也是在“染柳烟浓”的大好春光之后,先以听笛“怨”转,再问自己还有多少春意可享受,正反映出晚年生活动荡不安祸福莫测的忧患。最后三句写自己自甘寂寞的心灰意懒,可以感知作者几乎万念俱灰的心境。下片承“酒朋诗侣”而下,这些朋友是南渡前的旧知,于是引发“中州盛日”那时元宵的汴京城,和名门淑媛“争济楚”的繁华与欢乐。与“如今”三句形成今昔强烈对比。最后二句看似淡泊自守、不慕繁华,实则是满腹辛酸、一腔凄怨的总爆发。在咏叹个人不幸际遇和悲苦内心的同时,流露出乡关之思和家国之恨,既含蓄,又悠长。上阕四层,每三句一层,每层都用乐景抒哀情,极具沉郁顿挫之美;下阕两大层的对比更以盛景反衬衰景,寄寓了无限的感慨。全词语言明白如洗又精美无瑕,“帘儿底下”的细节又包含了无限辛酸。在平淡中见浓烈,于细微处见精神,正是李清照词的独特风格。在词的艺术方面,李清照有自己比较完整的看法。她写过一篇词论,对唐代特别是北宋以来的主要词人分别提出了批评,从中能够看出她自己的追求。譬如她认为柳永的词“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表明她反对那种过于俚俗化和带有市民情趣的倾向;认为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词“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表明她反对词的风格与诗相接近,和音律上的不严格;认为晏几道的词“苦无铺叙”,贺铸的词“苦少典重”,秦观的词“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表明她主张词既要有铺叙,有情致,也要有比较深厚的文化内涵。概括而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