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说明书第一章 基本概况一、市域概况1、地理位置汉川市位于汉水下游,湖北省中部,孝感地区南部。介于东经1132211357、北纬30233052之间。东与武汉毗邻,西连天门,南临仙桃,北与应城、云梦、孝感接壤。距武汉市54公里,县境东西长55.5公里,南北宽53.2公里。总面积1663平方公里。2、历史沿革汉川建县,始于561年(北周保定元年),治甑山下,故名甑山县,先后属甑山郡、复州和沔阳郡。隋大业未废县为镇,并入汉阳县。621年(唐武德四年),县恢复,以汊水流经县境而改名汊川县。960年,以竟陵义水流入县西,更名为义川县。977年,以汉水横贯县境,改名汉川县。1949年属沔阳专区,1951年属孝感专区,1959年属武汉市,1961年复属孝感,1997年汉川撤县建市。汉川建县于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因汉水横穿县境而得名。1071年至1912年,分属汉阳县、武昌府、汉阳府和江汉道等。1930年至1948年,分属国统区第六行政督察区和第三、四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汉川全境解放,先后隶属于鄂中专区、沔阳专区、武汉市和孝感专区。汉川县属孝感地区。1997年3月,汉川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汉川建县制至今已有1443年的悠久历史。3、地形地貌汉川地处江汉平原北东边缘,呈东南部略高的总趋势。地貌分区特征较为明显,东南部为陇岗残丘地区,间有小块平原和小湾潭;中部、北部和西部为平原,间有大小不一的湖汊。海拔多在2226米之间,最高点在马口与汉阳交界的王家山,海拔203米,最低点在姜岭乡荷花桥附近,海拔20.4米。全市平原占总面积的96.1,丘陵土岗占3.9。全市地貌形态,按成因可分为陇岗残丘和堆积平原两类。1)陇岗残丘 主要分布于马口南河一带,海拔最高203米,一般为65120米,丘顶浑圆。2)堆积平原 根据成因分为两类: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汉水两岸,由汉水河道变迁冲击而成,亦称泛滥平原,海拔2226米,开阔平坦,上部为亚粘土、亚砂土和粉砂,下部为砂、砂石夹亚砂土;湖积平原,主要分布在汈汊湖、沉湖、彭公湖、莲子湖、刘家湖以及与应城接壤的东西汊湖等湖泊周围,由湖积、冲积的杏黄色粘土、粘土、淤泥质亚粘土组成,海拔2225米,与汉水两岸的冲积平原连成一片。4、气象、水文、地质情况1)气象资料汉川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严寒酷热时间短。据近17年资料统计,汉川市年平均气温为16.47,高于或低于19591984年的平均气温0.37。历年极端高温37.9(出现在2000年7月17日),历年极端低温-12.4。(出现在1991年12月29日)降水年际变化大。常年降水量在1000-1300毫米之间,平均降水量1257毫米,降雨量以6月最多,12月最少。年平均蒸发量1263毫米,历年最大蒸发量1470毫米。常年盛行风向为秋冬春以北风为主,盛夏以偏南风为主。(详见风玫瑰图)历年无霜期平均257天。汉川四季的划分,以气候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季和秋季,22以上为夏季,10以下为冬季。四季中以冬季最长,春、秋季较短。2)水文资料汉江流经市域过境长度为93.1公里左右,江宽290400米不等。汉江历年最大流量为14600m3/s,历年最小流量为180 m3/s,年平均径流量414.6亿立方米。历年平均水位为26.48米,历年最高水位31.54米,历年最低水位22.94米。汉北河流经汉川境内长40.449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9亿立方米。3)地质情况汉川市地处“扬子准地台”江汉断陷的北东部和大冶台褶带的西部,横跨武汉台褶束、云应凹陷、皂市凸起、乾驿沔阳凹陷等4个四级构造单元。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出露不全,除马口南河及仙女山办事处、庙头有少量古生代地层出露外,其余地区为第四系所覆盖。汉川市地基允许承载力为712吨/平方米。仙女山办事处、城北新区和涵闸河南部的城隍镇平均承载力为15吨/平方米以上;现状城北新区以东至开发区(新河)镇南部地区平均承载力为1015吨/平方米;其中滨湖大道以西至两河交接处土地平均承载力为10吨/平方米以下,规划区内其余地块平均承载力较小,在10吨/平方米一下。马口地质情况以回归门为标志,其西往庙头方向平均承载力为1015吨/辟平方米;回归门以东至十字街及主城区平均承载力为15吨/平方米;十字街至周湖村地段平均承载力为812吨/平方米;窑新老蔡城线及新蔡城线沿线地段平均承载力为2025吨/平方米。5、自然资源1)植被资源汉川市的气候位置属于北亚热带落叶至常绿阔叶混交林和水生栽培植被区的范围,随历史的发展和自然界的运动变迁,原始森林植被早已绝迹。在现存的植被群落中,乔木主要有麻栎、黄檀、楸树、樟树、苦楝、白榆、山槐、皂夹、朴树、马尾松、枫杨、旱柳、池杉、水杉、泡桐、意杨、加拿大杨、刺槐等;小乔木及灌木有女贞、化香、山楂、棠梨、黄荆、蔓头果、野蔷薇;其它的藤本及草本植被有拔契、紫藤、爬墙虎、狗尾草及荷、莲、菱、芦苇等水生植物。农作物以水稻、棉花、芝麻为主2)水资源汉川市水系发达,境内有大小河渠685条,大小湖泊13个,塘堰1253个,水域总面积40.4万亩。位于中部的汈汊湖面积14万亩,是孝感市第一大淡水湖。汉江穿境内长93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14.6亿立方米。过境汉北河是一条人工运河,渠流面积6339平方公里。湖泊:汉川境内地势低洼,湖泊星罗棋布。历代因江河横溢,有的湖泊早已淤成平陆。解放后因水利建设和围湖造田,有的面积缩小,有的全部开垦为农田。现存水面在3000亩以上的湖泊有:汈汊湖、东西汊湖、白石湖、老观湖、黄龙潭、包湖。其中汈汊湖水面面积50平方公里,是孝感市第一大淡水湖。3)土壤资源汉川市历史上系“古云梦泽”的组成部分,历经长江泛滥冲积和汉江延伸淤积,逐步形成广阔的湖积冲积平原。故汉江沿岸和汈汊湖周围广大平原湖区,土壤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及湖相沉积物;麻河、垌冢一带岗地的成土母质为第四纪粘土;南河、窑新低丘地区的成土母质为红砂岩、石英岩、石灰岩风化物。据1980年10月汉川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汉川土壤分为潮土、水稻土、黄棕土三个土类,有潮土、灰潮土、淹型水稻土、潴型水稻土、潜型水稻土、沼泽型水稻土、侧渗型水稻土及黄棕壤等八个亚类,共有二十二个土属和一百一十个土种。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水肥保持能力强是汉川土壤的特点。土壤质地以壤质为主,其次是砂质和粘质土壤。主要矿质速效养分除速效钾一般水平外,碱解氮、硼属缺乏,速效磷缺量最大。6、社会经济概况1)社会概况汉川市辖仙女山办事处,汉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4个镇6个乡。14个镇分别为马口、脉旺镇、城隍镇、分水镇、沉湖镇、田二河镇、回龙镇、新堰镇、垌冢镇、麻河镇、刘家隔镇、开发区(新河)镇、庙头镇、杨林沟镇,6个乡分别为西江乡、湾潭乡、南河乡、马鞍乡、里潭乡、韩集乡。全市有汉、回、满、壮、侬、朝鲜、苗、纳西、彝、高山、侗、藏、蒙古、白等十五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以上。根据2006年汉川统计年鉴,2006年市域总人口为109.09万人,其中女性525726人;农业人口896959人,非农业人口193977人。年末总户数318885户。人口出生率为8.69%,死亡率3.11%。汉川市城市建成区面积16.66平方公里,实际居住人口为20.04万人(2004年底)。2)经济概况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029778万元(当年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从三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24626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01335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0381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增长1.2%、18.9%和2.3%。全年完成财政收入60666万元,可比增长16.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085万元,可比增长16.4%。财政支出61801万元,可比增长16.8%,财政收支基本保持平衡。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75375万元,增长14.0%。批发零售贸易餐饮食业完成增加值14492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1%。2006年外贸出口创汇达4568.9万美元,增长27.15%。招商引资总额102247万元,增长25.4%,其中内资90290万元,增长26.7%。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33.0万美元,增长16.5%。二、城区绿地现状及存在问题1、城区绿地现状汉川城区现状建成区面积为16.66平方公里,实际居住人口20.04万人(2004年底)。公园绿地已形成大型、集中型公园绿地一处,即仙女山公园,位于老城区中部的仙女山,现状占地面积约12.13公顷。山上植被生长状况良好,山顶最高处为97.5米,目前园内景点有仙女庙、望江亭、眺湖亭、山顶迴廊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街旁绿地12处,河渠绿化只有涵闸河沿岸建有宽约20米的林带,树种以水杉和意杨为主。道路绿化系统已基本形成,道路绿化总长度约42公里,行道树主要绿化树种为樟树、杜英、广玉兰。马口城区目前无集中大型公园绿地,街旁绿地缺乏,绿地主要为道路绿化。建成区绿地总面积约为63.92公顷,公园绿地总面积 57.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总面积2.8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4.6%,绿地率20.9%。城区主要街头绿地一览表序号名 称位 置绿地面积(公顷)备注1三角洲景点西湖路西端0.462少川景点西门桥转盘0.123七一桥景点仙女西路0.464汉高景点仙女大道北路0.095紫云街桥头景点新河桥0.026紫云街滨水绿地景观带*紫云街0.367环山东路景观绿化仙女山北0.748市标景点霍城大道东端1.509涵闸河景观文化桥0.60一期10城隍景点城隍转盘2.5011西湖大道东北4.1812西湖大道西南 11.24合 计22.27现状城区绿地统计表 序号类别代码绿地分类绿地面积(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人均绿地面积(M2/人)1G1公园绿地57.03.422.842G2生产绿地2.120.130.113G3防护绿地4.800.290.24合 计63.923.843.19注:现状建成区人口20.0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666公顷。2、现状存在问题 园林绿地的布局尚不够均衡,未能形成有机的绿地生态系统,特别是主城区内集中式的大型公园绿地只有仙女山公园一处,缺少服务于市民的居住区公园,服务半径偏大; 城市绿化专业苗圃面积不足,只在新河开发区有2.12公顷,面积偏小,不能满足城区绿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对自然地形的保护利用不够,没有充分利用汉川城区河渠众多、水系丰富的特点形成滨水景观绿带,水乡园林城市的特色不突出; 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城市绿化管理的总体水平尚不高,特点是信息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管理需进一步推进和提高。 防护绿地面积小,没有很好地发挥其防护作用。第二章 规划总则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国务院100号令)3、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号4、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543号5、湖北省省级园林城市标准(修订稿)(2005年)6、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8、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9、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10、汉川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年)二、规划期限与规模近期:2007 2010年,人口规模26万人,其中主城区20万人,马口城区6万人;用地规模2338.79公顷,其中主城区1882.67公顷,马口城区456.12公顷。 远期:2011 2020年,人口规模40万人,其中主城区32万人,马口城区8万人;用地规模3880.3公顷,其中主城区3104.30公顷,马口城区776.00公顷。三、规划范围本次汉川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分为市域范围和城区规划范围两个层次,其中规划重点为主城区和马口城区。市域范围即汉川市行政管辖区,包括仙女山办事处、汉川市经济开发区、14个镇、6个乡,总面积1663平方公里。城区规划范围包括仙女山办事处、汉川市经济开发区、马口和庙头部分区域,用地面积约128.26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包括仙女山办事处和新河开发区,规划建设范围为92.19平方公里,马口规划建设范围为35.51平方公里。四、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1、规划指导思想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城乡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重点道路绿化为纽带,以河道绿化为网络,以公园绿地、广场绿地、风景区绿化为基础,形成特色突出,类型丰富、功能完备、绿化质量良好的城市绿地系统。2、规划原则 以国家和省、市各有关法规、条例和行政规章及汉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为基本依据,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营造最适宜居住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建设水乡园林城市。 以生态原理为指导,因地制宜地构筑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对整个市域绿色开敞空间和城区绿地系统进行合理布局,促进城乡一体化,使城镇园林化、乡村花园化、农田林网化。 城市绿地建设要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充分利用汉川河渠众多的特点,结合水网进行绿地配置,创造富有水乡特色的城市景观。 科学合理地布局城市各类绿地,建成绿地总量适宜、植物种类多样、景观环境优美的生态园林城市,满足人们各种休闲、游憩活动的需求。 合理制定分期建设规划,确保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水平的绿地规模,使城市各类绿地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城市发展的速度。五、规划目标将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水乡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作为汉川市城市规划目标。近期(2010年)争取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公园绿地达到人均8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地率达到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远期(2020年)建成水乡园林城市,公园绿地达到人均10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地率达到4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第三章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一、规划原则1、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生态环境发展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应加强市域范围内道路绿化及沿河湖水系防护林带的建设。通过合理的规划及灵活的运作方式达到先绿化的目的,逐步实现其生态防护、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形成城市的绿色防护网。3、市域内各类绿地在总体布局、景观设计、树种选择等方面都应与城市文化、市民休闲、医疗健康、保健防护等方面相结合,充分发挥农田、林地、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绿色空间在生态、环境、景观、文化、游憩、减灾方面的综合作用。4、地方乡土植物是构建地带性植被群落的主体,绿化植物材料应充分凸显城市地带性特色,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植物群落,以乡土树种为主,积极引进适合本地域生长的优良园林植物,促进物种多样性,丰富园林景观。二、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以城市大园林的思想构建环城绿地系统。规划将市域范围内的自然山体、河流湖泊、农田、风景林地及文物古迹保护单位等重新整合形成自然保护区、农业观光园、风景名胜区及旅游度假区等,形成对城市空间的围合,并通过交通走廊绿带、沿江河防护林带连成系统,形成完整有机的市域生态圈和市域绿色开敞大空间。其结构具体可归结为“一轴、三带、五城、四区”。“一轴”:指以汉江两岸的风景林带及防护林带形成市域绿色生态轴;“三带”:以一条东西向交通干道荷沙公路(省道)和两条南北向交通干道分王公路、南河刘家隔公路的交通干线绿带为骨架,形成市域绿地的三条绿色防护林带;“五城”:以汉川城区及市域范围内规划的四个重点城镇(包括沉湖镇,分水镇,刘家隔镇,田二河镇)作为重点绿化区域;“四区”:沿交通绿带分别规划有四区,即汈汊湖自然保护区、沉湖农业观光园、白石湖风景区及黄龙湖风景区。“四区”的规划设想:1、汈汊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汈汊湖现有水面面积86.6平方公里,水资源是其最主要的资源优势。汈汊湖是湖北省第一个大型封闭式淡水湖泊养殖基地,全省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农业部确定的唯一的淡水水域渔业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汈汊湖目前主导产业是第一产业,其渔业是汈汊湖发展的依靠。汈汊湖湖区烟波浩淼,杨柳婆娑,芦苇丛生,荷莲接天,鸥鸣鸭逐,鱼翔浅底,生态环境资源保持完好。规划将对其进行整治,建成以“渔家乐”为特色,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示范点。2、沉湖农业观光园沉湖湿地位于汉川市西南部,有连绵几十平方公里的人造森林形成了天然的森林氧吧,自然植被良好,林中栖息着40余种野生鸟类,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黄嘴鸥等。规划依托沉湖的人造森林和棉粮基地 ,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3、白石湖风景区白石湖又名百汉湖,位于汉川市境东南的马口,水面20平方公里,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湖中有一块陆地弯曲狭长名为蛇岛。其与对岸的乌龟山相对,有一巨石露出水面,形成二龙戏珠,湖光山色,鬼斧神工,吸引着不少游人探访。规划将白石湖建成一处休闲度假村,并与武汉南湖旅游度假区、野生动物园及嵩阳山庄的旅游开发相衔接。以此带动黄龙湖、泐山、梅子洞、上色湖的开发建设,形成休闲度假、水上游乐及避暑基地。4、黄龙湖风景区黄龙湖地处汉川马鞍乡,东与武汉野生动物园和嵩阳山庄相邻,西与汉江相通,湖水面积5000亩,最深处5米,是罕见的野生天然水湖。黄龙湖湖面开阔,地理得天独厚,有山、有水、有园、有岛、有滩。而泐山位于汉川市南河乡,距城区1 2公里,分别有青龙山、象山、石镜山等8座山头,面积5000多亩,海拔61155米,森林覆盖率为9 5以上。山上林海涛涛,风景秀丽,山下田园一片,景色如画,是避暑纳凉的绝佳之地。泐山上的观音泉东西两个泉眼一浊一清,不溢不涸,传为奇谈;黄槿洞幽静美妙,让人如临仙境。规划景区的开发建设与白石湖风景区相结合,形成以白石湖为龙头,以黄龙湖、沥山、梅子洞、上色湖为载体的休闲度假区。三、市域各类绿地控制1、丘陵山地绿化充分发挥山林绿地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水源涵养与水文调蓄、小气候调节、污染净化、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加强植树造林,加强对山体及其植被的保护和管理,严禁开山采石和毁林开荒等人为破坏现象,维护山地生态系统和山地景观的完整性。同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外来物种入侵。2、河湖水系绿化对于市域范围内的现有湖泊有计划地进行疏挖治理,修理堤岸、护坡,改善湖泊水质。同时,按湖泊的规模及水质分类划定保护等级和保护范围,形成水体自然保护区,按水体正常水位线以外50-500米范围培植风景林带。以发挥其调节区域气候及改善景观的作用。对于城区范围内的江河水系、排水河渠等,可结合防洪排水的工程建设,两侧按规划要求设置不小于15米宽的绿化带,并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开发,形成多层次、立体的风景观赏河道,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城区外围河道两侧地段可适当增加绿化带的宽度,形成滨河防护林带。3、公路干线绿化市域范围内公路绿化应遵循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做到既满足生态保护和美化景观的功能,又尽可能地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养护方便。同时,也兼顾将来道路拓宽的需要。规划市域内武荆高速公路、汉宜高速公路及荷沙公路两侧留出15-30米宽的绿化用地,种植2-4行树木,形成防护林带。乡镇和村道路两侧各设置10-15米宽的绿带,与河堤平行走向的道路可设15米宽度以上的防护林带。4、城镇绿化城镇绿化应以城镇公园为中心,以道路、河渠绿化为纽带,形成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考虑每个建制镇应设1-2个公园,公园以综合性小型公园为主,每个公园面积宜控制在5-10公顷。远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应控制在10平方米以上。5、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划控制汉川历史悠久,市域范围内文物古迹众多,共有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26处,主要为古文化遗址和革命遗址两大类,其中霍城遗址(西周)和何羽道烈士墓为省级文保单位,城隍台遗址(唐代)为市级文保单位。应当积极保护和利用汉川市文化资源,并加以有效的整合,将这些历史文化遗址和具有纪念意义的区域纳入全市旅游景点规划,并依照文物古迹的保护要求制定有效措施,严格保护。规划根据文物级别划定“紫线”范围,确定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在文物占地范围外划定3080米范围作为重点保护区,进行一般绿化,保护区内以保护原有风貌和格局为原则,禁止建设影响原有风貌和格局的建筑物、构筑物。重点保护区外80150米范围作为建设控制地带,可结合周边环境建设风景名胜公园或遗址公园,保护文物古迹。周边建筑高度、形式、体量、色彩必须与公园景观相协调。汉川市重点历史保护单位名称年代地址 重点保护区1汉川县农民协会旧址1926年原汉川仙女山办事处二小建筑四周50米2票山烈士纪念碑1964年河南泐山纪念碑外围50米3横堤烈士纪念亭和纪念碑1963年韩集乡横堤村纪念亭和纪念碑四周各60米4平章小学1980年庙头镇围墙范围5魏人镜烈士墓1980年丁集魏家山墓地外围40米6何羽道烈士墓(省级)1985年南河凤凰村墓地外围80米7方植三烈士墓1966年新堰镇东湖沟村墓地外围40米8龙门山遗址西周南河乡南河渡村遗址外围50米9蔡家嘴遗址原始社会南河乡天鹅冲村遗址外围50米10霍城遗址(省级)西周仙女山办事处镇霍城村遗址外围60米,建设遗址公园16.37公顷11神灵台遗址西周二河镇神灵台村遗址外围50米12马城台遗址原始社会回龙镇马城台村遗址外围50米13十省山古墓群东汉至南北朝南河乡十省山村古墓群外围60米14天鹅冲古墓群东汉至南北朝南河乡天鹅冲村古墓群外围60米15徐家湾古墓群东汉至南北朝南河乡姜岭村古墓群外围60米16蔡家岭古墓群东汉至南北朝南河乡何大村古墓群外围60米17严家山古墓群西晋马口严家山村古墓群外围60米18甑山古墓群南北朝马鞍乡古墓群外围60米19尹都堂墓明朝回龙镇茬园村墓地外围50米20杨集桥石狮清朝城隍镇杨集村占地范围外30米21儒学前水井(操江井)明朝仙女山办事处一小占地范围外50米22观音泉明朝南河泐山泉址四周80米23赤壁水井明朝中洲农场赤壁分场占地范围外50米24城隍台遗址(市级)唐代刘家隔镇西寺古村遗址外围80米25天主教堂晚清喻家集原汉川师范建筑四周50米26仙女山文物风景区现代汉川仙女山办事处仙女山公园范围,占地面积14.89公顷第四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一、规划分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功能布局及现状绿化资源分析,规划将汉川市城区划分为二个绿化分区:即主城区(包括仙女山办事处、新河开发区)和马口城区。在不同的绿化分区内采用不同的绿地建设控制指标要求,以便于绿地规划的实施和建设管理。二、规划结构根据对汉川市城区总体布局结构,江河渠网的分布及道路骨架的分析,确定中心城区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为“五带三轴、二区九园”。以重点突出滨江滨河的绿化空间为主,体现水乡园林城的特色。“五带”:指结合水网整治,防洪排涝规划,在汉江、泵站河、涵闸河、洪西渠、徐家渠两侧营造的风景林带及沿堤防护林带。“三轴”:指由城区主要道路霍城大道老河沙公路、仙女大道开发路、金马大道马口城区段所形成的三条道路绿化景观轴。“二区”:指马口城区南部的白石湖风景区、开发区(新河)工业园与主城区之间的生态农业观光区。“九园”:指城区九个主要的大型公园绿地,即仙女山公园、汉川公园、文化路公园、滨江公园、霍城遗址公园、北桥公园、新河公园、喻家台公园及马口公园。第五章 城市绿地分类规划一、城市绿地分类根据国标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将城市绿地分为五大类: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及其他绿地(G5)。 公园绿地(G1)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化用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有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和沿江、河、渠、道路形成的带状公园及街旁绿地等。 生产绿地(G2)生产绿地指为城市绿化而设的生产科研基地,包括苗圃、花圃、草圃及园林部门所属的果园与各种生产性林地。 防护绿地(G3)防护绿地指城市中用于隔离、卫生和安全的防护林带及绿地。包括污染企业外围设置的卫生隔离绿带,城区外围公路及快速路沿线开辟的防护绿地、高压走廊绿带等。 附属绿地(G4)指城区内除绿地之外的其它建设用地均应按规划要求建设指标配套的附属绿地。包括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仓储绿地、对外交通绿地、道路绿地和市政设施绿地等。 其他绿地(G5)指城区南部白石湖风景区、新河工业区和主城区之间的生态农业观光区。二、各类绿地规划1、公园绿地规划原则 各类公园绿地达到均衡布置,满足不同居民的出游需要。各类带状公园绿地合理分布形成网络,公园绿地、街旁绿地与景观绿带有机结合,形成公园绿地体系。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的主要开放空间和景观视点,要求尽可能地借山之势、引水之景,营造园林景观,体现汉川的山水文化。 公园采用自然式绿化形式,合理配置休闲娱乐设施,种植上多选用乡土树种,乔、灌、藤、草合理配置,突出物种多样性。2、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全市性的综合公园一般为全市居民服务,是全市公园绿地中面积较大、活动内容丰富和设施最完善的绿地。服务半径约2000-3000米,步行约30分钟可达。社区公园及专类公园一般为城市中一个区域的居民服务,服务半径约1000-1500米,步行约20分钟可达。街旁绿地是人们就近进行一些游憩、交往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服务半径为300-500米。3、公园绿地规划(G1) 综合公园(G11)规划全市性的综合公园有二处,分别为汉川公园和城北公园,总占地面积53.3公顷。 汉川公园:位于城区西部,为涵闸河、泵站河和滨湖大道所围合的三角用地,占地面积约41.0公顷。规划为集娱乐休闲、水上活动、体育健身运动及漫步赏景于一体的综合场所。植物配置宜选用耐水喜湿、姿态优美、色泽鲜明的乔木和灌木,同时,还应与公园内的园林建筑相互融合,相映成趣。 北桥公园:位于城区北部,此处地势较为平坦,东部紧邻科技工业园区,总占地面积为12.3公顷。规划为全市性的综合公园,主要功能以休闲游憩、健身游乐、文化展示、博览等为主。植物配置应注重植物的观赏特性,以自然式布置为主。考虑到东北部有二类工业区,树种的选择还应多选用当地生长健壮、抗性强、能抗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树种。 社区公园(G12)规划社区公园有四处,分别为文化路公园、新河公园、喻家台公园和马口公园,总占地面积约36.09公顷。 文化路公园:位于西湖大道北侧,文化路与山后一路交汇处,规划总占地面积为6.1公顷。规划为服务于老城片区的、集文化娱乐、游憩、健身于一体的区级综合性公园,公园兼设青少年及老人活动场地。绿化树种以树形优美的大乔木为主,可多选用有益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及花香植物,如银杏、香樟、白玉兰、桂花、栀子花、茉莉花、丁香等,避免选用有毒、带刺的植物。 新河公园:位于开发区(新河)工业园区,老河沙公路以南,规划为区级综合性公园,主要为工业园区居民和职工服务,以游憩娱乐、文化活动及工业科技展览等为主要内容,植物配置应多选用抗性强且树形优美的树种。规划总占地面积为10.7公顷。 喻家台公园:位于城区东部,霍城大道与老河沙公路交汇处,处于重要景观结点的位置,规划公园以植物景观为特色,植物配置以观赏树木、草坪和花灌木相结合,注意植物的季相变化,增加公园色彩。规划总占地面积为4.51公顷。 马口公园:马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名因三国时期蜀将关羽路经此地系马小憩而得名。规划利用马口城区内一块水面,建设为马口城区服务的综合性公园绿地,公园可突出三国文化内涵,兼具水上活动、文化休闲、风景游赏等内容,规划占地面积14.78公顷。绿化树种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多选用季节性观花观叶树种,适当增加一些耐水喜湿且树形优美的树种。 专类公园(G13)规划专类公园共有三处,分别为仙女山公园、霍城遗址公园和滨江公园,总占地面积约36.24公顷。 仙女山公园:位于老城区中部仙女山,现状公园占地面积12.13公顷,山顶最高处为97.5米。目前园内植被长势良好,主要景点有仙女庙、望江亭、眺湖亭、山顶迴廊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规划近期应完善园内各项设施和内容,划定文物保护范围,整理山体,丰富植物景观,建成以登山、怀古及游憩为主要功能的风景名胜公园。规划公园占地面积14.89公顷。绿化植物的配置应注重保护原有的植被,在主要景点附近及游线适当增加观花、观叶树种,使之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做到情景交融,体现清新、自然和古朴的植物景观特色。 霍城遗址公园:位于城区北部,占地面积16.37公顷,园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霍城遗址(西周),规划遗址区周边设置80米绿带作为霍城遗址的重点保护用地,外围公园区域以植物造景为主,可形成以文物展览和植物欣赏为主的公园。植物的配置以常绿树种为主,注重常绿树和落叶树相结合,营造古朴、幽静的环境。可选择松柏、银杏、桂花、梧桐、紫竹等大乔木作为骨干树种,配置枫香、云杉、石榴、梅、牡丹、杜鹃等景观植物,使绿化格调古朴自然,体现安静、沉稳的气氛。公园内的各类设施应当与公园功能相适应,与公园景观相协调。花坛、草坪、喷水池、雕塑、亭廊等设施,应当突出文化内涵,讲求文化品位,注重艺术效果,配合环境增进景色。公园内禁止设置大型游乐设施。 滨江公园:位于汉江与泵站河交汇处,总占地面积为4.98公顷,此处是观赏沿江风光的最佳之地,规划增设临江观水设施,形成集观赏沿江景观与自然风光为主的公园。植物的配置应兼顾其观赏和游息功能,选用观赏性强的高大乔木和各种灌木、花草相配合,注重植物的形、姿、质、色,创造植物景观丰富的四季景色。 街旁绿地(G14)包括小游园及广场绿地,是城市中分布较广、面积小、形式灵活多样的一种绿地。位置多处在城市主要道路两侧、转角处、交叉口广场、车站等公共建筑前。街旁绿地中一般设有游步道及少量游览设施,其主要功能是为附近居民提供游憩、锻炼、行人逗留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对街道也起组织交通及美化作用。街旁绿地的设计应强调艺术性,布局应现代而开敞,各具特色,以植物造景为主,结合园林建筑、小品,并与周边城市建筑相协调。基于对城市居民、游人需求及城市景观的考虑,规划要求沿城市主干道每隔300-500米设一处街旁绿地,面积在0.5-2公顷之间为宜,绿地率应达到65%以上。规划城区街旁绿地总面积约49.87公顷,其中主城区21.07公顷,马口28.80公顷。 带状公园(G15) 带状滨水绿地主要指沿江、涵闸河、泵站河、洪西渠和徐家渠两侧设置的滨水游憩绿带,体现汉川水网地带的独特景观。带状绿地中以植物造景为主,视不同宽度可设游览步道、游览设施。汉江河道呈马鞍形经过汉川主城区,长约2公里。水质保持良好,是汉川市民的生活用水水源。规划沿汉江堤外设置30米宽的滨水绿带,与沿岸道路、建筑共同形成汉川沿江景观轴。涵闸河、泵站河沿岸目前环境较差,居住用地大多为三类用地,有些沿河布置对岸线景观破坏较大。规划应整治沿河景观,对建筑质量较差、景观影响较大的建筑予以拆除,两侧分别设置20-30米宽的游憩绿带,既起到对水体的防护作用,同时也作为居民日常休闲、游憩活动的场所。城区沿洪西渠、徐家渠两侧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设置80-100宽的游憩绿带,其间设置林荫步道、园林建筑小品、亲水平台等休闲场所和亲水空间。沿汉北河西岸控制15-30米宽的景观绿带。 道路林荫带霍城大道老河沙公路、仙女大道开发路分别是联系仙女办事处与新河开发区之间、仙女办事处和马口城区之间的主要道路,处于中轴线位置,规划沿道路两侧规划15-30米宽的游憩林荫绿带,不仅提供居民散步、游憩场所,也对塑造城市街道景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城区仙女大道沿线,结合旧城改造、建筑后退增加街头绿地,建成绿地点缀的绿色通道。规划城区带状公园绿地总面积约270.05公顷,其中主城区220.19公顷,马口城区49.86公顷。汉川城区公园绿地规划一览表 序号绿地名称绿地类别规划占地面积(公顷)主要功能建设时序备注1汉川公园市级综合公园41.00娱乐休闲、水上活动、体育健身、漫步赏景近期北桥公园市级综合公园12.28休闲游赏、健身游乐、文化展示、博览、远期2文化路公园社区公园6.06文化娱乐、游憩、健身远期新河公园社区公园10.70游憩娱乐、文化活动、工业科技展览远期喻家台公园社区公园4.51植物观赏、游憩远期马口公园社区公园14.78水上活动、文化休闲、风景游赏近期3仙女山公园专类公园14.89登山、怀古及游憩、现状霍城遗址公园专类公园16.37文物展览、植物欣赏远期滨江公园专类公园4.98观赏江景与自然风光近期4带状公园公园绿地270.05休闲游赏5街旁绿地公园绿地49.87休闲游赏合 计445.492、生产绿地规划(G2)生产绿地主要是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苗木、草坪和花卉植物。目前汉川市有一处苗木生产基地,位于新河开发区,面积仅为2.12公顷,不能满足城市绿化建设的需要。规划近期在新河开发区新辟苗圃用地18.28公顷,远期在泵站河南部、汉江西部新辟苗圃用地60.0公顷,远期建成区生产绿地总面积达到78.28公顷,占建成区面积的2.02%,达到了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中所规定的应占建成区比例的2-3%的要求。远期建成区苗木自给率应达到80%以上。3、防护绿地(G3)城市防护绿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净化空气和水体、降温保湿、降低噪声及美化城市的重要作用。主要呈片状或带状分布,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卫生隔离林、防风林、高压走廊防护林带等。 沿江、河、渠种植滨水绿化汉江沿岸在城区外部两侧控制30-100米绿带,泵站河、涵闸河、洪西渠、徐家渠沿岸在城区外部两侧控制20-30米绿带,绿化树种以高大乔木为主。 城市道路生态防护林带有过境交通穿越城区的道路,如新荷沙公路、滨湖大道和新北公路,在城区内部段两侧规划30-50米宽绿化带,以密植式乔木为主,形成多层次的自然群落。 城区二类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设置15-30米宽的防护隔离绿地。 规划110千伏高压走廊宽度控制为25-30米。变电站四周设置15米宽的防护隔离绿带。 马口城区南部的白石湖规划为近郊风景区,沿湖设置环湖防护林宽度应大于100米,同时发展滩涂绿化,形成以防护林带为主,间有乔、灌、草结合的多层次滨水生态绿地。4、附属绿地规划(G4)附属绿地按新区和老城区实行分区控制。 居住绿地(G41)居住绿地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居住区绿地建设指标确定为:新建居住区绿地占居住区总用地比率不低于35%,老城区不低于25%。公园绿地的人均面积,居住小区不低于1平方米,住宅组团不低于0.5平方米。居住绿地中的绿化种植面积,应不低于其用地总面积的75%。在居住绿地建设中,应大力提倡垂直绿化与屋顶绿化,节省城市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绿化面积。深入开展创建“园林式居住区”活动,使城区园林式居住区占50%以上。 公共设施绿地(G42)规划商业、金融中心绿地率不低于25%,旧城区不低于20%;大学、中学及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绿地率不低于30%;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小学、托幼绿地率不低于35%,旧城区不低于30%;医院、休疗养院绿地率不低于40%,旧城区不低于35%。 工业绿地(G43)一类工业区绿地率不低于20%,二类工业区绿地率不低25%,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工厂的绿地率不低于30%,并根据国家标准设立不少于50米的防护林带。 仓储绿地(G44)仓储用地绿地率不低于25%。 对外交通绿地(G45)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绿地率不低于20%。 市政公用设施(G46)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率不少于20%。 道路绿地(G47)道路绿地的实用功能主要为分割空间、组织交通、提供绿荫、滞尘、减噪和吸收有害气体等作用,同时还应满足城市设施(如管线、管沟等)的布置需要。 道路绿地分类规划根据道路的性质、功能和规模的不同,将道路绿地分为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及路侧绿地。 行道树绿带:从人行道边缘至车道之间的隔离绿地。规划宽度为1.5-4.5米。行道树大都选择树干挺直、分枝点较高(一般2.5米以上)、冠大浓荫、树形美观、树龄长、适应性强、花果无毒的树种,满足便于通行和形成绿荫等作用。行道树下树池内的植物宜配植耐荫花草(如酢浆草、麦冬等)。 分车绿带:用来分离同向或对向的交通,起分隔、组织交通和保障安全的作用。快慢车道分车绿带应大于2.5米,绿化植物选用矮小的小乔木或花灌木,如红叶李、大叶黄杨、紫薇、木芙蓉、茶花、圆柏等,以减少视线障碍,保障交通安全。中央分隔带,采用地被植物与低矮花灌木或花卉结合,片植成图案。 路侧绿带:人行道与建筑之间的缓冲绿地,主要作用为保护建筑内部环境及人的活动不受外界干扰,并起装点建筑立面,遮拦建筑基脚的作用。绿化植物采用小乔木与灌木和花卉配植,形成层次感。 道路绿化指标结合汉川城市总体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城市道路系统,同时预留足够的道路绿化用地。规划远期汉川城区道路绿化率应达到100%。园林景观路绿地率大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达到30%以上,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地率达到25%以上,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达到20%以上。5、其他绿地(G5) 白石湖风景区(G51)白石湖紧邻马口城区南部,地理位置优越,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湖光山色,景色宜人。规划利用白石湖宽阔的水面、奇特的石景以及周围优美的自然风光, 建设一处供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游憩娱乐及避暑基地。规划风景区范围西、南部以规划区界限为界,北以城市道路为界,东部按水体正常水位线以外1000米计,占地面积约912.5公顷,其中包括水面面积约332.7公顷。 生态农业观光区(G52)位于开发区(新河)工业园与主城区之间,占地面积约858.0公顷。规划将其作为城市居民亲近自然和享受自然的一处场所。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把农业经济、科学管理和农艺展示、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以及城市居民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城市居民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与生态农业及大自然情趣,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具有休闲、观光、体验、科学和教育等多种功能。汉川城区远期规划绿地统计表 序号类别代码类别名称主城区绿地面积(公顷)马口城区绿地面积(公顷)绿地总面积(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人均绿地面积(M2/人)1G1公园绿地352.0593.44445.4911.4711.142G2生产绿地78.280.0078.282.021.963G3防护绿地40.1916.3556.541.461.41 小 计470.52109.79580.3114.9614.514G4附属绿地780.53195.13975.6625.1424.39 中 计1251.05304.921555.9740.1038.905G5农业观光区1770.545.6344.26白石湖风景区 合 计3326.4785.7383.16注:1、2020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3880.3公顷,规划人口40万人。规划远期绿地总面积为580.31公顷,人均14.51平方米/人;公园绿地总面积为445.49公顷,人均11.14平方米/人;城区绿地率为40.10%。第六章 树种规划一、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使栽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汉川市的气候、土壤条件及城市环境相适应,以利于树种良好地生长发育,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2、按照不同地理环境条件和不同的城市绿地类型选择不同的乔木、灌木、藤木、地被和草坪植物外,对城区的不同区域适当进行树种区别,以突击区域特色。3、以乡土树种、常绿阔叶树为主,外来适生树、落叶树为辅,重视乡土树种的绿化功能,以显示汉川城区树种特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蜂产品加工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人工合成晶体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按摩咨询接待服务方案
- 韩束网店营销策划方案
- 建筑方案设计师考核
- 2025版司法局《刑事自诉案件反诉状》(空白模板)
- 玉米须茶营销方案策划
- 屋顶建筑垃圾转运方案设计
- 宿舍建筑方案设计图纸
- 城乡规划建筑方案设计
- 软件系统维护合同范本
- 桥架购销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GB/T 20716.2-2025道路车辆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电连接器(7芯)第2部分:12 V标称电压车辆的制动系统和行走系的连接
- (新教材)2025年秋期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无内容+二次备课版)
- 2025广西公需科目真题续集(附答案)
- 学校“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2024年秋季全学期)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人造草坪设计说明
-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