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人艺的“看家戏”,一部无场次的话剧1986年10月24日,星期五。当时还是北京晚报记者,现如今的剧作家过士行在当天的北京晚报头版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名字叫做时代的杰作,副标题为“看话剧狗儿爷涅槃”。北京人艺当年推出了这部原创作品,令过士行看后大为振奋。紧接着,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文汇报等也先后发表了评论文章,评价该剧是一次“有成效的话剧创新”。“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杰作。”在我们梳理百年戏剧之时,戏剧理论家田本相对该剧给出了这样的评语,于是我们拨通了编剧刘锦云的电话,走访了北京人艺博物馆,以当年主创者的回忆与宝贵的历史资料来重述该剧当年的创作始末。灿烂涅槃 “在这个戏里,林连昆可以说是把他表演上所有的积累和储备都调动起来了。”喝酒谈笑间成就大作品狗儿爷涅槃反映的是农民与土地生死相依的关系,其编剧刘锦云也表示:“该剧的成型源于我对农村生活的熟悉,里面的主人公原型就是我的姑父。”由业余写作开始而最终跨进北京人艺这座艺术殿堂的刘锦云,自小生活在河北农村老家,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郊区的昌平县(现昌平区),一待就是整整16年,农村的景象已经深深烙在了他的脑海里,对农村人物刘锦云更有着深刻的印象。1982年,刘锦云被调至北京人艺任专职作家。1983年,刘锦云开始了狗儿爷涅槃的构思,只不过当时依照的是长篇小说的样式进行的。1985年,刘锦云开始了话剧狗儿爷涅槃的写作,也于此时开始不断来往于于是之和英若诚家。他把按照小说刻画人物的方式写成的10个故事,交给了当时的人艺院长于是之。刘锦云回忆说,“我们一边喝酒吃饭,一边谈这部戏。本来有一段戏是狗儿爷一直在门楼那里蹲着,于是之说要让狗儿爷走出去。当时我立刻想到了农民到山坡地开荒的情景,便有了狗儿爷开荒山坡地那场戏。”当时于是之给了刘锦云很大的支持,“于是之和我说:“你写吧,按素材是个大作品。”后来有人称赞狗儿爷涅槃是北京人艺探索剧目中最优秀的“看家戏”。是一部无场次的话剧。它的结构形散而神不散,语言通俗、精炼,幽默而富于哲理,文学性极强,它的味道极像阿Q正传,所以有人把“狗儿爷”称作“北方农村的阿Q”。倒叙手法展现狗儿爷坎坷一生“我初接到剧本,一气呵成读完了,喊了一声:太棒了!它确实透出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能引起人们对过去和未来时代的思索。这个戏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强化戏剧结构和戏剧性情节,是非戏剧化的戏剧。”林兆华描述了当时看到剧本时的心情,剧本敲定之后,剧院领导于是之等人决定由刁光覃、林兆华担任该剧的导演。根据剧本的风格,刁光覃和林兆华在排练中大量借用了戏曲的表现形式,从舞美到表演都采取了虚实相生的手法。他要求:景,要简练、集中、画龙点睛,以写意为主。后景用大块颜色绘制,用写意手法塑造出形象的感觉和应有的意境。连那个作为戏剧冲突焦点的门楼,也要虚实结合;表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必要时人物可随意跳进跳出。切换背景时,戏在继续着。台上必不可少的道具要演员在合理的情况下自己搬上搬下。有实物动作与无实物动作并存。最终,“全剧十六段戏一气呵成,不闭幕,从老态龙钟、疯疯癫癫的狗儿爷划火柴要烧门楼开始,以门楼被大火吞噬,狗儿爷出走告终。采用倒叙的手法,以狗儿爷为主体,把整个故事镶嵌在了一头一尾之中,这故事,就是狗儿爷一生的坎坷经历,也有他的幻想和幻觉,如同电影镜头的组合。”刘锦云回忆道。林连昆的“过不去”说到狗儿爷涅槃,除了编剧刘锦云和导演刁光覃、林兆华,还有一个人不得不谈,那就是第一版的男主演、著名演员林连昆。翻开狗儿爷涅槃的剧本我们发现,林连昆的台词几乎占全剧的一半,有几场几乎是他的独角戏。“在这个戏里,林连昆可以说是把他表演上所有的积累和储备都调动起来了。”梁秉堃说。而刘锦云更是对这位艺术家充满了敬佩。他说当时56岁的林连昆为了体会人物,不辞劳苦地奔波山乡,走村串户,在三伏天冒着酷暑研读剧本,为修改剧本出主意想办法,而且还和他闹过一次又一次的“矛盾”。在1987年接受戏剧电影报约稿时,刘锦云就曾举过他和林连昆之间的“矛盾”。“林大哥真犟!”刘锦云说这句话时自己却笑了。他说他和林连昆的“矛盾”往往集中在他认为合情合理而演员偏偏坚持“过不去”的地方。比如剧中有这样两句对话:地主祁永年嘲笑狗儿爷说:“你不如我”,狗儿爷反问“我会不如你!”刘锦云的意愿是我一个贫农会不如你地主吗?但林连昆却对这句台词做了深层处理,在他看来,这个角色应该是悲从中来,又悲又愤又深感遗憾:我苦了一辈子,最终没有发了家,没有当过地主,面对自己的世仇,发出深沉的感慨:“我(一噎),我会不如你呀”再辅以先挺身,后伏地的形体动作,“真令我拍案叫绝!”刘锦云说。曹禺用“这是玉啊”评价该戏1985年,狗儿爷涅槃开始演出。北京人艺院长曹禺亲自看了三遍。曹禺看到激动之时拍着刘锦云的肩膀说,“感谢你为剧院写了出好戏啊!”刘锦云回忆说,“在狗儿爷涅槃百场演出时,曹禺院长看完后又说这是玉啊。”曾在2002年接替林连昆出演过狗儿爷及狗儿爷儿子的演员梁冠华,为表演该剧和林连昆先生专门到昌平农村去体验了一段时间的生活,并且直至今日,梁冠华对该剧依然印象深刻,“记得戏里有个情景是苏连玉劝狗儿爷娶小寡妇说女人是墙上的泥坯,揭一层还有一层”。狗儿爷涅槃后经人翻译到了美国,美国的云雀剧院于1996年演出了这部戏,并邀请刘锦云前去观看。当时座谈时,一美国人指出,他们总感觉中国有奇奇怪怪的东西,但看了这部戏感觉没什么区别,在那个美国人看来,“狗爷特像他的街坊”。再后来,日本、新加坡等地也都排演过此戏,截止到目前,狗儿爷涅槃的演出已经达到了200多场。讲述者:刘锦云、梁冠华参考书目:辉煌的艺术殿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五十年史记狗儿爷涅槃版本年表首演:1986年。导演,刁光覃、林兆华;主演,林连昆、谭宗尧、李士龙、梁冠华、王姬等。复排:2002年。导演,刁光覃、林兆华;主演,梁冠华、李士龙、陈小艺、何冰等。台词绝句狗儿爷:看看地去,看看地去,看看我的地,看看我的地去!撒手不由人,这是最后一趟啦一壶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