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让兰花多发芽兰花多发芽,发壮芽,生长快,开好花,是养兰者的最大心愿,也标志着养兰者的技艺水准。一、上乘的植料腐熟的落叶松叶加沟谷石缝间的杂草树木的腐烂茎叶,过筛后加水用铁锅大火蒸煮四十五分钟后,取出凉干四五天,让其充分发挥掉火燥气,装袋备用。二、上盆的佳期以春分前后为好,选择温度不低于6摄氏度的天气。上盆后不要急于浇水,四五天后再浇水。三、分株的窍门原则上细叶的品种如春兰和蕙兰,分株时以二三苗或更多为宜,秋兰墨兰等健株可单株分植。不要轻易除掉光叶鳞茎。在三代一丛的兰株中,一、二代极不易出苗,在分株时,可将球茎轻轻扭动一下,注意要恰到好处,但细叶品种的子孙辈则尽量不要扭动,以免长出二叶的弱小苗。四、出窖与施肥大约谷雨前后出窖,这时新芽已经露尖,这段时间不要施肥,以防烧芽,立秋后可每十天施用一次淡肥,以磷钾肥为主。怎么养殖可以使兰花多发芽用柳树皮碎块加入兰花的植料有一定效果。也可以用阿斯匹林(水杨酸钠)水溶液稀释浇花,有促根促芽的作用。 如何让兰花发好芽.多发芽 让兰花多发芽是养兰者的共同愿望,大家都千方百计、各显神通地促使兰花多发芽,人人都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笔者暂且抛砖引玉,谈一点个人体会,以同兰友交流。要使兰花多发芽,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适应兰花的生长习性,尽量为它创造最佳的生长条件,同时适当地使用肥料和少量植物促长剂,适时地分盆换土,只要掌握得当,就能使兰花芽多苗壮,生机盎然。 兰花的生长环境主要由阳光、温度、水分(湿度)、通风、施肥五大因素组成,要让兰花发好芽也必须围绕这五点来做。(一)阳光。光照充足是兰花发芽的首要条件,缺少光照的兰花不仅发芽迟缓,而且新芽瘦小纤弱,易得病害。创造光照条件的办法,一是兰圃的遮荫必须适度,二是可对兰花适当阶段性地增强光照,俗称“晒盆”。具体操作可在春节过后,气温渐暖之时就开始多接受日光,3月底前,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下的可采取全日照,之后,春兰在气温20度以上盖一层遮荫网,30度以上盖二层遮荫网。蕙兰在5月底前皆可接受全日照,气温达30度以上盖一层遮荫网,35度以上盖二层遮荫网。全年根据季节与气温及时调节遮荫度,让兰花最大限度地接受光照,蓄足元气. (二)温度。兰花生长最适宜的气温是20-25摄氏度,8度以下,30度以上生长缓慢。因此我们要想让兰花多发芽并生长健旺,就要想法避开或缩短不利于兰苗生长温度的空间与时间,有条件的可建设玻璃温室,用空调或水帘来调节室温,创造让兰花避暑与避寒的小环境,没有条件的也可采取以塑膜大棚升温;以兰场地面灌水或洒水,场内装风扇降温等办法来调节温度。如果能保持适宜的温度,兰花当年的新芽四季都会正常生长,当年的新苗还能再发秋芽,并能于当年长成大苗,这就使兰花的发苗率提高近一倍。(三)水分(湿度)。兰花有假鳞茎储存水分,是比较耐干旱的植物,但是水分对其生长同样非常重要。古人有“喜雨而畏潦,喜润而畏湿”之称。在兰花的发芽期更需要及时供应充足而不过度的水分,以利新芽生长,俗话说:干干湿湿,浇则浇透,精辟地概括了兰花的浇水经验。但不少初养兰者往往过分地理解了这个“干”字,非等盆土于得发白发硬才去浇水,这对兰芽的萌发是有害无益的。本人以为,于要掌握适度,最好把握在盆土微潮、上干下润、尚未于透就及时浇水为宜,同时应适当增加兰圃空气中的水分,在兰花生长期,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60-75,可通过喷水洒水来增加小环境的相对湿度,如能配置自动电控的增湿机则效果更佳。兰花浇水的原则是:生长期多浇,休眠期少浇;叶片薄的多浇,叶片厚的少浇;长势旺的多浇,长势弱的少浇。总的还是应千万注意,发芽期必须保持盆土滋润,避免兰盆过干。(四)通气。新鲜空气对兰花的健康生长非常重要,不仅兰室应注意空气流通,而且盆土也要注意保持较好的透气性,最好用仙土、碎砖。风化岩等配制成颗状的兰土栽培,较有利于兰花发芽。(五)施肥。兰花在深秋须施足基肥,早春应适施追肥。在萌芽前,再适量用好催芽激素,就能促使兰花发芽率更高。常用的制剂有催芽素、喜多兰、收尚好、花宝、兰菌王等,按说明书使用即可。许多兰友反映上半年用植全稀释喷叶,下半年用植样颗粒埋放表土,顺随浇水追肥,既能使兰芽多发,又能使兰苗茁壮不妨一试。如何让兰花多发芽 一 中国象山港 2012年02月24日 09:46 象山2012兰花展 一、认识兰花发苗规律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理论基础。众所周知,新兰株是从假磷茎上发出来的,因此要弄清兰花的发苗规律,首先得搞清假磷茎是怎么一回事。兰花的假磷茎是兰化的变态茎,多呈椭圆形,具有储存养料的功能,是长叶、生根、发芽、开花的载体,它通常由1016个缩短的节组成,每个节上都有芽点,顶部的几节生长叶片,起光合和蒸腾作用;中上部几节的芽点被脚壳(叶鞘)包住,称上位芽,大都发育成花芽,也有少数发育成叶芽的;中下部6个左右节位上的芽点大都被膜质化鳞片包住,称下位芽,大都转化为苗;最下部的几节生根,用来吸收养份,并起支撑固定作用,有时也有发芽的现象发生。因此,每株成苗从理论上说至少可生六个左右的兰苗,但一般情况下只发一苗,也有的发双龙,少数发三苗,其余的芽点则呈休眠状态。明白了兰花发苗的规律,我们养兰人的任务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让休眠芽沉睡,想办法唤醒它,以达到多发芽的目的。二、适度分株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主要措施从理论上讲,兰株的营养是以链式输送的,新的生长中心形成后,吸收了邻近兰株制造的营养物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顶端优势”,从而抑制了其它休眠芽的萌发。据此我们可以采用截断营养链的方法,诱导兰株发苗,即通常说的“分株”,以促使休眠芽的萌发而达到多发苗的目的。从实践上看,适度分株也是完全必要的。首先,盆里的兰株多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营养供应不上,势必少发苗,发小苗。其次,盆里的兰丛大了,兰株多了,兰根在盆中盘根错节结成一团,下部所发兰芽挤不出,甚至钻进根部憋死,造成夭折,即使发出芽来,新芽的根也无立锥之地,芽也长得很弱。再次,老苗新苗数代同堂,老兰株不仅不发芽,还要消耗营养,要“儿孙赡养”,影响新草发芽。第四,古人养兰有“极弱则合,极壮则分”的说 第四,古人养兰有“极弱则合,极壮则分”的说法,分就是“分株”,过壮过大过密的兰丛,其发芽率往往极低,白白地浪费了资源。三、老草另植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方法一般说来,老草制造营养默默无闻地输送给下一代,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有一些无根或根系很差的老草本身所需的营养是新株为其提供的,这就是所谓“靠子女赡养”的,这样的老株势必影响新株的成长和发芽。因此要科学地、合理地分株,这里所说的“科学、合理”,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老草另植”。前人在谈到分株时总是说要“从马路分开”,务必“三代同堂”。一分为二地说有它的道理,一是伤口小,有利兰株恢复;二是成活率高,能保证前龙草茁壮成长并能开花;三是能发大草、壮草。但也有弊,主要是老草和新草连在一起,数代同堂,老草难以再发新芽,只好颐养天年等着“养老送终”。四、扭伤球茎连接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传统经验扭伤球茎连接处,促使多发芽,是我国兰界先辈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实践上也是成功的。从理论上说,球茎连接处被扭伤了,也就是兰株相互间营养的输送受到了影响,老草制造的营养向前端输送遇到了困难,从而激发了休眠芽,产生了新株。具体做法是在春天34月,取出兰草,用两手分别捏住两个假磷茎的中上部(勿捏伤芽点)分别向相反方向扭90180度,听到“哔啪”一声即可。注意不可完全扭断连接茎,要使其呈半分离状态,扭伤处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以防感染细菌,再将兰株种入盆中,不用多久,处于半分离状态的爷代、父代、子代的假磷茎就可各自发出新芽有的还能发双龙。采用这种方法发出的芽也较茁壮。五、单株繁殖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必要手段古人云:兰“喜簇聚而畏离母”,因而不提倡单植,均认为以35株一丛栽植最好。古人说的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单株栽种发的草小,难以生长。但是由于眼下兰花价格高,加上珍稀品种供不应求,于是就有了单株繁殖的新尝试。应该说拆单繁殖的理论依据和扭伤球茎连接处的道理是一样的,即截断球茎间的营养输送,激发球茎上的休眠芽萌发,理论上是完全正确的。单株繁殖在宜在暮春及初夏的45月进行,此时温度较适宜于兰花发芽生根。单株繁殖有二种做法:一是翻盆拆单另植,弊端较多,发出的草也小,管理难度也较大。另一种方法是不翻盆,拨去假磷茎以上的植料,露出二个假磷间的连接茎,用消毒过的剪刀或手术刀将连接茎截断,在伤口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消毒,严防感染病毒,过几小时再填上消毒过的植料,最好是植金石,约二十余日即可发现新芽萌动。这样做既可保住原有兰根的吸收能力,又减少了植株的复盆的时间,不仅发芽早,而且发的芽也相对茁壮得多。必须说明的是,单株繁殖的前提是苗壮实、根发达,苗弱根差的兰株不宜拆单繁殖,同时仅限于珍稀品种为了留种而采取的措施,毕竟发的草小而弱。至于一般品种大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发几苗小草实在得不偿失怎么让兰花多发芽(二)七、摘除花蕾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手段我们已经知道,花蕾一般产生在父代草上,由上位芽产生,花蕾一旦产生便消耗大量营养。由于兰株制造的养分集中向花蕾输送,该兰株的其它芽点便受到抑制而不能萌发,直到花期结束并休养一段时间后,芽点才逐渐萌发。开花的植株由于营养消耗太多,发芽受到严重影响,真可谓是发芽迟,发芽少,发芽小。本人连续数年参加兰展感受颇深。我有一盆可说是天下无二的特大解佩,每年发出的花苞均在5个以上,参展时均留三箭花,连续三次参加兰展,分别夺得金、银、铜奖,立下赫赫战功。然而这盆花由于连年南征北战,现已元气大伤,处于衰落状态,今年中国(南京)蕙兰展回来后分盆,至今只发了几苗小草,已经风光不再。另有一盆解佩,去年冬天所发花苞一律摘去,早春即发双龙大芽,且大芽旁又带了一芽现已出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由此可见,开花也要有一定的“度”,即使参加兰展花苞也不宜留得过多,一般以12株为好,其余的应全部摘去。摘除花苞要有时间性,摘早了还会再发花苞,摘晚了又消耗较多的营养,因此摘花苞也要适时为好,一般说来摘除花苞的时间以冬季或早春为好。八、捂老芦头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积极方法所谓老芦头即是有根无叶、有叶无根或无根无叶的老球茎。这些球茎大多在翻盆时剥下,原来是应扔掉的东西。但较名贵兰花的老芦头不妨利用一下,使老芦头上尚存的休眠芽再度萌发,以培育出新的兰株,亦不失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1、时间:春末夏初,白天温度稳定在15度以上时进行。2、修剪老芦头,在修去不健康的芦头后,以23个芦头为一丛,修去烂根枯叶,注意不要伤及芽眼。3、浸泡消毒:将老芦头放在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溶液中浸泡10分钟,取出晾干。4、将稀释过的催芽剂滴在球茎上,晾干待种。5、用消毒过的水苔浸泡促根生溶液,包裹老芦头。6、放入盆中,四周填上植金石,并将球茎埋入12厘米深处,放阴凉通风处养护。7、正常浇水,不可大干、大湿,不可用肥,20天后即可见新芽萌动,有的发芽时间可能要迟一点,要有耐心去等待。8、新芽放叶后,可放至通风透光处,并逐渐接受光照。不要根系施肥,可施叶面肥,以稀、薄、淡为好,否则烧伤新根新叶,得不偿失前功尽弃。9、第二年春,取出兰株,剔除枯烂老球茎,可像其它兰株一样正常栽培管理。必须说明的是,这种方法得到的兰株终究是小苗弱草,仅适用于名贵兰花为留种而进行的繁殖。九、适当延长生长期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正确途径。兰花一年中有春季和秋季二个生长高峰,同时也有两次休眠期,当盛夏温度高于30度便停止生长,当冬季温度低于15度也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据此我们可以用加强管理改善环境的办法,从而适当延长兰花生长期的方法,达到多发芽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是:一是从立春开始,将兰室温度提高到15度以上,时间约半个月,也就是使兰花提前半月进入长生期,使兰花早发芽。二是当夏季兰棚温度高于30度时,想办法将小环境温度降至25度以下,从而缩短休眠时间,延长生长时间。三是当秋冬温度降至15度以下时,采取措施将兰室温度提高到15度以上,使兰花延迟进入休眠期,时间亦在半个月左右,从而延长了兰花的生长时间。用这种方法延长兰草的生长时间,只要用得适当,二年多发一代苗是完全可行的,问题是要控制好温度,特别是每次时间不可过分长,一定要让兰花有一个休眠过程,否则兰株的抗病能力会下降,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从而功亏一篑。十、加强管理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关键措施。要使兰花多发芽、早发芽、发大芽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管理,只有管理到位措施得当,为它创造了最好的生长条件,才能使兰花芽多、苗壮。为此我们还要抓好下面几个环节:第一,要适当深栽。前人提倡上盆时,要“土盖芦头的三分之二”,这是指用腐叶土养兰的情况。现在人们都用颗粒植料,也淋不到雨,因而盆面容易干透,再提倡“土盖芦头的三分之二”,则有点生搬硬套了。因此要适当深栽,一般芦头需埋下12cm许,这样才具有兰芽萌发及生长所需要的湿润的土壤,荫蔽的环境,以及稳定的温度。如果仍用古法,则新萌发的芽容易脱水枯萎,造成夭折。第二,要掌握分株时节。分株的时节一般在1011月的秋冬之交或24月的春季,这时的平均气温约在15左右,正处在兰株休眠的前后时期,适宜于兰花伤口的恢复,不利于病菌繁殖,安全程度高。那么是“秋分前后好”,还是“春分前后”好呢?其实各有利弊,“秋分前后”分株的兰草,芽一般在春节前就开始萌动,发芽相对要早一点,一到春天便可快速生长,但要渡过漫长的冬季,管理难度大。兰盆数量不多的兰友不妨采用此法。“春分前后”分株的兰草,兰芽萌发要晚一点,恢复快,生长迅速,但比起“秋分前后”分株的兰花来说发芽相对要稍晚一点。但单株繁殖还是以春未夏初为好。另外盛夏高温病菌繁延速度快,危险性大,还是不分为好。严寒的冬季分株,不利于兰株恢复,也最好不要分。第三,消毒不马虎。兰花分株势必要留下切口,春兰的切口小一点,蕙兰的切口要大一点,都要采取消毒措施,以防止病菌趁势侵入。古人用硫磺粉、木炭粉,现在最好用甲基托布津粉末敷伤口,效果更好。刀具也要彻底消毒,特别是对于名贵草的分株,手术刀片用一次就扔掉,不要吝惜。兰草、兰盆、植料也要全面消毒,防止感染病毒,确保兰株安全。第四,植料最关键。植料是兰花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兰花能否多发芽、发壮芽的关键因素之一。我认为植料最关键条件是:通风透气但不快干,保湿保润但不渍水,肥性温和但不暴烈,无病菌无病毒微酸性。植料要混配,比例要恰当,优势要互补,质地要轻些。用这样的植料栽培兰花,根系才会粗壮,兰芽自然多发,且健康茁壮。第五,施肥最重要。兰花生长在盆中,现在又多数使用颗粒植料栽种,植料中肥分难以满是兰花生长的需要,如不施肥则兰株发出的芽不可能是大芽壮芽。因此适时施肥是完全必要的。发壮芽、大芽的关键是要施壮芽肥,叶面喷施的1尿素和1的磷酸二氢钾较为安全,还有兰菌王、植全、喜硕等也可以,唯浓度不能太大,要注意安全,以免伤芽。第六,浇水不大意。浇水当否对兰芽的萌发和生长关系也很大。浇水是养兰的一门绝活,所谓“养兰一点通,浇水三年功”,有的人种了几年兰花尚不能完全把握。兰花萌芽时节,水浇多了不仅病菌易繁殖,而且植料太湿也要烂芽,太干了兰芽要干枯萎缩,因此关键是一个“润”字,既保证兰芽萌发水分的需要,又不至大水伤芽。如何把握好这个度一言难尽,只能靠在实践中慢慢领悟掌握。如一时难以把握,最好全部使用植金石作植料,浇水比较容易把握。第七,要通风透光。通风透光是兰芽萌发和生长的重要因素。“阴养多发芽”,是说养兰要遮阴,兰花发芽才多,阳养花苞多,这都是相对而言的,如片面认为“阴养芽多”而一味强调阴养,则大谬也。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照充足是兰花发芽的首要条件,如果光照不足,兰花不仅发芽迟,而且新芽瘦小易得病。但光照也要适度,我这里用“透光”这个词,意见是说当温度低于25时,用50%遮光网遮光,高于25时用二层50%遮光网遮光,既有适当光照又避免了强光照射。当温度低于20或阴天无太阳时,要拉掉遮阳网让兰花沐浴在自然环境的新鲜空气中,有利于兰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效率的提高,也必定是芽多苗壮。一般说来通风条件好、阳光充足的兰园不仅发苗率高,而且苗情好、长得快。第八,要防病治虫。在兰芽的萌发和成长过程中,病虫的危害是最令兰友们头痛的事。最可怕的是软腐病,兰芽刚长出不久就烂掉了;还有的兰芽尚未出土就被蜗牛、蛞蝓啃得伤痕累累,当然还有其它病虫害的威胁,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防治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确保兰花健康生长,才能减少由病虫的危害造成的损失。一旦病虫害已发生,无论如何防治,损失均已无可挽回,真是悔之晚矣。要让兰花多发芽,确有很多学问要我们去探讨、去研究,真是“兰艺无止境”。亲爱的兰友,为了让兰花多发芽,你一定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辛劳,如果你的兰宝宝多而茁壮,那是兰花仙子在感谢你精心养育它的回报;如果它在一年中又第二次生育,那是它再次对你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亲爱的兰友,当你漫步在兰苑而流连徘徊,看到群芽怒发的时侯,难道你不觉得这是兰欢蕙畅、天道酬勤吗?难道你不觉得这就是一叠一叠的钞票呈现在面前?难道这不就是你种兰的最大乐趣吗?届时你一定是心旷神怡,欣喜不已吧!怎样使兰花多发芽(2) (江苏省靖江市毓秀兰苑陆明祥)如何让兰花多发芽一般而言,兰花从每年3月底开始萌芽,3-6月期间长出的芽就叫春芽。其次,10-12月期间,也可能再次抽芽,这时的新芽叫秋芽。 春芽较易培养成壮美的兰株,而秋芽因抽出后不久,即碰上隆冬严寒,故除非有完善的保护设备,否则较不易栽培成强壮兰花。 兰花生长出健壮新芽的基本条件是兰花本身成熟健壮。这跟我们人类生小孩的情形完全一样,有成熟健康的母亲,才能生出健康可爱的宝宝。因此当新芽成长达到成熟阶段之际,如果每隔5天到一星期,喷洒一次适当淡肥的话,则等到此成熟株长新芽之际,就会长出既壮又多的新芽。 其次,如果盼望每棵老株都能抽出新芽的话,则可选择适当时期(4-5月),取老株做适当分割(不可完全分割开来),将兰根浸泡在生长素稀释液中两三小时,然后种入盆中。如此每一老株,至少会抽出一新芽来,多者甚至可长出两三芽,成效相当不错。 换盆时浸泡生长素,其道理就宛如女人想怀孕前,充分补给营养素是一样的。营养充足的母体,受孕率自然提高。兰友们如果想让爱兰冒出又壮又多的芽,不妨试试上述良法。 另根据养兰前辈的说法,要让老头(老假鳞茎)冒新芽,可用水草或蛇木屑包裹老头,放在阴凉的通风处,保持适当湿度即可使之发芽。 兰花冒芽,以春季冒出者为佳,亚热带地区,一到春天,气温便逐渐升高,晴朗之日,温度常会高达30以上,故在处理老头时,必须考虑温度问题才行。 首先用水草将老头紧紧包裹住,然后放置在兰盆中,周围空隙则稀疏塞放一些水草,每天适当浇水,如此大约经过半个月时间,老头必会冒出粗壮的幼芽。附带一提的是:老头在包裹水草之前,若能先浸泡在生长素稀释液中两三小时,则效果更佳。 大家或许会问:为什么水草需要紧紧包裹住?其实读者有所不知,紧紧包裹水草的老头,才能保持高温状态,而四周塞放稀疏水草,则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老头保持高温,必会加速其内部的化学作用。只要每天喷洒适当水分,自然可促进老头早日冒芽。兰花新闻怎样使兰花多发芽发布时间:2007-10-12浏览次数:5164怎样使兰花多发芽一、 认识兰花发苗规律是提高兰花发苗率的理论基础众所周知,新兰株是从假磷茎上发出来的,因此要弄清兰苗的发芽规律,首先得搞清假磷茎是怎么回事,兰花的假磷茎上兰花的变态茎,多呈椭圆形,具有储存养料的功能,是长叶,生根,开花,发芽的载体。它通常由上位芽10至16个缩短的节组成,每个节上都有芽点,顶部的几节生长叶片,起光合和蒸腾作用,中上部几节的芽点被脚壳(叶鞘)包住,称上位芽,大都发育成花芽,也有少数发育成叶芽的,中下部6个左右的节位上的芽点大都被膜质化磷片包住,称为下位芽,大都转化为苗,最下部的几节生根,用来吸收养分,并起支撑固定作用,有时也有发芽的现象(蕙兰较多)。因此,每株成苗从理论上讲可生六个左右的兰苗,但一般情况只发一苗,也有发双龙,少数发3苗,其余的芽点多呈休眠状态。明白了兰花的发苗规律,我们养兰人的任务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充分发挥主现能动性,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让休眠芽沉睡,想办法唤醒它,以达到多发芽的目的。二、 适度分株是提高兰芽发芽率的主要措施从理论上讲,兰株的营养是靠链式输送的,新的生长中心形成后,吸收了邻近兰株制造的营养物质,这就是我们经常很说的顶端优势,从而抑制了其他休眠芽的萌发,据此我们可以采取截断营养链的方法,诱导兰株发苗,即通常说的“分株”,以促使休眠的芽萌发而达到多发苗的目的,从实践上看,也是完全必要的。首先,盆里的兰株多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营养供应不上,势必少发苗,发小苗。其次,盆里的兰丛大了,兰株多了,兰根在盆中盘根错节,结成一团下部所发芽挤不出,甚至钻进根部憋死,造成夭折,即使发芽出来,新芽的根也无立锥之地,芽也长得很弱。再次,老苗新苗数代同堂,老兰株不仅长芽,还要消耗营养,要儿孙赡养,影响新草发芽。第四,古代养兰有“极弱则合,极壮则分”的说法,分就是分株,过壮过大过密的兰丛,其发芽率往往极低,白白浪费了资源。三、 发草另植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方法 一般说来,老草制造营养默默无闻地输送给下一代,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有一些无根或根系很差的老草本身所需的营养是靠新株为其提供的,这样的老株势必影响新株的成长和发芽,因此要科学的,合理的分株。这里所说的“科学、合理”,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老草另植。前人在谈到分株时总是要说“从马路分开”务必“三代同堂”,一分为二的说法有它的道理,一是伤口小,有利于兰株的恢复,二是成活率高,能保证前龙茁壮成长并开花,三是能发大草,壮草,但也有弊端主要是老草和新草连在一起,数代同堂,老草难以再发新芽,只好颐养天年等着养老送终。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视兰丛情况,在分株时将龙头分别切下2至3株,以利发壮芽长大草,而老草则以2至3株分盆另植,这样做可使几年不发芽的老草红杏出墙,焕发青春,再生贵子。四、 扭伤球茎连接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传统经验(只适用春兰) 扭伤球茎连接处,是我国兰界先辈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实践上也是成功的。从理论上说,球茎连接处被扭伤了也就是兰株间的营养输送受到了影响,老草制造的营养向前输送遇到了困难,从而激发了休眠芽,产生了新株。具体做法是每年3至4月,取出兰草,用两手分别提住假磷茎的中上部(勿扭伤芽点)分别向相反方向扭90至180,注意不可完全扭断连接茎,要使其呈半分离状态,扭伤处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以防细菌感染,再将兰株植入盆中,不用多久,处于半分离处的球茎就可各自发出新芽,有的球茎还可发双龙。五、单株繁殖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必要手段古人云:“兰喜簇聚而畏离母,因而不提供单植,均认为3至5株一丛为好,古人的话是有道理的,因此单株繁殖所发的草小,难以生长,但眼下兰花价格高,加上珍稀品种供不应求,于是就有了单株繁殖的新尝试。单株繁殖宜在4至5月间进行,方法有二,一是翻盆,二是在盆内将其剪断。六、利用激素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科学措施所谓激素即是能使细胞分裂,激活休眠芽的植物调节剂,它的使用能使新草老草均能多发新芽,当新芽生长还未成熟时,又可陆续发出新芽,这样一年发2至3代芽是完全可能的事,科学终于使梦想成为现实,由此可见1使用激素能使兰芽怒发,一年发2至3代苗是完全可能的。2在自然环境下激素芽并不能完全成活生长。(当然在高温的环境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3利用激素催出来的新草由于刺激太过,元气早衰引种后在自然环境下第二年不能正常发芽。鉴于利用激素来催芽的利和弊,我觉得激素催芽只能用于以繁殖为目的的珍稀品种,一般品种不应使用。七、摘除花蕾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手段我们知道,花蕾太多产生在父代草上,由上位芽产生。花蕾一是产生便消耗营养,由于兰株制造的养分向花蕾输送,该兰株的其它芽点便受到抑制而不能萌发,直到花期结束后并休养一段时间后芽点才逐渐萌发,开花由于营养消耗太多,发芽受到严重影响真可谓是发芽迟、发芽小、发芽少。由此可见,开花也有一定度,一般以1至2株为好,其余应全部摘除,摘除时间应在12月为好。八、焐老头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积极方法所谓老头就是有根无叶,有叶无根或无根无叶的老球茎,这些球茎大多在翻盆时被翻下,原是应该扔掉的东西。但较名贵的兰花老头不妨利用一下,使老草头上尚有的休眠芽再度萌发,以培育出新兰株,其不失是一种方法,具体做法:1春末初夏,白天温度在15以上时进行2修剪老节头,修去不健康的节头后,以2至3个为一丛,修去烂株枯叶,注意不要伤及芽点。3浸泡消毒,将老节头放在1000倍甲基托布津浸泡10分钟取出晾干。4将稀释过的催芽剂滴在球茎上,晾干待用。5将消毒过的水苔浸泡促根生济液,包裹老节头。6放入盆中,四周填上植料,并将球茎埋入1至2厘米处。7正常浇水,不可大干大湿,不用10天,20 天后可见新芽萌动8新芽放叶后,可放于通风透光处,并逐渐接受光照,不要根系施肥,可叶面施肥,以稀薄、淡为好。9. 第二年取兰株,剔除枯烂老球茎,可象其他兰株一样正常管理。九、适当延长生长期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正确途径兰花一年中,春季、秋季是两个生长高峰,同时也有两次休眠期,当盛夏温度高于30便停止生长,当冬季温度低于10也停止生长。据此我们可以加强改善环境,从而适当过长生长期,具体做法是:一是从立春开始,将兰室温度提高到15以上二是盛夏将温度降至25以下三是秋、冬温度提高到15以上,时间20天左右用这种方法只要用得适当,二年多发一苗完全有可能的,特别是注意的是,一定要冬眠,一定要让兰花有个休眠过程,否则兰株营养积累会受到影响,抗病能力会下降。十、加强管理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关键措施1适度深载2掌握分株时间3消毒不马虎4植料是关键5施肥较重要6浇水不大意7要通风通光8要防病治虫(无锡市兰友俱乐部陈可强提供)本文由陈可强同志应无锡市兰友俱乐部特约在百忙之中写出来的,这是他多年养兰经验的部分总结这篇文章在无锡市兰友俱乐部第三期简报中刊登作为内部资料供俱乐部成员交流学习,但应全国部分兰友的建议委托我们在无锡太湖兰花网上发表,此文仅供广大兰友参考,如有不妥之处给予指正并请予无锡市兰友俱乐部联系,谢谢怎样使兰花多发芽目前兰花栽培品种的繁殖一般都是无性繁殖,依靠分株发苗是兰花唯一的繁殖方式。让兰花多发芽发壮芽是养兰人的共同愿望,也一直是众兰友孜孜以求的目标,近年来,兰友们在前人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实践探索、开拓创新,同时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一、认识兰花发苗规律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新兰株是从假磷茎上发出来的,因此要弄清兰花的发苗规律,首先得搞清假磷茎是怎么一回事。兰花的假磷茎是兰化的变态茎,多呈椭圆形,具有储存养料的功能,是长叶、生根、发芽、开花的载体,它通常由1016个缩短的节组成,每个节上都有芽点,顶部的几节生长叶片,起光合和蒸腾作用;中上部几节的芽点被脚壳(叶鞘)包住,称上位芽,大都发育成花芽,也有少数发育成叶芽的;中下部6个左右节位上的芽点大都被膜质化鳞片包住,称下位芽,大都转化为苗;最下部的几节生根,用来吸收养份,并起支撑固定作用,有时也有发芽的现象发生。因此,每株成苗从理论上说至少可生六个左右的兰苗,但一般情况下只发一苗,也有的发双龙,少数发三苗,其余的芽点则呈休眠状态。 明白了兰花发苗的规律,我们养兰人的任务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让休眠芽沉睡,想办法唤醒它,以达到多发芽的目的。 二、适度分株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主要措施 从理论上讲,兰株的营养是以链式输送的,新的生长中心形成后,吸收了邻近兰株制造的营养物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顶端优势”,从而抑制了其它休眠芽的萌发。据此我们可以采用截断营养链的方法,诱导兰株发苗,即通常说的“分株”,以促使休眠芽的萌发而达到多发苗的目的。 从实践上看,适度分株也是完全必要的。 首先,盆里的兰株多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营养供应不上,势必少发苗,发小苗。 其次,盆里的兰丛大了,兰株多了,兰根在盆中盘根错节结成一团,下部所发兰芽挤不出,甚至钻进根部憋死,造成夭折,即使发出芽来,新芽的根也无立锥之地,芽也长得很弱。 再次,老苗新苗数代同堂,老兰株不仅不发芽,还要消耗营养,要“儿孙赡养”,影响新草发芽。 第四,古人养兰有“极弱则合,极壮则分”的说法,分就是“分株”,过壮过大过密的兰丛,其发芽率往往极低,白白地浪费了资源。 三、老草另植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方法 一般说来,老草制造营养默默无闻地输送给下一代,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有一些无根或根系很差的老草本身所需的营养是新株为其提供的,这就是所谓“靠子女赡养”的,这样的老株势必影响新株的成长和发芽。 因此要科学地、合理地分株,这里所说的“科学、合理”,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老草另植”。 前人在谈到分株时总是说要“从马路分开”,务必“三代同堂”。一分为二地说有它的道理,一是伤口小,有利兰株恢复;二是成活率高,能保证前龙草茁壮成长并能开花;三是能发大草、壮草。但也有弊,主要是老草和新草连在一起,数代同堂,老草难以再发新芽,只好颐养天年等着“养老送终”。 四、扭伤球茎连接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传统经验 扭伤球茎连接处,促使多发芽,是我国兰界先辈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实践上也是成功的。 从理论上说,球茎连接处被扭伤了,也就是兰株相互间营养的输送受到了影响,老草制造的营养向前端输送遇到了困难,从而激发了休眠芽,产生了新株。 具体做法是在春天34月,取出兰草,用两手分别捏住两个假磷茎的中上部(勿捏伤芽点)分别向相反方向扭90180度,听到“哔啪”一声即可。注意不可完全扭断连接茎,要使其呈半分离状态,扭伤处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以防感染细菌,再将兰株种入盆中,不用多久,处于半分离状态的爷代、父代、子代的假磷茎就可各自发出新芽有的还能发双龙。采用这种方法发出的芽也较茁壮。 五、单株繁殖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必要手段 古人云:兰“喜簇聚而畏离母”,因而不提倡单植,均认为以35株一丛栽植最好。 古人说的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单株栽种发的草小,难以生长。但是由于眼下兰花价格高,加上珍稀品种供不应求,于是就有了单株繁殖的新尝试。 应该说拆单繁殖的理论依据和扭伤球茎连接处的道理是一样的,即截断球茎间的营养输送,激发球茎上的休眠芽萌发,理论上是完全正确的。 单株繁殖在宜在暮春及初夏的45月进行,此时温度较适宜于兰花发芽生根。 单株繁殖有二种做法:一是翻盆拆单另植,弊端较多,发出的草也小,管理难度也较大。另一种方法是不翻盆,拨去假磷茎以上的植料,露出二个假磷间的连接茎,用消毒过的剪刀或手术刀将连接茎截断,在伤口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消毒,严防感染病毒,过几小时再填上消毒过的植料,最好是植金石,约二十余日即可发现新芽萌动。这样做既可保住原有兰根的吸收能力,又减少了植株的复盆的时间,不仅发芽早,而且发的芽也相对茁壮得多。 必须说明的是,单株繁殖的前提是苗壮实、根发达,苗弱根差的兰株不宜拆单繁殖,同时仅限于珍稀品种为了留种而采取的措施,毕竟发的草小而弱。至于一般品种大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发几苗小草实在得不偿失六、利用激素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科学措施 所谓激素即是能促使细胞分裂、激活休眠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的使用能使新苗和老草均能多发新芽,当新芽生长还未成熟时,又可陆续发出新芽,这样一年发二至三代甚至四代苗,是完全可能的事情,科学终于使梦想成为现实。1、使用激素确能使兰芽怒发,一年发23代甚至4代苗是完全可能的。 2、在自然环境下激素芽并不能完全成活,只有健壮的大芽才能正常生长(当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3、利用激素催出来的新草由于刺激太过,元气早衰引种后在自然环境下第二年并不能正常发芽,需休养一年才能正常发芽。 鉴于利用激素催芽的利和弊,我觉得激素催芽只能用于以繁殖为目的的珍稀品种,一般的品种则不应使用,使用了也没多大意义。七、摘除花蕾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手段 我们已经知道,花蕾一般产生在父代草上,由上位芽产生,花蕾一旦产生便消耗大量营养。由于兰株制造的养分集中向花蕾输送,该兰株的其它芽点便受到抑制而不能萌发,直到花期结束并休养一段时间后,芽点才逐渐萌发。开花的植株由于营养消耗太多,发芽受到严重影响,真可谓是发芽迟,发芽少,发芽小。本人连续数年参加兰展感受颇深。 我有一盆可说是天下无二的特大解佩,每年发出的花苞均在5个以上,参展时均留三箭花,连续三次参加兰展,分别夺得金、银、铜奖,立下赫赫战功。然而这盆花由于连年南征北战,现已元气大伤,处于衰落状态,今年中国(南京)蕙兰展回来后分盆,至今只发了几苗小草,已经风光不再。 另有一盆解佩,去年冬天所发花苞一律摘去,早春即发双龙大芽,且大芽旁又带了一芽现已出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由此可见,开花也要有一定的“度”,即使参加兰展花苞也不宜留得过多,一般以12株为好,其余的应全部摘去。 摘除花苞要有时间性,摘早了还会再发花苞,摘晚了又消耗较多的营养,因此摘花苞也要适时为好,一般说来摘除花苞的时间以冬季或早春为好。 八、捂老芦头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积极方法 所谓老芦头即是有根无叶、有叶无根或无根无叶的老球茎。这些球茎大多在翻盆时剥下,原来是应扔掉的东西。 但较名贵兰花的老芦头不妨利用一下,使老芦头上尚存的休眠芽再度萌发,以培育出新的兰株,亦不失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 1、时间:春末夏初,白天温度稳定在15度以上时进行。 2、修剪老芦头,在修去不健康的芦头后,以23个芦头为一丛,修去烂根枯叶,注意不要伤及芽眼。 3、浸泡消毒:将老芦头放在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溶液中浸泡10分钟,取出晾干。 4、将稀释过的催芽剂滴在球茎上,晾干待种。 5、用消毒过的水苔浸泡促根生溶液,包裹老芦头。 6、放入盆中,四周填上植金石,并将球茎埋入12厘米深处,放阴凉通风处养护。 7、正常浇水,不可大干大湿,不可用肥,20天后即可见新芽萌动,有的发芽时间可能要迟一点,要有耐心去等待。 8、新芽放叶后,可放至通风透光处,并逐渐接受光照。不要根系施肥,可施叶面肥,以稀、薄、淡为好,否则烧伤新根新叶,得不偿失前功尽弃。 9、第二年春取出兰株,剔除枯烂老球茎,可象其它兰株一样正常栽培管理。 必须说明的是,这种方法得到的兰株终究是小苗弱草,仅适用于名贵兰花为留种而进行的繁殖,对一般兰花也就无需如此大动干戈了。 九、适当延长生长期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正确途径 兰花一年中有春季和秋季二个生长高峰,同时也有两次休眠期,当盛夏温度高于30度便停止生长,当冬季温度低于15度也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 据此我们可以用加强管理改善环境的办法,从而适当延长兰花生长期的方法,达到多发芽的目的。 具体的做法是:一是从立春开始,将兰室温度提高到15度以上,时间约半个月左右,也就是使兰花提前半月进入长生期,使兰花早发芽。 二是当夏季兰棚温度高于30度时,想办法将小环境温度降至25度以下,从而缩短休眠时间,延长生长时间。 三是当秋冬温度降至15度以下时,采取措施将兰室温度提高到15度以上,使兰花延迟进入休眠期,时间亦在半个月左右,从而延长了兰花的生长时间。 用这种方法延长兰草的生长时间,只要用得适当,二年多发一代苗是完全可行的,问题是要控制好温度,特别是每次时间不可过分长,一定要让兰花有一个休眠过程,否则兰株的抗病能力会下降,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从而功亏一篑。十、加强管理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关键措施 要使兰花多发芽,早发芽,发大芽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管理,只有管理到位措施得当,为它创造了最好的生长条件,才能使兰花芽多苗壮。为此我们还要抓好下面几个环节: 首先,要适当深栽。前人提倡上盆时“土盖芦头的三分之二”,这是指用腐叶土养兰的情况。现在人们都用颗粒植料,也淋不到雨,因而盆面容易干透,再提倡“土盖芦头的三分之二”,则有点生搬硬套了。因此要适当深栽,一般芦头需埋下12cm许,这样才具有兰芽萌发及生长所需要的湿润的土壤,荫蔽的环境,以及稳定的温度。如果仍用古法“土盖芦头的三分之二”,则新萌发的芽容易脱水枯萎,造成夭折。 其次,要掌握分株时节。分株的时节一般在1011月的秋冬之交或24月的春季,这时的平均气温约在15oC左右,正处在兰株冬季休眠的前后时期,适宜于兰花伤口的恢复,不利于病菌繁殖,安全程度高。那么是“秋分前后好”,还是“春分前后”好呢?其实各有利弊,“秋分前后”分株的兰草,芽一般在春节前就开始萌动,发芽相对要早一点,一到春天便可快速生长,但要渡过漫长的冬季,管理难度大。兰盆数量不多的兰友不妨采用此法。“春分前后”分株的兰草,兰芽萌发要晚一点,恢复快,生长迅速,但比起“秋分前后”分株的兰花来说发芽相对要稍晚一点。但单株繁殖还是以春未夏初为好。另外盛夏高温病菌繁延速度快,危险性大,还是不分为好。严寒的冬季分株,不利于兰株恢复,也最好不要分。 再次,消毒不马虎。兰花分株势必要留下切口,春兰的切口小一点,蕙兰的切口要大一点,都要采取消毒措施,以防止病菌趁势侵入。古人用硫磺粉、木炭粉,现在最好用甲基托布津粉末敷伤口,效果更好。刀具也要彻底消毒,特别是对于名贵草的分株,手术刀片用一次就扔掉,不要吝惜。兰草、兰盆、植料也要全面消毒,防止感染病毒,确保兰株安全。 第四,植料最关键。植料是兰花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兰花能否多发芽,发壮芽的关键因素之一。我认为植料最关键条件是:通风透气但不快干,保湿保润但不渍水,肥性温和但不暴烈,无病菌无病毒微酸性。植料要混配,比例要恰当,优势要互补,质地要轻些。用这样的植料栽培兰花,根系才会粗壮,兰芽也自然多发,且健康茁壮。 第五,施肥最重要。兰花生长在盆中,现在又多数使用颗粒植料栽种,植料中肥分难以满是兰花生长的需要,如不施肥则兰株发出的芽不可能是大芽壮芽。因此适时施肥是完全必要的。关于兰花施肥涉及到的知识较多,本人有拙作浅谈兰花施肥(详见毓秀兰花网,网址:)一文讲得较为详细,本文由于篇幅关系不再赘述。发壮芽、大芽的关键是要施壮芽肥,叶面喷施的1尿素和1的磷酸二氢钾较为安全,还有兰菌王、植全、喜硕等也可以,唯浓度不能太大,要注意安全以免伤芽。 第六,浇水不大意。浇水当否对兰芽的萌发和生长关系也很大。浇水是养兰的一门绝活,所谓“养兰一点通,浇水三年功”,有的人种了几年兰花尚不能完全把握。兰花萌芽时节,水浇多了不仅病菌易繁殖,而且植料太湿也要烂芽,太干了兰芽要干枯萎缩,因此关键是一个“润”字,既保证兰芽萌发水份的需要,又不至大水伤芽。如何把握好这个度一言难尽,只能靠在实践中慢慢领悟掌握。如一时难以把握,最好全部使用植金石作植料,浇水比较容易把握。如何浇水,本人有拙作养兰一点通,浇水三年功一文,刊登在毓秀兰花网(网址:)上,请指教。 第七,要通风透光。通风透光是兰芽萌发和生长的重要因素。“阴养多发芽”,是说养兰要遮阴,兰花发芽才多,阳养花苞多,这都是相对而言的,如片面认为“阴养芽多”而一味强调阴养,则大谬也。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照充足是兰花发芽的首要条件,如果光照不足,兰花不仅发芽迟,而且新芽瘦小易得病。但光照也要适度,我这里用“透光”这个词,意见是说当温度低于25oC时,用50%遮光网遮光,高于25oC时用二层50%遮光网遮光,既有适当光照又避免了强光照射。当温度低于20oC或阴天无太阳时,要拉掉遮阳网让兰花沐浴在自然环境的新鲜空气中,有利于兰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效率的提高,也必定是芽多苗壮。一般说来通风条件好、阳光充足的兰园不仅发苗率高,而且苗情好长得快。 第八,要防病治虫。在兰芽的萌发和成长过程中,病虫的危害是最令兰友们头痛的事。最可怕的是软腐病,兰芽刚长出不久就烂掉了;还有的兰芽尚未出土就被蜗牛、蛞蝓啃得伤痕累累,当然还有其它病虫害的威胁,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防治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确保兰花健康生长,才能减少由病虫的危害造成的损失。一旦病虫害已发生,无论如何防治,损失均已无可挽回,真是悔之晚矣。 要让兰花多发芽,确有很多学问要我们去探讨、去研究,真是“兰艺无止境”。 分开的兰丛,不要拆得太零星,每丛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丛中。 (1)垫盆。盆底用块瓦片盖住排水孔,再用砖块,瓦片或贝壳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缝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约为盆内高度的1213。上余的净高约1015厘米,留作培养土层。其具体高度应根据兰花的种类及兰根的长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铺垫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实,应保留一点孔隙。实践证明,有的新根能在铺垫层的孔隙中生长良好。 (2)栽植。在铺垫层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养土,用手稍压实,即可将兰花正立摆布其上,根据植株与花盆大小,可以几个单株、2丛、3丛或更多丛种在一个盆里。3丛宜栽成鼎足之势。4丛可栽成四方形,五丛宜列成梅花形。兰根要自然舒展,叶片要四方披拂。要缓缓地将兰根放入盆内,使兰根自然舒展,尽量不与盆内壁碰擦。 兰株入盆后,就逐步固定兰株姿势。盆栽一丛的,应使老假鳞茎偏居一侧,使新芽有发展的余地。 一盆栽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线充电科学课件
- 医院体制内报销课件
- 医疗保险知识培训心得
- 风险评估工具与场景案例解析手册
- 工程培训策划方案(3篇)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经理职业技能考核试题答案解析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策划师专业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文化传播媒体内容编排策划检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网站运营推广策略考核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Go-for-it!单词大全(音标齐全-已反复校对-单词分类-便于识记)
-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件:妇产科感染的防治措施
- 农村伪劣食品总结汇报
-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展会现场管理方案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解读-
- 舟山沈家门渔港案例详解
- 宫颈癌护理教学查房
- 浅谈欧派系列产品营销策略
- 2012年数学建模D题机器人避障问题论文
- 学校文印室及时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