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_教案1_第1页
劝学_教案1_第2页
劝学_教案1_第3页
劝学_教案1_第4页
劝学_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 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文中重点实词的含义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通过探讨,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是一个人获得教养的重要方法;3学习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来说明道理的方法,提高说理的能力。教学重点:1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间的内在联系;2运用多项比喻论证同一论题的特点及作用。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趣导入 引出目标:“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可有个人却提出了一个与之针锋相对的观点“人性本恶”,他就是上继孔子论学精华,旁取孟子及道墨名法之长,下启学记及大学、中庸,战国诸子学说的集大成者荀子。并且他认为人要除恶向善则须靠礼仪矫正,因而特别重视后天的学习。因此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便是劝学。【幻灯片2.3】二、投影展示 学生参与:1作者荀子(约前313前238),字卿,名况,人们尊称为“荀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著名思想家韩非和政治家李斯都出自他的门下。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幻灯片5.6】2解题【幻灯片7】劝学中“劝”为“劝勉、鼓励”之意,“劝学”就是劝勉世人努力学习文中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是荀子的代表作。三、正音正字 朗读点拨:(1)正音【幻灯片8.9】通假字:輮:ru 通“煣” 有:yu通“又” 知:zh是“智”的古字 暴:p是“曝”的古字 乎:h通“于” 生:xng通“性”易错读字:中zhng 砺l 参cn 省xng 跂q 臾y 螯o 跬ku(2)断句重读【幻灯片10.11】突出强调处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部分根据文意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四、视听引导 自由朗读【幻灯片10】五、夯实基础 疏通文意:1一词多义(1)实词:兴、学、功【幻灯片12】(2)虚词:于、而、之、焉【幻灯片1315】2词类活用【幻灯片16.17】(1)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明确: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明确: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2)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明确:水,作游水讲。能愿动词应与动词搭配,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六、整体感知:(一)研习第一、二段。1诵读第一、二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幻灯片18】2翻译下列句子。【幻灯片19】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译: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每天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3讨论。(1)这一节作者是怎么阐述学习的重要意义的?【幻灯片2022】比喻: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事物经过加工,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2)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明确:“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幻灯片2325】4学生齐读第一、二段,尝试背诵。(二)研习第三段:1诵读第三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幻灯片26】2请同学们找出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作者选用了哪些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幻灯片2730】明确:跂而望登高博见 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湖4学生齐读第三段,尝试背诵。(三)研习第四段。1诵读第三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幻灯片31】2体味比喻的巧妙运用。【幻灯片3237】3理清文意。【幻灯片38】七、问题探究: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幻灯片3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下面的部分从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心)。中心论题与各部分之间有总领和分述的关系。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幻灯片40.4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者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喻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八、探究性阅读:1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幻灯片4244】学生可能会回答:学习文化知识。教师点拨并引申:课文中,荀子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习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美、求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实施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刘海洋伤熊事件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现代教育的些许缺憾。当然,荀子讲学习要积累、坚持、专一的方法和态度,对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具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2请把“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两句插到本文各自最适合的段落中去,并简要说明理由。【幻灯片45】学生思考。教师解释:冥冥:精诚专一,埋头苦干。昭昭:明显的样子。惛惛:同“冥冥”。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应从词语的照应关系来着手解答问题。“蓬生麻中”点出外部环境,与“善假于物”的“物”是合拍的,而且劝学第3段论述“善假于物”的作用,故应放在第3段末尾。第4段中的“积”“锲而不舍”“用心一也”同“惛惛”相呼应,故第2句应放在第4段段尾。(这样分析,把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升到哲理美的层次,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九、拓展迁移【幻灯片4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选自荀子劝学注:(1)麻:苎麻。(2)芷:一种香草。(3)渐:浸。(4)滫:脏水,臭水。1翻译下列句子【幻灯片47】(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译:蓬草生长在苎麻中,不用扶就可以生长直;白色的沙子混入黑泥之中,就会和黑泥一样黑。(2)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译:兰槐的根是一种香草,若把它浸入臭水中,那么君子就不愿接近,(即使)平民也不愿佩戴。2这段文字写了什么内容?【幻灯片48】明确:外部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3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幻灯片48】明确:比喻论证。“蓬生麻中”“白沙在涅”“渐芷于滫”,这三个比喻都是为了说明环境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