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施工工序质量验收标准.doc_第1页
井下作业施工工序质量验收标准.doc_第2页
井下作业施工工序质量验收标准.doc_第3页
井下作业施工工序质量验收标准.doc_第4页
井下作业施工工序质量验收标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孤东采油厂企业标准 QC/SGDC001790 井下作业施工工序质量验收标准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井下作业施工工序质量标准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我厂井下作业施工工序质量验收。2. 井架安装2.1井架底座中心到井口距离。2.1.1 BJ29井架2.8m2.1.2 BJ18井架1.8m2.1.3 24m井架2.2m.2.1.4 29m两节井架2.2m.2.1.5 各类井架底座中心到井口距离,误差不得大于10mm,左右轴销至井口中心距离相等,误差不大于5mm.2.2 井架底座放于坚实,平整的地面上.2.3天车与井口应对中,左右不超过10mm,前后不超过30mm.2.4井架螺丝紧必须紧固,部件附件齐全完好.2.5各花兰螺丝有调节余地.2.6每道绷绳上下各3个绳卡.2.7井架绷绳直径16mm以上,所有绷绳在一个扭距内断丝不超过10丝.2.8达到铭牌负荷时,保证井架不出故障.3. 采油树安装3.1 手轮方向朝东方,卡箍平行于地面,螺栓余扣两头相等.3.2所有螺栓均扭紧,上端和螺帽平齐.3.3 部件齐全、完整、清洁无沾污。3.4试压达到铭牌负荷时,30min不刺不漏.3.5闸门灵活好用,闸板开得全,关得死.4. 通井4.1新井射孔前必须通至人工井底,老井按设计要求进行.4.2通井规规范:外径小于套管最小内径68mm,大端长度1.2m.5. 压井5.1选择压井液密度,与设计要求允许土0.02,进出口性能一致,.5.2凡打入井内液体均需盛装铁池子内,并且准确计量用量.5.3应尽量采用优质无固相压井液,减少对油层的污染,对于地层压力小于静水柱压力者,尽量不压井作业,反之,压井液比重按预计地层压力附加10-15%计算,事故井、探井可按区域地层压力附加15-20%计算.5.4压井液清洁,无杂物.6. 射孔6.1单炮发射率小于80%时,必须进行补射.6.2若发生误射应立即停至,迅速汇报,查明原因及时处理.6.3射孔应连续进行.6.4射孔后应连续作业,未作好准备不准射孔.7. 下井管柱7.1光油管,自喷井用光油管完井,下部带十字接头,油管深度在正常情况下,完成于油层中上部或主力油层中上部,若油气层同时射开时,完成于气层中部或顶部,抽油井按设计要求进行.7.2封隔器:不出砂层,各级配产器下到油层中部;出砂层,各级配产器接封隔器之上,封隔器深度靠近油层底界;严重出砂层,除丢手封隔器外,其它类型封隔器不允许卡于生产层之下.8. 探人工井底用光油管连续正洗井后,实探人工井底两次,指重表下降20-30KN,误差不小于0.5m为合格,9. 洗井洗井时,油管下至距人工井底2-3m,洗井水量不得小于井筒容积的两倍,排量不小于35m3/h.若有蹩泵现象,立即上提油管分段洗井,严禁反蹩,避免脏物堵塞油层.10. 替喷油层部位泥浆必须全部替出,若口袋太长可将油层以下30m泥浆全部替出,下封隔器井,不得在泥浆中座封隔器,严禁泥浆长期浸泡,造成油层堵塞.11. 探砂面反复探二次,以指重表下降2-3KN为标准,两次深度误差不超过0.5m为合格.12. 冲砂12.1冲砂过程要记录泵压,进出口排量,冲砂液名称,密度,粘度,漏失量,总用量,冲出砂量及粒径.12.2冲至井底后,出口含砂量小于0.1%为合格,停泵3h再落实井底.13. 换井口13.1换完井口后,必须试压与3.4相同.13.2换井口后要求取得油补距.14. 注水泥塞14.1深度准确,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污染油层.14.2试压:候凝24h后,先探灰面,然后试压,试压时清水正加压12MPa,30min不降0.5MPa为合格.14.3注灰井段以上已射孔时,除探灰面外应用封隔器卡于射孔井段以下,进行试压,要求同14.2,若射孔层顶部盖住小于2m时,清水试压12MPa,3min压降小于1MPa为合格.15. 验串15.1封隔器验串15.1.1双封隔器验串,正加压10MPa,30min套管溢流量大于200L时为串槽,并应求得三个不同压力值下的套管溢流量.15.1.2如有串槽现象,必须将封隔器提到射孔井段以上,验证封隔器的密封性,油管正加压10MPa,稳压20min套管无溢流为合格.15.2同位素验串验串前后,必须彻底正洗井,洗井液量不得小于井容积的二倍.挤入同位素液量,每米地层不得小于0.5m316. 封串16.1封串进口,要求射孔在泥岩夹层或小层部位,不许用油层作封串进口,以免堵塞油层,但若夹层太薄,射孔检查有困难,必须以油层作封串进口时,需经有关单位研究商定才可,16.2封串候凝48h,封串后必须验证封串效果.若采用封隔器验串时,油管正加压10MPa,30min套筒溢量小于200L为合格.16.3加压验证封串效果有困难时,可采用减压法验证,掏空深度100m,24h液面上升小于5m为合格.17. 起下油管抽油杆17.1凡起下作业带出油水,应挖沟引流至土池内集中回收,不得随意乱放,污染井场.17.2下井管柱要清洁,能通过油管规;(62mm油管用59mm*0.8m, 75.9mm油管用72mm*0.8m的油管规).17.3丈量三次误差不超过0.1m/1000m.17.4丝扣刷洗干净,用丝扣密封脂涂抹均匀,起下过程不得损坏丝扣,17.5地面油管,抽油杆的排放及其上扣扭矩应符合Q/SKO126-88标准的“3”之规定.18. 检(下)泵作业18.1泵型,泵径及泵深(泵的深度误差不得超过设计要求土5m.)18.2油管,抽油杆,附件做到丈量准确,记录清楚.18.3井口各部不漏,设备齐全,完整,清洁.18.4抽油机设备完好情况下,搬正驴头,挂好毛辨子试抽,井口蹩压4MPa,泵工作正常,正常生产三十天以上.19. 水力活塞泵、水力喷射泵作业19.1泵工作筒以上油管必须保证泵芯顺利通过.19.2油管丝扣必须拧紧,耐压符合工艺要求.19.3封隔器座牢,密封性好,试压符合设计要求.20. 电动潜油泵作业20.1压井液清洁、无污染、无结垢现象。20.2电泵设计深度以上必须用120*3m 通井规进行通井,20.3起下过程中不得损伤电缆,电泵机组.20.4油管丝扣上紧并密封.20.5电缆卡子要卡好,卡牢,不得过松或过紧,电缆应与油管平行,不得缠绕在油管上.20.6井口配件齐全,不刺不漏.21. 防砂21.1防砂后油井按正常工作制度,原油含砂量低于0.03%.21.2防砂后产量下降不能超过30%.21.3防砂后井内不留塞.21.4防砂所用原料配方,比例及施工程序应符合工艺标准.22. 堵水22.1堵水后,含水量有明显下降,保持六个月含水不上升.22.2用封隔器堵水有效期不少于一个月.22.3化学堵水所用原料配方,比例及施工程序应符合工艺标准.23. 酸化23.1必须配准管柱、酸准目的层,分层酸化时封隔器位置必须卡准有条件的可用磁性定位检查卡点位置,并进行校正.23.2施工前必须用清水洗井合格,酸化层以下10m不留有泥浆.23.3用酸及附加剂,必须符合质量标准,所配酸总液量,浓度及附加剂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所配酸液清洁,不污染和堵塞油层.23.4顶替清水数量准确,确保酸液全部进入地层.23.5必须做到施工连续,排酸液及时,反应时间按设计要求进行,24. 压裂24.1选井选层必须合理,所选项工艺方法必须满足地质方案要求及井层的基本条件.24.2井下管柱必须位置准确,结构合理,压准目的层,24.3施工前必须保证井底,井壁清洁,套管完好.24.4所选压裂液清洁,数量充足,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不污染不堵塞油层,用原油作压裂隙液时,含水不大于10%.24.5压裂砂需经清洗、分选、保证清洁,达到颗粒均匀,圆球度好,粒径差小于0.5mm,石英质含量不小于95%,重复压裂时,砂量及粒径均应大于前一次。24.6施工时压力、排量、加砂量、携砂比及替挤液量等工艺参数,均应达到设计要求。24.7施工后应保持井底清洁无落物.24.8压裂后应有压力扩散时间,严禁无控制试产,但应及时排液求产,对比效果.25. 注水井作业25.1冲洗地面管线及校对流量计.25.1.1冲洗地面管线排量达到25m3/h以上,冲先至水质达到规定标准,并能稳定2h为合格.25.1.2流量计要求:计量与实测量二者误差不超过8%为合格(误差计算以实测量为基数).实测量所用的计量池必须规格.25.1.3排量校对:要求进出口校对四个排量,并均匀分布在流量计卡片读数的30-80格内.25.2 洗井25.2.1洗井时尾管必须下至注水井段底部以下2m,(若需测吸水剖面的井,则要求下至注水井段以下10m,若口袋不足10m者,则下至离人工井底2m即可.25.2.2试油时一般采用混气水正洗井,以微喷不漏为原则,洗井排量逐渐增大到25m3/h以上,当杂质含量在10mg/L以下时可改用纯水洗井至合格,若含砂超过0.05%时应立即控制出口喷量.25.2.3洗井合格标准:当出口水质中含铁(三价铁)0.5mg/L杂质(悬浮)2mg/L,含砂0.01%以下时为合格,洗井合格后稳定1h方可转入注水.25.3试注25.3.1洗井合格后转注水,一般无控制注水12h,控制注水8h,(按每m每日10m3注水),若需测吸水剖面,待注水稳定后进行,25.3.2在注水过程中,不得中途停注,停注超过8h,必须重新洗井合格,25.4测指示曲线25.4.1下井管柱必须丈量准确,并用油管规逐根通过,管柱完成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下井工具必须清楚并有说明.25.4.2注水稳定后方可测试,稳定标准是:在相同压力下两个班注入量波动不超过5%.25.4.3所测指示曲线,必须保证有4个点是合格的,每个点稳定1h,并均匀分布在流量计卡片读数的30-80格之内.25.4.4每小时记录一次井口压力和注入量.25.4.5一般采用不压井,不放喷施工,在下管柱时可控制放溢,溢流量不得超过2m3/h,含砂不超过0.01%.26. 分层配注26.1配水管柱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管柱结构必须便于不压井不放喷施工.26.2配水管柱下井必须洗井合格后,方可转注.26.3配注后在相同压力下(与设计井口压力土20MPa以内)连续8h,注入量折算成日注量.层段合格的标准是:加强层:要求折算日注量为配注量的+30%-10%不合格, 限制层:要求折算日注入量为配注量的+10%-30%为合格. 均衡层:要求折算日注入量为配注量的土20%为合格. 工艺层:要求折算日注入量为配注量的土5m3为合格.27. 测吸水剖面27.1注水稳定:在相同压力下,注入量连续8h波动不超过5%测基线.27.2替挤清水及同位素,压力要求接近注水压力,挤完同位素后注200-300m3清水,测吸水剖面.28. 测静压28.1管柱下部带十字架,28.2关井压力恢复24h,井口压力波动值小于0.1MPa为稳定,然后下压力计实测地层压力.29. 井下事故处理29.1井下事故处理,必须立足于对油层、油井情况的确切了解,坚持保护油层,修必彻底,好中求快,质量第一,成效为主,不留后患的原则.29.2 井下落物的解卡打捞29.2.1井口必须有防掉防喷装置,不得造成井下情况的复杂化,磨铣或套铣时,不得损坏套管29.2.2彻底捞净井下落物,不损害油层和套管,井底干净,达到施工目的.29.3修理套管29.3.1用胀管器胀修后内径不得小于该套管标准直径4-6mm,不得胀裂套管.29.3.2用磨铣床工具修套管,不得损坏套管的其它部分.,29.3.3修复后必须试压合格:高压试压,加压12MPa稳压30min,压力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