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G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doc_第1页
26G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doc_第2页
26G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doc_第3页
26G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doc_第4页
26G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G留置针在早产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观察房欣娟 彭程【摘要】 目的 观察26G留置针在早产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将20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2组, 对照组采用上海锦泽夏本公司生产的24G普通Y型留置针, 观察组采用上海锦泽夏本公司生产的普通Y型26G留置针, 观察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静脉炎、静脉渗漏性、针眼发红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2方法。(1)用物准备。2组均使用上海锦泽夏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对照组使用留置针型号为24G; 观察组使用留置针型号为26G;另附3M 透明敷贴, 自粘胶带及静脉输液常规备物。(2)置管方法。2组操作均由静脉穿刺经验丰富的护士完成。参照第四版护理学基础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选择富有弹性、易于护理、粗、直、避开静脉瓣、血流丰富的静脉3。早产儿头皮静脉细小循环差,血管走行短,不易保留,对于早产儿颅内出血、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选择头皮静脉穿刺会增加头部搬动的次数,从而加重患儿病情。故我科常选的穿刺部位有上肢手背静脉,下肢大隐静脉、足背静脉。穿刺方法: 用拇指与食指持针翼进针, 以15- 30角度缓慢直接穿刺血管, 见回血后再沿血管方向前进1mm-2mm, 将外套管前端送入血管内后送管, 退出针芯。用3M 透明敷贴封闭式固定针体及针柄,再用自粘胶带绕肢体环行固定, 并注明置管日期、时间。(3)封管方法 2组均采用边脉冲式的正压封管方法。封管液为生理盐水3mL, 先拔出部分静脉输液针,仅剩针尖斜面在肝素帽内,脉冲式推注22.5ml,封管液,使导管及肝素帽充满,剩下0.5-1ml后并以边推注边拔针的方法拔出针头4。3观察指标:观察2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静脉炎、静脉渗漏性、针眼发红针等情况。结果2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比较见表1;2组穿刺成功率比较见表2;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静脉炎、静脉渗漏性、针眼发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1 2组患儿留置时间比较组别例数穿刺时间实验组1003.8140.704 对照组 1002.6320.465t -4.427p -P0.05表2 2组患儿穿刺成功率比较(%) 组别例数一针成功例数一针成功率(%)实验组1009595 对照组 1008989表3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例数静脉炎静脉渗漏性针眼发红合 计实验组1008(8) 5(5)9(9)22(22)对照组 10011(11) 12(12)13(13)36(36)合计 20019(9.5)17(8.5)22(11)58(29) 结论1发生静脉炎、静脉渗漏性、针眼发红、留置时间比较。(1)26G 留置针截面小于24G,根据液体的连续性原理:相同输液管,液体的流量保持不变,截面积小的26G 留置针针尖处液体流速大,进入血管很快线性分散开;而相对24G 留置针针尖处液体流速小,药物在血管壁停留时间长,对于输入一些高渗性液体或刺激性较大的液体,26G 留置针减少了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保护了血管。(2)26G 留置针因其管径小,对穿刺点皮肤损伤小,同时可减少留置针在血管中漂浮的机械摩擦和对血管内壁损伤 5, 减少针眼处渗血的发生,减轻炎性反应及感染。2.穿刺成功率比较。早产儿血管细小,隐匿,弯曲,血管壁嫩,管腔窄,较直的部分短,且脆性大,给留置针穿刺造成一定的困难。24G留置针较26G 留置针管径粗,机械冲力大,更易超过痛阈值,产生痛感,不良刺激使患儿烦躁,更增加了穿刺难度。26G留置针管管径较小,长度较短,相对可提高穿刺成功率,朱咏梅等6 也证明了小型号针更易穿刺成功, 减少了再次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 而且患者疼痛感相对较轻。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当然,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 (1) 护理因素。穿刺成功后, 由于固定不妥当造成针头脱出;输液量大,持续输液导致外渗;穿刺部位及药物刺激性的影响。(2) 患方因素。早产儿无配合度与保护意识,运动自由度强,由于摩擦碰触而致针头移位, 机械性刺破血管使液体外渗。(3) 其他因素。如光线不足, 护理人员的情绪和技术水平等原因也是造成穿刺失败的原因。3在不影响输液速度前提下应尽量选择小号的穿刺针,早产儿血管内径小,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可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的损伤,利于血管的自我修复,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能够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早产儿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患儿舒适方便,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7。在早产儿外周静脉输液中,有效选择穿刺部位与针型是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关键。参考文献1高俊芳,张雪雁,付洪杰,等. 留置静脉留置针患儿198 例舒适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5):46-472庞继艾.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新方法的探讨.中国实用护理.2008,24(2):353鲍晓敏3800 例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观察.护理实践与研.2009,6(12):974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 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3 5吕华,徐红贞.外周静脉留置针在门诊输液病儿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 2002,1(3):217 6 朱咏梅,马晓化,杨绍荣,等.化疗药物推注速度及压力与血管损伤的相关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 2005,40(12):942-943 7冯艳华.小儿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的研究进展.全科护理,2009,7(21): 1964简介:房欣娟(1972-),女,陕西西安,本科,护士长,主管护师,从事儿科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