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 选择题专项练习1.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2.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3.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 )A炎黄战蚩尤 B皇帝建宫室 C舜让位于禹 D启继承父位4.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 )A缴纳租税 B治理郡县 C镇守疆土 D监察百官5.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 )A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C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6.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7.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 鹳鱼石斧纹陶缸(约5000年前) 司母戊鼎 战国铁犁铧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C耕作技术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演进8.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据图1判断,公元前273年属于( )A公元前3世纪前期B公元前3世纪后期C公元前2世纪前期D公元前2世纪后期9.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 加强刑罚 B. 奖励生产 C. 推行县制 D. 奖励军功 10.改革变法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11.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汉字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A B C D12.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家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董仲舒ABCD13.史记载:“(孝公)有囊括四海之意。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可见“商君”属于(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14.在秦王扫六合一课的讨论环节中,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就“分封制”和“郡县制”进行了激烈争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分封制是封建社会的象征 B分封制结束了地方官吏的世袭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D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15.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 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 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让更多的人得到封地C加强思想控制 D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做官16.“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接受此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减轻赋税,发展生产 C以德化民,稳定民心 D分封诸侯,加强皇权17.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8.2015年3月,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旨在重开“丝绸之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A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19.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20.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及作(编)者应是( )A.春秋孔子 B.天工开物宋应星C.史记司马迁 D.资治通鉴司马光21.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历史剧三国 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诸葛亮出师表22.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2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C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论的开辟 D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4.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江南地区开发 B北方战乱频繁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融合加强25.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 )A秦始皇B汉武帝C北魏孝文帝D隋文帝26.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以下关于“马”字的不同字体,对应正确的是( )A隶书 楷书 行书 小篆 B小篆 楷书 隶书 行书C楷书 隶书 小篆 行书 D隶书 楷书 小篆 行书27.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8.这一制度创立于隋朝,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来选拔官吏。该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29.“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A经济发展 B吏治清明 C人才济济 D生活奢侈30.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采邑制B分封制 C科举制D行省制31.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32.“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国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下列人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有( )文成公主 玄奘 鉴真 郑和ABCD33.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宋代手工业进步C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 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34.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据上表可知(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35.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下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 )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 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 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36.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36.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A赵匡胤和铁木真 B赵匡胤和忽必烈 C赵构和铁木真 D赵构和忽必烈37.“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A.雕版印刷术 B.火药的使用 C.指南针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38.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A.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B.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C.水经注与金刚经 D.史记与资治通鉴39.分类归纳能强化知识的理解记忆。下列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知识的归纳,有误的是( )A.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B.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C.“宋四家”指宋代书法家颜真卿、黄庭坚、米芾、蔡襄D.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40.如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41.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 )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结束分裂局面实线大一统由少数民主建立的政权A.B.C.D.42.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之一,下列事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是( )A春秋争霸B赤壁之战C鉴真东渡D清朝设置台湾府43.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印证该特点的是( )A.册封达赖、班禅 B.郑和下西洋 C.澶渊之盟 D.迁都洛阳下列事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是(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元朝设置宣政院 郑和下西洋 清朝设立驻藏大臣ABCD44.下列古代史实或措施,能直接促进中外交流的有( )张骞出使西域 创立行省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 设立驻藏大臣A. B.C. D.七年级历史 选择题专项练习 答案版1.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C)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2.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D)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3.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D)A炎黄战蚩尤 B皇帝建宫室 C舜让位于禹 D启继承父位4.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C)A缴纳租税 B治理郡县 C镇守疆土 D监察百官5.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A)A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C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6.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D)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7.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A) 鹳鱼石斧纹陶缸(约5000年前) 司母戊鼎 战国铁犁铧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C耕作技术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演进8.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据图1判断,公元前273年属于(A)A公元前3世纪前期B公元前3世纪后期C公元前2世纪前期D公元前2世纪后期9.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D)A. 加强刑罚 B. 奖励生产 C. 推行县制 D. 奖励军功 10.改革变法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B)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11.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汉字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A B C D12.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家属于儒家学派的是(A)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董仲舒ABCD13.史记载:“(孝公)有囊括四海之意。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可见“商君”属于(C)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14.在秦王扫六合一课的讨论环节中,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就“分封制”和“郡县制”进行了激烈争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C)A分封制是封建社会的象征B分封制结束了地方官吏的世袭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D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15.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 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 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A)A加强中央集权 B让更多的人得到封地C加强思想控制 D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做官16.“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接受此建议,采取的措施是(A)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减轻赋税,发展生产 C以德化民,稳定民心 D分封诸侯,加强皇权17.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C)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8.2015年3月,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旨在重开“丝绸之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B)A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19.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C)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20.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及作(编)者应是(C)A.春秋孔子B.天工开物宋应星C.史记司马迁D.资治通鉴司马光21.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D)A.历史剧三国 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诸葛亮出师表22.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B)2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D)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C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论的开辟 D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4.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B)A江南地区开发 B北方战乱频繁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融合加强25.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C)A秦始皇B汉武帝C北魏孝文帝D隋文帝26.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以下关于“马”字的不同字体,对应正确的是(D)A隶书 楷书 行书 小篆 B小篆 楷书 隶书 行书C楷书 隶书 小篆 行书 D隶书 楷书 小篆 行书27.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A)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8.这一制度创立于隋朝,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来选拔官吏。该制度是(C)A.禅让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29.“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A)A经济发展 B吏治清明 C人才济济 D生活奢侈30.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C)A采邑制B分封制 C科举制D行省制31.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D)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32.“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国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下列人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有(C)文成公主 玄奘 鉴真 郑和ABCD33.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D)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宋代手工业进步C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34.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据上表可知(B)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35.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下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C)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 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临时供用电合同范本参考
- 2025年企业设备采购合同
- 上海电力建设修造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河南迎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年供货合同样本模板
- 医疗护理及手术相关知识测试试卷
- 2025年儿科主治医师考试试题(附答案)
- 昆山纬创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院中药科考试题及答案
- 编程五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GA/T 2000.7-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7部分:实有人口管理类别代码
- 2023年安徽国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初中作文指导-景物描写(课件)
- 医学人文与叙事课件
- 三年级美术上册《魔幻颜色》课件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秀课件
- 《横》书法教学课件
-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课件
- 土壤肥料全套课件
-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思考点学思之窗问题探究)参考答案
-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2014年7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