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之潮流.doc_第1页
顺乎世界之潮流.doc_第2页
顺乎世界之潮流.doc_第3页
顺乎世界之潮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导学案 使用时间:2011.9.1 班级: 小组: 组内编号: 姓名: 教师评价: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一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梳理课本】一、“睁眼看世界”1、背景(1)19世纪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扩张。(2)鸦片战争前,国势日衰,社会矛盾尖锐。(3)知识分子和统治者远离社会现实。(4)鸦片战争的失败惊醒一些爱国知识分子。2、代表人物及活动(1)林则徐活动: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翻译西书:编译的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华事夷言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地位: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2)魏源活动: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纂的最祥备的世界史地著作。A.师夷长技以制夷a含义:“师夷长技”指学习西方的长处;“制夷”指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b目的:维护清朝统治。c意义: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也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3)徐继畬:瀛环志略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和风俗等情况,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4)姚莹对中国西藏进行实地考察。写成康輶纪行一书,提醒人们注意英国对西藏的侵略野心。4.洋务运动(1)背景:新思想的兴起;“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2)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4)目的: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5.特点:学习西方器物。二、维新变法1.历史背景(1)经济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2)阶级条件: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3)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而产生。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主张君主立宪,商战救国。(4)民族危机:19世纪90年(甲午战争后)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2.理论武器: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3核心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4.代表人物(1)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出版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维新变法期间,策划新政,以挽救民族危机。(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的出路。(3)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指出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4)严复在理论宣传上贡献巨大。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进化论思想成为维新派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5.主要特点: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6.重要实践: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7.历史评价(1)爱国:通过维新变法方式,挽救民族危机。(2)进步: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3)启蒙传播了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拓展】对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比较。(1)联系: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改革中国的教育,使一大批有志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其中一部分人成为早期的维新派。早期维新派宣扬西学,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了基础。他们都主张学习西方。 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注重商战,还有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维新派力争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2)行动及结果:洋务派自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宣告了它的破产。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结果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所镇压。(3)原因:洋务派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主张改革中国的封建制度,这是其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早期维新派的主张之所以未能实施,是因为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刚刚产生,力量弱小,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一维新派所领导的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在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三、走向共和1.历史背景(1)维新变法运动失败,表明改良道路受挫。(2)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剧。(3)民主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4)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2、重要代表(1)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94年,兴中会誓词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主张;1905年,同盟会成立,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纲领。(2)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系统批判了康有为的保皇立宪主张,指出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3)邹容:发表革命军宣传反清革命。3.核心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4.传播方式:民主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18951907)。(1)内容: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2)影响: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爆发作了舆论准备。5.初步实现:l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民主共和国方案得到初步实现。【拓展】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1)相同:走资本主义道路;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挽救民族危机。(2)不同:维新派主张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合作探究】1、构建“睁眼看世界”的知识结构2、构建“维新变法”的知识结构3、构建“走向共和”的知识结构4、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的。结合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评价一下这种说法。5、为什么康有为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6、民主共和思想与维新思想具有哪些内在联系?自检题1.(2011年北京卷, 16)“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 A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2. (2011年全国I卷,14)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美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B )A. 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 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 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3. (2009高考广东单科)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B )A君主 B民权 C西学 D科学4(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 B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5(2009高考天津文综)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D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6. (2009高考浙江文综)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C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7(2009高考上海单科)下列晚清时期的言论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 ( D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扶清灭洋” D“轮车、电邮、机械、百出夷人亦妖术也”8(2009高考上海单科)“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C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解析】C公车上书中康有为联络的是在京参加应试的各省举人,不是各省官员。9(2010福建文综16)图六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含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 D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10(2010北京文综15)“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B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11(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30)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C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12(2010全国卷文综17)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B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13(2010重庆文综16)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 B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 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14(2010江苏单科7)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 C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15.(2011年天津卷,28)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 D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近代西方传入影响C.“师夷长技”的思想 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16.(2011年安徽文综,14)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C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17(2011年福建文综,41B)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常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7分)【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康有为、谭嗣同的民主思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和比较归纳能力。第(1)问考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