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定襄县神山乡详细资料.docx_第1页
山西省定襄县神山乡详细资料.docx_第2页
山西省定襄县神山乡详细资料.docx_第3页
山西省定襄县神山乡详细资料.docx_第4页
山西省定襄县神山乡详细资料.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定襄县神山乡详细资料 神山乡书记:白秀平 乡长:吴建功一、基本信息神山乡地处滹沱河,牧马河交汇之处,地平水浅,土肥田沃,交通便利,辖8个行政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全乡4473户,l6017人。 二、专题信息1、人口信息:全乡总人口l6017人,男:8530人,女:7487人。其中农业人口1514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4,非农业人口872人,占全乡总人口的6。 2、工业信息神山乡是全市民营经济最集中的乡镇之一,是全县锻压产业的核心,全乡共有民营企业236户,其中与美、英、德、日、台等国家和地区合资企业7户,主要产品有法兰、旋压封头、齿轮、锻件、炼钢和铸件等,年产量20-25吨,年出口量占到全县60以上。其中龙头企业有:(1)管家营法兰锻造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个专业生产锻钢法兰的民营企业公司占地面积230000m2,从业人员有500余人,总资产1.3亿元,年生产能力l5000吨产品,远销德、日、意、法、美、韩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上缴税金连年居忻州市民营企业前茅。(2)源盛铸锻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组建于1998年,位于定襄县崔家庄定卫公路2公里处,占地5466694m2,主要生产球墨铸件、井盖水栅和沟连器等230余种品规的雨水系列产品,公司经过11年的发展已形成年产4万吨球墨铸铁的生产力,集研发、生产、销售与一体的中型企业,该公司年工业产值4200万元,从业人员为l70人。(3)宝源高合金钢有限公司,该公司创建于2006年,是集电炉炼钢、精炼、大型铸件生产为一体的独资企业,年设计生产优质复合金钢、大型铸钢件20万吨,产品覆盖华北地区,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年实现工业产值8亿元,利税总额达7000万元。从业人员有l70余人。(4)伟业齿轮锻造厂,该厂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生产汽车齿轮毛坯,并与大同齿轮厂,六一六柴油机厂形成了战略联盟关系。2005年企业新征占地50亩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形成了年产l.5万吨齿轮毛坯的生产能力,目前企业拥有资产总额2500万元,职工总数150人,已经成为成长性十分良好的现代化企业。(5)定襄县鑫如制粉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66年,是一家继承传统手工艺,以豆类、红薯、土豆等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适合大众口味的优质“把把粉”的食品加工企业。近年来,公司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引进现代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年产量上升至800余吨,产品远销太原、河北、河南、内蒙等省(市),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6)定襄县精优肉制品厂,该厂生产的“韩金有牌”五香蒸肉,是定襄民间美食家韩金有先生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研制而 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鲜美肉制品。该产品自1996年正式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以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于1998年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商品交易会畅销产品、山西省优质产品、忻州地区质量稳定产品等。该厂生产的五香卤驴肉是韩金有先生对定襄传统卤肉改进工艺,更新配方,精选优质鲜嫩驴肉,配制健体益身之多种佐料,精心卤制而成。常食本品,有强身健体、补气养血、益肾藏精之功效,为广大消费者之理想食品。3、农业信息 全乡耕地面积为30000亩,其中正耕地27852亩,截至2008年底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8.228亿元,粮食总产量10669816页公斤。4、教育信息神山乡共有8所学校,l所乡中学。乡中学位于赵家营村,合计教师数116人,学生数1456人。其中乡中学有教师24人,学生238人;神山村学校教师数为11人,学生数为l34人;师家湾村学校教师数为l0人,学生数为53人;小王村学校教师数为8人,学生数为81人;镇安寨学校教师数为16人,学生数为230人;卫村学校教师数为l3人,学生数为l93人;管家营学校教师数为11人,学生数为l55人;赵家营学校教师数为9人,学生数为l51人;崔家庄学校教师数为14人,学生数为221人。5、卫生信息神山乡卫生院位于神山村,在岗编制有14人,其中医生7名,护士7名,在其他7个村每村设有卫生所,其中卫村、镇安寨、赵家营、崔家庄四村卫生所各有4名卫生人员,小王村、师家弯村、管家营村卫生所各有3名卫生人员。6、经济信息截至2008年底,全乡第一产业总产值为4亿元,第二产业总产值为24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为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237元。锻压之村神山村神山村位于县城东北部,村南村北紧靠忻台旅游线和定卫线,交通十分便利,神山村现有农户794户,人口2217人,劳动力1320个,有耕地3913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超过1.86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682元。神山村支部村委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使主导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7年有锻压设备42部,有车床175台,锻床30部,有钻床46台,从事锻压的劳动力达到了1056人,总产值2.257亿元,经济总收入1.866亿元之中就有锻压业的1.7669亿元,占到了94.69%,1320个劳力就有105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6682元中就有6300元来自于锻压业。锻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全村大街小巷全部硬化,村中主街道进行了绿化,每条街道全部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变化,人民生活安居乐业达到了富裕型小康,全村闭路电视,程控电话全部开通。锻压之村 崔家庄神山乡崔家庄村位于县城北端的滹沱河东岸,与县城相距4公里,全村650户,1970人,劳力1020人,耕地面积3200亩,全村地势平坦,土肥田沃,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近年来,支部村委一直高举锻造产业发展大旗,民营经济得到速猛发展,由上世纪90年代的24户企业发展到今天的89户,现全村拥有小轿车200余辆,户户通电话,有手机900多部,50%的农民购买电脑上了网。2007年全村工业总产值6.16亿元,上缴财政税收14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成为依托工业致富的典型,成为全县有名的富裕村,成为全市园林绿化先进村,成为全省电器化装备村,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村,现在的崔家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心凝聚、和谐发展,是全县的新农村重点推进村之一。崔家庄村的长足发展,得到上上下下的肯定,其基本经验核心在于坚持铸锻产业富裕农民,干群合力建设新农村。近年来,崔家庄村坚持“民营经济领航,一二产业换位”的指导思想,以民营经济带动全村经济快速发展,坚持以工业化强村,以工业化促进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迈进。支部村委主要是从政策上给予鼓励,发展上给予支持,服务上给予保障,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创业激情。2007年有锻压企业89户锻锤100余户,车钻床350台,年产法兰4.4万吨,锻件1.5万吨,全村固定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达83户,从业人员3600多人,不仅解决了本村90%以上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吸纳外省、市、县和周边乡村劳动力2800多人,民营企业总产值达6.16亿元,年收入4.6亿多元,年上缴税金14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一万元中来源于锻压业的收入就达95%。锻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筹资200多万元,新建了3000平米的教学大楼,并配备了较先进的教学设备,全村55%的企业通过9001管理体系认证,90%的企业开通了互联网。先后投资80多万元,建起了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健身中心、老年活动室,并组建了文艺宣传队,2007年村委又投资30万元,购买X光机、B超仪等现代化医疗设备,成立了村卫生所,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每年免费为70岁以上老人体检一次;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中资金短缺瓶颈,村委又筹资50余万元办起集体性质的健身器材厂,当年回收投资,其利润部分今后完全用于村公益事业;投资3万元,建起幼儿园,确保幼儿受到安全良好的学前教育,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实施,进一步形成了干部和群众、群众和群众之间的文化纽带,通过文化纽带营造了全村上下的和谐氛围,形成了科教兴村、文化益村、和谐建村的良好 局面。投资80多万元,全村硬化村中路8600米,使全村大街小巷全部硬化,彻底改变了“前面汽车跑,后面尘土扬,路旁行人骂”的局面,并投资22万元栽种各种风景树22740株,使村中街道基本实现了美化,争取市政府投资70余万元列入电器化示范村,安装路灯150余盏,并对全村线路进行了高标准整改,购置了铲车、垃圾车,定期清理生活垃圾,真正做到美化、亮化、硬化、绿化,改善了人居环境,创建了人与环境的和谐。锻压之村管家营定襄县神山乡管家营村位于滹沱河与牧马河的交汇处。全村农户总数510户,1800口人,耕地面积3280亩。70年代初该村是全县的农业生产先进村,年产粮食270万斤,并办起了粉房、猪场、砖窑等集体副业。1987年以后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行成了以锻压业,机加工业为主的工业村。全村有企业36家,锻压设备73部,车钻床700多台。家家有车床,户户搞加工为该村的一个真实写照。年产值4.2亿元,上交税收2000万元,产品远销澳、日、意、法、美、韩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部劳力从事锻压加工,还吸引了周围其他村和四川等地的劳动力2000余人前来打工就业,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600余元,其中就有6500元来自于锻压业,占到了农民人均收入的85.5%。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积极改善基础设施。他们投资70多万元硬化道路4000米,投资100万元打井3眼,铺设管道2万多米,新建了学校,并配备电脑等先进设备;投资20万员修建了水塔,使村民喝上了安全水;投资20万元新修了村委会办公楼和村委大院。80%的农户住上了新房,100%的农户安上了电话和网络电视 ,有各类小汽车100多辆,三轮运输车户均一部。锻压之村师家湾定襄县神山乡师家湾村地处县城东5公里。紧靠忻台旅游线,交通便利,具有发展企业良好条件。全村现有农户353户,农业总人口1316口人,有劳动力695个,耕地面积2770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533元。几年来,师家湾村紧紧围绕农业稳村、工业富村的发展思路,在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吸引能人办企业,使全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村现有民营企业10个,其中有锻压企业7个、锻锤11部,有车床145台,钻床75台,锻压从业人员150余人,车钻床从业人员250人,从事法兰运输车辆15辆,从业人员15人,其他辅助人员150余人,锻压业从业人员总数达505人,占到了全村劳动力总数的73%,全村6000万元的经济总收入中有4500万元来源于锻压业,占经 济总收入的75%。农民人均纯收入5533元中,来源于锻压业的就有42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5%,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锻压之村。卫村草坪定襄县神山乡卫村,地处县城东10公里处,是一个农业高产、高效、乡镇企业发达,经济比较富裕的小康村,全村农业总户数655户,农业人口2182人,正耕地2835亩。2004年该村经纪人彭之龙承包盐碱地80余亩,示范种植草坪40亩,发展到2008年种植120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是进行了土壤改良。草坪生产的关键是要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壤条件,盐碱地碱性大,土壤瘠薄,浇水漏水,施肥漏肥,必须加以改良。根据草坪根系浅的特点,采取了客土改良种植的办法,每茬草坪收获后,从周边拉土质较好的客土铺在地上,摊平施肥后播种,每亩铺67方,厚10厘米。几年来共计拉客土1万方,投资3万余元。其次是对水利设施进行了配套。几年来累计投资20余万元打井三眼,铺设管道3000米,购置大型喷灌机3台、增压泵一台,购买镇压器、喷雾机、剪草机、起草机各一台,基本上实现了生产机械化、工厂化,成为了晋北地区较大的草坪生产基地。二、大力开展试验、示范为了真正选择成坪快、绿期长、抗病性强、商品性好,适宜本地生长的草坪,积极引进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先后引进两大系列20多个品种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了解到黑麦系列草坪致密程度不高,品质差,观赏性不强,而早熟禾系列则表现为抗逆性强,致密性高,品质好,观赏性强,作为基地的主播品种。基地现在的草坪品种主要以适合华北地区的“早熟禾”系列为主,有单播品种有复配品种,有精细管理的高档品种也有粗放管理的中低挡品种,并且不断进行新品种试种,比较其性状表现,那个品种表现好就及时确定为主干品种。三、加强科学管理几年来,通过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并不断加以创新,总结出了一套高效栽培技术,使草坪生产实现了品质优,成本低,市场占有率高,回头客多的预期目标,逐步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生产规模逐年扩大。1、播期巧安排春季茬:4月中旬播种至8月中旬成坪 ,在8月下旬至国庆节期间销售。秋季茬:8月中旬下种,第二年“五一节”前后销售。2、除草剂的施用草坪生产最大的用工是人工拔草这一环节,占到整个生产成本的40%以上,几年来,引进了坪安系列草坪专用除草剂,通过对比试验,掌握了其使用浓度、使用时间,逐步减少了除草用工,降低了生产成本。3、合理施肥 在真叶展开时,亩施5公斤尿素和5公斤磷酸二氢钾。 34处片真叶时,第二次施肥,亩施7公斤尿素与3公斤磷酸二氢钾。 分蘖肥:在分蘖前,追施尿素与磷酸二氢钾各10公斤,结合追肥用镇压器进行镇压,以利于促进根系发达和修整坪床。 剪草:株高5时,为了促进草坪分蘖以及根系生长,进行剪草,每隔10天修剪一次,采取留茬先低后高的原则,一般在1/3处修剪。病虫害防治:影响本地草坪生产及产品品质的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及斑枯病,一般选用甲霜灵锰锌、百菌清、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1015天喷一次,交替使用。四、市场开发神山乡卫村草坪,从组建起就受到县农技中心的特别关注,几年的风风雨雨农技中心给予了较大的帮助与支持,特别是从舆论上加大宣传力度,先后在报纸、网络、电视媒体上进行了报道、宣传,参加了各种专业会议,组织基地职工赴北京、天津、陕西扬凌等参观学习,既结识了朋友,开拓了市场,又学到了先进技术。通过广泛宣传产品除在本市销售外还远销晋城、阳泉、太原、大同、朔州、包头等地。奉行“以质量为生命,以质量塑品牌”的理念,在广大用户的相互推荐下,市场越做越大。五、效益分析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由最初的不足40亩发展到2008年的120余亩,面积增长了二倍,年销售8万平方米,销售价格67元/平方米,年销售额50余万元,净收入30万元。 六、基地未来瞻望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草坪用量逐年增加,销售市场越来越大,而草坪生产也越来越多样化,下一步将在无土草坪及壁挂草坪上大做文章,逐渐开发新品种,同时将向观光旅游方面发展,逐步把草坪基地做成集生产、旅游、休闲渡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成为晋北地区的一枝奇葩。锻压之村赵家营定襄县神山乡赵家营村位于县城北5公里处,全村总户数446户农民,1466口人,耕地3064亩。过去是一个地势低洼,盐碱严重的纯农业村,亩产不足300斤。改革开放以来,党支部、村委会充分利用交通便利的优势积极发展民营企业。到2007年底全村拥有企业30多户,有锻锤42部,各种车钻床230台,年产值超过了2亿元,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中锻压业就提供了6200元,占到了88.6%。不仅全村90%的劳力从事锻压业,还吸收其他乡村劳力300余人打工就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各业的发展,他们投资30万元,打井16眼,修复机井16眼,购置水泵18台,架设低压线3000米;投资67万元硬化了村中路和村外环路5736米。新建了占地15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一栋3层教学楼,投资20万元规划 建设了集休闲、娱乐老年健身活动中心为一体的花园式高标准别墅小区。村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60平方米,有电视机560台,电话545部,有手机800余部,安装电脑120多台,有各类小汽车70多辆,成为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镇安寨移动大棚神山乡镇安寨村地处县城东北8公里处,距滹沱河南岸1公里,是我省第一批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之一,该村现有人口2400人,总户数680户,总耕地面积2972亩,其中水浇地面积912亩,年人均收入5700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3400元。2007年10月由该村经纪人杜仁万领创的民升种业专业合作社,从长治市长子县示范引进回移动大棚12亩,种植甜瓜复播西红柿。目前棚内甜瓜已经开花座瓜,长势喜人,预计甜瓜将在6月中旬上市,成为定襄县本地甜瓜上市的第一家。一、移动大棚示范的起因长期以来,第一产业是定襄县农民收入的主渠道,1990年前曾高达90.9%,1996年仍占70.7%,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思路的转变,农民把精力逐步由一产转向二产、三产,农民纯收入中一产的比重逐年降低,二、三产及外出务工收入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2001年一产仅占25.8%,比1996年的70.7%减少了44.9%。定襄县单纯依靠种地生活的农民锐减,成为“两老一女”农业。那么在新形势下要想稳定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只有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依托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的品质、产量、产值,才能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主导产业,稳定社员队伍,实现产业富民。2007年底,合作社组织技术人员多次参观生贵式移动大棚,并自筹资金建设了12亩移动大棚,开展了示范推广。二、移动大棚优点及配套措施1、建棚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建一亩生贵式简易大棚,共需材料工时费5800元左右,包括钢管、钢丝、地锚、棚膜等成套设备,比全钢管钢架结构简易大棚降低成本一半以上。所用材料可重复利用,生产折旧低,除棚膜(10丝膜)需每年更换外,撑线、压线等材料使用年限35年,钢管、地锚等使用10年以上,可常年利用,不需每年投资。2、建造灵活,可以移动该棚跨度一般715米,用粗细不同两种钢管做成支柱,高低可调,可因作物调节高低,可因地势而建,不用调地,方便了群众,同时钢丝、钢管结构,安装拆卸方便。“扛起大棚随地搬,哪块需要哪块建”,还可解决同一地块因常年建棚造成的土壤养分亏缺、作物连茬、病虫害加剧等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