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城镇土地承载力评价以中山市东升镇为例摘要:本文围绕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构建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以指标标准值为依据的线形打分法,将属性数据进行标准化和量化,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的指标权重,采用以加权求和法为核心的评价模型对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计算。最后,根据确立的5等级评价分级标准,对中山市东升镇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关键字:土地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层次分析1引言土地孕育了人类。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与环境, 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我国既是一个农业大国, 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相对匮乏, 其中土地资源尤为短缺。目前,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 加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正面临着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影响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一系列问题, 使得土地资源的承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11概念阐述“承载力”亦称“承载能力”,源于生态学,用以衡量特定区域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可维持某一物种个体的最大数量。所谓土地承载力是指“在未来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为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其自身的土地资源所能持续稳定供养的人口数量”。在此基础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其扩展到整个资源领域, 并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 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等的物质生活条件下, 利用当地的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所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土地资源承载力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土地资源对生活活动的承载。这个部分主要从生活服务型用地的供给角度,通过分析生活服务型用地的规模,判断其能否满足城镇人口一定生活水平下的需求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土地资源对生产活动的承载,这个部分主要从生产型用地的规模和土地生产效益的角度,通过生产用地的规模和城镇单位面积用地的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分析生产型用地的规模是否合理,土地生产效率是否高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土地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承载,这个部分主要从生态型用地对环境的支撑角度,通过生态型用地的规模和覆盖率,分析土地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2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便于对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具体、定性的评价分析,就需要建立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逻辑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指标,从而组成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2.1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的原则城镇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主要有: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与代表性原则。前瞻性与指导性原则。数据收集及评价操作可行性原则。另外,评价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通过选择适当的数学统计方法测算城镇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或土地利用演进的弹性系数,使指标数据转化为可供决策参考的评价结果,为土地利用合理化提供依据。22指标选取的原则反映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内涵的原则指标的选取要能够全面地反映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小城镇土地与生活、生产以及生态之间的关系及其协调性等方面的内容,较客观地反映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状况。 紧密结合城镇化的原则将土地资源承载力放在城镇化背景下考虑,就决定了其不是一个仅根据生态学理论或者资源人口学理论就可以计算出的客观阈值,而是一个主观指标。它需要综合平衡小城镇土地资源与生活、生产和生态之间的关系方可确定。 兼顾普适性和特色性的原则由于小城镇不同的地域、规模、性质和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指标的选取应以具有普适性的指标为主,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情况的小城镇有所调整。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应该可行、可量、可比。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要强,其主要应该来自于两个途径:土地类的数据来自遥感识别和土地利用详查变更数据;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的数据来自地方统计年鉴。指标的计算要简单,容易量化。各指标都应该能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以便于确定评价标准。2.3指标体系的框架指标体系逻辑框架是否合理,涵盖范围是否全面,层次结构是否清晰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价质量的好坏。指标体系应能对全面收集数据和信息的整体过程进行指导,有利于指标的逻辑分组和合成。根据前文对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构成以及指标体系构建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如下表:表1 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初选表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对生活活动的承载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人均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人均道路广场用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土地对生产活动的承载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工业用地面积地均供水量地均供电量地均从业人员地均国民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产出率农业用地产出率耕地产出率土地对生态环境的承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农用地化肥施用强度目标层:单一目标层,即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准则层:准则层充分反映对目标层也就是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理解,也直接决定着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如前文所述,土地资源承载力包括三个方面:土地资源对生活活动的承载、对生产活动的承载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承载。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土地资源承载力。因此,准则层也应该由这三个部分构成。指标层:根据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构成初步选取了16个具体的指标以较全面综合地反映东升镇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状况。2.4指标的筛选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PCA 法) 对初步筛选的16 个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标进行优化,提取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步骤为:第1步,采用极差法,将原始数据标准化;第2步,计算评价指标相关矩阵R,求出R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第3步,计算各主成分的得分及综合得分;第4步,按照特征值大于0. 5 以及累计贡献率( 即主成分方差占总体方差的比例) 大于85% 的原则提取主成分因子,确定主成分个数(K) 作为最终的综合评价指标,优化筛选合适的评价指标。 采用SPSS软件运行以上步骤,分析得到主成分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根据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大于85% 的原则,确定主成分为5个,结合SPSS 分得到初始因子载荷矩阵等。其中,各主成分内涵为:主成分1 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包括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人均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人均道路广场用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主成分2 指水电资源供需水平,包括地均供水量、地均供电量;主成分3 指土地经济产出,包括人均工业用地面积、地均从业人员、地均国民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产出率、农业用地产出率、耕地产出率;主成分4 指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包括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农用地化肥施用强度;主成分5 指耕地压力,包括人均耕地面积. (见表2)表2 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度量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对生活活动的承载力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反映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及发展空间土地对生产活动的承载力水电资源供需水平反映水电资源可保障程度土地经济产出反映土地产出效率土地对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反映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耕地压力反映土壤环境对农业活动支撑能力2.5指标标准值的确定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不同的发展动力与模式,也就具有各异的土地利用状态和承载能力。因此,要制定适用于特定小城镇的标准值。将指标标准值划分为绝对标准值和相对标准值。绝对标准值指由国家和地方统一确定,是在大量调查国内外小城镇土地利用的演化规律、结构特点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定位我国小城镇目前所处的状态,确定一套在中长期内的统一标准,其优点是可以容易地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缺点是标准值的制定比较困难。相对标准值则指国家不制定统一的标准值,而根据一定范围内城镇的平均状况而制定的指标标准,该标准只对同范围的小城镇之间的比较有用,而进行大范围的横向对比则较困难。因此,根据以下两种方法确定评价体系指标的标准值。1.凡已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指标,采用该标准规定的标准值作为绝对标准。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人均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人均道路广场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参考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中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和构成比例计算得出(见表3)。表3 生活服务性用地人均标准计算表类别代号用地类别占建设用地比例(%)人均用地规模(m2/人)R居住用地283839.253.2C公共设施用地122016.828S道路广场用地111915.426.6G1公共绿地81211.216.8人均耕地面积标准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规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标准作为下限标准;人均工业用地面积标准参考地方标准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GDPG005中的数值: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15%35%,计算得出人均工业用地面积标准为21.049.0m2/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标准参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十一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数值35%作为上限标准。森林覆盖率标准参考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生态县建设规划标准中的数值18%作为上限标准,农用地化肥施用强度标准参照生态县建设规划标准中规定的250千克/公顷作为上限标准。2.参考相同地域范围内的小城镇的平均值作为相对标准地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标准采用中山市所有镇当年的平均值作为下限控制标准值。(见表4)表4 历年中山市小城镇地均投入产出指标平均值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地均国民生产总值12.0014.6919.0122.6928.3435.5744.2352.3064.3675.51地均固定资产投资4.385.108.0610.3812.6613.8714.7516.1518.7520.72数据来源:中山市统计年鉴2.6评价等级的确定根据预测的需要,对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采用5等分级标准:以60分为基本标准,60分以上表示土地资源承载力满足土地的可持续发展需求,60分以下则表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具体分级如下(见表5)。表5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分级标准一览表分值承载力特征描述土地资源量生活用地规模生产用地规模土地生产效率生态环境状况80100高充足合理合理高优良6079较高较充足较合理较合理较高良好4059中级基本满足不合理不合理中等轻微受损2039低级不足非常不合理非常不合理低一定程度破坏019弱严重不足极不合理极不合理极低严重破坏2.7土地承载力评价的方法1、指标打分的方法采用加权求和函数法作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将各级指标的打分值乘以各自的权重,求和得出综合评价的数值。计算公式为:LRCC= i=1nWiQi其中:LRCC表示土地资源承载力,Qi表示指标的打分值,Wi表示指标的权重值。2、指标权重的确定权重是各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的度量。权重确定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整个评价的准确性。目前,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根据计算权重时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观赋权法,其原始数据主要由专家根据经验主观判断得到,如古林法,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另一类是客观赋权法,其原始数据由各指标在被评价单位中的实际数据形成,如离差最大化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均方差法。在此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构造递阶层次结构、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专家意见求均值。最终得到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单排序权重以及指标的总排序权重。(见表6)表6 各层指标权重值一览表准则层B层次单排序权重指标层C层次单排序权重指标总排序权重B10.40C10.260.1040C20.300.1200C30.200.0800C40.240.0960B20.32C50.370.1184C60.250.0800C70.180.0576C80.200.0640B30.28C90.300.0840C100.450.1260C110.250.07003评价结果及讨论3.1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表7 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汇总表年份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人均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人均道路广场用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工业用地面积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地均国民生产总值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农用地化肥施用强度土地资源承载力得分200139.242.358.44.725.310060.278.630.71.889.041.74200587.642.550.771.019.264.260.371.440.02.679.149.24200860.785.410070.412.366.754.864.51002.310061.193.2讨论及建议1、纵观东升镇十年来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变化情况,总体来说呈逐步上升状态。土地资源承载力从2001年的41.74上升到2005年的49.24,再到2008年的61.19,已经从中级承载力上升至较高级的承载力。2、土地资源承载力要素评价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三大子系统来看,土地资源对生活活动的承载指数从2001年的34.06逐步增加到2008年的79.38,由低级承载状况上升到高级承载状况。这说明生活服务性用地供给的逐年递增使得其对居民生活需求的支撑力逐年提高,但其中居住用地的增长过快,超过了东升镇本地居民的需求,对土地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递增说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建设正在逐步跟上城镇化的步伐,目前已经能满足东升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东升镇的道路广场建设良好,近几年的绿化建设开展的卓有成效。土地资源对生产活动的承载指数从2001年的60.59减少到2008年的43.66,由较高承载状况下降到中级承载状况,这说明生产性用地的规模不合理以及土地生产效率不高。从生产用地规模的角度来看,耕地和工业用地规模不合理的情况在加剧。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且远低于标准值,说明东升镇本地的粮食已完全不能支撑本地的人口数量;人均工业用地的面积则是逐年增大,且已超过标准值,说明工业用地规模偏大,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土地资源。从土地生产效益的角度来看,东升镇的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地均国民生产总值基本上保持在整个中山市的平均水平上下,说明土地生产效益还要提高,应在控制土地资源量的同时增加单位用地面积的投入和产出。土地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承载指数从1999年的29.98增加到2008年的55.25,由低承载状况上升到中级承载状况,这说明东升镇土地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支撑力在逐步加强。城镇生态用地规模逐年增加,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逐年提高,但森林覆盖率极低是东升镇土地资源承载力低的一个主要瓶颈,对于生态环境起很大支撑作用的林地在东升镇显得非常稀缺。这一方面跟东升镇本身的地理位置有关,另一方面也是跟当地居民毁林种果以及大量工业用地征用林地有关。从土壤环境的角度,东升镇对农用地化肥施用强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端点安全防护机制-洞察及研究
- 稀土矿物浮选界面改性-洞察及研究
- 跨境贸易合作协议条款及风险分析指南
- 2025年新相互扶持到老协议书
- 部编版小学道德法治主题班会计划
- 基因表达谱分析-第3篇-洞察及研究
- 表情包跨文化传播-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新私人房屋赠与协议书
- 考试焦虑心理干预-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标准)同意安装协议书
- 中铝矿业有限公司巩义市张家沟大发铝土矿矿山土地复垦与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方案
- 班级管理常规优质课件
- IT运维服务方案信息运维服务方案
- ZSL1000、ZSL750塔吊外挂架施工方案
- 文化自信作文800字议论文
- GB/T 28287-2012足部防护鞋防滑性测试方法
- GB/T 27677-2017铝中间合金
- GB/T 19627-2005粒度分析光子相关光谱法
- 芜湖宜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3名编外工作人员(必考题)模拟卷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教案
- 齿轨卡轨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