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汉语》第四课 爸爸妈妈 教案.doc_第1页
《快乐汉语》第四课 爸爸妈妈 教案.doc_第2页
《快乐汉语》第四课 爸爸妈妈 教案.doc_第3页
《快乐汉语》第四课 爸爸妈妈 教案.doc_第4页
《快乐汉语》第四课 爸爸妈妈 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快乐汉语教案 课文题目:第四课 爸爸、妈妈教学对象:非洲某国附中一年级学生,初级水平教学课时:2课时使用教材:快乐汉语(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教具:某国地图、中国地图、生字卡片、家庭照片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表达家庭成员称呼等日常交际语言点2、 使学生掌握介绍和否定功能项目3、 使学生对中国的家庭有个初步了解教学重点:1、 学习课文新词,并能够正确运用“这、那、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不”等词语。2、 使学生掌握以下语言点:(1)否定词 “不是”(2)“这不是 某人”和“那不是 某人”(3)“吗?”作为疑问句的用法3、 语音训练:d t n l第一课时一、复习 (10分钟)(一)、师:我们上节课(第三课)学习了你家在哪儿。现在请你们说说,你家在哪?(挂一幅塞拉利昂地图,标明弗里敦、博城、马肯尼)师:XXX,请问你家在哪?生: (注意说完整的句子“我家在”)生1:我家在弗里敦。生2:我家在博城。生3:我家在马肯尼。展示弗里敦的地图,熟悉每个街区。每四人一个小组,用“你家在哪?”问,用句子“我家在”回答,反复训练。(二)、温习第三课生词并根据拼音汉字连线它们的意思: 家 ji in, at, on 在 zi Hong Kong 哪儿 nr Beijing 北京 Bijng home 上海 Shnghi he, him 香港 Xinggng Shanghai 他 t where(三)、朗读复习拼音: b p m f。 二、导入 (3分钟)师:你们都知道,我是中国人,我家在赣州(GAN ZHOU)。我这里有一张照片,这是我的家(展示我的家庭照片,里面有爸爸、妈妈、哥哥和我)。(指着照片中的爸爸)这是我爸爸。(指着照片中的妈妈)这是我妈妈。(指着照片中的哥哥)这是我哥哥。(指着照片中的我) 这是我。师:爸爸、妈妈、哥哥、我,(指着照片)这是我的家。师:(指着照片中的爸爸、妈妈、哥哥、我)XXX,这是我?生:爸爸/妈妈/哥哥(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生词“爸爸”,“妈妈”,“哥哥”,“这”,“那”等)三、生词相关 (30分钟)(一)读生词:老师教读,每个两遍(可设计成游戏:老师读一遍,学生读两遍;老师读两遍,学生读三遍;老师读三遍,学生不读。违规者要起来替老师领学生读);师生齐读;接力读,一个人读两词;抽点接力读。(二)讲生词 (尽量用前三课所学过的词)1、这:(拿出中国地图)例如:这是北京。这是上海。这是香港。(拿出塞拉利昂地图)例如:这是弗里敦。这是博城。这是马肯尼。老师与学生讨论家庭。“你家在哪? 你家有几个人?他们都是谁? 2、那:(利用两幅地图,中国地图放在教师远处)例如:这是塞拉利昂地图。那是中国地图。(利用教室里的学生座位远近)例如:这是Victoria。那是 Bangura。3、爸爸:(利用准备的家庭照片、以及课文13页图片)例如:这是我爸爸。那是Mike(的)爸爸。4、妈妈:(利用准备的家庭照片、以及课文13页图片)例如:这是Mike(的)妈妈。那是我妈妈。5、哥哥:(利用准备的家庭照片、以及课文13页图片)例如:这是我哥哥。那是Mike(的)哥哥。6、姐姐(利用准备的家庭照片、以及课文13页图片)例如:这是Mike(的)姐姐。7、不(利用准备的家庭照片、以及课文13页图片)例如:(故意指着家庭照片中的哥哥)这是我姐姐。生:(NO)那是(你)哥哥。引出“不”的用法。师:(引出“不”的用法。) 这是我哥哥。这不是我姐姐。(三)练生词1、再出示课文第一页的主情景图,教师朗读课文的生词,学生听,掌握每个生词与课文人物的对应,熟悉每个生词的发音。2、出示词语卡片“爸爸”,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跟着老师读,同时点两名同学进行朗读,纠正他们的读音,再全班齐读两遍。3、“妈妈”“姐姐”“哥哥”同上。展示词语卡片的人物图,对学生进行点读,要求学生快速说出家庭成员的称呼,检查学习效果。4、游戏:看谁说得又快又准老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分成两组。举手抢答老师手中卡片的词,抢答成功并读音正确得1分,抢答成功读音错误扣1分。获胜的一组给予表扬,发一面小红旗。5、板书汉字“爸爸”,“妈妈”。请学生翻到课本17页,引导学生观察“爸”、“妈”两个字的结构、笔顺,数一数他们的笔画数。 词汇扩展:“弟弟”“妹妹”。第二课时一、课文及句型练习 (30分钟)(一)这是我爸爸。 那是我妈妈。1、这 那请离老师最远的同学举起卡片“爸爸”,同时老师用手指向黑板上的卡片“妈妈”,说“这是妈妈,那是爸爸。”让学生了解“这”与“那”的区别。领读,各三遍(15页,练习3):2、这-这是-这是爸爸-这是我爸爸。那-那是-那是妈妈-那是我妈妈。替换练习:妈妈、哥哥、姐姐、弟弟、Victoria、Bangura、李老师3、游戏巩固:准备:一张家庭照片;每个家庭成员标注中英文名称(或者有学生带来的大家庭照片更好)。 爸爸Dad: age 40 妈妈Mom:36哥哥Green:18 姐姐Jane: 16 弟弟David:12 妹妹May:8过程:由6个学生在写有 爸爸Dad、妈妈Mom、哥哥Green、 姐姐Jane、弟弟David、妹妹May的纸条中抽一张,抽中的哥哥Green、 姐姐Jane、弟弟David、妹妹May的4位学生分别根据自己选择的身份上讲台介绍家庭成员,使用汉语介绍家庭成员“这那是 。”时间允许,可以把班级分为3-4组来进行游戏,完成介绍家庭成员最快的组获胜。(二)那不是我爸爸否定副词“不”展示图片“妈妈”,问同学们“这是你爸爸吗(Is this your father)?”待学生回答后,板书:这(不)是我爸爸。这是我妈妈展示图片“哥哥”,问同学们“这是你姐姐吗(Is this your elder-sister)?”待学生回答后,板书:这(不)是我姐姐。这是我哥哥。用所学名词反复练习语言点:表示否定意思时,使用“不是+N”。例如: 我不是中国人。我是塞拉利昂人。 那不是北京。那是上海。 完成练习(课本15-16页,练习5、6)。(三)这是你哥哥吗?再展示图片“爸爸”,问同学们“这是你爸爸吗(Is this your father)?”待学生回答后,板书:这是你爸爸吗?(问句)这是我爸爸。(肯定)再问同学们“这是你妈妈吗(Is this your father)?”待学生回答后,板书:这是你爸爸吗?(问句)这不是我爸爸。(否定)语言点:表示问句时,在肯定句加上“吗?”(注意,肯定句的“我”在问句中的要变成“你”)。例如: 肯定句 问句 这是北京。-这是北京吗? 那是上海。-那是上海吗?他是英国人。-他是英国人吗?我是塞拉利昂人。-你是塞拉利昂人吗?我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吗?二、拼音学习和练习(15分钟)拼音学习:d t n l ,操练顺序:领读 d t n l, 点读并纠正读音。拼读练习:示范da,让学生自己尝试读出ta na la。与i e u 的拼读如下。ti ni lite ne letu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