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英语直接抱怨语与间接抱怨语抱怨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关于言语行为,国内外已有不少论著。早在1955年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就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并于1962年出版了论言有所为一书。奥斯汀认为人类言语交际的最小单位并不是语言的各种句式,而是某种言语行为,如请求、感谢等。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引起语言学家们的极大关注。继奥斯汀之后, Searle于1969年又出版了言语行为一书,进一步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使这一理论在语言学中的影响更大。近些年来,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许多语言学家已从不同角度对许多语言中的请求、道歉等言语行为作过专门论述,但尚未有人对直接抱怨语与间接抱怨语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直接抱怨语与间接抱怨语进行较详细的论述和分析,旨在通过论证英语直接抱怨语的实施模式、情境变项、语用策略、间接抱怨语的人际功能及其应答模式来描写和解释这一语言现象。一、直接抱怨语与间接抱怨语的界定何谓抱怨?广义上讲,说话人心中不满,述说别人不对为抱怨。Olshtain和Weinbach (1987:208)给抱怨语下了如下的定义:在抱怨言语行为中,由于过去或正在进行的活动对说话人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说话人表达不满、烦恼、责难以作为对该活动的反应,并且这一抱怨常常讲给对这一冒犯行为至少要负部分责任的受话人。根据受话对象,抱怨语可分为直接抱怨语与间接抱怨语。直接抱怨语与间接抱106怨语的区别是,在直接抱怨语中,受话人即是这一冒犯行为的实施者,所以受话人要对这一冒犯行为负全部或至少部分责任。在直接抱怨语中受话人即是被抱怨的对象,这一特点决定了直接抱怨语为一种面子威胁行为;而在间接抱怨语中,说话人向受话人表达对某人、某事的不满,受话人对这一冒犯行为不负直接责任。直接抱怨语与/间接抱怨语的这一显著差异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二、实施直接抱怨语的先决条件从说话人的角度看,抱怨言语行为的实施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受话人施行了一个社会上不可接受的行为,这一行为违反了社会行为规范。(2)说话人发觉这一行为已对他/她或公众产生了不良后果,已构成了冒犯行为。(3)说话人领悟到这一冒犯行为已使说话人至少部分地摆脱了与受话人的社会合作关系,所以说话人决定表达他/她的不满、烦恼或挫败,尽管结果可能是“冲突型”的言外之力(conflict type of illocution)(Leech, 1983:104)。(4)这一冒犯行为使说话人具有了合法权力要求补偿,为了他/她的利益或公众的利益,挽回、消除这种冒犯行为。说话人实施抱怨言语行为,旨在改变那些不符合标准或并非期望的行为,确保受话人采取一些补救行动,如履行诺言、承认责任、纠正错误等等。三、直接抱怨语的实施模式及其语言特点Olshtain与Weinbach(1986)根据抱怨的严重程度,把抱怨语分为以下几种模式:(一)低于指责水平在这种模式中,说话人避免明显提到那个冒犯事件,最小限度地威胁受话人的面子。说话人有意缩小代价并增加受话人的利益。事实上,这种模式有意留给受话人一席空间,让受话人自己去解释是否说话人真正表达了抱怨言语行为。例如,如果受话人把果汁溅到了桌布上或纸张上,你可以说“Dont worry about it, theresno real damage.”或“Such things happen allthe time.”总之,这种模式的语言特点是完全避免直接或间接提及受话人或那个不可接受的事件。(二)表达不满或烦恼在这种模式中,说话人间接地、模糊地、并非明显地提及受话人或那个不可接受的事件,但的确表达了心中的烦恼。在此,说话人仍然尽量避免与受话人的公开冲突,却能够明确指出所存在的某种妨碍与侵害。例如:“Such lack of considera-tion!”或“This is really unacceptable behav-ior.”这些抱怨语并没有确切地说明哪件事是错的,谁该负责任。在使用这种模式的抱怨语中,受话人能够把它解释为抱怨语,但他/她也有可能忽视其言外之用意。总之,这种模式的语言特点是避免直接地、明显地提及受话人或那个不可接受的事件,但清楚地暗示了某一事件或行为已构成了对他人的冒犯。(三)明显的抱怨在这种模式中,说话人决定对受话人采用公开的面子威胁行为,明显地提及受话人或那个不可接受的事件,甚至提及两者,但并没有表达要采取制裁。例如,一个医生没有通知病人就推迟了手术,下面这些例句则是在这一情境下病人所实施的明显抱怨语。“Youre inconsiderate.”“You shouldnt have postponed such anoperation.”107又如,B约会迟到,A可以明显地抱怨道:“You are always late.”“Ive been wait-ing here for nearly an hour.”总之,这种模式的语言特点是/wudaojiaoxue/抱怨者提及受话人或冒犯事件,甚至两者都提到。(四)谴责和警告在这种模式中,说话人对受话人实施公开的面子威胁行为,并暗示要对受话人采取可能性的制裁。例如,对一个开会迟到了很长时间的人,如果采用这一模式进行抱怨,我们可以说“Next time Ill let youwait for hours.”又如,某学生只听导师课,而上另一位老师的必修课却经常缺席,在这种情境下,这位老师对他说:“Ill speak to your super-visor”,以示警告。总之,这种模式的语言特点是不仅提及受话人及受话人的冒犯行为,而且也明显提及了说话人将要采取的对受话人加以制裁的行动,所以这些抱怨语的语句都是将来时态,并且采用第一人称。(五)立即威胁在这种抱怨语中,说话人公开地攻击受话人的面子,并表示立即威胁。如:Pay the money right now.This is the last time Im letting youtouch my car.Im not moving one inch unless youchange my appointment.总之,这种抱怨模式经常采用带有立即后果的最后通牒的形式。其语言特点主要表现为使用现在时,并且明显提及说话人现在的行为,这一行为构成对受话人的即时威胁,以突出刻不容缓性。四、情境变项与实施直接抱怨语的语用策略(一)情境变项影响抱怨言语行为实施的情境变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就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而言,这里有三种可能:一是说话人的社会地位高于受话人;二是说话人的社会地位低于受话人;三是两者处于平等的社会地位,这些都会影响抱怨言语行为的实施模式及语用策略的选择。(2)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是影响抱怨言语行为实施的另一社会变项。交际双方是陌生人还是熟人,是朋友还是亲属,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抱怨言语行为的实施模式及语用策略的选择。(3)交际双方是否有契约约束交际双方所承担的义务是否存在契约约束,有契约还是没有契约,这是影响抱怨言语行为实施的又一个语用因素。例如,你正驾车行驶在一条主街上,突然一辆车无视“停车”交通标志,横穿在你前面。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是交通法律的一部分,显然这里存在明显的交通法律的制约,双方都应遵守交通法律,可一方却违反了交通法规。(4)期望值/受挫度期望值的大小、受挫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抱怨言语行为实施的语用变项。期望值与受挫的程度成正比。期望值越高,受挫的程度也就越大。期望值的高低与前几个变项密切相关。例如,学生甲和乙在大学里同修一门课,甲弄到了一些重要的复习材料,对结业考试特别重要,乙向甲借,可甲拒绝借给乙。在这一情境下,由于他们是好朋友,并且乙在过去还经常帮助甲,当然乙对甲的期望值会很高,相信对方会把材料借给自己,而事实并非如此,令乙大失所望,所以乙受挫的程度很大。显然这会影响抱怨的程度。108(二)语用策略(1)“退出”策略(opting out)上文我们谈到了实施抱怨言语行为的先决条件,然而并非具备了这些条件,就一定会出现抱怨言语行为。有时人们会有意采用“退出”策略,根本不行使抱怨言语行为, /shufalunwen/对受话人的冒犯行为不加指责,把所受的挫败缩到最小程度。如,A is late. B: Glad you could come.I just got here myself.这里B通过把所受挫败缩到最小限度,来“退出”抱怨。又如,A is late. B: Glad you could come. Imafraid I didnt give you very good direc-tions.这里B通过承担责任来“退出”抱怨。采用这一策略,一方面可避免伤害受话人的面子,同时也使受话人感到说话人是体量他人的;另一方面,由于说话人没有表达不满和失望,没有对受话人的不可接受行为进行谴责,所以说话人可能仍会受挫。(2)“非公开提及”策略(off-record)“非公开提及”策略是指说话人通过采用暗示、含糊的表达、反问等形式来实施抱怨言语行为。这里说话人不明显提及受话人或冒犯行为,不明显指责对方,以避免伤害受话人的面子。如果受话人领会了说话人的暗示,受话人会有相应的反应,如道歉、允诺、提供补偿、纠正错误等,使说话人不再感到烦恼。例如,人们正排队等待到柜台买东西,突然一个人挤过来试图站在A前面,这时A可以说,“Im the last in line.”这里A顾及了对方的面子,既没有提及冒犯者,也没有提及对方的冒犯行为,然而冒犯者很可能纠正自己的行为,这样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3)“公开提及”策略(on-record)“公开提及”策略是指抱怨者在抱怨过程中公开提及受话人或受话人的冒犯行为,甚至同时提及二者。“公开提及”策略又可分为缓和策略(the mitigated strategy)和非缓和策略(the unmitigated strategy)(Katz, 1987)。缓和策略,顾名思义,通过使用言语缓和剂(verbal mitigator),如模糊限制语maybe, just, a little, kind of, per-haps, really, you know等来缓和、减轻抱怨的程度。试看下例:I think uh its just in my opinionmaybe the grade was a little low.这是一句学生向教授表达不满,抱怨教授给的分数太低的抱怨语。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没有直接表达分数太低,而是用了一连串的言语缓和剂来减轻抱怨的程度。非缓和策略与缓和策略正好相反,是指说话人/抱怨者不使用任何言语缓和剂,认为无须再顾及对方的面子,有必要直截了当地表达不满与挫败,明确提及受话人或受话人的不可接受行为。由于这种抱怨常常带有个人威胁、污辱,甚至咒骂等,如youre an idiot,所以说话人与受话人往往会产生正面冲突。总之,在交际中,选用哪种策略更适合、更得体,且能实现抱怨言语行为的行事功能,这要根据交际的具体情境而定。以上我们论述了直接抱怨语的实施模式、情境变项及语用策略,从中可以看出直接抱怨语的主要语用功能是实现其行事功能,然而间接抱怨语的主要功能并非是这种行事功能,而更重要的是体现其人际功能。五、间接抱怨语的人际功能(一)间接抱怨语作为conversationalopener具有重要的人际功能Halliday( 1978:1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级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湖南社区《网格员》考前模拟题(含答案)
- 本科毕业论文附录模版
- 无人机培训课程开发与优化方案
- 西药毕业论文
- 铝灰渣物理化学性质分析方法
- 地下排水管网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 小学数学毕业论文题目
- 院感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试题及答案
- 本科毕业论文 模板
- 2025-2030中国工业用地开发与产业升级分析报告
- 2025年教育学家教学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培训考试试题(有答案)
- 第1课 互联网和物联网 课件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如东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项目初步验收汇报
- 2025年湖南省高考真题卷政治和答案
- 混凝土防暴墙拆除方案(3篇)
- 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
- 语“你相遇”文启新程-2025年秋季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2025-2026学年高中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