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第五章.ppt_第1页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第五章.ppt_第2页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第五章.ppt_第3页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第五章.ppt_第4页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第五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地图符号化 2 第5章地图符号化 第1节地图符号 地图的语言 第2节符号的分类与量表 第3节符号的视觉变量 第5节符号与图形的心理感受特点 第6节注记 第4节色彩 第5章地图符号化 第1节地图符号 地图的语言 本章首页 4 一 符号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瑞士语言学家F D Saussure 索绪尔 二元关系论 形式 内容 地图 5 二 地图符号学与地图语言学 地图符号学概念模型 将符号学 语言学应用于地图学 形成地图符号学与地图语言学 语法 语用 图例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6 地图符号的基本特征 二 地图符号学与地图语言学 地图符号有一定的约定性 地图符号可等价变换 地图符号是空间信息和视觉形象复合体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空间信息 视觉形象 形状大小色彩 第5章地图符号化 第2节符号的分类与量表 本章首页 8 3维 一 地理现象的空间维度及其符号化 一 点状分布 三 面状分布 空间维度 空间分布 符号化 根据地图比例尺和制图目的不同 同一地物可有不同空间维度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1 按符号的空间分布情况分类 2 从视觉上地图符号可分为形象符号和抽象符号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3 按地图符号的比例分类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不依比例符号 点状符号 上海市半依比例符号 线状符号 依比例符号 面状符号 象形符号 几何符号 抽象符号 11 二 属性特征度量标准及其符号化 精确度等级功能 量表系统是按从定性到定量 由低到高的四级 或四类 精确度描述和区分制图对象的属性特征 低高 属性度量标准 量表系统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12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12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第5章地图符号化 第3节符号的视觉变量 本章首页 14 一 视觉变量 视觉变量是构成图形符号的基本要素 也称图形要素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15 一 视觉变量 形状是指符号本身的图形轮廓 是视觉上能区别开来的几何图形的单体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16 一 视觉变量 二 尺寸变量 尺寸变量是指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各几何维度上 长 宽 高 面积 体积等 的度量变化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17 一 视觉变量 三 方向变量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18 一 视觉变量 四 颜色变量 既可表达定性特征的不同 也可表达定量特征的差异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19 一 视觉变量 也称纹理或底纹 是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点 线组合排列成的图案 网纹分量 排列 样式 尺寸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20 二 视觉变量的组合 常用组合 形状 形状形状 尺寸形状 方向形状 颜色形状 网纹色相 亮度 彩度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1 点状符号中 改变形状 间断形状 附加形状 组合形状 改变方向 2 线状符号形状的连续变化 3 面状符号的结构变化 网纹变量起重要作用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第5章地图符号化 第4节色彩 本章首页 23 一 色彩的三属性 紫光 380 420nm 蓝光 420 450nm 青光 450 490nm 绿光 490 560nm 黄光 560 590nm 橙光 590 620nm 红光 620 780nm 基本色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24 一 色彩的三属性 也称明度 表示色彩的明暗程度 由色彩反射或透射的光量所决定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25 一 色彩的三属性 相对于光谱色的纯洁度 也称纯度 饱和度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红色 绿色 兰色 神经兴奋曲线 红橙黄绿青兰紫 27 一 色彩的三属性 加色法 光的混合为加色法 愈加愈亮 白色光 是屏幕地图的设色依据 减色法 颜料的混合方法 颜料吸收光 越加越暗 黑色 印刷地图的设色依据 多用原色和间色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色光加色演示 色光加色法 色彩是人眼受到光刺激后产生的感觉 色光加色法 色彩是人眼受到光刺激后产生的感觉 色光加色法 色彩是人眼受到光刺激后产生的感觉 色光加色法 色彩是人眼受到光刺激后产生的感觉 色光加色法 色彩是人眼受到光刺激后产生的感觉 色光加色法 色彩是人眼受到光刺激后产生的感觉 色光加色法 色彩是人眼受到光刺激后产生的感觉 结束 35 二 色彩的表示 一 蒙赛尔色立体 蒙赛尔色环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36 二 色彩的表示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37 四 地图用色设计 一 增强地图的表现力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38 四 地图用色设计 一 增强地图的表现力 生理学基础 前进色和后退色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暖色相由红 橙和黄等色构成 给人以温暖 舒适 有活力的感觉 视觉上效果使其更贴近观众 并在页面上更显突出 冷色来自于蓝 青和绿等色 感觉显得稳定和清爽 它们看起来还有远离观众的效果 39 四 地图用色设计 色彩恒常性 当光源的光谱成分发生变化时 被观察对象的颜色感觉会保持不变 不同背景下色彩向对立色转化 心理学基础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40 四 地图用色设计 用色习惯 其他因素 社会背景民族习惯文化层次专业倾向年龄层次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第5章地图符号化 第5节符号与图形的心理感受特点 本章首页 42 一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二 视觉对比 一 聚类感受 三 层次结构 四 图形与背景 五 视觉平衡 诞生 20世纪20年代 研究对象 人类如何对视觉刺激产生视觉上的认知概念 主要观点 完形趋向律 脑 场 认知经验 倾向于简单 对称 规则 格式塔学派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43 一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相互类似的刺激容易组成整体 1 相似性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44 一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一 聚类感受 相互接近的物体组成一个整体 2 接近性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45 一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一 聚类感受 3 闭合性 地图上各类行政界线 地类界线 乡间小路 沼泽等符号的设计 都考虑了视觉图形使人产生的闭合与完形心理特点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46 一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1 线画对比 在心理上 线宽和类型的对比增加了视觉的刺激 线宽之差大于0 1mm才能被读者区别并产生对比 2 色彩对比 亮度对比 彩度对比 色相对比 冷暖对比 3 网纹对比 网纹对比作用类似于色彩对比 只是网纹多数用于面状符号 其对比程度通常由定性制图或定量制图的性质所决定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色相对比 明度对比 补色对比 纯度对比 1 亮色与暗色相邻 亮者更亮 暗者更暗 灰色与艳色并置 艳者更艳 灰者更灰 冷色与暖色并置 冷者更冷 暖者更暖 2 不同色相相邻时 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 3 补色相邻时 由于对比作用强烈 各自都增加了补色光 色彩的鲜明度也同时增加 4 对比效果 随着纯度增加而增加 同时以相邻交界之处即边缘部分最为明显 5 对比作用只有在色彩相邻时才能产生 其中以一色包围另一色时效果最为醒目 48 一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应该在制图主区与邻区之间 地图主题与地理基础之间 主题的一级分类之间加强对比 而主区的各个子区间 主题的次级分类则应以协调为主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四 图形与背景 明暗差异产生图形良好的边界产生图形清晰的区域产生图形熟悉产生图形较小区域容易成为图形 49 一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 五 视觉平衡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平衡是一种均衡的状态 视觉平衡的两个主导因素 重力 方向 在地图上重力 图形的绝对位置 尺寸 形状 方向 图形的相对位置 内容 形状 图形的视觉感受特征 视觉对比 线划 色彩 网纹 层次结构 图形与背景 视觉平衡 区分主要和次要 视觉中心高于几何中心5 位置 尺寸 形状 色彩 方向 51 二 视分辨力的限度 人的裸眼对外界物体的分辨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即所谓阈值 看物体的最小视角 看到物体的最小尺寸 在正常情况下 最小视角为1 单位 mm 在正常情况下 最小尺寸如表 可辨尺寸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第5章地图符号化 第 节注记 本章首页 53 一 注记的作用 二 说明注记 一 名称注记 三 图幅注记 地图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文字说明 它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 注记也是一种地图符号 名称注记包括地名 河名 山名等 其中以地名为主 说明地理要素具体的属性值 指对整幅图的各种说明文字 如图名 图例说明 制图说明等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54 一 注记的作用 说明注记 专有名称 主要街道 特殊地图名称其他说明注记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55 一 注记的作用 指的是对整幅图的各种说明文字 如图名 图例说明和制图说明等 本节首页 本章首页 56 二 注记的设计 地图注记的内容既要准确传达信息又要力求简明扼要 一方面要精简文字减少冗余 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使用缩写 以防产生误解 除非你能确信读者一定熟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