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 1.2 型提升绞车滚筒部分设计(剖分式)开题报告_第1页
JT- 1.2 型提升绞车滚筒部分设计(剖分式)开题报告_第2页
JT- 1.2 型提升绞车滚筒部分设计(剖分式)开题报告_第3页
JT- 1.2 型提升绞车滚筒部分设计(剖分式)开题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下载本文档参考使用,如果有疑问或者需要CAD图纸的请联系q1484406321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JT- 1.2 型提升绞车滚筒部分设计(剖分式)学生姓名张建明专业班级机制06-1班学号310604010130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本次设计的题目是JTK1.2型提升绞车滚筒剖分设计。提升绞车作为矿山的常用提升设备,一般用于矿区的地面提升,也可用于铁矿等无瓦斯的井底提升。JTK- 1.2 型提升绞车在铁矿等无瓦斯井底或特殊地面作业时,由于绞车是分体式结构,其滚筒尺寸相对某些特殊环境有点过大,这给提升绞车的运输和安装带来不便,甚至出现绞车无法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安装情况。针对此现象,对绞车的滚筒进行剖分设计,化大尺寸为小尺寸,以满足运输要求,而使用性能不变。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一个系统性的总结与运用,同时也是一次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很好的机会,而且毕业设计也是大学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所以我会特别珍惜这一次最后的学习机会,认真扎实的完成我所分配的设计任务,使大学最后的几个月生活在学习和进取中充实的度过。另外,毕业设计还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开发思维和协调工作的能力,这对我参加工作后能否尽快地适应社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所选定的设计课题通过实习,结合工程实际独立完成设计工作。受到一次机械工程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能较快适应生产一线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管理工作。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将会提高自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科研和工程实际中的技术水平,也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识图和制图能力,查阅手册、使用国家级标准和信息资料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同时也将培养自己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使自己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提高自己运用科研成果和新技术能力,以及对现有机械设备和生产过程进行技术改造的能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将培养自己严谨求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使自己树立正确的生产观点和技术经济观点,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机械行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矿山提升机是矿山大型固定机械之一。矿山提升机从最初的蒸气机拖动的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发展到今天的交-交变频直接拖动的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和双绳缠绕式提升机,经历了17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国内外经常使用的提升机有单绳缠绕式和多绳摩擦式两种根据制造工艺的不同,可把提升机的滚筒结构分为铸造一焊接混合型(支轮为铸造,滚筒为焊接)和焊接型。JT系列提升绞车可供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在倾斜巷道作升降物料和人员之用,也可作为小型竖井的提升设备。此外,还可以地下或地面作其它运输及辅助工作。JT-0.8型矿用提升绞车主要用于矿井运输、调车及斜坡提升物料之用当支轮的变形与简壳的变形相比可以忽略时,称它为刚性支轮,均为刚性支轮。如支轮的变形与筒壳变形相比不可忽略时,称它为弹性支轮。它的特点是筒壳与支轮的应力分布较均匀。经验表明,刚性支轮的结构在制造工艺上较复杂,而且往往容易出现早期失效。因此,现代大中型提升机滚筒常采用的弹性支轮滚筒结构。弹性支轮滚筒这种结构共同的持点是取消了支环,用较厚的简壳来承担载荷,并且支轮改为辐板式 (即在支轮上开有两个人孔)或圆环式。这样做工艺上较简单,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焊接工艺不当造成加强筋附近的局部应力过高。经验表明,这种改进是成功的。弹性支轮滚筒结构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刚性支轮的辐板与轴线垂直,而弹性支轮滚筒的支轮与轴线成某一角度(约3一6。),初看起来,这种倾斜式辐板似乎可以减少筒壳与支轮连接点的刚度从而减小其弯应力,但由于增加了压缩应力,故对减小合成应力水平并不有效,加上它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故不再倾向于使用它了。滚筒外一般设有木衬,并在其上车出绳槽,目的是减少钢绳与简壳直接接触面造成的磨损,并使钢绳排列整齐。绳槽有螺旋形及环形两种,在单层缠绕时采用螺旋形绳槽就足以使排绳整齐。JT系列提升绞车主要用于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的倾斜巷道和小型竖井做提升和下放物料用,其中1.2米、1.6米也可作升降人员用,目前国内外针对JT型矿用提升绞车的研究主要是其电控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主轴装置等,针对提升绞车现场使用时遇到了在铁矿等无瓦斯井底或特殊地面这些特殊环境下作业时不便于运输和安装,甚至绞车无法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安装。我校邓小玲教师于2004年对JTK- 1.2 型提升绞车的滚筒进行了剖分设计,解决了以上问题,现将该设计方法用于改造JT- 1.2 型提升绞车的滚筒,以解决特殊环境下不便运输和安装的问题。三、毕业设计所用的方法1、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2、在图书馆查找借阅JT型矿用绞车及机械设计制造相关资料书籍;3、通过学术期刊了解提升绞车设计改造的最近动态;4、与导师充分沟通交流;5、了解现场实际使用情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造设计。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1 苏翼林. 材料力学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 彭兆行. 矿山提升机械设计M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3 潘英. 矿山提升机械设计M .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4 韩华,卢海标. 提升绞车滚筒的解体方法J . 江苏煤炭,2001 ,(2) :11 - 12.5 王海涛,吴健壮. 竖井天轮胶衬与木衬的对比分析J . 黑河科技,2002 , (4) :26 - 27.6 邓小玲,闫永刚. JTK-1.2型提升绞车滚筒部分设计.煤矿机械,2004.7 王玉霞. 提高卷筒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J. 化工之友 , 2007,(09) :138 邵玉峰. 卷筒承载能力的提升J. 黑龙江科技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