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血小板的效果评价.doc_第1页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血小板的效果评价.doc_第2页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血小板的效果评价.doc_第3页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血小板的效果评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血小板的效果评价康娜(天津市血液中心 300110)摘要:目的:评价分离机分离血小板的质量。方法:比较分离机制备和手工制备的血小板在血小板回收率、红细胞、白细胞的差别。结果:分离机制备的血小板在回收率上要明显高于手工分离,而且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混入量也明显低于手工制备。分离机制备后血小板在形态上也没有过多的改变,没有造成血小板凝聚。结论:建立的手工分离血小板标准化制备技术适合大部分采供血机构。 关键词:手工分离,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血小板近年来,随着临床血小板用量逐年上升,手工采集的血小板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使得原本浪费的资源又得以大量应用。1为使手工分离血小板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我中心近年来引进了全血成分分离机,使制备过程全部在密闭的联袋系统中进行,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具有实用价值的制备方法,我们为了评价分离机的制备效果,于手工分离进行了比较,并对制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下面就其研究情况作一介绍。1材料与方法1.1 仪器:TACE-II TERUMO全血成分分离机;SORVALLRC3BP离心机; 库尔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热合机;电子称.1.2 试剂: 库尔特清洗液;库尔特稀释液;库尔特溶血素1.3 血液来源:均来自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1.3 实验方法:1.3.1手工方法和全血成分分离机分离的效果比较无菌采集的ACD-B的抗凝全血(400ml)60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袋。统一称重,留取全血样本后进行离心,离心条件均相同(222,第一次离心:2600g /14min,第二次离心:183g/10min)。A组使用全血成分分离机分离,B组采用手工分离。分离血小板成品后,分别检测全血样本和成品血小板的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含量;MPV和PDW值。1.3.2全血分离机分离出的血小板分离前后质量的比较将A组分离前后的MPV和PDW值分别进行比较,观察分离前后血小板在形态上有无明显损伤。1.4测定方法用库尔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计算红细胞回收率浓缩血小板回收率。1.5数据计算:血小板回收率=(浓缩血小板计数*浓缩血小板净重/1000)/(全血血小板计数*全血净重/1000)1.6:统计学方法1.6.1:手工方法和全血成分分离机分离的效果比较,采用t检验1.6.2全血分离机分离出的血小板分离前后质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2 结果:2.1手工方法和全血成分分离机分离的效果比较(表1):表1分离机分离的和手工分离的血小板效果比较全血分离机分离手工分离tP血小板回收率(%)70.110.152.910.96.30.05红细胞含量(*109)0.900.261.590.576.00.05白细胞含量(*108)0.520.150.980.455.30.05浓缩血小板重量(g)*63.23.568.813t=2.30.05注:*方差不齐采用近似t检验为了更清楚的显示比较效果做了以下两个图表2.2血小板分离机分离后血小板的变化(表2):表2血小板分离机分离前后血小板MPV和PDW的变化分离前分离后tPMPV7.851.357.351.251.490.05PDW15.683.0515.343.370.410.053讨论3.1:手工方法和全血成分分离机分离的效果比较:从表1可看出分离机制备的血小板在回收率上要明显高于手工分离,而且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混入量也明显低于手工制备。手工分离由于人员技术差别和环境的不同,成品血小板的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在第二次离心分离血小板时,很容易混入红细胞和白细胞,分离机由于有探测器准确的判断和推板的均匀施力,使得血小板能保证在不混入过多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分离出血小板。这就使血小板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另外由于个人的技术水平不同,分离后所得的浓缩血小板重量和悬浮红细胞压积的差异较大,从图2可看出,手工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和悬浮红细胞压积的CV值均大于分离机制备,虽然两者分离的血小板重量都合格,但机器分离的血小板重量比手工分离的CV值要小的多,重量更稳定,使临床更满意,而且悬浮红细胞的质量也控制的更稳定。3.2全血分离机分离出的血小板分离前后质量的比较:MPV显示血小板的平均大小PDW显示血小板大小的均一程度,如果血小板发生凝聚PDW和MPV会明显变大,尤其是PDW更为明显。 2 聚集的血小板对患者是没有疗效的。数据显示分离前后血小板的平均MPV和PDW并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在制备后血小板在形态上没有过多的改变,没有造成血小板凝聚。手工分离血小板首先可以使手工所采全血中的血小板得到充分利用避免这一资源的浪费;其次血小板价格低廉,容易被病人接受,从全血中分离白膜再获得血小板,可以降低全血保存后微聚物的形成,降低了受血者发生肺,脑栓塞的危险性,减少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在欧美临床应用的血小板始终以手工采集为主。1但是长期以来,手工制备的血小板由于操作者的手法以及离心效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品的质量很难保证,并且整个制备过程也欠规范化、自动化,全自动血液成份分离仪通过光电探测技术帮助我们克服了手工制备血小板的弱点,实现了手工制备血小板的自动化,标准化,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保证了产品的有效性。此分离机及其标准化制备技术适合大部分采供血机构。参考文献:1 马曙轩,欧阳锡林,刘景汉.手工采集血小板的制备与临床应用.中国输血杂志,2004.10(17):372-37412 成小玲.血小板贮存损伤研究进展.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21(8)【通信作者】:康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