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文章细节亮起来”作文教学设计赣县白石中学 刘慧燕创课源起巴尔扎克说过:“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可是学生往往没有细节意识,不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写起文章来急如走马,忽略了美丽的风景。介于此,我想通过本堂课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描写细节,为文章添加亮彩。创课说明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这一创新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所创设的情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条理地写下来。创课思路1,音画导入,调动情感通过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戳中学生内心,打开学生开口表达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2、口头表述,学会感动由图片转换到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从情感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积极表达的自己的真情实感。3、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出示具有代表性的作文片段,引导学生注意细节的重要性,抓住一个细节进行刻画。4、实践运用,抒发真情5、课堂小结,强调重点教学现场一音画导入,调动情感(课前播放MTV常回家看看,同时展示出一组照片,共14幅)。师:同学们,老师刚才被你们听音乐看画面时的表情吸引了。怎么?是被什么感动了吧?说说你们从音乐和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生:(七嘴八舌)想家,是父母的爱,还有亲情二、口头表述,学会感动师:对呀,我们都在亲情的沐浴下成长,人间最真实最纯洁的莫过于亲情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照片,边欣赏边用眼睛捕捉最使你感动的画面,用“最令我感动的是因为”的句式说说你感动的理由,好吗? (教师提示说话的句型,并再次展示出那14幅照片,学生专注地看。) 生:最令我感动的是第三张照片,因为,在遇到挫折和伤害后,小女孩在妈妈的怀里得到了安抚。师:嗯,是母爱感动了你。生:最令我感动的是第五张照片,因为,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师:联想到自己那慈祥的奶奶。生:最令我感动的是第七张照片,因为,那是已到中年的儿子对母亲的孝敬,母亲瘫痪了,而儿子不但不嫌弃她,反而给她更多的爱。师:这一张照片是反映晚辈对长辈的孝敬,更加感人,我看到很多同学都还举着手,看来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动情点了,然而如果要把这些感动用文字展现给大家,要真正打动读者,这就要学会表达。那么,如何细致生动地表达这动情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几种让文章细节亮起来的方法。(出示课题:让文章细节亮起来)师: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同学的习作片段。自析自悟说是写的前提,只有表达清楚,才能写的流畅。三、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多媒体出示作文片段)可我能够感受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象到了我的床前,我似乎能听到妈妈平和温柔的呼吸声。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楞楞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世界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都加到上面也不为过。我曾经在一本书上读过一篇文章,说所有的母亲都喜欢在孩子睡觉时端详他们,当时我还不信师:请一位朗读好的同学给我们读一读。(一位学生响亮、有感情地读这段文字。)师:同学们,小作者显然是被妈妈的爱感动了,他捕捉到的是怎样一个动情点呢?生:母亲在自己睡觉时爱抚地端详自己的镜头。 师:那你认为这当中最能体现母爱的是什么?生:母亲的眼神。师:不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小作者是怎么写妈妈的眼神的?用了一个什么词?生:愣愣。师:“愣愣”是什么意思?生:愣愣是失神的,呆呆的。师:那么说说看“愣愣”一词用得好吗?为什么?生:“愣愣”一词用得好,它充分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师:(小结)老师的看法跟你们差不多,但老师认为用“楞楞”一词来摹画妈妈的眼神后,总给人意犹未足的感觉,小作者没在最能体现母爱的“眼神”上停留,没有形成叙事的高潮,文章的感染力就不是很强。真遗憾!回忆一下你们刚才的描述,是否也有类似的遗憾?生:有。师:或多或少都有点吧?该怎样避免这样的遗憾呢?想不想学几招?生:(响亮地)想师:好,那就请大家一起看看老师对这个片段的修改吧。(多媒体出示修改的片段1)眼睛楞楞地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如果能读得整齐响亮、有感情,那就是对老师最大的鼓励。(生整齐、响亮、有感情地朗读。)师:老师将妈妈看我的眼神作了怎样的修改?生:写得更具体了。师:(小结)将妈妈看我那一动作进行了细细地分解,用一个慢镜头将妈妈看我的那一瞬间延长,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细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让妈妈的目光从我的头发上移向我的眉毛,我的眼,并用细腻的心去揣摩妈妈的心理,这样更把母爱表达地淋漓尽致,这种方法就是(出示:第一招: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同学们不想试试吗?妈妈的目光正往下滑呢,接着,她可能会把目光移向哪里呢?心里又在想些什么?试用这种方法接着写一两句。(学生练习,然后交流评价。)生:妈妈的目光滑向了我的脸颊,漫上了我的唇,我的嘴角微微翘起,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唱的摇篮曲,悠悠地牵着我的心,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入眠。师:好,注意到了妈妈目光移动的顺序了。生:妈妈的目光滑向了我的嘴唇,她的眼角微微湿润了,我知道她一定是想起了在我童年时对我犯的错了。师:妈妈看着在我嘴唇上留下的疤痕,后悔,愧疚,湿润了眼角呢。生: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鼻子上,她的嘴角微微翘起,我知道她是为我从她那儿复制的高鼻梁得意。师:妈妈看着女儿越来越漂亮,欣慰地笑了。师:真不错,一下子就掌握了。老师也写了几句,看看有没有你们写得好。(多媒体出示教师修改后的片断)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我知道那是找她自己的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师:简单吧!还想不想学第二招?师:(启发)当我们看到美丽的景色时,而我们通常只能说“真漂亮,真是太美”之类的,却不能具体地把眼前的美景表达出来,真所谓“眼前有景道不出”。你们在写作时,是否也有同样的经历?生:(齐声说)有。师:对,在我们的作文中常出现“妈妈真好”、“这真的太感人了”等等,却也不能具体地表达,没关系,学了老师第二招,保证你能摆脱这样的困境,你看,老师又用另一种方法将这“愣愣”的眼神写得更生动了。(多媒体出示修改片段2)眼睛楞楞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霞与小草的交谈!(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师:片段中运用了什么方法?生:有比喻、拟人、排比。师:对,我们还可以运用修辞,将细节写生动,这就是第二招。(出示:第二招:运用修辞,画其神韵)师:想不想试试?请大家仿照前面几句的写法,也写几句。(学生练习,然后交流评价。)生:那是清晨第一滴露珠对绿叶的亲吻,那是春天的小雨对大地的滋润,那是夏日的白云对荷花的依恋,那是秋天的落叶对大地的抚慰,那是冬日的雪花对腊梅的赞叹。师:春、夏、秋、冬,构成排比,太棒了!生:那是朝阳对花儿的怜惜,那是夕阳的余辉对树叶的依恋。生:那是夏日的清泉对小草的滋润,那是冬日的阳光对寒冰的关爱。生:那是巍峨的青山对绿水的呵护,那是暖暖的温泉对岩石的抚摸。师:又学了一招,看你们的眼神就知道,还不满足,是吧?那老师也不吝啬,就教你们第三招吧。(出示:第三招:变换角度,增加层次)师:任何一件事情总要涉及多个层面的关系,小作者主要写母亲的眼神,能不能从“我”的角度,再开拓一个新的层次?我们一起来学学。(多媒体出示修改片段3)我微微睁睁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楞楞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好象变成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幸福;一会儿,我好象又变成了一朵俏丽的月季花,激动得母亲绽开了笑颜;一会儿,我好象又变成了一副五彩的画,陶醉得母亲在那儿欣赏啊欣赏!(教师范读)师:文章是怎么改的?生:变换角度,从“我”的感觉来写。师:呵,都跃跃欲试了,你们一定能比老师写得好,试试吧。(学生练习,然后交流评价。)生:一会儿,我好象又变成了一朵坚强的腊梅,自豪得母亲眼里含着泪花。师:真不错,母亲为有这样一个坚强的儿子而自豪,老师也为有这样聪明的学生而骄傲!生:一会儿,我好象又变成了一杯香醇的美酒,陶醉得母亲两颊泛起了红晕。生: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朵傲霜的秋菊,自豪得母亲脸上笑开了花。生: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棵健壮的树木,骄傲得母亲脸上露出了笑容。生: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只正在燃烧的蜡烛,温暖得母亲两颊泛起了红光。师:善于变换角度,从与事件相关的多个层面上着笔,会使关键处的叙述层次更丰富,更生动。表现那么好,老师再教你们一招。(出示:第四招:类比联想,添其内涵)师:罗勃郎宁有句话说:“故事永远是旧的,也永远是新的。”我们所遇到的故事可能早已存在,因为类似的情节一定在这个世界上演着。如果我们把这些能够印证我们故事的故事放在一起,那么我们的故事也便具有了更多的内涵。老师又将楞楞的眼神作了这样的修改。(出示修改片段4)我微微睁睁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楞楞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曾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无言的祝福;我曾在屠格涅夫的呱呱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幸福的安详;我曾在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中见过,那母亲的眼神里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珍爱!(生自由朗读)师:老师运用联想,进行类比粘连,使故事的内涵丰富了吧?不过,使用这种方法有个前提,那就是要拓宽自己的阅读面,丰富积累。希望同学们爱上读书,多积累一些写作素材。老师相信大家如能从今天起就树立起“细节”意识,培养自己敏锐的感受力,将来写作就不会再急如走马,忽略美丽的风景了。四、实践运用,抒发真情师:接下来才真是你们大展身手的时候,我们先回顾一下今天学的这四种方法,(出示幻灯)然后再来看一看那几张照片,(出示照片)选择一张照片,抓住最令你感动的一个点,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运用刚才所学的四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细致地描写最令你感动的一幕。(学生写作,教师巡视。然后选取学生作品交流、评点)生:最令我感动的是左下角的一幅画。一个大概七八岁的小女孩,身上穿着皱皱巴巴的看不出颜色的衣服,背上还背着她那不会走路的妹妹,疲惫地靠在个小木桩上。她好像还没从灾难中醒悟过来,愣愣地看着她的家园。她是在回忆前不久与父母相聚的快乐时光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眼神啊!像绿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树枝,像荷花失去了荷叶的保护,像春天失去了绿色的点缀,像开的灿烂的花朵被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连根拔起!多么可怜啊!两个这么小的孩子,突然间就失去了父母的疼爱和呵护,以后漫长的日子,谁来关心、谁来爱护呀?请伸出你们的双手,帮帮她们吧! 师:你认为他写得成功的地方在哪?请同学们从他抓住的动情点和具体的描写这两方面去考虑。 (其余学生习作和点评略)五、课堂小结,强调重点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运用具体细致的描写即细化动作延长过程,运用修辞画其神韵,变换角度增加层次,类比联想添其内涵等四种方法再现动情点,从而去学会表达真情,达到以“我手写我心”的目的。其实人的一生中,许多往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已忘却,但有一些不起眼的瞬间却依然那样清晰、那样动人。那么就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品味那些动人的瞬间吧!让真情在我们笔尖涌动!创课所得新大纲要求: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我力求做到这一点。采用情境创设法、介绍讲解法、下水示范法、分层评价法、分析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情景再现、比较鉴赏、知识迁移、互动合作等学法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与训练。为了凸显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社区老年人营养配餐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二手房买卖合同补充条款及房屋交易合同备案服务协议
- 2025版商铺转租租赁物使用限制与责任界定合同
- 2025版科技项目研发成果托管合作协议
- 2025年度自流平地板买卖合同范本
- 2025版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担保合同
- 2025版牲畜养殖企业承包与养殖产业链合作合同
- 2025年互联网企业知识产权抵押贷款合同
- 2025东莞租赁合同范本(含租赁期限延长)
- 2025版新能源发电设备采购与现场安装维护合同
- 手术室护理相关知识100问课件
- 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解读(73页)
- 生物必修一课程纲要
- 南方332全站仪简易使用手册
- 人民调解员培训讲稿村级人民调解员培训.doc
- 高低压配电安装工程-技术标部分(共41页)
- 监理规划编制案例
- 文献检索外文数据库
- 图画捉迷藏-A4打印版
- 受限空间作业票
- 盘扣式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