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教科书.doc_第1页
珍贵的教科书.doc_第2页
珍贵的教科书.doc_第3页
珍贵的教科书.doc_第4页
珍贵的教科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珍贵的教科书一课课堂实录备用资料 2010-11-20 14:32:52 阅读9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 导入:师:什么是“教科书”?(板书:教科书)生:就是课本。师:同学们,什么是珍贵?(板书:珍贵)生:很喜欢的东西。生:宝贵。师:说的对,东西宝贵、意义深,我们说它珍贵。生活中,你把什么看作珍贵?生:生命,师:生命是珍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好好珍爱。生:时间;师:时间是珍贵的,我们要珍惜,不可浪费。生:亲人;师:血浓于水,亲情是珍贵的。可是,在60年前,一本教科书对延安小学的孩子们来说,却是最珍贵的!师:齐读课题(珍贵的教科书。)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生:教科书为什么珍贵?一本纸的教科书,珍贵在那儿?教科书是什么样的?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那段艰苦的战争岁月!二、整体感知1、师:课前,同学们一定预习了课文,(预习的比较充分),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注意生字、新词,在读的过程中,感受一下教科书珍贵在那儿?(学生自己大声读起来,我一分钟后打断了学生的读:孩子们,浏览就是快速的看,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三年级开始学习浏览,有的同学还没有读通顺,可以把读不好的地方反复的读。5分钟后学生陆续停下来。)2、师:同学们,课文读通顺了吗?为了更好的读懂课文,让我们先来读读本课要掌握的词语吧!出示词语: 炮火连天 盘旋 嘶叫 轰隆锅烟灰 黄土块 一捆书 振奋人心 争先恐后 欢呼一动不动 完整无缺 鲜血染红 渴望 珍贵 激励 师:请同学读第一行,你感觉到了什么?(生:战斗环境)是啊,延安小学的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学习的!同学们再读。师:谁来读第二行?感受?锅烟灰理解吗?(生:锅底下的灰)我感受到了,他们学习没有很多东西。)说明你预习的很好。你的眼睛很敏锐。师:第三行,请你来读。(找一不举手的孩子)你从词语中读出了什么?(生:高兴)你说的对,那你一定能读出高兴来,请你再来读。师:请同学们读第三行,这是写指导员保护书过程中的一些词语。(齐读)师:请同学们一起读最后一行。请你来谈谈,现在你认为教科书珍贵在那儿?(生回答略。)第一板块:条件艰苦,渴望1.在60年前,延安小学的孩子们学习条件困难吗?生:困难师:从哪里看出来?生:(读第一、二节)师:用自己的话说说。生:炮火连天 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师:我们现在有桌椅吗?(有)有是市政府刚给我们换的的崭新的桌椅;有黑板吗?(有)有什么样的黑板:(有高级的毛玻璃黑板)有粉笔吗?(有五颜六色的粉笔)有教科书吗?(有今学期刚发的没拿钱的教科书),同学们,我们的学习有有还有?你能再说说吗?(教学大楼、多媒体教学、电扇、暖气、26根灯棍、有精美的文具盒、还有喜欢的课外书、还有英语学习机)师:但是,这些在当时孩子们什么也没有,想也不敢想啊!(1、读了解困难感受艰苦)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从四个“没有”上体会了解当时学习条件有多么艰苦。(师读第一句,生接读)(2、读体会的学习热情)在这样困难的学习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孩子们学习热情却十分高涨,我们再来读。(3范读想象当时情景,体会对书的渴望)同学们,让我们身处“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的“教室”中去吧,让我们真切感受“教科书”对于延安小学的孩子们是多么神圣、多么珍贵、多么渴望啊!师:前面的困难都能克服,最困难的是没有书,他们对书是多么渴望啊!什么是渴望?(就是希望)程度不够,(很想)更接近了。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沙漠旅行者水喝没了,干粮吃没了,烈日炎炎似火烧,炙烤着他的身体,他的脸,面对还没走出的茫茫的沙漠,旅行者最想得到的是什么?【水!】对,延安小学孩子们对书的渴望就像旅行者对水的渴望一样。同学们一起来读: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教科书啊!(生读出渴望之情)师: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教科书啊!教科书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珍贵啊!(板书:珍贵)读书要思考,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才能深刻地感受、理解。第二板块:有书了,兴奋后来,有书了吗?(有了)怎么来的?(生:印书用的纸是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还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党中央的文件是用来指导革命的,这书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多么珍贵啊!再来读一读。(生再读,强调“印文件”)(板书:节省)师:听到有书的消息,同学们心里会高兴成什么样啊?同学们看看课文第37自然段。用一个词语来说。生:兴奋、振奋人心、争先恐后师:对啊,孩子们太高兴了,高兴得生: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去取书。师:什么是争先恐后?生:想去。师:孩子们,谁想和我一起去取书,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生:我去!我去!师:同学们这就是争先恐后。但是,由于十分危险,只能一个人跟指导员去,最后选了我去。我们来到印刷所,取到了书,恨不得一步就赶回村子,这时我和指导员心里是多么高兴啊!请你来读第8自然段。(生读出高兴的心情。)师:可是,后来怎样了呢?同学们拿好书,听老师读。(有感情的范读第9自然段)第三板块:用生命护书珍贵师:请同学们细细读10、11自然段的课文,看哪些地方打动了你的心,请你把它读出来。(生自读课文。)师:读书要用心的去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谁来读?生有感情的读。(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只是被鲜血染红了。)师:你读得真好,感情真深啊!我都被你的读感动了。你赶快说说,你怎么读的这么好啊!生:我读的时候,想象指导员趴在地上,书完整无缺,被鲜血染红的画面。师:好方法。读书想画面!师:我们像她这样读一读吧!还有什么地方感动了你?(生读第11自然段。)师:读的不错,同学们,拿起书,听老师读。(师声情并茂的范读11自然段)你心里是什么感受?生:感动、难过、悲伤。师:我请你来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2名学生读得很有感情。)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发现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已经被张指导员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师:指导员看着眼前用自己鲜血染红的珍贵的教科书,他有多少话想说啊!可是他已经不能再说,他也没有力气说(看课件图)师:虽然我们不能亲耳听到指导员要说的话,但是我们却能感受到指导员那可对我们充满期待的心。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替指导员写出心中最想说的话吧!(学生写话、交流,由于时间关系,只说了2个略)师:让我们把指导员的话深深的记在心里,一起来读一读 (多少年来,那捆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师:同学们,当我背着两捆书回到村里。大家看着渴望已久的教科书,看着在党中央关怀下印出来的教科书,看着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让我们再来读课题珍贵的教科书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珍贵的教科书板书(手指大屏幕,引导学生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1947年春天,延安小学的学生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他们非常渴望能有教科书,后来在党中央的关怀下终于有了教科书,指导员在取书回村的路上遇到敌机轰炸,为了保护教科书而牺牲的故事。师:你的语言非常简练。同学们,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代伟人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你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你又有什么问题产生呢?生1:指导员舍命护书,叫“血染的教科书”不是更贴切?为什么说是“珍贵的教科书”呢?师:是呀, “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师:你提出了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也是老师要问大家的问题。生2:我还有一个问题,文中有好几个省略号,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师:噢,你想知道省略号是什么意思,你真是一个非常细心的孩子。(幻灯片出示这两个问题)老师知道其他同学还有问题,这节课,我们将以第一个问题作为学习的重点,第二个问题呢,一会儿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试着把它解决,可以吗?生:可以。师:在学习之前,老师送给同学们一把开启心灵的金钥匙,(幻灯片出示学习要求:再读课文,合作交流,找出课文中能体现教科书“珍贵”的词语、句子或段,并说说自己的理解。)生:读学习要求,明确学习方法。师:知道这把钥匙怎么使用了吗?生:知道!师:那我们就用它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吧!老师相信,只要你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就一定有收获。(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师:老师发现,我们班有的同学一边读书一边动笔在书上勾一勾,画一画,记下自己的读书体会,“不动笔墨不读书”,这真是一个好习惯。刚刚我们的同学学习非常认真。现在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跟其他同学交流一下。生:从课文的第二段我知道当时延安小学的学习条件艰苦,“渴望”一词让我感受到当时教科书很珍贵。师:(幻灯片出示第二段内容,板书:渴望有书)“渴望”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生1:就是特别希望能有一本教科书。生2:老是想着如果有书了那多好啊!师:就是想得到教科书的心情特别迫切,对不对?生:对!师:那你能读出这种迫切的心情吗?谁来试试?提问一名学生朗读后出示第二段中句式:没有就;没有就;没有.就。同学们请看这句话。生:这是一个排比句。师:真是思维敏捷!不错,这是个排比句。这样的句式在朗读时它的语气是生:是逐渐加强的。师:对。这就好比我们唱歌时的渐强一样。谁来读一下这个排比句?提问两名学生朗读。师:从这个排比句中你看出什么了?生: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师:是啊,连学习所必需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在困难中尤为困难的是生:没有书。师:谁来读读这部分?生:朗读时抓住“最困难”、“一直”、“多么渴望”等词突出教科书的珍贵。师:孩子们多么希望有教科书啊!在这种时候,如果突然有人告诉你有书了,你的心情会怎样?生1:会特别特别高兴。生2:会很兴奋、很激动。师:请你怀着这样的心情读一下第三自然段。好吗?(两名学生读文)师:刚才两名同学读得真好,我都能感觉出你很高兴。那么什么是“振奋人心”?生:师:对了,就是使人振作,教人兴奋。生1:就是心情本来挺平静,一听到有书了就激动起来了。师:说的真好。如果现在我是指导员,孩子们,谁愿意和我一起去把书取回来?(学生纷纷举手,嘴里喊着:“我、我”)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的表现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是什么呢?生:是“争先恐后”。师:真准确!就是争先恐后,同学们,从这些词语我们能感受到孩子们得知有书的消息后是多么高兴。那么指导员呢,他的心情怎么样?你又是从哪看出来的?生1:指导员也很高兴。第三自然段中写到指导员“兴奋地对我们说”从“兴奋”这个词我感觉到他当时也很高兴。生2:还有第六自然段中的“微笑”,从这个表情也可以看出他很高兴。师:还有吗?还从哪可以看出来?生沉默。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三到七自然段,看谁有新发现?生3(很激动地):第四自然段!第四自然段中指导员说话时连续用了两个感叹号!师(握着生3的手):你真是细心的孩子!你读书时真的做到了“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同学们,这一段一共三句话。第一句用的是问号。生:师:这个问题有答案吗?生:有。师:对,是指导员自问自答。这样的问句叫生:设问句。师:你真聪明!同学们。咱们猜一猜:指导员在说这番话是除了高兴,还会有什么样的心情?生1:很兴奋。生2:很激动。因为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在这种条件下党还惦记着孩子们,给我们印了教科书,从这也能看出教科书的珍贵。师:(板书:关怀印书)真是懂事的孩子,说的很对。因此我猜,指导员说话时还可能有一点点自豪。谁来读一下这一部分内容?两名学生读。师:我们能不能采用分角色的方法读一下三到七自然段?(学生热情极高,跃跃欲试,分角色朗读时配合默契,角色把握准确。)师:课文中还有什么地方能体现出教科书的珍贵?生:第十自然段中“完整无缺”这个词让我感受到教科书的珍贵。因为这表示指导员正用自己的身体保护教科书。师:(幻灯片出示相应的内容,突出显示“完整无缺”。板书:舍命护书)“完整无缺”什么意思?生1:一点也没变,还是原样。生2:完好,没有缺损。师:理解得很好。什么“完整无缺”?生:教科书完整无缺。师:在什么情况下完整无缺?生:在遭遇敌机轰炸的时候。师:敌机轰炸,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你能想象得到吗?(做思考状,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你能用你自己的方式把这样的场面描述出来吗?生:模仿飞机轰炸时的声音、动作。师:(当听到学生模仿的爆炸声时吓一跳,扪住胸口,用行动肯定学生的表现。)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生1:害怕。生2:慌乱。生3:心惊肉跳。师:那你会怎么做呢?生1:跑!生2:卧倒。生3:找地方躲起来。师:这样做是胆小吗?生:不是,这是人在面对危险时本能的反应。师:你说的太对了。那指导员是怎么做的呢?谁来读读这一段?(通过这样的追问,步步深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深入体会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一生朗读。师:你读得很好。我注意到他对这一段中的两个省略号的读法是不同的。你注意到了吗?生:第一个省略号他停顿的时间短,那是指导员的话没来得及喊完;第二个呢,是“我“受伤了,晕过去了,所以停顿的时间长。师:你听得真认真,理解的也非常好!你能不能把这一段再读一遍?读后继续追问: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指导员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生1:因为孩子们太希望有书了。生2:因为这书来之不易。师:在指导员的心中,生命诚可贵,但教科书价更高。(出示课文第十一自然段。)同学们,在你的眼里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指导员?生1:是一位关心孩子的指导员。生2:是一位大公无私的指导员。生3:是了不起的指导员。师:现在他受伤了,面对这样的指导员,我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看出来的?生1:很激动。师:还有吗?生2:还有从“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地喊叫”这句话中的“扑”、“大声”、“喊叫”能看出我当时很激动。师:(点头)那么指导员呢?他现在什么样?生1:指导员很虚弱。生2:他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有了。师:我们读读这一段好吗?(一生读后,播放背景音乐。)我从昏迷中醒来,看到指导员身负重伤,心里想:这是一位多么可亲的指导员啊!当得知我们有书的消息时,他是多么兴奋、多么激动,然而此时,他的生命正收到死亡的威胁!于是一生有感情地朗读。师:这是一位多么可爱的指导员啊!就在刚才,我们俩还大步流星地、兴冲冲地往回赶。可是现在,他年轻的生命即将逝去。我们可能再也看不到他可爱的笑脸,再也听不到他亲切的话语了。于是一生充满激情地朗读。(有的学生眼圈发红,还有的落泪了。)师:这是一位多么可敬的指导员啊!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教科书,而是孩子们,而是孩子们的将来!(同学们纷纷举手,想读课文。)我们一起来读!(全班齐读,极富感染力。)师:指导员提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词语“将来”!将来怎么样呢?生1:将来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生2:将来好好建设祖国。生3:将来不要忘了我。师:我有没有听他的话呢?有没有照着做呢?生:有!师:你怎么知道的?生1:课文第十二自然段中说:“多少年来,那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生2:我补充一下他的说法,从那个“多少年来”和“一直激励这我前进”也可以看出教科书的珍贵。师:说得恰到好处!教科书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足见它的“珍贵”!(板书:激励前进)谁来读一下这一段?生读后,师结合板书进行小结:1947年春天,延安小学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孩子们渴望有书,显示出教科书的“珍贵”;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了书,这书中因为有了深情,就更显得“珍贵”;指导员舍命护书,这书就越发“珍贵”;这样的书对我产生了深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