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身工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常识,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创作背景。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3、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对包身工的同情和对黑暗制度的谴责,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2、把握文章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及语言特色。【知识链接】:一、创作背景:包身工反映的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前夕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的黑暗。当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贫困,东部沿海地区大批破产农民涌向城市,又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提供了廉价劳动力;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女子,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日本资本家就大量雇佣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揭露并抨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掠夺,对动员广大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到一定作用。二、作者作品:夏衍(),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县人。现代剧作家,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创作和电影创作。他的作品很多,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赛金花等话剧剧本,并把鲁迅的小说祝福、茅盾的小说林家铺子 等改编为电影剧本。作品收入夏衍选集。为了创作这篇报告文学,夏衍亲自深入东洋沙厂采访调查。他得到一位女工的帮助,混进包身工中两三次,为了看到包身工们上班的情景,夏衍足足做了两个多月的夜工。他深入生活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写成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三、文体常识:报告文学,是采用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它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其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情景导入】:【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并给下列画线字注音。蠕动(r ) 荤腥 ( hn ) 执拗(ni) 揩油 (ki) 皮辊 ( gn ) 蹒跚( pn)( shn ) 锭子(dng) 水门汀(tng ) 淋漓( ln )(l )骷髅(k )(lu ) 纠缠( chng) 呻吟(yn ) 弄堂( lng )2、筛选信息,制作“包身工信息档案卡片”包身工信息档案卡片年龄: 十五六岁 性别: 女 绰号:芦柴棒工作单位:东洋纱厂工作时间:十二小时居住条件: 鸽子笼、格子铺,空气充满汗臭、粪臭和湿气 工作环境:三大威胁(音响、尘埃、湿气)和三大危险(殴打、罚工钱、停生意) 来历(身份):灾荒乡下的咬着草根树皮的女孩子,签下包身契饮食条件:两粥一饭(籼米、锅焦、碎米和喂猪的豆腐渣)劳动待遇:每天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工资不及男工,吆喝、呼喊、没有做工和不做工的自由3、从你收集到得信息中,可以看出包身工过着怎样的悲惨生活?明确:劳动强度重、社会地位低、待遇极差、奴隶一样做工、猪猡一样生活等。4、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给“包身工”下个定义。明确:包身工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间),在上海东洋纱厂里(地点),为外国人工作的女工(工作性质)。因为这些女工在进厂时已经签订了卖身契,失去人身自由权,所以被称为“包身工”。(读出语言信息,进行整体归纳)【交流探究】:(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作者精心选材,描写了包身工们一天的生活状况。本文所用的手法是“点面结合”。所谓“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所谓“点”,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细节。这两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关系。“面”上的描述搭起了一个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点”的刻画,则是填充其中的具体材料。)1、那么,作者在叙述包身工的过程中是怎样在“面”铺开的基础上进行“点”的穿插的?明确:在本文里,“面”上描写主要指人物的群体描写,本文写了包身工的起床、吃粥、像放鸡鸭一般走进工厂、在工厂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都是先做一些概括性叙述,并没有具体刻画到某一个人物,而是整体速写人物的群像。而仅有面上的概括描述会单薄,于是作者还采取了“点”的描写,即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细节。典型人物:芦柴棒;典型事例:没吃上粥的包身工接受老板娘亲自制作的“美食”;典型细节:如她们“在离开别人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的小便”、“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等。2、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P91)反问褒词贬用贬词褒用反复排比对比夸张比喻【课堂小结】:【课堂检测】:1.下列各句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选出答案正确的一项( C )(1)“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2)她们是带工老板的机器。(3)老板娘气哄哄地放在这些廉价的、不需要更多维持费的“机器”们面前。(4)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对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A.(1)借喻 (2)暗喻 (3)借代 (4)借喻 B.(1)借代 (2)借代 (3)双关 (4)借喻C.(1)借代 (2)暗喻 (3)借喻 (4)双关 D.(1)借喻 (2)借代 (3)暗喻 (4)双关解析:此题考查对易混修辞的理解掌握情况。借喻侧重点在“喻”,借代侧重点在“代”,使用借喻修辞的句子,都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但借代修辞则不行;暗喻常用的比喻词是“是”“成了”等等;双关是指一句话含有字面和隐含的两层意思。答案:C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包身工的作者是沈端先,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B.课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为主线,又以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势为副线。C.课文记叙时注意点面结合。即对包身工居住条件、饮食条件和劳动条件作“面”的介绍,又对芦柴棒、小福子等典型作“点”的描写。D.课文在记叙中穿插了描写、议论、抒情。在结构上以空间为顺序,巧妙地将包身工的全部悲惨遭遇浓缩在一天的生活中。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文的文体、线索、选材和组材的掌握情况。本文在组材上是以时间为顺序的。答案:D3.请把第18段中描写“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并体会它们的作用。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表现力的分析能力。分析重点词语的表现力,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味出词语对描写对象的表达效果,对揭示文章中心主旨的揭示作用。参考答案:主要动词分别在第1句、第2句、第4句,分别是“摔”“踢”“泼”,表现了“打杂的”的凶狠。这一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主次配合很好。这三个动词,一个比一个凶。“芦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照应,又表现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示出芦柴棒遭遇的惨。短短的一段文字读来催人泪下,令人发指。这一描写,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深刻地表现了主题。【拓展提升】:评论:让“包身工”永远成为历史“陈迹”陈凤庚“我好累”5月30日深夜,广州市海珠区一家服装厂35岁的女工甘红英死在出租屋。医生注明:死亡原因是猝死。此前,从5月27日到30日,工厂为了赶活,甘红英每天都是从早上工作到次日凌晨。四天工作时间达54小时25分钟,累计加班逾22小时。她生前常提到自己“想好好睡上一觉”。甘红英原是四川一名女教师,因幼儿园停办南下打工。(6月2日南方都市报) 1936年夏,剧作家夏衍发表了他一生唯一的报告文学包身工,小时候我在语文课本上读过,对吃人的包身工制度深恶痛绝。今读甘红英之死,越读越象读一篇新版包身工。包身工们在日本人办的工厂“三井系”里,“生活如猪猡”,宿舍是“七尺阔,十二尺深”,平均居住面积0.6个平方,甘红英的宿舍宽敞些,但“房间外侧临近臭水沟,异味很大,屋里肮脏杂乱,连一盏灯都没有”;包身工4点1刻起床,5点上工,中餐及午休一小时,下午6点收工,每天12小时强劳动,甘红英连续三天工作都超过了14小时,最后一天“坚持不住了”,是10小时20分钟;包身工面临“殴打、罚工钱、停生意”三大危险,“甘红英们”被打的危险基本可以排除,但扣工资、开除还是家常便饭;包身工“生死疾病,一听由命”,甘红英的生命权也没有多少保障,以至于劳累死。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和国度,有强大的政府和公正的司法为累死的甘红英讨“说法”,有如我一样疾恶如仇的时评作者为她鼓与呼。 就在昨天的南方都市报上,也有一个员工劳累死的报道:深圳华为公司25岁的四川员工因长期加班,劳累过度死亡。这种“巧合”,似乎告诉我们还有多少私企的员工在过度透支自己的生命。也许有人说,他们是为了生存,多挣工资。可报道分明告诉我,3、4两个月,除去伙食费,甘红英净收入1700元,月工资只有850元。在私企打工,你不按工厂的“纪律”加班,老板一罚款,你是所得无几的。 一个月前的“五一”节期间,媒体报道了各地的劳动保障部门纷纷提醒劳动者莫忘加班费,要维权等等。今天的信息日报就有一条工人维权的新闻10名工人拒绝超时加班,被指煽动“罢工”遭解雇,看标题,就知道结果了。夏衍笔下的包身工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今天个别企业的个别老板又何尝不是把工人当作廉价的机器?劳动保障法在许多工厂是不管用的。不知劳动保障部门有没有办法对付这些黑心的企业? 1959年,夏衍先生在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中写道:“对现在的年青工人来说,大概这些都已经是历史上的陈迹了,在那个悲惨的时代,今天的青年人还没有出世。那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用放射诊断设备项目申请报告
- 2025福建漳州漳州市芗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中心招募2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太阳能电池背膜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特殊食品生产声明书7篇
- 2025湖北荆州市石首市第二批校园招聘教师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网络平台商家责任承诺书3篇
- 运动会上感人瞬间记事文(6篇)
- 我的童话城堡世界作文4篇
- 2025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英语试题(解析版)
- 与时光同行我的成长日记8篇
- 2025至2030银行贷款产业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2025年传媒行业招聘考试模拟题及专业知识解析
- 竞彩考试题目及答案
- 门店客诉处理课件
- 教科版(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造房子》测试卷(含答案)
- 2025四川省监理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政治试题及答案
- 中药制剂进修汇报
- 2025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 第4课 科技力量大 第三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学生成长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