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魅力之城苏州.doc_第1页
经济魅力之城苏州.doc_第2页
经济魅力之城苏州.doc_第3页
经济魅力之城苏州.doc_第4页
经济魅力之城苏州.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魅力之城苏州殷茗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苏州 215009【摘要】 苏州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来迅猛发展。近年来,苏州经济发展更是屡创佳绩。作为全国九大科技城之一,苏州经济和高新科技呈超常规发展;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专业化分工形成块状经济特色;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经济竞争中,也在悄然转型。【关键字】 经济, 苏州经济, 魅力【Abstract】 Suzhou in reform and opening up after decades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Su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 tremendous achievement. As one of the n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ies, Suzhou economy and high technology develops extra rapidly; Export-oriented economy, which accounts for a dominant position; specialized division of forming massiv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coordinate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economic competition cities, but also quietly restructuring. .【Key word】Economy, Suzhou Econom, Charm 提起苏州,总会让人想起优美精巧的园林、闻名遐迩的苏绣,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谈论得更多的是苏州经济。在历史上,苏州原本是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可后来却逐渐沦落为一个普通的中等城市。可为什么仅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几十年里,苏州能够迅速发展成为令国内外瞩目的经济大市?其奥秘在哪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除了与其它地方相同的共性原因之外,还因为:第一,苏州在改革开放之初抓住了发展乡镇企业的机遇,较早地迈上了农村工业化的道路:第二,苏州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较早地抓住了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使自己的开放型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第三,近年来比较主动地对乡镇企业进行了“转制”、“改制”,同时又着力抓了个体民营经济的发展,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个看法当然是正确的。正如同历史上苏州的衰落主要是因为失去了市场经济的支撑一样改革开放以后,苏州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成为一个经济大市,其根本原因,就是苏州在最近20多年来,市场经济获得了比较充分的发展。接着又进一步指出:整个中国经济能够迅猛发展,其原因也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理直气壮地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而苏州只是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快一点,更有自己的特色。2006年,苏州国内生产总值在江苏省排第一,全国第四,苏州所辖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百强之列,4个县级市进前十名。在江苏四个财政收入过80亿元的县级市中,苏州的张家港、昆山、常熟就占了3家。苏州经济发展有3件宝:园区的亲商理念(亲商、安商、富商、扶商)、张家港精神(艰苦奋斗)、昆山之路(外向之路),广为人们所称道。而在新时期,更为让人们看重的是科技创新苏州经济的高速发展,园区经济和高新科技的贡献功不可没。为形成外向型经济格局,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苏州把法制环境、基础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配套环境、服务环境、居住环境作为一个体系加以建设。而在苏州诸多优越的招商环境中,科技创新恰恰最为国内外客商所亲睐。2006年苏州经济发展再创新业绩。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9.6亿元,增长28.8%,剔除出口退税等因素后增长4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4.8亿元,增长10.3%。农业获得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17.7万吨,增长 4.4%。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批发市场和储备体系,粮食供应得到有效保障。全力抗御禽流感疫情,确保了畜牧业稳步发展。水产、蔬菜、蚕桑、园艺等实现增产增收。农产品质量建设扎实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总数保持全省第一。工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36.4%,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增长35.5%和30.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苏州被列为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优势显现,沿江基础产业带正在崛起,市属工业企业“退城进区”工作开局良好。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 件、中国名牌产品5个。着力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5%。加大旅游精品战略实施力度,旅游总收入增长42.4%。环太湖地区成为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8%,物价保持基本稳定。现代物流业快速成长,苏州工业园区保税物流园、苏高新物流园等专业物流园区加快建设,苏州港货物吞吐量增长44.2%。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21.1%和24%,全年保费收入增长11.4%。房地产、邮政通信、信息咨询、中介服务、会展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大力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私营个体经济上交税收、完成投资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7.3% 和28.9%,比上年提高1.6个和5.4个百分点。作为全国九大科技城之一,苏州经济和高新科技呈超常规发展;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专业化分工形成块状经济特色;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4大特点。另外,苏州新增注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均为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投资苏州外企超过万家,世界500强中就有110多家。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郦方说,2006年苏州引进外资全国第一;制造业,工业销售全国第二,IT业发展喜人,50分钟内可以收集全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进出口达1700亿美元,相当于国家建国初期的总量;固定资产投入全国第三,投入产出比高达1比3;GDP4000多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900多亿元【参考文献】1 缪小星,金伟忻,嵇元,邵生余。新华日报,2007年7月4日2 郝婕,刘为民。中国经济信息。浅析苏州魅力周丹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苏州 215009【摘要】 苏州魅力在于其老城风光、园林景致和现代特色。老城的人文景观是苏州市民文化的精华,而苏州的园林更是名冠天下的绝唱,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又为苏州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其更具现代化的特色。苏州的魅力就是从这些特色中一点点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关键词】老城, 园林, 现代精神 【Abstract】 Suzhou charm lies in the Old City of scenery, the garden landscape and modern characteristics. Old City is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Suzhou peoples culture, and the Suzhou gardens is the world champion from the peak of perfection. and the spirit of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zhou injection of fresh blood, to make it more modern characteristics. Suzhou is the charm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were displayed in a little bit before the eyes of the world. 【Key word】Old City,gardens, modern spirit of the old city garden 苏州,一个东方的水城,让世界读了两千五百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十年的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她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她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利东方与西方的对接。一、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老城魅力苏州作为一座风景旅游城市啊,现在还保持着宋代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郁达夫在名为苏州烟雨记的文章中写道:苏州城,竟还是一个浪漫的古都。他的理由是:街上的石块和人家的建筑,处处的环桥河水和狭小的街衢,没有一件不在那里夸示过去的中国民族的悠悠的态度。河水悠悠而过,两岸临水的人家白墙黑瓦,一只小篷船懒懒的倚在岸边这一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前来一睹其风采。河水悠悠而过,两岸临水的人家白墙黑瓦,一只小篷船懒懒的倚在岸边苏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吴县唯亭镇北2公里,阳澄湖南岸的草鞋山发掘出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发现陶、石、骨、玉等生活、生产和装饰用品1110多件,出土的中国最早的纺织残品(葛),表明苏州一带是中国纺织的发祥地之一。这又为苏州老城添加了一笔神秘的韵味。二、院深静花树翳映,流漩洄山石参差园林魅力“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之后历代造园兴盛,明清全盛时有200多处私家园林遍布苏州古城内外。大部分是为名人居士或士大夫阶层提供一种“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趣,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清雅环境。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苏州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城市住宅旁有限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加之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它融自然美、人文美、建筑美于一体,是综合的历史文化艺术宝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三、崇文、融合、创新、致远现代魅力崇文, 苏州和苏州人都有着浓烈的书卷之气。这种书卷之气凝结而成的苏州文化,倾倒了每一个走过苏州的人。苏州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型的城市。有资料说,到上个世纪末,仅苏州市区大大小小的正规书店即有300多家,仅新华书店系统,2000年售书价值即达2.7亿人民币,人均购书86元,名列全国第一。数字苏图的出现,在苏州掀起了一场崇文的革命,更能看出苏州人的魄力。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风气,使苏州人能够紧跟世界进步的脉搏,能够迅速吸收世界文化的有机营养,这种丰厚的营养基础,是苏州人不断创新、不断自我发展的前提。由此我们可以说,是苏州人的崇文之风,构筑了苏州市以文化为基础的开放氛围,形成了苏州市以创新为前导的城市素质。这种素质,是由千千万万个苏州人锻造而成的。融合,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古城苏州正战线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迎接五湖四海的洋人洋企。至今在苏州地区居留的外籍人士已不下两万人。飘洋过海来到苏州生活、学习、工作的洋人日益增多。“蓝眼睛”一不留神就可能出现在你的身边,或是你的同学、或是你的邻居、或是你的同事,也可能成为你的生活伴侣、甚至可能成为你的全职保姆。创新,争当全省自主创新先行军、争当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头兵,这是苏州市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出动员令。加快科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努力打造自主创新高地,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力结合起来,积极支持优势产业领域中自主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具有竞争力、市场前景好的研究开发项目,资助重心前移,逐步培育形成一批能够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群和产品群。在创新模式上,要积极引导企业从跟踪模仿生产转向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借助国家出台鼓励创新政策的大好时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企业从“苏州制造”转向“苏州创造”。这是苏州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致远,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古城的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历史遗存,既要保护传统风貌,又要使城市得到发展,既要保护众多的古建筑,又要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许多情况下往往是两难的抉择。然而,苏州在这方面得到了有机的统一。一方面,对古城街坊进行“修旧如旧”的探索性改造,对一些古建筑密集、具有历史特征的区域划定为“绝对保护区”,修复了一批古城墙古民居,建造了具有苏州特点的古运河风光带等等。另一方面,按照建设新的经济增长区、高新技术的密集区、现代化的新城区“三位一体”思路,高起点推进开发区建设,极大地缓解了古城区的种种压力,拓宽了经济发展新的空间,工业企业得到合理搬迁,居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人均居住面积接近30平方米,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家庭超过10%。“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三位一体、无缝连接,吴中、相城两区的设立,更使苏州城形成了“五区组团”的格局,从过去不足30平方公里,扩大到了1600多平方公里,苏州在保护中求得了发展,在发展中得到了有机更新,焕发出年轻的活力。和谐使苏州的发展道路越走越远,发展的空间更加辽阔。无论是“燕子低呢,绿水人家绕”的古城,还是“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园林,甚至于“兼容并蓄,和谐创新”的现代化高新区,无不诉说着苏州曾经的柔美,现在的绮丽以及将来的辉煌!苏州,这朵江南的奇葩,将永盛不败,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魅力!【参考文献】1中国广播网 06-10-022魅力苏州海纳百川 2005年04月17日13:37魅力苏州之我见黄佩佩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苏州 215009【摘要】 苏州的魅力主要在于它的文化魅力、古城的魅力和现代魅力。 苏州的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历史令人钦羡。苏州的古城以及苏州的传统文化,苏州的园林,苏州现代的高速发展,甚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名闻遐迩的昆曲,都是用来打造“苏州品牌”的资源,这些有形无形的资源所蕴含的独一无二的魅力。【关键词】 文化魅力, 人文历史, 古城魅力,高速发展【Abstract】Suzhous charm lies in its main cultural charm, and the ancient city of charm and modern charm. Suzhou, a solid cultural foundation, so that the human history of envy. The ancient city of Suzhou and Suzhous traditional culture, Suzhou gardens, Suzhou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high-speed, even as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the celebration of Kunqu, will be used to create hot brand resources Thes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resources that contain a unique charm.【Key Word】Cultural charm, Humane history, The ancient city of charm Landscape, Rapid development 苏州的好去处多得就像天上的繁星,而且她们都拥有一种扑朔迷离的美,这种美穿透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光阴,生生不息。这种美结合了古典与时尚的韵味,使人心中充满奇异而空灵的感应。毫无疑问,这正是苏州的魅力所在。古典苏州、时尚苏州、活力苏州、开放的苏州、变化的苏州和永远的天堂苏州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苏州的魅力主要在于它的文化魅力、古城的魅力和现代高速发展的魅力。一、千年历史底蕴所散发的文化魅力 具备丰厚积淀、而又极富兼容并蓄特征的苏州文化,构筑起特色鲜明的“苏州气质”。这种特有气质的最大优势在于,既能保留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与迅速发展的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苏州之所以吸引人、苏州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亲和力,正是来自这种能兼容、不排外的文化气质。苏州的人文历史令人钦羡。 苏州是有名的文化之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吴文化。千百年来,苏州人文荟萃。在古代产生了以孙武、范仲淹、沈括、唐寅、顾炎武、蒯祥等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 ;当代各个领域都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物。苏州的绘画、书法、篆刻流派纷呈,各有千秋;戏曲、医学、建筑自成流派,独树一帜。苏州的刺绣、桃花坞木刻年画等工艺品闻名中外。可以说,在中国的文化丛林中,苏州是最能生长巨匠的沃土之一。建国以后,苏州又成了“院士之邦”,在当代中国的两院院士中,苏州籍的有八十一位,仍为全国之冠。这些层出不穷的文化巨匠、科学巨匠和艺术巨匠,构成了苏州绵延不绝的文化命脉,也构成了苏州浓厚文化氛围的基础。二、小桥流水间、粉墙黛瓦中散发的古城魅力2004年,苏州成功举办了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这是苏州人渲染自己丰厚历史文化的一大手笔。可以说,富有江南风韵的老城,已经成为苏州营造发展环境,吸引世人聚焦,聚拢各方投资的一个亮点。在苏州人看来,苏州的历史、苏州的老城以及苏州的传统文化,苏州的园林,苏州的名气,甚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名闻遐迩的昆曲,都是用来打苏州牌的资源,这些有形无形的资源所蕴含的独一无二的魅力,都可以吸引新的资源,聚集新的优势。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老苏州,园林及文物古迹资源名震天下。对于苏州的园林可以让人如痴如醉。它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加之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它融自然美、人文美、建筑美于一体,是综合的历史文化艺术宝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苏州古典园林的价值得到了世人的肯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了苏州古典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九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境界,咫尺之内再造乾坤”。1997年12月,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11月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被增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洋苏州”的现代魅力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宽敞整洁的道路上集装箱货车穿行而过;道路两旁,一座座现代化的办公大楼、研发大楼、大型厂房,掩映在花草树木之中。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秀丽,机场路宽阔,直连上海,可谓风景宜人、交通便捷。10多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这是苏州经济发展的引擎。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苏州浓郁的创业氛围、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巨大发展空间、发展后劲,苏州是创业者的沃土。(一)卓然崛起“洋苏州”苏州工业园区的面积虽然占苏州的4%左右,但“从经济总量上看,相当于10年时间再造了一个1993年的苏州”。如今,园区累计注册外资14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近百亿美元,引进内资593亿元,初步形成了外资、民资、国资在同一平台上竞风流的混合型经济发展格局。 环绕金鸡湖打造的苏州中央商务区呼之欲出。这一中心商务区规划约3平方公里,湖西主要发展保险、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行业,现已建有湖滨新天地、左岸商业街、星都商业中心等。目前,金鸡湖商业广场、文化水廊现代广场等已基本建成。内容之丰富和档次之高,将和观前街完全不同,在整个长三角地区也独具特色。 工业园区还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园林般的城区,近年来新增绿地1300多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过45%。白天鸟语花香,夜晚灯光璀璨,美不胜收。金鸡湖碧波荡漾,湖风扑面,令人心旷神怡,这儿有红枫林、香樟林、文化水廊、一派祥和安宁。工厂区就像是住宅区,而住宅区就像是童话里的美丽世界。 (二)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开发区” 苏州工业园区是一次性规划,一次性布局,一次性到位。70平方公里整个铺开,这个地方摆物流,这个地方摆IT,这个地方摆服务业,像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很明确很细致。园区的开发程序是,“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上后地下”,规划管理制度是“执法从严”。园区先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0亿元,基本完成了7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内主要基础设施开发,雨污截流、固废处理率达100%,水电气等能源保障能力得到保障。 园区的另一个优势是体制和机制上的优势。苏州工业园区由于一直是中西合作,既不允许对传统的体制进行复制,也不允许园区体制向旧体制回归。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创造性地形成了园区的管理文化和管理体制,包括被誉为苏州法宝之一的“亲商、富商”理念,“精简、统一、效能”的行政机构,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体系,“公开、公正、公平”的管理体制和透明规范的法制环境。正是体制、机制的优势,加上一支优秀的团队,打造出了园区这片灿烂的新天地。苏州的魅力并不仅仅如此,魅力四射的苏州也并不仅仅体现在文化、和历史之中,苏州的魅力是一种环境、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整体的素质。苏州每天都在用自己的一草一木、一举一动感染着世界,影响着世人,也正是这种感染和影响,造就了苏州今日的凝聚力。【参考文献】:1. 赵明华 天堂硅谷魅力苏州2005年9月2. 王仁宇 陆永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2004年6月3. 邵忠 苏州园墅胜迹录2004年1月4. 张卫国 对外开放的苏州2006年5月和谐苏州蔡朱晶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苏州 215009【摘要】 现在的苏州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古城传统风貌保护完整,文化特色得以发扬,从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和谐发展。【关键词】 和谐苏州 , 经济发展 , 文化风貌【Abstract】 The Suzhou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accelerating, while sustained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Meanwhile ancient traditional features to protect integrity, to promot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harmony development. 【Key Word】 Harmony Suzhou , Economic development , Cultural outlook 如何解读苏州,见仁见智。2004年,苏州荣膺全国惟一的年度最具活力城市大奖,评委们给苏州的评语是:她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她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这是对苏州现象、苏州发展特色十分准确、精到、传神的描述与概括。确实,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苏州最大的特色是和谐,苏州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帧“双面刺绣”,我们身处其中细细品味,可以充分感受到一种协调之美、和谐之美。苏州的外向型经济在全国可说是独领风骚,民营经济近年来也呈蓬勃发展之势,众多配套企业的发展壮大,为外商降低投资成本提供了可能,良好的“配套环境”,成为近年来外商投资苏州热情有增无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苏州传统文化的传承难能可贵的是,苏州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总量跻身全国大中城市第五位的同时,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因此而衰落,昆曲、评弹、园林、古城古镇古村落,以及刺绣、雕刻等民间工艺、特色文化等都得到了保护、传承、弘扬与创新。最近,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苏州的一个论坛上说,历经2500多年之后,苏州虽然“年迈”,却展现出一种令人惊异的生命力,不仅兼具辉煌的历史和发达的现代生活,而且把两者完美组合,如此的成功案例在全国乃至全球都不多。确实,如今在苏州,文化已不仅仅是一张“城市名片”,她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中,上升为一种精神理念,成为苏州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二、苏州传统风貌的保护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古城的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历史遗存,既要保护传统风貌,又要使城市得到发展,既要保护众多的古建筑,又要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许多情况下往往是两难的抉择。然而,苏州在这方面得到了有机的统一。一方面,对古城街坊进行“修旧如旧”的探索性改造,对一些古建筑密集、具有历史特征的区域划定为“绝对保护区”,修复了一批古城墙古民居,建造了具有苏州特点的古运河风光带等等。另一方面,按照建设新的经济增长区、高新技术的密集区、现代化的新城区“三位一体”思路,高起点推进开发区建设,极大地缓解了古城区的种种压力,拓宽了经济发展新的空间,工业企业得到合理搬迁,居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人均居住面积接近30平方米,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家庭超过10%。“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三位一体、无缝连接,吴中、相城两区的设立,更使苏州城形成了“五区组团”的格局,从过去不足30平方公里,扩大到了1600多平方公里,苏州在保护中求得了发展,在发展中得到了有机更新,焕发出年轻的活力。三、新的移民城市苏州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苏州日益成为一座新的移民城市,据统计,目前苏州每5个人中就有2个是“新苏州人”,在实践中,苏州一方面,积极落实对“新苏州人”的各项权益保护措施,在就业、就医、就学等各方面一视同仁,切实为他们提供各种便捷、到位的服务,让他们有一种“家”的感觉;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社会管理体制和“大防控、大调解”机制,县、镇两级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中心全部到位,多层次、网络化、快速畅通的治安信息监测、社会舆情汇集分析、社会治安防控系统和反应灵敏的预警应急机制基本形成,全市信访总量和各类刑事案件的发案率平稳可控、有序下降,赢得了各方的交口称赞,台湾的行业组织曾对苏州的社会环境给予充分的肯定,排名列中国各大城市前茅,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超过90%,苏州连续4年被命名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一般意义上,经济发展必然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然而,苏州的发展却打破了这一定律2003年苏州就实现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一片红”,2004年苏州全面实现了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一片绿”,2005年苏州又全部通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国家级验收,最近张家港、常熟、昆山被评为全国首批生态市,去年苏州的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4.45,可以说,苏州小康建设的三年,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也迈出了三大步,我们在看到一个经济繁荣的苏州的同时,不是也从另一面看到了一个环境宜人、充满绿意的苏州吗?【参考文献】1 何广文.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2 陈德峰.创新苏州金融体制 J.苏州金融, 2006( 6) : 50- 51.苏州地方经济的发展为高职生提供广阔空间张叶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苏州 215009【摘要】 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大环境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苏州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同时,苏州经济的发展又为高职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关键字】 经济发展,人才,高职生,发展空间【Abstract】 Sound macroeconomic policy environment and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Suzhou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vide protection, while Su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s for students with a vast space. 【Key word】 Economic development,Talents ,College Students,Development of space 苏州地域较小,地理上位于长江以南,区内河流、湖泊遍布,属于“鱼米之乡”。苏州历史上经济基础雄厚,近代丝绸工业及商业一度发达,具有悠久的文化教育传统。21世纪,苏州经济以其迅猛的发展赶超着中国的特大城市。2001年苏州的GDP水平跃居全国第六位,达到了1760亿元,仅仅落后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天津。作为卫星城,苏州受到上海的经济辐射和影响,借助上海,其交通十分方便。在经过“乡镇企业”的农村工业化资本积累后,苏州的城乡二元经济差距缩小,城乡呈现一体化的趋势。通过提供优惠的政策,苏州积极吸引外资,开办外向型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创造条件,发展城市建设,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发展。由于外资的大量持续涌入,带来了苏州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一、苏州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1.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大环境。苏州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享受国家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在资金、政策、税收和引进外资等方面具有相当的权力。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和服务于外向型经济。政府积极筹划、制定地方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地方优惠政策和措施,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号召,发挥政府在发展外向型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分设新区管委会和园区管委会管理和实施其政策,在基础实施建设、外企的生产建设用地、外贸出口通关、外汇金融服务和税收等提供其优质服务,同时解决好外方员工的生活问题等。2.独特的地理环境。苏州在经济发展的各方面直接接受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辐射,并可以借用上海现成的交通资源,成为上海的后花园。历史悠久的文化教育传统和原有的苏南经济基础,苏州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高素质人才。同时,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外资的投入,增加高新科技企业的比重,提高了净出口的产值,提升了苏州地方经济总量,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同时,苏州对乡镇企业进行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城乡企业经济融为一体,面向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继续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改变国有企业的面貌,使之参与市场竞争;发展商贸、旅游、金融服务等三产,改善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产业的升级。其中,以外资和外企的发展为主要特征,形成外向型的特点。二、苏州地方经济发展为高职生就业提供的广阔空间1增加人才就业机会,拓宽人才发展空间。由于入世后关税及进出口限制改变,直接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使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行业在竞争中重新焕发生机,也使电子信息等部分新兴行业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因此总体而言苏州高职人才的就业机会将增多,许多受原产业萎缩影响而“闲置”或“浪费”的高职人才就业会更加充分。另外,随着入世后服务贸易的迅猛扩张,大量服务新门类和新业态将出现,服务业的发展机遇大增,这将给占人才总量60%的服务业人才带来巨大的创业发展空间。 2改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高职人才素质。我国在教育服务贸易方面所作的承诺涵盖了跨境提供、国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存在四种基本方式,与国内其他地区一样,苏州在入世后即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外国个人教育服务提供者可受邀入境提供多层次教育服务。这不但直接促进境外资本进入,借合资合作办学进一步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更好地实现教育投资多元化、教育服务商业化,而且能在现有良好基础上扩大与国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利用外智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和针对性,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 3有力促进改革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实践证明,开放对改革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苏州已经而且必将继续加大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减少行政性审批,积极进行管理创新。通过改革使政府行为规范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一切依法办事,消除阻碍经济及人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开放“倒逼”形势下,近阶段苏州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和专项改革办法,从工作、生活各个方面优化了高职人才发展环境。 4凸现开放先行优势,实现人才加速集聚。与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相比,苏州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好,具有吸引人才的自身优势。开放型经济的长期积累使苏州具有比较强的经济实力,有条件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和环境建设力度,有能力吸引各地各类优秀人才。虽然目前我们还是在校大学生,还没有步入社会,但苏州经济的发展为我们以后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想在这广阔的空间有所作为,我们就要从现在做起。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容面对社会。面对机遇,迎接挑战,为苏州的发展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潘燕. 苏州新区为古城注入活力J. 了望 , 2003,(47) 2樊宁. 苏州新区人才流向出现新热门J. 华人时刊 , 2006,(03)明确自身定位 用技术服务社会蔡国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系 苏州 215009【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我们高职生来说,要对我们自身的特点给以合理定位,凭借自身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过硬的技术技能,根据现如今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关键词】高职生,定位,技术技能,服务,人生【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in advanced technology, our societys demand for qualified personnel is continually growing . For us college students, it is extremely fundamental to orientate our life according to our own characteristics. We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our practical working abilities and excellent technical skills, make efforts to serve the society and promote the cause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Key word】College Students, orientation, technology , service , life 一 定位高职人才(一)高职生的特点1.人才层次的高级性。高职人才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具有涉入社会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2.知识、能力的职业性。高职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性的教育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职业需求,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所以高职人才对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因而,高职人才具有上手快、适应性强等特点。针对某一职业全面深入从理论到能力,处处提高,样样精通,正是高职人才的有力竞争武器。 3.人才类型的技术性。高职毕业生的工作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解决在转变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有较强的管理和动手实践能力。因为高职人才是理论与技能机密结合的综合型人才,而更为突出的就是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技术。4.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人才大多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人才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经济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去财经部门或企业部门从事财经管理工作等。也正是这种基层性,才使我们高职生在社会发展潮流中有更强的生命力。(二)加强技术技能培训高职人才,众所周知,是以其过硬的技术而深受企业的信赖,假若高职生的技术技能比较差,也就失去了其最有力的翅膀,像折断翅膀的老鹰,再也无法展翅翱翔,所以我们高职生一定要苦练基本功,加强技术技能的培训。加强技术技能的培训,除了在学校里的实习实训课要认真上外,还可以多参加校园里组织的基地户技能大赛等,有条件的因该多到企业实习单位去亲身经历,不断加强自己的技术技能,练就强技之才。(三)全面提升素质1.充分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在内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2.完善社会交往能力。学生步入社会,能像一个社会活动家一样,正确、有效在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3.初具组织管理能力。要求大学生必须能从全局的角度加以协调处理好工作中涉及日常的行政、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千头万绪、具体繁杂的工作中有条不紊,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4.做出正确决断的能力。良好的决断能力可以实现对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最佳选择。5.沉着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及策划能力。大学生要有耐心、有毅力、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做到急而能安、缓而不缀,既忍让又不失原则,沉着冷静、灵活应变地处理问题;适应能力是其素质、能力的综合反映,要求大学生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屈服,更不是对落后、消极现象的认同,甚至同流合污。适应要同发展结合起来,要同改造联系起来。6.锻炼自控能力。遇到不顺的事能否压下心头的怒气,冷静处理,是对大学生素质高低的一种考验, 避免因小事而引起大错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 以强技服务社会正是由于高职人才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本身扎实的技术技能,才能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中流砥柱,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练强技之才,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以过硬的技术实力,适应发展,适应社会,在社会历史的前进中作出自己的贡献。由于苏州经济结构发生转变,急需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苏州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高职技能人才的,因此我们高职人才就有了最好的机遇,有了完全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一)苏州社会发展现状现代苏州,扎实推进社会和谐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商业市场和消费市场都在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继续发展,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本着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苏州精神,苏州现已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之一的城市。由于苏州经济结构发生转变,急需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苏州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高职技能人才的,因此我们高职人才就有了最好的机遇,有了完全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二)高职生如何为社会服务1.了解苏州人才需求单就苏州而言,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高新技术带来了新兴行业,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传统农业也要走现代农业的路子;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化,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这样就为高职人才大显身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量大大上升,但是地方产业发展需要“金字塔”型人才结构,其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位处塔底,占据了所需人才总量的大部分。其次是横向人才支撑,也就是所培养人才的学科及专业所属要与地方产业结构相吻合。从这两方面来看,专业的职业性的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而当前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也是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2.做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针对苏州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上手快,岗位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我们作为高职人才, 尤其要为苏州地方生产、建设、管理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参考文献:1张圣勤五年制高职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上海机电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群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由之路中国教育报,2000.3.13提升专业技能 铸就辉煌人生钱钰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系 苏州 215009【摘要】 作为高职生,我们该如何打造自己的人生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如何结合自身专业提升专业技能并提升职业素质魅力几方面,来增强高职生的综合能力,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从而铸就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关键词】 专业,技能,复习,职业素质魅力【Abstract 】 As students of technical college, how do we develop a life of our own?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above issue, from the aspect of how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enhance specialized qualifications.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improve their multiple abilities to become highly qualified skilled workers and fully-developed talents, thereby develop their own brilliant life.【Key word】 review ,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 professional , qualifications 说起苏州,不禁会想起一系列与其相匹配的词语,“人间天堂”、“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工艺之都”之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更为迅速,已成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外向型经济成为苏州经济的重要支柱,苏州的经济在有着质的飞跃。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具有专业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如何提升专业技能,在苏州经济的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打造属于自己的完美人生呢?一、加强专业技能专业技能,不仅包括,专业理论的学习,还包括专业的动手能力。比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