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ppt_第1页
2010届高三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ppt_第2页
2010届高三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ppt_第3页
2010届高三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ppt_第4页
2010届高三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高考地理复习强化双基系列课件 第十六讲 图像图表的判读 图像图表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 它能直观反映地理事物的特点与联系 考查学生的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 进行地理信息提取的能力 还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判断 分析 概括 总结和运用的能力 图表类试题在高考中所占比重相当大 2004年高考湖南卷图表类试题所占分数为82分 2005年湖南卷图表类试题所占分数接近100分 高考链接 2002年广东卷 右图展示了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简述当时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 2 根据图并结合地区农业生产及环境特点 可以推测 长江中下游平原农村生活能源以为主 东南丘陵农村的生活能源以为主 3 指出这种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 以及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可持续发展途径 以生物能为主要能源 秸秆 薪柴 1 砍伐植被 引起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等 2 秸秆不能还田 减少土地有机质的供应 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1 因地制宜开发多种能源 2 营造薪炭林 3 提高能源利用率 问题一 一 统计图 1 统计图 根据地理数字绘制而成的图形 借助数学工具 统计图 统计表等 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 如比例 分布等 相互关系 发展变化等 如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 借助数学工具 统计图 统计表等 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 如比例 分布等 相互关系 发展变化等 借助数学工具 统计图 统计表等 说明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 如比例 分布等 相互关系 发展变化等 按教育程度统计的我国35岁到45岁妇女生育的子女数 1981年 农村和城市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妇女生育的子女数 借助数学工具 统计图 统计表等 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 如比例 分布等 相互关系 发展变化等 世界人口增长图 2 统计图类型 1 坐标图直角坐标图 柱状图 如降水柱状图 条形图 曲线图 如气温曲线图 折线图 斜角坐标图 直角坐标图的变形 三角坐标图 2 扇形图 饼状图 2 统计图类型 1 坐标图直角坐标图 柱状图 如降水柱状图 曲线图 如气温曲线图 折线图 斜角坐标图 直角坐标图的变形 三角坐标图 2 扇形图 饼状图 3 其他特殊类型的统计图雷达图 风频玫瑰图 金字塔图 3 坐标图的判读技巧 解读坐标图 首先要理解坐标系中各坐标的具体含义 明白该图反映了哪两个或哪几个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 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的内容之间的关系 其次要获得坐标中的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势 在同一坐标系中 横纵坐标有时并非唯一 要注意各种图形和对应坐标之间的切换 1 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 m处 2 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 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 侧 3 海拔2000m高度上 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250mm mm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4 只考虑温度高低 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 m 例1 下图表示的是地形剖面图 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 1999广东 例1 下图表示的是地形剖面图 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 1999广东 例1 下图表示的是地形剖面图 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 1999广东 1 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 m处 2 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 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 侧 3 海拔2000m高度上 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250mm mm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4 只考虑温度高低 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 m 4500 例1 下图表示的是地形剖面图 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 1999广东 1 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 m处 2 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 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 侧 3 海拔2000m高度上 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250mm mm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4 只考虑温度高低 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 m 4500 北 例1 下图表示的是地形剖面图 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 1999广东 1 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 m处 2 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 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 侧 3 海拔2000m高度上 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250mm mm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4 只考虑温度高低 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 m 4500 北 600 北坡有来自大西洋 北冰洋的水汽补给 例1 下图表示的是地形剖面图 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 1999广东 1 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 m处 2 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 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 侧 3 海拔2000m高度上 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250mm mm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4 只考虑温度高低 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 m 4500 北 600 北坡有来自大西洋 北冰洋的水汽补给 2000 读下图我国某区域景观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由图可知 该地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主要有 不少于四种 2 试评价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和不利条件 优势 景观独特 游览价值大 集群状况好 种类多样 自然人文景观兼备 不利条件 市场距离大 或经济距离大 交通不便 通达性差 湖泊 雪山 石林 傣族风情 问题二 二 景观图的判读技巧对于自然景观 1 根据景观图准确定位2 分析景观图中各地理因素的特征与相互关系3 提取有效信息作答对于人文景观 主要靠平时识记 图的名称 及其所在国家和城市 以及这些国家和城市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 它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 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大气环流图和相关资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无青藏高原时的经向环流状况 材料2高原季风环流纬向剖面示意图 问题三 材料3 下列 四个选项表示材料 中的序号的含义 请将选项填写在相应序号后的空格内 每个序号仅填一次 阻挡太平洋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 东亚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 东亚南亚形成最强盛的季风区 C D A B 材料3 三 关联图的判读技巧 1 把握图的核心 认真读懂图意 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 联想课本中的相关知识块 做这类题时 先把联系最紧密的 自己觉得最好填的先填好 剩余越少就越好填了 解答后进行验证 以确保判断的正确性 阅读下图 回答 上海高考题 1 这幅画所提示的主题是 2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 3 该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警惕全球气温升高 全球变暖 CO2等工业废气的大量增加 毁林 海平面上升 沿海低地及地区受到威胁 引起世界地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导致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问题四 四 主题漫画的判读技巧 首先要抓住主题 再作分析 找出原因 后果 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 主题 问题的途径 听听 他们在聊什么 你能给此漫画定个标题吗 问题五 每逢周五 新民晚报 刊登日出日落时间表 下表为今年11月30日刊登的12月2日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 1 请比较表中六个城市白昼的长短 其中两个城市之间白昼时间差值最大可达 A 1小时25分B 3小时05分C 2小时06分D 1小时58分 2 请依据表中的资料 判断下列四城市中 纬度最低的是 A 西安B 成都C 上海D 拉萨 A D 上海春考 9 32 8 57 10 02 10 15 10 18 10 22 五 统计表的判读 解读表格题最关键的是要灵活运用表格中的数字 从数字中找出表格欲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 抓主线要素 综合分析认识地理规律 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研究 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 纵向类比分析 例2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 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回答 1 地广人稀 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 加拿大B 埃及C 美国D 印度2 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 2以上的国家是 A 美国B 荷兰C 孟加拉国D 加拿大3 对比表中中国 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 A 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为大B 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为大C 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D 中 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 不论哪一类图表 其审视解题过程一般为 看图名定主题 看图例锁定区域位置和地理要素 看要素分布和空间联系 分析 归纳 综合出答案要点 罗列 课堂小结 练一练 下面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能体现 深山藏古寺 意境的是 A a图B b图C c图D d图 1 地区一 二 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A 37 6 17 4 45 0B 31 6 30 5 37 9C 15 5 24 5 60 0D 37 6 24 5 37 92 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 B C D 3 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A B C D 图1表示 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 读图1回答1 3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