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地带》读书笔记.doc_第1页
《城北地带》读书笔记.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他范文/读书笔记 城北地带读书笔记 黄河穿城而过,把这个高原城市一剖两半,河北即城北地带,站在白塔山上,能够俯瞰整个城北,它那些来历悠久的地名,草场街、盐场堡、王保保城和繁华的城南比起来,城北明显落魄,楼群中不时穿插着连片的低矮平房,靖远路上刷了红色涂料的土墙,路面坑坑洼洼。是九十年代末,混乱而剧变的年代。一切事情,都要倒着写,倒着看,才能明了其中的谜底。雨燕,那样多的雨燕,黑色的,身材苗条,在阴霾的天空下匆匆飞掠,而且它们急促地尖鸣,似乎刻意要让人感知它们的存在,那种隐秘的声音。不明白它们何以那样多,给人一种天地即将大变的预感,也许是因为城北地势低洼,也许是因为临河。城北老国企众多,有的人家全家都供职于一家企业,在国企改制中当然是全家下岗,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只能呆在家里,靠父母的退休金生活,所谓的“啃老族”。媒体也曾郑重其事地探讨过这些人的命运,而这探讨也无疾而终。因为房租便宜一些,居民中有许多是外来的打工者,他们租住着临近人家的住房,在菜市场卖蔬菜,或者开百货店,推销一些日用品。天空有些灰,因为有尘土,灰尘附着在路上,雨天就成了满街的泥泞。人和车太多了,街道又不够宽阔,整个城北就显得局促。如果不是路过,他又怎能知道这个地方,这些人默默无闻的生活。街头的店铺,经常在换着容颜,有时它们是药铺,有时是发廊,有时是手机维修店,就象这个时代一样光怪陆离地变化着,快得让人诧异。常常无端揣测那背后的人物的命运:他们因何离开,去了哪里?他们相互间爱吗,争吵吗,猜忌吗,痛吗?只留下了匆匆行走的背影。人和人的疏离和陌生。楼顶矗立的广告牌,身份暧昧的发廊,偏僻小巷里死去的无名女人。下大雨的时候,雨水裹挟着泥沙满街流淌,而山洪沿着泄洪道,凶猛地涌入黄河。路口总是有那样多的人,天南地北地涌来,散去。如同一场台风刮过,却留下了动荡的气味。背着工具包满身白灰点的揽活民工,支着一口大锅炸生煎包的河南大妈,沿街叫卖打火机和手套的外乡女孩子市井气息扑面蒸腾。人潮涌动着,显得杂乱无章,公交车到了这里就卡住了,只能蜗牛般地蠕动。小学校总在下午五点放学,门口挤满了焦急的家长。他居住的地方,在草场后街,出门就是庙滩子什字,车水马龙喧闹不已,电线在空中杂乱地掠过,再往北是一块狭窄绵长的地段,是黄河北规模最大的集贸市场。集贸市场东侧有一条小巷,白土巷,幽深地延伸入时光深处。街角里隐藏的录像厅里,民工们和那些奇装异服的不良少年混杂在一起,烟味蒸腾。一个人走在人潮中,常常会想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尤其在这样的地方。他游走,他沉思,在人潮中只是一道转瞬即逝的影子。有一道废水河在桥下日复一日地流着,黑色的河流,流入黄河,流入海洋。思想不正是这样的大海吗,涌动着,泛滥着,最终在遥远的天空下湮灭无踪,谁知道它最终的去向呢?在尘世喧嚣中思天地之大者,卑微若蝼蚁亦可为。很奇怪的是,他能回忆起海德格尔的这句话,“这村子里站着最后一座房子,荒凉得象世界的最后一家,这条路,这小村庄容纳不下,慢慢地进入那无尽的夜里。”庙滩子并不荒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