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doc_第1页
社会工作概论.doc_第2页
社会工作概论.doc_第3页
社会工作概论.doc_第4页
社会工作概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名词解释1.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利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2. 个案社会工作一种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案主)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与技术,协调可以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为案主提供直接的一对一服务,以协调案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达到与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3. 人在情境中“人”个人内在的心理体系、人格体系“情境”个人生活的社会网络与物质环境强调: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4. 个别化原则个别化原则也称注重个别差异的原则。该原则要求重视案主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环境上的独特性,相信每个案主对其所遭遇到的情境、问题或困难皆有独特的看法与感受,工作者的处理方式亦因此而有所不同。5.个案管理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替一群或某一案主协调整合所有助人活动的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使各种不同福利及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相互协调,为案主提供所需的服务,并以扩大服务成效为主要目的。6.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专业伦理,就是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是涉及“人”的守则,包括社会工作者本身应该有的品质、行为举止以及对这份职业所拥有的态度和观念。 伦理: 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所持有的价值信念和行为原则,它包括个人的自我行为控制和调节以及对他人的行为期望标准。 7.移情 移情是求助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或态度投射到治疗者身上的过程。正向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 求助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他们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的十分友好、敬仰、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师表现出性爱的成分,对咨询师十分依恋、顺从。负向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 求助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原有的情绪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不配合。反移情 工作者对案主产生一种非现实的感情、态度与反应。这种感情往往是工作者过去与他人的关系经验之一,如今把它转到其所服务的案主身上。二、 解答1. 戈登(1) 个人应受到社会的关怀(2)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3) 每个人对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4) 个人的需要既有与他人共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5) 在一个民主社会里,个人的潜能应能得以充分实现,同时个人也能通过社会参与而尽到社会责任(6) 社会有责任消除个人自我实现的障碍,以帮助个人自我实现2. 泰彻(1) 每一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2) 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3) 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影响自身的决策(4) 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天赋(5) 每一个人都应该公平地分享对物品和服务的控制(6) 对实现理性行为所必需的信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完全和自由获得的权利3. 社区工作的实施原则(1) 以人为本(2) 居民参与(3) 社区自决(4) 协调发展(5) 因地制宜4. 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1) 个别化原则(2) 接纳的原则(3) 有效沟通的原则(4) 尊重案主自决的原则(5) 社会工作者自我控制的原则(6)保密的原则三、 案例分析1. 心理分析模式 A 核心概念:“人在情境中”“人”个人内在的心理体系、人格体系“情境”个人生活的社会网络与物质环境 强调: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B理论假设 第一,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因素相互作用,一起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第二,对服务对象的假设,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来自过去、现在以及问题处理三个方面的压力有关。第三,对人际沟通技巧的假设,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第四,对人的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在能力。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理论假设,心理社会分析模式认为,要解决案主的问题,就要将案主放在特定的情境中,分析导致问题产生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调整个人的人格体系及环境体系,增进人格的成长与适应。C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境中了解服务对象;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心理动态诊断对服务对象的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评估; 缘由诊断对服务对象干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 分类诊断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出判断。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一是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 二是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 三是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 四是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 五是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2. 社会伦理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1) 尊重受助者利益(2) 严守受助者秘密(3) 公平服务大众(4) 重视同僚工作(5) 恪守公私界限(6) 维护社会正义(7) 信守机构政策(8) 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9) 促进专业发展(10) 约束不当行为(11) 增进公共福利(12) 共同执行守则伦理原则筛查:(1)、保护生命(2)、平等与差别平等(3)、自主和自由(4)、最少伤害(5)、生活质量(6)、隐私和保密(7)、真诚和毫无保留的公开信息四、 选择题1. 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承认政府对济贫有责任,并建立了初步的救济行政制度与救济工作方法,成为各国现代社会救济事业的开端。(内容及其特点:规定每一教区向地主征收济贫税;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中央政府专人监督;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劳动,不得行乞游荡,以工作换取救济;对不能工作的贫民,实行救济,有家者给与家庭补助,无家者实行院内救济;规定人们对贫穷亲属负有救济的义务。缺陷:可能养成贫民的依赖心理;对贫民的自尊心注意不足;干涉了贫民谋生的自由)2. 德国的汉堡制(1788)与爱尔伯福制(1852)(组织形式:在该市设中央办事处,综理全市救济业务,全市按救济需要设立若干区,每区设监察员一人,赈济员若干名.工作方式和内容:为失业者介绍工作;将贫困儿童送往职业学校习艺;将患病者送往医院救治;对沿街乞讨者不准施舍,以取缔无业游民,并不使贫民依赖成习.结果:实行了13年,成效显著,后因城市人口增长过快,救济人员不足而衰落.爱尔伯福制是对汉堡制的改良)3. 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1869)(做法:成立中央联系机构,城市分区组织工作;各区对救济案件进行总登记,防止重复救济;对救济申请人进行详细调查;提高救济款物配额,使之满足需要。对社会工作的贡献派访问员进行调查,促进了个案工作方法的产生;促进了不同救济机构、慈善组织在解决社区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4. 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社区改良运动)-巴涅特-汤因比馆(服务中心特点有四:设有贫民区,备有宿舍,工作人员与贫民共同生活;没有既定的工作计划,视居民实际需要而工作;发动当地人,培养互助合作精神为社区服务;同时也是文化中心,向居民介绍本国及国外文化。对社工专业化的意义:社会工作应依社区实际需要,发动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工作应以整个社区为对象,以促进社区福利的全面改善;除个案方法外,应运用社会群体工作、社区组织等方法。)5.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1) 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本能的我)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是调节者。(2) 释梦潜意识: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已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3) 性心理发展阶段 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人在某个阶段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则会产生焦虑和问题行为,需要治疗。6.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以及榜样示范、个体认知和社会环境对行为的重要作用。 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的重要性;个体自我调节。7. 芮奇蒙德:社会诊断8. 问题解决模式(问题解决派个案工作)基本假设:(1) 人类生活是一连串问题解决的过程。(2) 个体无法以习惯的方式应对自己的问题,有着个体的及社会的多种原因9. 个案工作的一般程序(1)接案 接受申请 转案提供服务也不转案接案后的工作内容: 了解案主的心理状况 做好会谈的准备 初步会谈的内容 总结与判断 (2)调查 内容: 案主的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及互动关系、成长历程、社会适应力、可用资源及当前面临问题的实际情况。 方法: 与案主会谈;家庭访问;访问与案主相关人员。(3) 诊断 目的:找出案主面临问题的真相原因:了解案主的能力、态度和改变的可能性;判断可利用的资源。要点:案主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社会环境。(4) 计划A目标制定的原则 与案主共同协商原则 标可行原则B目标制定的步骤 工作者重新陈述案主的问题 协助案主列出问题相关的其他方面的困难 协助案主拟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 协助案主明确最终达成的结果,即工作目标制定计划(5) 治疗(介入、干预)(6) 结案评估工作成效,判定目标是否达到,案主对改变是否满意等。结案后,通常要在一定时限内进行追踪服务。10. 自我披露 工作者选择性地向案主披露自己的亲身经验、处事方法和态度,使案主能够借鉴他人的经验作为解决自己问题的参考。11. 对质 工作者发觉案主的行为、经验、情感等有不一致的情况时,直接发问或提出异议。12. 小组社会工作是一种专门的社会工作方法,它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与小组成员的互动互助,使参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并达到小组目标,促进社区与社会发展。13. 小组工作的理论模式(1) 社会目标模式目标: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实现社会整合。A.发展和提高成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B.增强成员应对社会环境的能力,增强自尊心和社会能力C.培养社区领袖,带动社会变迁适用领域:居民区设施的改善、社区环境的一些问题、慢性病人的支持;社区性的、集体性的问题和人群;弱势群体能力建设、意识提升(2) 互惠模式(交互模式)目标:使组员在社会归属和相互依存中得到满足,小组成员互助,共同决策,通过小组环境获得个人功能的恢复和发展。小组目标可能是预防性的、补充性的、复原性的。适用人群:在人际关系、适应等方面有困惑和问题的人群。(3) 治疗模式目标:治疗个人为主要目标,帮助个人通过小组达到心理、文化和社会的适应。小组:严重的情绪问题、行为障碍、人格问题、精神异常或有社会偏差行为的人;14. 五阶段说(加兰、琼斯、克洛德尼)(1) 第一阶段,熟悉与亲近这个时期小组成员的熟悉、亲密是重点,由于小组成员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常常处以自我为中心处于亲近又不想过于亲近的两难心理,缺乏相对安全感。“破冰”(2) 第二阶段,权力与控制 小组的初步结构已经形成,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冲突和妥协、权力与控制、角色调整、关系重组和制度创新等纷争不断。(3) 第三阶段,亲密期 小组的权力结构基本形成,成员的角色地位也基本确立。(4) 第四阶段,差异期 小组成员之间凝聚力由于沟通的深入而更高,他们能够相互接纳为独特的个体,承认相互之间的差异性。(5) 第五阶段,分离期 小组的任务目标基本完成,小组成员需要面对分离,必然会产生成员之间分离的焦虑,主要表现为否认、倒退和逃避等。15. 小组工作的程序(1) 前期准备组员:试探、揣测、伪装。社工:聆听、包容、减轻成员不安、增强成员信心。(2) 小组形成组员:依赖、期待社工:鼓励参与、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