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doc_第1页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doc_第2页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doc_第3页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doc_第4页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诗言志,歌永言”之语出自( )A.毛诗大序 B.尚书?尧典C.吕氏春秋?古乐 D.吴越春秋2.汉代传授诗经的曾有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 )A.鲁诗 B.齐诗C.韩诗 D.毛诗3.以“微言大义,暗寓褒贬”著称的史学著作是( )A.尚书 B.逸周书C.春秋 D.左氏春秋4.产生于战国中期的诸子散文是( )A.老子 B.荀子C.孟子 D.韩非子5.在诸子散文中,具有逻辑严密、质朴无华特点的是( )A.庄子 B.墨子C.论语 D.荀子6.下列作品不是九歌中的是( )A.思美人 B.云中君C.湘君 D.大司命7.最早录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的著作是( )A.后汉书 B.乐府诗集C.文选 D.汉书8.下列作品属汉乐府民歌的是( )A.涉江采芙蓉 B.上山采蘼芜C.陇头流水歌 D.子夜四时歌9.下列作品中,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是( )A.枯木期填海 B.驱车上东门C.北方有佳人 D.艳歌何尝行10.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正式形成的典范作品是( )A.枚乘七发 B.王褒洞箫赋C.司马相如子虚赋 D.贾谊吊屈原赋11.李广苏建传中对李陵、苏武描写最具特点的是( )A.精细刻画 B.照录史实C.简括生动 D.点睛传神12.过秦论分析秦亡原因,归纳为( )A.“恣行暴虐” B.“仁义不施”C.“举措太众” D.“刑罚太极”13.刘向受命校理群书,为一些典籍写了叙录,其中最著名的是( )A.管子叙录 B.列子叙录C.战国策叙录 D.说苑叙录14.提出著名观点“辞人之赋丽以淫”的是( )A.屈原 B.扬雄C.董仲舒 D.蔡邕15.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 )A.曹冲 B.曹植C.曹操 D.曹丕16.阮籍诗歌的成就主要在于五言( )A.咏史诗 B.咏怀诗C.游仙诗 D.宫体诗17.太康诗歌在形式方面的特点是( )A.豪放飘逸 B.沉郁顿挫C.平淡自然 D.缛旨星稠18.史称“少负壮志,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的诗人是( )A.左思 B.刘琨C.潘岳 D.张华19.永明体又称( )A.近体诗 B.古体诗C.新体诗 D.骚体诗20.建安诗人曹植的著名赋作是( )A.洛神赋 B.寡妇赋C.孔雀赋 D.白鹤赋21.太康诗人左思的著名赋作是( )A.三都赋 B.二京赋C.两都赋 D.西京赋22.南朝骈文的优秀作品之一是( )A.与陈伯之书 B.报孙会宗书C.与山巨源绝交书 D.答李翊书23.博物志属于( )A.历史演义 B.志人小说C.志怪小说 D.公案小说24.陆机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是( )A.文赋 B.诗品C.典论?论文 D.文心雕龙25.上官体的风格特征是( )A.词义贞刚 B.理胜其词C.清新自然 D.绮错婉媚26.杜审言所属的作家群体是( )A.吴中四士 B.初唐四杰C.文章四友 D.大历十才子27.杜甫的名作登高被后人评为( )A.唐代七律的样板 B.七律纯熟的标志C.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 D.古今七言律第一28.顾况诗歌创作的特色是( )A.具有低沉悲怆的情调 B.带有明显的盛唐余韵C.注重捕捉瞬间感受中的诗意 D.诗风通俗明快,真率自然29.白居易的著名诗作长恨歌、琵琶行属于( )A.讽谕诗 B.闲适诗C.感伤诗 D.杂律诗30.下列诗歌属于许浑咏史诗的是( )A.石头城、咸阳城东楼 B.西塞山怀古、金陵怀古C.赤壁、过华清宫绝句 D.金陵怀古、咸阳城东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诗经中的社会政治诗有( )A.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 B.官吏对政治表达不满的诗C.抒发生活郁懑的诗 D.抒发人生忧伤的诗E.称颂执政者的诗32.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与骚体赋的不同在于( )A.骚体赋主要抒发愤懑哀怨之情B.天子游猎赋逞竞文才和游戏文字C.骚体赋之词好用典故,由繁富走向了僻涩D.天子游猎赋“写物图貌,蔚似雕画”E.天子游猎赋采用主客问答形式33.以下篇目属于著名文论著作文心雕龙的有( )A.原道 B.征圣C.惑经 D.正纬E.辨骚34.能够体现柳宗元主要散文成就的文类有( )A.碑志 B.书序C.人物传记 D.山水游记E.寓言35.温庭筠词的特点包括( )A.浓艳香软 B.华美精工C.词境缠绵悱恻 D.清丽疏淡E.清新自然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战国策37.“建安风骨”38.贞观诗坛39.“风尘三侠”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0.简述晁错政论散文的特点。41.简述史记人物塑造中心理描写的特点。42.简述木兰诗的艺术特点。43.简述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点。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4.论析楚辞产生的原因。45.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杜牧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1下列关于神话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神话都是幻想或想象的B神话是古代统治阶级加强统治的工具C神话是一种“神化”了的现实生活D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2关于诗经的编订,汉代有“孔子删诗”的说法,最早提出此说的是( )A汉书食货志B史记孔子世家C国语周语上D毛诗大序3春秋叙述历史的特点是( )A采用新闻标题形式记事B记言C言事兼记D完整系统地叙述西周历史4战国策的文风特点是( )A微言大义B艳富浮夸C质朴平实D辩丽恣肆5荀子的文风特点是( )A奇幻诡谲,汪洋恣肆B明切犀利,冷峻峭拔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逻辑严密,说理透辟6下列寓言出自韩非子的是( )A狐假虎威B郢书燕说C画蛇添足D南辕北辙7九章的艺术表现特征是( )A奇幻壮丽B浓笔重彩C平实素朴D飘逸幽渺8屈原九歌组诗的篇数是( )A8篇B9篇C10篇D11篇9指出秦刻石文在内容上多为“颂秦德”的是( )A贾谊新书B司马迁史记C董仲舒春秋繁露D刘勰文心雕龙10汉代散文的行文造语向着骈俪方向发展出现在( )A西汉前期B西汉后期C东汉前期D东汉后期11具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理想的史学家是( )A司马谈B司马迁C班彪D班固12下列表述班固汉书特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文挥洒自如B叙事平实稳健C文章组织谨严D语言富丽典雅13把汉代大赋创作推向高峰的作者是( )A扬雄B蔡邕C班固D司马相如14“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一语评价的是( )A国风B九章C汉乐府民歌D古诗十九首15嵇康的四言诗别具一格,下列诗句中属于嵇康所作的是( )A淡淡流水,沦胥而逝。泛泛柏舟,载浮载滞B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C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D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16被诗品称为“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的是( )A潘岳悼亡诗B左思咏史C郭璞游仙诗D鲍照拟古17东晋玄言诗的特点是( )A质而实绮,癯而实腴B情伤一时,心存百代C缛旨星稠,繁文绮合D理过其辞,淡乎寡味18“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出自陶渊明的( )A感士不遇赋B归去来兮辞C闲情赋D咏史述19北朝乐府民歌主要辑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 )A清商曲辞B杂曲歌辞C梁鼓角横吹曲D相和歌辞20下列文句出自曹植洛神赋的是( )A翩若惊鸿,婉若游龙B精骛八极,心游万仞C孤蓬自振,惊沙坐飞D春草碧色,春水绿波21下列散文中属于历史笔记的是( )A洛阳伽蓝记B水经注C与山巨源绝交书D兰亭集序22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诗论专著是( )A文心雕龙B七略C诗品D文赋23由北齐、北周入隋的作家是( )A卢思道、杨素、薛道衡B江总、许善心、虞世基C江总、许善心、薛道衡D卢思道、杨素、许善心24沈佺期、宋之问并称的原因是( )A诗风清丽B诗风刚健C律诗定型D复归风雅25岑参边塞诗的特点是( )A善于描写战争场面B善于描写边地风光C表现军中苦乐D表现征人思乡26在杜甫诗歌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A七言律诗B七言绝句C五言律诗D五言绝句27刘长卿诗歌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 )A乐府B歌行C五言诗D七言诗28下列诗歌属于杜牧咏史诗的是( )A石头城、乌衣巷B西塞山怀古、金陵怀古C赤壁、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D金陵怀古、咸阳城东楼29唐代诗坛的“武功体”所指的是( )A贾岛的诗歌B许浑的诗歌C孟郊的诗歌D姚合的诗歌30张志和的词作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属于( )A曲子词B早期文人词C伶工之词D士大夫之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符合春秋一书特点的选项是( )A表达尊王攘夷、维护统一的思想B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C书法谨严、暗寓褒贬D以记言为主E鲁国的编年史32庄子是( )A战国时期人B宋国蒙人C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D子思的再传弟子E极力主张实行王道33梁陈时期诗尚自然、主风力的代表人物是( )A吴均B何逊C裴子野D徐陵E阴铿34南朝骈文的形式特征有( )A对偶B用典C比兴D辞藻E声律35王维诗歌的特点包括( )A表现空明境界B表现“无我”境界C有空静之美D有禅趣E诗中有画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国语37宫体诗38初唐四杰39元和体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0简述诗经诗歌结构形式和语言的特点。41简述孟子文章的特点。42简述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43简述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4试以行行重行行、回车驾言迈、迢迢牵牛星为例,论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45试论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2011年4月自考古文学史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标题请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古代神话是( )A.盘古开天辟地 B.女娲造人C.后羿射日 D.黄帝战蚩尤2.下面诗歌属于下层国民抨击统治者的诗篇是( )A.鄌风相鼠 B.小雅北山C.大雅荡 D.王风黍离3.先秦历史散文具有古奥迂涩特点的是( )A.尚书 B.国语C.左传 D.战国策4.先秦历史散文具有文学剪裁工夫的著述是( )A.尚书 B.左传C.国语 D.战国策5.先秦诸子散文最具雄辩色彩的是( )A.孟子 B.庄子C.荀子 D.韩非子6.具有铺排夸饰、想象丰富诗风特点的诗歌是( )A.诗经 B.楚辞C.汉乐府 D.古诗十九首7.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 )A.史传散文 B.纵横家书C.杂家著作 D.志人小说8.秦刻石文的重要用韵情势是( )A.句句为韵 B.二句为韵C.三句为韵 D.四句为韵9.两汉后期政论散文创作的新特点是( )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绪 B.委婉波折,常常借助比喻说理C.愤世嫉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 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10.王充论衡的著述宗旨是( )A.“崇谶纬” B.“陵霄汉”C.“正是非” D.“疾虚妄”11.班固的汉书在体例上将史记中的“世家”并入( )A.本纪 B.书C.传 D.表12.开辟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的是( )A.东都赋 B.蜀都赋C.二京赋 D.三都赋13.从现存材料看,较早对汉乐府进行分类的是( )A.应亨 B.蔡邕C.夏侯宽 D.郭茂倩14.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A.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B.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C.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15.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 )A.曹操短歌行 B.曹丕燕歌行C.曹植野田黄雀行 D.陈琳饮马长城窟行16.建安诗坛上最精彩的诗人是( )A.曹操 B.曹丕C.曹植 D.蔡琰17.“悼亡”一词专指为“悼妻”,始自( )A.潘岳 B.陆机C.左思 D.刘琨18.盘踞东晋诗坛主流地位的是( )A.游仙诗 B.乐府诗C.玄言诗 D.山水诗19.陶渊明一片仁心与安于贫穷的道德准则起源于(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C.佛家思想 D.玄学思想20.谢灵运的诗歌属于( )A.正始诗歌 B.太康诗歌C.元嘉诗歌 D.永明诗歌21.成为后世笔记小说发展基础的是( )A.志怪小说 B.志人小说C.神话故事 D.佛经故事22.搜神记作者干宝的籍贯是( )A.彭城(今河南太康) B.东海(今山东郯城)C.新蔡(今河南新蔡) D.临淄(今山东淄博)23.世说新语中将竹林名士刘伶嗜酒如命的故事置于( )A.雅量篇 B.任诞篇C.德行篇 D.忿狷篇24.在文学批评史上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是( )A.曹丕典论论文 B.陆机文赋C.挚虞文章流别论 D.刘勰文心雕龙25.隋代卢思道的边塞诗参军行的创作偏向是( )A.重气质 B.重文采C.重思理 D.重格律26.上官体的作风特点是( )A.慷慨悲凉 B.绮错婉媚C.清新自然 D.清奇僻苦27.孟浩然山水诗的作风特点是( )A.孤高幽僻 B.平庸自然C.清逸明丽 D.清刚开朗28.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属于( )A.闲适诗 B.感伤诗C.杂律诗 D.讽谕诗29.李商隐诗歌的作风特点是( )A.刚健开朗 B.清冷峭拔C.深情绵邈 D.高华俊爽30.著名词人冯延巳属于(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