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潭污水收集系统干管完善工程(谌家矶片区)-谌家矶污水泵站沉井施工方案_第1页
三金潭污水收集系统干管完善工程(谌家矶片区)-谌家矶污水泵站沉井施工方案_第2页
三金潭污水收集系统干管完善工程(谌家矶片区)-谌家矶污水泵站沉井施工方案_第3页
三金潭污水收集系统干管完善工程(谌家矶片区)-谌家矶污水泵站沉井施工方案_第4页
三金潭污水收集系统干管完善工程(谌家矶片区)-谌家矶污水泵站沉井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工程概况11.1沉井规模与构造11.2工程地质状况21.2.1地层分布特性:21.2.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32 施工部署42.1施工组织部署42.2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选择42.2.1沉井方法42.2.2降水方法42.2.3制作与下沉52.3沉井工艺流程52.4施工阶段划分与施工内容62.4.1施工准备阶段62.4.2第一节井筒制作与下沉阶段72.4.3第二节井筒制作及下沉72.4.5收尾阶段72.5主要施工机械与机具配备计划82.6主要劳动力使用计划82.6.1劳动力组织的特点82.6.2主要工种的劳动力配备数量82.7沉井各阶段主要工序的作业进度控制93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93.1工程测量93.1.1测量工作安排93.1.2沉井的测量控制方法103.2井内降/排水103.2.1沉井降水113.3沉井制作方法与技术措施113.3.1沉井制作基坑开挖113.3.2刃脚支设形式113.3.3沉井制作的钢筋施工工艺113.3.4沉井制作的模板施工工艺123.3.5沉井制作的脚手架施工123.3.6沉井制作的混凝土施工工艺133.4沉井下沉方法与技术措施133.4.1沉井下沉的作业顺序安排133.4.2沉井下沉验算133.4.4沉井下沉的主要方法和措施143.4.5降水排水153.4.6井内挖土和土方吊运方法153.5沉井下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应急措施163.6沉井封底的主要方法164沉井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的主要措施174.1质量体系174.2质量管理目标174.3质量标准174.3.1施工测量允许偏差174.3.2 沉井制作允许偏差174.3.3 沉井下沉完毕的允许偏差184.4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184.5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84.6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94.7沉井下沉质量保证措施 194.8沉井施工重难点及应对措施205安全施工措施225.1安全体系225.2安全管理目标225.3安全管理主要保证措施225.4安全措施2211工程概况三金潭污水收集系统干管完善工程(谌家矶片区)-谌家矶污水泵站位于朱家河以东,规划旺盛街以北,占地约1233m。泵站服务范围为江岸区属、现状朱家河以东地区。服务面积约8.1km,服务范围内规划人口7.8万人。泵站设计规模Qmax=0.8m/s。泵站设备安装包括水泵、格栅除污机、附属设备等。1.1沉井规模与构造现场平面示意图如下:(1) 本工程格栅间和泵房采用沉井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格栅间结构外形为1210*5400mm,壁厚800mm,总高度为11.75m,井内挖方768m;泵房外形为1210*5400mm,壁厚700mm,井内挖方898m。(2)格栅间总高度为11.75m,泵房为13.75m,格栅间顶面标高为23.7m(绝对标高,下同),刃脚底标高为11.95m。对照井外地坪的设计标高23.5m,沉井的下沉深度为11.55m,泵房顶面标高为23.7m(绝对标高,下同),刃脚底标高为9.95m。对照井外地坪的设计标高23.5m,沉井的下沉深度为13.55m。(3)混凝土:所有结构混凝土除设计特别注明外均为C30,为了提高混凝土抗裂、抗渗及耐久性能,混凝土中不得采用氯盐作为防冻、早强的掺合料,底板及侧墙砼抗渗等级为P6。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砼保护层厚度:底板、池壁40;顶板为35。(4)钢筋为HPB300,HRB400;(5)格栅间(泵房)沉井的平面位置以及侧墙上的污水管道孔洞的位置必须根据管线与墙身的夹角以及沉井的具体尺寸,计算后精确定位。1.2工程地质状况1.2.1地层分布特性:地层编号岩土名称层顶埋深(m)层底标高(m)fakfa(kPa)EsEo(MPa)杂填土023.52-24.16-1粉质粘土2-4.320.51-21.8110-1305.5-6.0-2淤泥粉质粘土1.1.-4.38.67-10.8660-804.0-5.0粉细纱12.6-14.6-0.19-3.95150-17012.0-13.0粉质粘土20-23.2-3.28-0.66100-1204.5-5.5粉质粘土23-27.1280-30011.0-12.0工程地质剖面图1.2.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存于上部松散的素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农田灌溉和大气降水渗入是其主要的补给来源。格栅间及泵房基础落在-2淤泥质粉质粘土(fak=80kpa),故满足要求。2 施工部署项目经理项目生产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施工班组质检安全测量预算资料2.1施工组织部署2.2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选择沉井是用于深基础和地下构筑物施工的一种工艺技术,其原理是:在地面上或地坑内,先制作开口的钢筋混凝土筒身,待筒身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井内挖土使土体逐渐降低,沉井筒身依靠自重克服其与土壁之间的摩阻力,不断下沉直至设计标高,然后经就位校正后再进行封底处理。沉井方法有多种选择,如: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一次制作、一次下沉和分节制作、分节下沉等。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设计的具体要求,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将作以下选择:2.2.1沉井方法根据对拟建场地的土层特征、地下水位及施工条件的综合分析,本工程的沉井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干燥的条件施工,挖土方便,容易控制均衡下沉,土层中的障碍物便于发现和清除,井筒下沉时一旦发生倾斜也容易纠正,而且封底的质量也可得到保证。2.2.2降水方法根据地勘报告,上层素填土土质松散,层素填土中赋存上层滞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人工用水的补给,根据地勘报告显示杂填土最深处达4.3米,以及考虑到后期沉井深度达13.75m,为保证沉井处于干作业环境下,施工前需进行降水,降水井深20m,降水井沿基坑南北侧布置2个,管井降水务必做到按需降水,以减小降水引起的地铁车站结构沉降、周边建筑物及地面沉降,且管井与沉井内明排相结合保证沉井施工的顺利进行。2.2.3制作与下沉本沉井过高,施工技术难度较大,而且在下沉时容易发生倾斜,因此应采用分节制作、分节下沉方法。沉井分节制作的高度,应保证其稳定性并能使其顺利下沉。根据沉井的高度、实际地质条件,对沉井采用三节制作、三次下沉的方法。沉井分节制作与下沉的要求是:格栅间第一节沉井高度为4m,起沉标高为21.5m(绝对标高,下同),下沉4m至设计初沉标高17.5m;第二节筒身高度为4m,接高处(后浇段标高)为25.5m,下沉4m至设计标高13.5m;第三节筒身高度为3.75m,接高处(后浇段标高)为25.25m,下沉1.55m至设计标高11.95m。如下图所示:泵房第一节沉井高度为4.6m,起沉标高为21m(绝对标高,下同),下沉4.6m至设计初沉标高16.4m;第二节井筒高度为4.6m,接高处(后浇段标高)为25.6m,下沉4.6m至设计标高11.8m;第三节井筒高度为4.55m,接高处(后浇段标高)为16.35m,下沉1.85m至设计标高9.95m。2.3沉井工艺流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与施工方法,沉井主要工序的工艺流程安排见下图所示:2.4施工阶段划分与施工内容分阶段、按步骤组织施工,针对各阶段的工程特点与工艺要求明确分期管理目标,并落实相应的技术与管理措施,这是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的有效方法。根据施工工艺流程安排,沉井工程的主要施工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施工阶段:2.4.1施工准备阶段工程开工前后应抓紧落实施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施工的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及现场准备等工作。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概括如下:(1) 熟悉施工图纸与地质资料等技术文件,编制实施性的专项施工方案。(2) 平整场地至要求的标高,铺设施工便道,开挖排水沟,接通水源和电源。(3)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座标导点和水准点完成沉井的定位测量工作。为了控制沉井的位置与标高,在场内须设置沉井的轴线与标高控制点。(4) 及时组织施工机具、材料及作业队伍进场,充分落实各项开工准备工作。2.4.2第一节井筒制作与下沉阶段沉井工程进入了实施性的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 开挖沉井制作基坑。(2) 对开挖的沉井基坑测量定位、夯实及抄平,完成沉井刃脚的土模制作。(3) 第一节沉井的钢筋绑扎和支模,其中穿插进行安装预埋预留的配合工作。(4) 第一节沉井的混凝土浇捣、拆模与养护,同时完成沉井第一次下沉的有关准备工作。(5) 沉井第一次下沉,逐步下沉至初沉标高,其中包括完成相关的井筒内挖土和明排水工作。(6) 沉井过程中的轴线与标高复核,严格控制沉井的位置与垂直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偏措施。(7) 加强对沉井过程中的监测与监控措施,确保沉井与周边环境的安全。2.4.3第二节井筒制作及下沉待第一节沉井下沉至初沉标高后,必须进行观测检查,其稳定性被确认满足设计与规范后方可进行第二节井筒制作的施工。主要施工内容有:(1) 进行井壁的清理与施工缝的处理工作。(2) 第二节沉井的钢筋绑扎和支模,其中穿插进行安装预埋预留的配合工作。(3) 第二节沉井的混凝土浇捣、拆模与养护。(4) 沉井第二次下沉,逐步下沉至设计标高,其中包括完成相关的井筒内挖土和明排水工作。(5) 沉井过程中的轴线与标高复核,严格控制沉井的位置与垂直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加强对沉井过程中的监测与监控措施,确保沉井与周边环境的安全。2.4.4第三节井筒制作及下沉待第二节沉井下沉至初沉标高后,必须进行观测检查,其稳定性被确认满足设计与规范后方可进行第二节井筒制作的施工。主要施工内容有:(6) 进行井壁的清理与施工缝的处理工作。(7) 第三节沉井的钢筋绑扎和支模,其中穿插进行安装预埋预留的配合工作。(8) 第三节沉井的混凝土浇捣、拆模与养护。(9) 沉井第三次下沉,逐步下沉至设计标高,其中包括完成相关的井筒内挖土和明排水工作。(10) 沉井过程中的轴线与标高复核,严格控制沉井的位置与垂直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加强对沉井过程中的监测与监控措施,确保沉井与周边环境的安全。2.4.5收尾阶段该阶段的施工内容主要有:(1) 测量弹线,落实井筒内的墙、柱、板等结构施工的准备工作。(2) 完成井筒内的结构施工,为机电安装作业创造条件。(3) 沉井工程的质量检查与验收。2.5主要施工机械与机具配备计划根据各施工阶段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布置及使用施工机械,是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效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沉井各阶段所配备的主要施工机械与机具详见下表:主要施工机械与机具表序号机械名称、型号数量使用部位备注1挖掘机1基坑开挖、回填斗容1m32电动蛙夯1基坑土夯实24kw3吊车1土方垂直运输25T4插入式振动器 -503振捣砼12kw5平板式振动器 PZ-5011振捣砼3kw6钢筋切断机GJ5-40-1(QJ40-1)1钢筋制作成型3kw7钢筋弯曲机GJ7-45(WJ40-1)1钢筋制作成型2.8kw8钢筋调直机GJ4-14/4(TQ4-14)1钢筋制作成型4kw9电焊机1钢筋焊接500A10潜水泵50WQ15-22-2.210井内排水11消防水带500m50mm12空压机3m1垫层破除13风镐3垫层破除14渣土运输车1沉井开挖运输8T15钢板t=25mm48临时道路16柴油发电机1应急发电排水15KW2.6主要劳动力使用计划2.6.1劳动力组织的特点与一般工程不同,本工程为大型的沉井构筑物,工艺技术独特,专业性强,一般需要连续地快速施工,因此劳动力组织具有以下特点:(1) 根据沉井应连续施工的需要,与沉井有关的降水、挖土等劳动力应组成两班制,实行昼夜交接班作业。劳动力的投入量需要作相应的增加。(2) 本工程的沉井为12.1m*5.4m矩形构筑物和13*7.3m的矩形构筑物,对钢筋与模板分项操作技术要求高,因此劳动力的组织应选择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熟练技工。2.6.2主要工种的劳动力配备数量(1) 钢筋工: 3人(包括钢筋制作成型)(2) 模板架设: 3人(3) 混凝土工: 3人(4) 泥工: 2人(5) 挖土工: 10人(分两班作业)(6) 排水工: 2人(分两班作业)(7) 普工: 6人(分两班作业)(8) 测量工: 2人(9) 电焊工: 1人2.7沉井各阶段主要工序的作业进度控制根据沉井工程的特点与分阶段组织施工的需要,各阶段主要工序的作业进度控制计划安排如下:(1) 施工准备阶段: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的时间需要3日历天。其中主要工序为进行地基加固等。(2) 第一节沉井制作与下沉阶段:该阶段的作业进度控制计划为18日历天。其中主要工序的进度安排分别为:沉井制作5天;沉井混凝土养护10天左右,满足100%设计强度的要求;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需要3天。(3) 第二节沉井制作、下沉及养护阶段:该阶段的作业进度控制计划为15日历天。主要工序的进度安排分别为:沉井制作5天;沉井混凝土养护7天左右,满足80%设计强度的要求;(4) 第三节沉井制作、下沉、养护及封底阶段:该阶段的作业进度控制计划为24日历天。主要工序的进度安排分别为:沉井制作5天;沉井混凝土养护7天左右,满足80%设计强度的要求;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需要3天,沉井封底6天。根据上述作业进度控制要求,沉井工程的施工周期约需要57日历天。沉井进度计划(一座)3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3.1工程测量3.1.1测量工作安排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满足设计图纸与施工质量的要求,现场测量工作将按以下部署进行:(1) 测量工作应抓紧在施工准备阶段开始。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的座标控制点,引测工程轴线和高程控制点,为全面开展施工创造条件。(2) 根据本工程沉井的施工特点,在场内建立平面主轴线控制网和水准复核点,以满足施工的需要。(3) 施工前期的测量工作应由项目部专业测量工程师负责、工长或技术员配合完成。施工期间,专业分包单位测量员或技术员负责操平放线工作,项目部专业测量工程师负责定期复核。(4) 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完成沉井的沉降观测工作。(5) 根据市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做好测量技术资料的保存与归档工作。3.1.2沉井的测量控制方法(1) 沉井位置与标高的控制:在沉井外部地面及井壁顶部设置纵横十字中心线和水准基点,通过经纬仪和水准仪的经常测量和复核,达到控制沉井位置和标高的目的。(2) 沉井垂直度的控制:在井筒内四壁中心线位置作出垂直轴线的标记,各吊线坠逐个对准其下部的标板以控制垂直度,并定期采用两台全站仪进行垂直偏差观测。挖土时,应随时观测沉井的垂直度,当线坠离标板墨线达50mm时,或四周标高不一致时,应及时采取纠偏措施。(3) 沉井下沉控制:在井筒外壁周围测点弹出水平线,或在井筒外壁上的四个侧面用墨线弹出标尺,每20mm一格,用水准仪及时观测沉降值。(4) 沉井过程中的测量控制措施:沉井下沉时应对其位置、垂直度及标高(沉降值)进行观测,每班至少测量两次(在班中和每次下沉后测量一次)。终沉时,应加强观测,每小时一次,预防超沉。(5) 测量工作的管理措施:沉井的测量工作应由专人负责。每次测量数据均需要如实记录,并制表发送给技术质量部门。测量时如发现沉井有倾斜、位移、沉降不均或扭转等情况,应立即通知项目总工程师,以便指挥操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使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以内。接收井下沉测量控制平面示意图 沉井下沉测量控制剖面示意图3.2井内降/排水本工程的沉井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施工技术。采用该项技术的前提条件是落实沉井内的降水措施,确保沉井过程不受地下水的影响。本项目决定选择管井降水与井内明排水相结合的降水方法。有关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如下述:3.2.1沉井降水井外对称设置降水井,潜水泵抽排,以保证杂填土层降水效果,根据地勘报告素填土层厚5m,降水井深7m,降水井直径0.25m。在沉井内部开挖明沟、集水井,采用潜水泵进行明排水,井内明排水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沉井过程中,如发现井内土体湿陷,应在井中心设集水井,其深度应比地下水位深11.5m。明沟和集水井的深度应随沉井的挖土而不断加深。集水井内的积水由高扬程的潜水泵排至沉井外。3.3沉井制作方法与技术措施3.3.1沉井制作基坑开挖根据图纸设计沉井的埋深,基坑开挖深度为2m,坡度1:1,考虑到拆除垫架和支模操作的需要,基坑比沉井外壁宽1米,基坑四周挖坡度为2%排水沟,四角设集水井,集水井应比排水沟低0.5m,挖土采用1台反铲挖掘机进行。配合人工修坡和平整坑底,挖出土方用8T自卸车运至弃土场堆放,运距10km。3.3.2刃脚支设形式沉井下部为刃脚,其支设方法取决于沉井的重量、施工荷载和地基承载力。常用的刃脚支设形式有垫架法、砖砌垫座、土模定型钢模。各种形式使用范围见下表:支模方法适用范围垫架法适用较大较重的沉井,在软土的地基上制作混凝土垫、砖胎膜法适用于中、小沉井的制作土模法适用于土质好,重量轻的小型沉井定型钢模适用于单位重量较大的沉井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施工条件分析,沉井壁厚较厚,单位重量较大,沉井的刃脚支设形式定型钢模。具体做法如下:平整地面:根据测量的墩台位置,排除地表水,夯实沉井周围50cm范围内原地面,低的要夯填,使之处于同一标高,并要求不得低于四周地面,以利排水。垫层铺设:基坑地面平整后进行垫层铺设,垫层采用C15素凝土垫层,垫层厚度20cm,满铺结构面且比两侧边缘各宽10cm。钢模架设:根据测量放线定位,按照设计尺寸架设刃脚钢模。3.3.3沉井制作的钢筋施工工艺(1) 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和检验报告单,并按有关规定分批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 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钢筋工长预先编制钢筋翻样单。所有钢筋均须按翻样单进行下料加工成型。(3) 钢筋绑扎必须严格按图施工,钢筋的规格、尺寸、数量及间距必须核对准确。(4) 井壁水平钢筋接头采用焊接,统一连接区上接头面积不超过50%,接头净距不应小于38d且大于500mm,采用单面搭接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d,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E:HPB300(A)为30d,HRB400(C)为35d。池壁纵筋按梅花形布置C8600*600拉接筋,底板按梅花形布置C121000*1000马凳筋,当孔洞直径或宽度小于等于300mm时,钢筋遇孔洞应尽量绕过,如必须截断,则截断后应焊接于孔洞加强筋上,沉井或顶管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二次制作的构件,在井壁、底板或地梁与其相接触的部位均需预埋插筋,插筋的位置、直径、根数等于原构件相同并应满足锚固和焊接长度的要求。(5) 井壁内的竖向钢筋应上下垂直,绑扎牢固,其位置应按轴线尺寸校核。底部的钢筋应采用与砼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塞,以保证其位置准确。(6) 井壁钢筋绑扎的顺序为:先立2-4根竖筋与插筋绑扎牢固,并在竖筋上划出水平筋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和齐胸处绑扎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划出竖筋的分档标志,接着绑扎其它竖筋,最后再绑扎其它横筋。(7) 井壁钢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扎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纵横向每隔1000mm设垫块。(8) 井壁水平筋在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预留洞口加固筋长度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9) 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扎一道横筋定位。浇灌混凝土后,应对竖向伸出钢筋进行校正,以保证其位置准确。3.3.4沉井制作的模板施工工艺模板施工是沉井制作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其设计选型、用料、制作及现场安装等方法直接关系到沉井的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据本工程沉井施工的特点与要求,模板的工艺技术与施工方法作以下考虑:(1) 模板采用定型钢模;用M14螺栓对拉固定,对拉螺栓的纵横向间距均为300mm,对拉螺栓竖向间距600mm,在螺栓中间用1001003mm钢板止水片,具体见附件1:墙模板(组合钢模)计算书。(2) 模板安装的工艺流程:位置、尺寸、标高复核与弹线 刃脚支模 井壁内模支设(配合钢筋安装) 井壁外模支设(配合完成钢筋隐检验收) 模板支撑加固 模板检查与验收。(3) 模板的制作尺寸要准确,表面平整无凹凸,边口整齐,拼缝严密。安装模板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模板安装应做到位置准确,表面平整,支模要横平竖直不歪斜,几何尺寸要符合图纸要求。(4) 井壁侧模安装前,应先根据弹线位置,用14短钢筋离底面50mm 处焊牢在两侧的主筋上(注意电焊时不伤主筋),作为控制截面尺寸的限位基准。一片侧模安装后应先采用临时支撑固定,然后再安装另一侧模板。两侧模板用限位钢筋控制截面尺寸,并用上下连杆及剪刀撑等控制模板的垂直度,确保稳定性。(5) 沉井的制作高度较高,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所产生的侧向压力也相应较大。为了防止浇砼时发生胀模或爆模情况,井壁内外模板必须采用M14对拉螺栓紧固。底部第一道对拉螺栓的中心离地200mm。(6) 第一节井筒制作时,井壁的内外模板均采用上、中、下三道抛撑进行加固,以保证模板的刚度与整体稳定性。第二、三节井筒制作时,井壁外模仍按上述方法采用抛撑,井壁内模可采用井内设中心排架与水平钢管支撑的方法进行加固,后续各节接高的模板底部距地面不得低于1m,以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沉井过重突然下沉造成质量事故。水平钢管支撑呈辐射状,一端与中心排架连接,另一端与内模的竖向龙骨连接。(7) 封模前,各种预埋件或插筋应按要求位置用电焊固定在主筋或箍筋上。预留套管或预留洞孔的钢框应与钢筋焊接牢固,并保证位置准确。(8) 模板安装前必须涂刷脱模剂,使沉井混凝土表面光滑,减小阻力便于下沉。3.3.5沉井制作的脚手架施工沉井制作分三次制作完成,第一次制作4m,脚手架搭设5.5m。初次下沉完成后制作沉井上部,脚手架进行二次搭设,根据沉井尺寸及壁厚,脚手架搭设方式为双排脚手架,钢管选用483.5,脚手架搭设高度9.5m,水平杆步距1.5米,立杆纵横向跨距1.2米,脚手架加固按照设计计算进行。二次下沉完成后,脚手架进行第三次搭设,脚手架搭设高度14.5米。具体见附件2:扣件式脚手架计算书。3.3.6沉井制作的混凝土施工工艺(1) 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泵车直接布料入模的方法。浇筑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不得留置施工缝。(2) 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完成的工作主要有:钢筋已经隐检符合质量验收规范与设计要求;模板已安装并经过检查验收合格,模板内的垃圾及杂物已清理干净,模板已涂刷脱模隔离剂;沉井的位置、尺寸、标高和井壁的预埋件、预留洞等已经过复核无误;由商混站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已经审核批准实施;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进场混凝土应进行塌落度(塌落度控制在16020)及配合比泵送工作性能鉴定,其工作性能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3) 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0500mm左右(振动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4) 混凝土捣固应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混凝土必须分层振捣密实,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振动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上层混凝土的振捣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5) 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防止漏振。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15-30s,如需采取特殊措施,可在20-30min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插点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动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0.5倍,但不宜紧靠模板振动,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管件等。(6) 为了防止模板变形或地基不均匀下沉,沉井的混凝土浇筑应对称、均衡下料。(7) 上、下节水平施工缝应留成凸形或加设止水带。支设第二节井筒的模板前,应安排人员凿除或清理施工缝处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并冲洗干净,但不得积水。继续浇筑下节沉井的混凝土前,应在施工缝处铺设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8)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应采取养护措施,可对混凝土表面复盖和浇水养护,井壁侧模拆除后应悬挂草包并浇水养护,每天浇水次数应满足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的要求。浇水养护时间的规定不得少于14天。(9)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应设置300*3mm钢板止水带,施工缝应凿毛并清理干净,内外模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时其对拉螺栓的中间应设置防渗止水片,钢筋密集部位和预留孔底部应辅以人工振捣,保证结构密实。3.4沉井下沉方法与技术措施3.4.1沉井下沉的作业顺序安排下沉准备工作 设置垂直运输机械设备 挖土下沉 井内排水 边下沉边观测 纠偏措施 沉至初沉标高 核对标高、观测沉降稳定情况 井底设盲沟、集水井 第二井筒施工井筒养护拆模下沉准备工作 设置垂直运输机械设备 挖土下沉 井内排水 边下沉边观测 纠偏措施 沉至初沉标高 核对标高、观测沉降稳定情况 第三井筒施工井筒养护拆模下沉准备工作 设置垂直运输机械设备 挖土下沉 井内排水 边下沉边观测 纠偏措施 沉至初沉标高 核对标高、观测沉降稳定情况井底设盲沟、集水井 铺设井内封底垫层 底板防水处理 底板钢筋施工与隐蔽工程验收 底板混凝土浇筑 井内结构施工 上部建筑及辅助设施 回填土3.4.2沉井下沉验算沉井下沉前,应对其在自重条件下能否下沉进行必要的验算。沉井下沉时,必须克服井壁与土间的摩阻力和地层对刃脚的反力,其比值称为下沉系数K,一般应不小于1.151.25。井壁与土层间的摩阻力计算,通常的方法是:假定摩阻力随土深而加大,并且在5m深时达到最大值,5m以下时保持常值。计算方法右图所示: 首先确定井壁与土体的摩阻力T,沉井外壁的单位摩阻力分布,在05m深度内,单位面积的摩阻力从零按直线增加,大于5m为常数;当沉井深度内存在多种类型的土层是,单位摩阻力可取各土层厚度的单位摩阻力的加权平均值。摩阻力T由下式计算得出:其中 fki井壁与第i层土体间的摩阻系数(KPa); L沉井的单位长度; H沉井的下沉高度 hsi每层土层的厚度,由地质资料提供; 根据上式得出fka=8.58kN/m 沉井下沉系数的验算公式为:K=(G-B)/(T+R) 式中:K下沉安全系数,一般应大于1.151.25 G沉井单位自重及附加荷载(kN/m) B被井壁排出的水量(kN),如采取排水下沉法时,B=0 R刃脚反力(kN),如将刃脚底部及斜面的土方挖空, 则R=0本工程沉井的验算的条件为:沉井下沉系数验算: K = 1.06,在1.051.25之间。第一节与第二节沉井的下沉系数满足安全验算要求。3.4.4沉井下沉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沉井下沉过程,其实就是挖土使沉井自重克服土层的承载力不断下沉的过程。挖土时需遵循的原则是:“先中间,后四周,先锅底,后刃脚”。(1) 第一节沉井制作完成后,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00%后方可进行砼垫层破除和下沉的准备工作。(2) 井内挖土应根据沉井中心划分工作面,挖土应分层、均匀、对称地进行。挖土要点是:先从沉井中间开始逐渐挖向四周,使井底形成锅底状,如下图所示:每层挖土厚度控制在0.40.5m,沿刃脚周围保留0.51.5m的土堤;沿沉井井壁每23m一段向刃脚方向逐层全面、对称、均匀地削薄土层,每次削510cm,当土层经不住刃脚的挤压而破裂时,沉井便在自重的作用下挤土下沉;下沉后及时用粗砂回填刃脚部分,防止深井失稳。分段挖土示意图 如此循环过程,直至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沉井封底前自沉速率应小于10mm/8h。(3) 井内挖出的土方应及时外运,不得堆放在沉井旁,以免造成沉井偏斜或位移。(4) 沉井下沉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进行测量观察。沉降观测每8小时至少2次,刃脚标高和位移观测每台班至少1次。当沉井每次下沉稳定后应进行高差和中心位移测量。每次观测数据均须如实记录,并按一定表式填写,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资料管理。(5) 沉井时,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分析研究,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如摩阻力过大,应采取减阻措施,使沉井连续下沉,避免停歇时间过长;如遇到突沉或下沉过快情况,应采取停挖或井壁周边多留土等止沉措施。(6) 在沉井下沉过程中,如井壁外侧土体发生塌陷,应及时采取回填措施,以减少下沉时四周土体开裂、塌陷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7) 为了减少沉井下沉时摩阻力和方便以后的清淤工作,在沉井外壁应采用随下沉随回填砂的方法。(8) 沉井开始下沉至4m以内的深度时,要特别注意保持沉井的水平与垂直度,否则在继续下沉时容易发生倾斜、偏移等问题,而且纠偏也较为困难。(9) 沉井下沉近设计标高时,井内土体的每层开挖深度应小于30cm或更薄些,以避免沉井发生倾斜。沉井下沉至离设计底标高10cm左右时应停止挖土,让沉井依靠自重下沉到位。3.4.5降水排水沉井降/排水示意图(见右图),基坑外侧1m均布四个降水井,井深7m,在沉井中心设置集水井,深度比开挖面底部低1.0m,沟和井底深度,随沉井挖土而不断加深。在井内设2.2kw潜水泵,将地下水排出井外。3.4.6井内挖土和土方吊运方法沉井内的分层挖土和土方吊运采用人工和机械相配合的方法。井内土方以人工开挖、扦铲为主,以此严格控制每层土的开挖厚度,防止超挖。起吊设备选择:根据本工程的沉井施工特点,在沉井上口边配备一台吊车,负责将井内挖出土方的吊运至地面。起吊最大距离14m,每次最大起吊方量1方,即1.8T(砂土天然密度1.8T/方),查吊车起重性能表,选择25T吊车。土斗用2mm厚钢板,焊接而成,数量为4套。如下图所示: 土斗大样图 土方垂直运输示意图井内土方挖运实行人机同时作业,必须加强对井下的操作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工人的安全意识,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3.5沉井下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应急措施沉井下沉过程中经常发生偏斜。偏斜的客观原因有土层不均匀、地层倾斜、地下水的流向影响等;主观因素是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如刃脚浇筑时歪斜、不圆,井壁尺寸误差大及中心线不垂直,井内挖土不均匀,发生过突沉,井底涌砂等。因此在沉井下沉过程中应加强观测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偏斜。纠偏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 开始下沉时,入土深度较浅,如发生倾斜,只需在刃脚高的一侧集中人工挖土,以减少刃脚下的正面阻力。在刃脚低的一侧不挖土,或回填砂石,增加在沉井低的一侧的阻力,使偏差在下沉过程中逐步纠正。(2) 入土较深时,如发生倾斜,使用上一方法有困难时,可在沉井高的一侧增加重量,或者用高压射水冲送土层,沿沉井高的一侧井壁外面破坏土层结构,降低该侧被动土压力,再用井内偏挖土法纠偏。另外,也可用钢缆向下沉少的一侧进行板拉扶正。(3) 如发现刃脚遇到障碍物时,必须予以清除后再下沉。(4) 当发生位移偏差时,可故意使沉井向偏位方向倾斜,沿倾斜方向下沉,直到沉井底面中中轴线与设计中轴线重合或接近,再纠正倾斜,直到位移调整的容许范围内。3.6沉井封底的主要方法当沉井下沉至距设计底标高10cm时,应停止井内挖土和排水,使其靠自重下沉至或接近设计底标高,再经过23天的下沉稳定,或经观测在8天内累计下沉量不大于10mm时,即可进行沉井封底。沉井干封底的施工要点和主要技术措施如下述:(1) 中间部位设1个集水井(深12m),井内插入800mm、四周带孔眼的钢管,钢管口应带法兰盘,方便封口时使用。钢管顶面应比设计底板混凝土面低500mm,四周填以卵石,使井底的水流汇集在井中,然后用潜水泵排出,以此保证沉井内的地下水位低于基底面0.5m左右。如下图所示.干封底排水横断面示意图(2) 根据设计要求,由1150mm厚C30混凝土封底。混凝土必须与刃脚侧壁混凝土结合密实,以保证沉井的最后稳定和防渗性。(3) 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后,可进行底板钢筋绑扎。钢筋应按设计要求伸入刃脚的凹槽内。新老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冲刷干净。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分层、不间断地进行,由四周向中间推进,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50cm左右,并采用振动器振捣密实。待浇筑到中心集水井部位时,将排水泵从钢管中拔出,并迅速盖上钢盖板止水垫圈,用螺栓拧紧至不漏水。然后将该处底板混凝土补齐。补浇混凝土前应将新旧混凝土接茬处冲洗干净。(4) 底板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自然养护。在养护期内,应继续利用集水井进行排水。待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0%并经抗浮验算后,再对集水井进行封堵处理。集水井的封堵方法是:将井内水抽干,在套管内迅速用干硬性的高强度混凝土进行堵塞并捣实,然后上法兰盘用螺栓拧紧,或用电焊封闭,上部再用混凝土垫实捣平。4沉井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的主要措施4.1质量体系我们将根据ISO90002000和GB/T190002000质量管理模式组建该工程项目经理部完整的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工程部技术质量部监管员作业队队长作业队专职安全员作业队文明施工管理员质量体系。4.2质量管理目标4.2.1严格规范工程质量记录,发生质量问题及时追溯,明确当时状况,便于处理。4.2.1抓好岗位培训及教育,特殊工种及特殊岗位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上班操作时应配带明显标志,以便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及监理、业主等有关人员检查。4.3质量标准4.3.1施工测量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项目水准线路测量高程闭合差平地山地20(mm)6(mm)导线测量方位角闭合差40(mm)导线测量相对闭合差1/3000直线丈量测距两次较差1/5000项目允许偏差平面尺寸长、宽0.5%,且不得大于100mm曲线部分半径0.5%,且不得大于50mm两对角线差对角线长的1%井壁厚度15mm4.3.2 沉井制作允许偏差4.3.3 沉井下沉完毕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刃脚平均高程与设计高程的偏差100mm刃脚平面轴线位置偏差,下沉总深度H10m时1/100H(mm)刃脚平面轴线位置偏差,下沉总深度H10m时100mm沉井四角中任何两角底面高差,两角距离B10m时1/100B且300mm沉井四角中任何两角底面高差,两角距离B10m时100mm4.4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1) 混凝土搅拌车进场后,应把好混凝土质量关。检查混凝土搅拌车发车、运输、到达时间、检查坍落度、可泵性是否符合要求,对于不合格者严格予以退回。(2) 混凝土浇捣必须连续进行,就餐时,操作者、管理人员均轮流交替用餐,施工持续时间过长时,设两班人员进行轮岗施工,确保现场施工人员精力旺盛。(3) 浇注砼前,检查模板、钢筋和预埋件位置的正确性,并将模板内木屑、泥土和混凝土预埋件上的灰浆油污清除干净。另外对新老混凝土接缝处的垃圾、杂物一律清除干净,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4) 在操作难度较高处、钢筋密度较大的区域,应做醒目标志,以加强管理,确保混凝土浇捣质量。(5) 混凝土、砌筑砂浆必须由试验员按规定要求制作足够的试块,并标明标号、使用部位、日期及编号。(6) 混凝土浇捣时,应铺设架空走道板,禁止人在钢筋上直接踩踏,以免造成钢筋变形位移。(7) 混凝土初凝前,派专人看护,严禁任何人员踏入和堆放物料。(8) 加强砼的养护,根据现场的气温条件,采用适宜的养护方法,养护时间不少于14d。4.5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 钢筋由钢筋工长按设计图提出配料清单,同时应满足设计对接头形式及错开要求。搭接长度、弯钩等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规定,品种、规格若要代替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妥手续。(2) 本工程所有钢筋由现场成型,钢筋进场后应核对品种、规格、尺寸是否符合加工要求,加工数量是否正确,并对钢筋作外观检查,尤其对钢筋的对焊接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不合格的钢筋不准使用。检查验收后,所有钢筋应全部上架堆放,规范标识。(3) 工程所用的钢筋,进场时必须具备厂方提供的质保书,并及时收集归档。(4) 绑扎钢筋前应由钢筋工长向班组进行交底,内容包括绑扎顺序、规格、间距、位置、保护层、搭接长度与接头错开的位置,以及弯钩型式等要求。(5) 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性,在钢筋绑扎前必须进行弹线。(6) 注意满足混凝土浇捣时的保护层要求。垫块设置的间距应控制在每平方米1块。(7) 弯曲不直的钢筋应校正后方可使用,但不得采用预热法校直,沾染油渍和污泥的钢筋必须清洗干净方可使用。(8) 加强施工工序质量管理,在钢筋绑扎过程中,除班组做好自检外,钢筋工长全过程监控,技监、技术人员应随时检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防止返工,钢筋可采取按工序分阶段验收,未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9)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如发现钢筋与埋件或其它设施相碰时,应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处理,不得任意弯、割、拆、移。4.6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 模板工程作为结构施工的重要分项工程,也是保证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关键工序,故必须建立起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其最终目的是保证整个模板体系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能够承受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各种荷载。(2) 模板体系制作时,必须加强验收环节,进行预拼装工序以确保模板就位前的平整度刚度,所有的模板都必须分区域进行分别编号,加以区别,更有利于模板的安拆工作快迅、便捷的进行。(3) 针对工程特点,以可靠的模板体系来确保结构形体的砼成型质量。(4) 模板在每一次使用前,均应全面检查模板表面光洁度,不允许有残存的混凝土浆,否则必须进行认真清理,然后喷刷脱膜剂,以至拆模时保证混凝土面的平整度。(5) 模板的拼缝有明显的缝隙者,必须采用油腻子批嵌。拆除模板必须得到有关技术人员的认可后,方可进行拆模。(6) 模板在校正或拆除时,绝对不允许用棒橇或用大锤敲打,不允许在模板面上留下铲毛或锤击痕迹。(7)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在模板上开洞。(8) 拼接模板时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的间距数量设对拉螺杆。 4.7沉井下沉质量保证措施 (1) 沉井制作严格按设计要求和工艺标准施工,保证尺寸准确、表面平整光滑。(2) 沉井制作场地应先经清理平整夯(压)实。(3) 严格控制模板、钢筋、混凝土质量,使井壁外表面光滑,各部尺寸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以内。(4) 认真做好第一节沉井制作时的刃脚垫层和沉井接高时刃脚下的支承措施,严防沉井制作时的不均匀下沉和突沉。(5) 沉井下沉时的井壁混凝土需达到70,刃脚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6) 严格按勤测勤纠的原则,进行沉井下沉中的纠偏;(7) 当测到沉井偏斜度为0.25的沉井最大允许偏斜度时,立即采取调整沉井内用刃脚附近挖土深度的方法以纠正偏斜;(8) 应在沉井施工前定好各种观测原始的起始点,以便分析对比,以及时调整控制。(9) 严禁重型机械驶入沉井周围土楔体塌坍范围内。(10) 沉井下沉至距设计标高以上1.52.0M的终沉阶段时,应加强下沉观测,待8h的累计下沉量不大于10MM时,沉井下沉趋于稳定,方可进行封底。(11) 根据土质情况预留一定沉井自沉深度。(12) 加强封底前的测量观测、校核分析工作,对测量标妥加保护,检验。25 4.8沉井施工重难点及应对措施项目特点表现原因措施沉井制作刃脚钢筋较密,池壁厚度较大,连续浇筑混凝土较高表面粗糙,不光滑,爆模、漏筋、刃脚破坏模板不平整,表面粗糙,沾有杂物,模板拼接不严密,模板支撑体系不稳定,混凝土浇筑时刃脚部位漏振;模板应平整,拼缝严密,浇筑前充分润湿;增加支撑结构;分层浇筑,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混凝土自重、施工荷载较大,基底处于软土层中,不均匀沉降造成突沉、倾斜、刃脚断裂破坏地基不能承受沉井墙身重量; 基底铺设砂垫层,扩大与基底接触面积;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没有均匀、对称进行; 均匀对称施工;下沉下沉深度深、地下水位高、池壁自重大、地层情况复杂下沉困难井壁与周边土间摩擦阻力过大;地下存在障碍物,如树根、孤石等池壁自重不够;井外壁周围充填黄泥浆、井壁外挖土、灌砂等,降低摩阻力;清除障碍物;继续上一节混凝土增加自重,或在井上部均匀加载;下沉过快 遇到软弱土层,土体耐压强度过小;长期抽水或因砂涌,使井壁与土之间摩阻力减少;刃脚处回填砂石夯实,或增大刃脚踏面面积;池外壁与土体的缝隙内回填碎石,夯实,增加摩阻力;发生流砂井底以下土层为砂性土,井内中心开挖过深,井外松散土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