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再培训 2015年2月 第一章新的煤矿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1 安全生产法律2 行政法规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相关文件3 国家安监总局规章及文件4 山西省政府文件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晋发 2015 3号 第二章煤矿新技术 新工艺 新设备和新材料 1 新技术新工艺1 1掘进新技术1 2综采液压支架在特殊情况下的处理1 3综采放顶煤工艺流程及技术2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 简介 第三章2014年煤矿典型事故案例 1 关于2014年以来六起煤矿重大事故的通报2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辽宁 贵州近期两起煤矿重大事故的通报 新的煤矿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由煤矿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 行政法规及规章标准构成 一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 一 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法 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而于制定的 本法律自2002年制定 填补了我国安全生产领域法律空白 于2014年8月进行了修订 新修订的 安全生产法 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 法律责任等内容 1 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 不得上岗作业 2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包括5个方面 1 要求劳动合同载明安全事项的权利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 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 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 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2 知情权和建议权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3 批评 检举 控告和拒绝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等权利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 检举 控告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 检举 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 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 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 紧急撤离权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 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5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享有的有关赔偿权利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 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 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 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3 从业人员的义务包括3个方面 1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 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服从管理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 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 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二 劳动法 劳动法 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调整劳动关系 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制定的 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劳动法 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休息休假的权利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 提高职业技能 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 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 有毒有害 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等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 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 享受带薪年休假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 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 仲裁 提起诉讼 也可以协商解决 三 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 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而制定的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法修改方案于2012年12月28日通过 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劳动合同法 规定 订立劳动合同 应当遵循合法 公平 平等自愿 协商一致 诚实信用的原则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 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 工作条件 工作地点 职业危害 安全生产状况 劳动报酬 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 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用人单位的名称 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劳动者的姓名 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8 劳动保护 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 法律 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等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强令冒险作业的 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 法规的规定 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以欺诈 胁迫的手段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严重失职 营私舞弊 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 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 拒不改正的 以欺诈 胁迫的手段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 刑法修正案 六 刑法 是规定犯罪 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是追究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 刑法修正案 六 自2006年6月29日起施行 涉及安全生产的主要内容如下 在生产 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恶劣的 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恶劣的 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恶劣的 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 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 贻误事故抢救 情节严重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严重的 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 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 是为了预防 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制定的 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1年12月31日通过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的决定 职业病防治法 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病前期预防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监督检查 法律责任等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 建立用人单位负责 行政机关监管 行业自律 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管的机制 实行分类管理 综合治理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该法所称职业病 是指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粉尘 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 行政法规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相关文件 一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是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 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将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 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 1 特别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 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下同 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 较大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 一般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 或者10人以下重伤 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 准确 完整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 漏报 谎报或者瞒报 事故发生后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 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二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 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 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而制定的 自2004年1月1日实施 2010年12月20日修订 工伤保险条例 主要内容包括工伤保险基金 工伤认定 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保险待遇 监督管理 法律责任等 该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 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 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 在停工留薪期内 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 由所在单位负责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认定为工伤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 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患职业病的 因工外出期间 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 客运轮渡 火车事故伤害的 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故意犯罪的 醉酒或者吸毒的 自残或者自杀的 三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以国发 2010 23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其总体要求是 坚持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的方针 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 健全规章制度 完善安全标准 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 切实加强安全监管 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 促进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 通知要求 企业要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 严格查处违章指挥 违规作业 违反劳动纪律的 三违 行为 凡超能力 超强度 超定员组织生产的 要责令停产停工整顿 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 责任 资金 时限和预案 五到位 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现场带班 煤矿 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 同时升井 煤矿要安装煤矿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 等技术装备 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 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要提高工伤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标准 依照 工伤保险条例 的规定 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 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 发放给工亡职工近亲属 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为了深刻汲取事故教训 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 始终把矿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大力推进煤矿安全治本攻坚 建立健全煤矿安全长效机制 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 经国务院同意 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 2013 99号文件下发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意见 指出 煤矿矿长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切实保护矿工生命安全 要保护煤矿工人权益 研究确定煤矿工人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提高下井补贴标准 提高煤矿工人收入 严格执行国家法定工时制度 停产整顿煤矿必须按期发放工人工资 煤矿必须依法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 建设标准化的食堂 澡堂和宿舍 要提高煤矿工人素质 加强煤矿班组安全建设 加快变 招工 为 招生 强化矿工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 所有煤矿从业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五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50个煤矿安全重点县 市 区 遏制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工作方案的通知 为减少煤矿事故总量 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 促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国务院安委会以安委办函 2013 82号文件的形式 下发了 50个煤矿安全重点县 市 区 遏制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工作方案 攻坚战时间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底 在2年时间内完成 攻坚战目标是通过各方努力 使50个重点县煤矿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到2015年底50个重点县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比前五年 2008 2012年 平均死亡人数下降50 以上 制定了安全宣讲培训 安全生产大检查 关闭淘汰小煤矿 严格准入 治理水害 信息化平台建设 机械化升级改造 劳动用工管理 打击无证非法开采等九项攻坚战任务 通知要求 生产煤矿所有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50个重点县域内煤矿招工 统一组织报名和资格审查 统一考试 统一签订劳动合同和办理用工备案 统一参加社会保险 统一依法使用劳务派遣工 县域内建立并执行煤矿工人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三 国家安监总局规章及文件 一 煤矿安全培训规定 煤矿安全培训规定 是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等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 制定的 该规定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国家鼓励煤矿企业变招工为招生 煤矿企业新招井下从业人员 优先录用技工学校或者中专学校煤矿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煤矿从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身体健康 无职业禁忌症 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煤矿企业不得安排未经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从事生产作业活动 一般从业人员应当接受与其工作岗位相应的安全培训 经培训合格后 方可上岗作业 煤矿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者离开本岗位1年以上 含1年 重新上岗前 应当重新接受安全培训 经培训合格后 方可上岗作业 煤矿首次采用新工艺 新技术 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 应当对相关岗位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 经培训合格后 方可上岗作业 煤矿从事采煤 掘进 机电 运输 通风 地测等工作的班组长应当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 经培训合格后 方可任职 煤矿应当建立井下作业人员实习制度 制定新招入矿的井下作业人员实习大纲和计划 安排有经验的职工带领新招入矿的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实习 新招入矿的井下作业人员实习满4个月后 方可独立上岗作业 二 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安全规程 是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 防止煤矿事故而制定的 煤矿安全规程 的修订版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煤矿安全规程 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依据 坚持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导向 以安全生产实践为基础 结合我国煤矿技术和装备水平的实际情况 逐步趋于完善和科学 具有权威性 强制性 实用性 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是煤矿企业必须遵守的法定规程 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煤矿企业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法规 规章 规程 标准和技术规范 建立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了职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 拒绝违章指挥 井工部分规定了开采 一通三防 管理 提升运输管理 机电管理 以及爆破作业涉及的安全生产行为标准 露天部分规范了采剥 运输 排土 滑坡和水火防治 电气及设备检修标准 职业危害部分规定了必须做好职业危害的防治与管理工作 以及职业卫生劳动保护工作 使职工健康得到保护 三 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 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 是为了明确煤矿矿长保护煤矿作业人员生命的责任和措施 推动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而制定的 该规定经2013年1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该规定主要内容包括7个方面 必须证照齐全 严禁无证照或者证照失效非法生产 必须在批准区域正规开采 严禁超层越界或者巷道式采煤 空顶作业 必须确保通风系统可靠 严禁无风 微风 循环风冒险作业 必须做到瓦斯抽采达标 防突措施到位 监控系统有效 瓦斯超限立即撤人 严禁违规作业 必须落实井下探放水规定 严禁开采防隔水煤柱 必须保证井下机电和所有提升设备完好 严禁非阻燃 非防爆设备违规入井 必须坚持矿领导下井带班 确保员工培训合格 持证上岗 严禁违章指挥 四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暂行办法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暂行办法 是为了加强煤矿矿用产品安全管理 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与健康而制定的 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该办法规定了对可能危及煤矿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的矿用产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 实行安全标志管理的矿用产品 必须依照该办法的规定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出售 采购和使用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目录但未取得安全标志的矿用产品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由安全标志证书和安全标志标识2部分组成 安全标志 MA标志 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统一监制 五 关于印发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试行 的通知 关于印发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试行 的通知 是为了加强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保护煤矿从业人员的健康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等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 制定的 通知由国家煤矿安监局以安监总煤调 2010 121号文件发布 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本 规定 要求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坚持以人为本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负责职业危害防治日常管理工作 并且在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 煤矿职业危害申报 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四 山西省政府文件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晋发 2015 3号 2015年1月25日 煤炭管理体制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关键 当前我省煤炭管理体制存在行政干预过多 审批事项繁杂 部门多头管理 监管方式落后 市场机制不完善 权力监督不健全 政企政事不分 权力设租寻租 甚至官商勾结 滋生腐败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到我省发展全局 根据党的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 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 现就深化我省煤炭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 总体要求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 坚持市场取向 问题导向 综合施策 标本兼治的原则 深入开展煤炭领域反腐败斗争 全面推进煤炭管理体制改革 推动煤炭行业向市场主导型 清洁低碳型 集约高效型 延伸循环型 生态环保型 安全保障型转型发展 做好我省煤炭这篇大文章 走出一条革命兴煤之路 努力为 净化政治生态 实现弊革风清 重塑山西形象 促进富民强省 作出积极贡献 2 改革目标到2017年基本实现煤炭管理体制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充分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 要素流动 价格发现等方面的功能作用 用市场倒逼 优胜劣汰机制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 促进煤炭产业集约发展 科学发展 政府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依法规范行政行为 综合运用行政 经济 法律手段 转变职能 简政放权 坚持 法无授权不可为 法定职责必须为 不干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不干预市场主体竞争 更多地关注煤炭领域发展规划 宏观调控 行业监管 社会民生 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等 做到 不越位 不错位 不缺位 企业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 全面落实企业自主权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使企业 法无禁止皆可为 真正成为自主经营 独立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 权力运行得到有效制约和严格监管 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通过改革体制 创新机制 完善制度 强化监督 依法严厉打击煤炭领域的腐败行为 坚决铲除权力寻租 官商勾结 利益输送 滋生腐败的土壤 形成 不敢腐 不能腐 不想腐 的长效机制 煤炭管理实现科学化 规范化 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进一步完善涉煤法规体系 厘清政府 企业和市场的关系 依法规范权力边界 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管理效率最优化 二 加快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3 完善煤炭规划科学管理的新模式 资源配置要坚持规划先行 加快建立矿区总体规划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矿业权设置方案 煤炭生产开发规划之间有机衔接 协调配合的管理新模式 对国家已批复规划矿区内的多个主体矿业权 坚持 一个矿区原则上一个开发主体 一个开发主体可以开发多个矿区 积极探索在企业自愿 市场主导的基础上进行集约化开发利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依法妥善处理设立或划定的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城镇规划区 泉域水资源保护区 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等禁止勘查 开采区与区内已设置矿业权的关系问题 牵头单位 省发改委配合单位 省国土厅 省环保厅 省煤炭厅 省住建厅 省水利厅等完成时限 2015 2017年4 保障煤炭资源的可持续供给 探索煤炭资源供给与市场需求保持相对平衡的有效办法 根据目前煤炭市场的供求状况 2020年前我省原则上不再新配置煤炭资源 加强煤炭地质勘查 建立勘查补偿机制 完善煤炭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制度 建立政府 社会 个人共同找矿的投融资体制 鼓励社会力量找矿 牵头单位 省国土厅配合单位 省发改委 省财政厅 省煤炭厅 省煤炭地质局完成时限 2015 2017年 5 全面推进煤炭资源一级市场招拍挂 新设煤炭矿业权初次配置煤炭资源 即一级市场 时 要依法实行招标 拍卖 挂牌等方式 以拍卖方式为主 规范固化程序 严格准入门槛 防止暗箱操作 严惩徇私舞弊 做到信息公开 评估科学 实现资源收益最大和全民共享 研究制订对原无偿划拨老旧矿山企业的保有资源实行有偿使用的具体办法 牵头单位 省国土厅配合单位 省发改委 省财政厅 省煤炭厅完成时限 2015年6 积极推行共伴生矿业权一体配置 对新设立的共伴生矿产资源实行综合勘查 一体配置和综合开采 对已有矿业权人申请综合勘查 开发共伴生资源的 积极探索制定有偿取得其他共伴生资源矿业权的管理办法 牵头单位 省国土厅配合单位 省煤炭厅 省煤炭地质局 省地勘局完成时限 2015年 7 强化矿业权二级市场的调控监管 允许符合法定条件的探矿权 采矿权在二级市场 即一级市场之后的交易行为 依法流转 以出售 作价出资等形式公开转让 严格遵循市场交易规则 完善矿业权交易平台 严格交易主体准入和交易程序 交易主体一方为国有企业的 必须实行招拍挂 积极探索对二级市场超额收益或市场暴利进行合理抑制和科学调节的办法 牵头单位 省国土厅配合单位 省财政厅 省地税局 省国税局完成时限 2015年 三 深化行政审批管理改革8 精简审批事项 依法依规对现有涉煤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 能取消的坚决取消 该下放的一律下放 省政府相关部门和市以下人民政府自行设定的类似行政审批 申报的备案事项 登记 认证以及前置审批事项等 都要在2015年6月底前清理取消 牵头单位 省编办配合单位 省发改委 省煤炭厅 省国土厅 省环保厅等省直相关部门 各市县政府完成时限 2015年上半年 9 公布权力清单 省直各涉煤部门都要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布本部门的涉煤权力清单 列出明确的行政审批和许可事项 规范权力界限 今后需调整和增加涉煤行政审批 许可事项时必须履行严格的报批程序 深化煤炭领域事业单位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 事企分开的原则 理顺与主管部门的关系 剥离其原承担的行政性职能 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 牵头单位 省编办配合单位 省发改委 省煤炭厅 省国土厅 省环保厅等省直相关部门 各市县政府完成时限 2015年上半年 10 优化审批流程 坚持效率优先 权责统一 一个行政审批事项只对口一个行政部门 承担行政审批的职能部门要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及内部各机构实行联合办公 并联审批 积极推进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相分离改革 将专篇审批 安全专篇除外 统一合并到初步设计中审批 将专项验收统一合并到建设项目竣工综合验收中 做到既不降低标准 又能减轻企业负担 牵头单位 省煤炭厅配合单位 省直相关部门完成时限 2015年上半年 11 改革煤炭监管证照 取消原由省煤炭厅发放的 煤炭生产许可证 和 煤矿矿长资格证 煤矿企业依法申领的证照为 由国土资源部门发放的 采矿许可证 山西煤监局发放的 安全生产许可证 省工商局发放的 营业执照 以及省煤炭厅发放的矿长 安全资格证 证照办理要简化手续 提高办事效率 在法定期限内缩短办结时间 牵头单位 省煤炭厅配合单位 省国土厅 省工商局 山西煤监局完成时限 2015年上半年 四 规范煤矿建设和生产秩序12 严格控制煤炭产能 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煤矿产能由省煤炭厅审核公告后 企业必须严格遵守 严禁超能力生产 煤炭监管部门对企业超能力生产行为要予以严厉处罚 并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负责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2020年前 全省要严格控制煤炭产能 除目前在建矿井投产新增产能 以及对现有少数生产条件好的矿井重新科学核定产能外 一律不再增加新的产能 严禁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高瓦斯矿井和水文地质类型复杂矿井核增产能 除 关小上大 减量置换 外 全省不再审批建设新的煤矿项目 含露天矿 同时停止审批 年产500万吨以下的井工改露天开采项目 牵头单位 省煤炭厅配合单位 省发改委 省国土厅 山西煤监局 山西能监办 各市政府完成时限 2015年上半年 13 理顺建设管理职能 将省发改委牵头负责的煤矿初步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事项移交省煤炭厅 将省煤炭基本建设局承担的相关行政审批和安全监管职能划回省煤炭厅 实现从初步设计 基本建设 竣工验收 生产经营 安全监管等由省煤炭厅统一归口管理 牵头单位 省编办配合单位 省煤炭厅 省发改委完成时限 2015年上半年 14 禁止非法违法建设生产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加强源头治理 严格查处未批先建等违规项目 严厉打击私挖滥采和超层越界开采等行为 严禁非法违法开采煤炭资源 牵头单位 省国土厅配合单位 省发改委 省煤炭厅 山西煤监局 各市政府完成时限 2015年上半年 五 强化环境保护监管和生态恢复治理15 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新建项目主体必须严格履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对已造成环境生态破坏的 要按照 谁破坏 谁恢复 谁开发 谁治理 的原则 由政府监督相关责任人实施环境恢复治理 并视情节轻重追究其法律责任 牵头单位 省环保厅配合单位 省发改委 省国土厅 省煤炭厅 各市政府完成时限 2015 2017年 16 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完善环境损害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责任追究赔偿制度 积极推动煤矿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 充分反映资源完全成本 企业要严格履行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 政府要统筹建立生态恢复 环境治理的专项资金 主要解决资源开发主体灭失或急迫性的灾害治理以及跨区域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认真贯彻落实 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 2014 2020年 在2017年前基本解决现有采煤沉陷区受灾群众的安居问题 牵头单位 省环保厅 省农村人居办配合单位 省发改委 省国土厅 省煤炭厅 省农业厅 各市政府完成时限 2015 2017年 六 加强煤矿安全监管17 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责任 煤矿安全要始终作为全省安全生产监管的重中之重来抓 完善 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 齐抓共管 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坚持并落实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现行安全监管体制和规章制度 充分发挥市县长安全助理 安全监管 五人小组 等监管作用 增强监管力量 强化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对煤矿建设 生产全过程的监管责任 牵头单位 省煤炭厅配合单位 省安监局 山西煤监局 各市县政府完成时限 2015 2017年 18 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建立精干高效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确保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到位 安全培训到位 基础管理到位 隐患排查整改到位 应急救援到位 推进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提高煤炭企业安全水平 大型煤炭集团要精简安全生产管理层级 提高管理效率 强化管理层对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 研究制订由事故单位承担抢险救援费用的具体办法 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 牵头单位 省煤炭厅配合单位 省安监局 山西煤监局 省国资委完成时限 2015 2017年 七 创新销售服务体制19 改革煤焦运销管理体制 全部取消相关企业代行的煤炭焦炭公路运销管理行政授权 全部取消煤炭焦炭公路运销票据 全部撤销省内煤炭焦炭管理站 营业站 公路检查站和稽查点 取消铁路运输计划归口管理 由企业直接向铁路部门申报运输需求 牵头单位 省国资委 省经信委配合单位 省财政厅 省人社厅 省煤炭厅 晋能集团 山西焦煤集团 中国 太原 煤炭交易中心 太原铁路局 各市县政府完成时限 2015年 20 建立煤炭监管信息平台 加强信息化管理 建立集煤炭生产 运输 销售 库存 价格等综合信息于一体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形成数据传输和共享机制 实现互联互通 加强对信息的汇总 整理 分析 为政府产能监督 产量调控 运销监管 税费征收等提供依据 为企业经营提供服务 该信息平台由省煤炭厅牵头组织建设和管理 确保于2015年年底前启动运行 在此之前 省煤炭厅要全力做好日常监管 牵头单位 省煤炭厅配合单位 省发改委 省经信委 省国资委 省财政厅 省公安厅 省交通厅 省地税局 山西能监办 中国 太原 煤炭交易中心 太原铁路局完成时限 2015年 八 构建煤炭现代市场体系21 创新交易方式 进一步完善交易平台功能 通过市场化手段 吸引省内外煤炭供需双方和物流企业进入交易平台 进一步扩大交易规模 积极完善现货交易 鼓励煤炭供需双方签订并执行大用户长期协议 在国家指导下推进商品场外衍生品交易试点 同时探索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期货交易 牵头单位 省煤炭厅配合单位 省发改委 省经信委 省商务厅 省政府金融办 山西证监局 中国 太原 煤炭交易中心完成时限 2015 2017年 22 健全物流体系 完善物流规划 构建服务网络 鼓励大型煤炭生产 消费企业整合资源 积极发展现代化 专业化煤炭物流企业 形成集公路 铁路 港口 航运于一体的大物流服务体系 坚决取消生产 加工 交易 运输和消费等各环节非法设置的行政管理 关卡 实现货畅其流 牵头单位 省发改委配合单位 省经信委 省煤炭厅 省商务厅 中国 太原 煤炭交易中心完成时限 2015 2017年 23 探索建立煤炭战略储备制度 探索建立资源储备 产能储备和现货储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煤炭战略储备体系 通过政府适当补贴 企业专业化运作的方式 选择煤炭重要集散地 运输关键枢纽地和大型煤炭集团现有仓储地等 建立煤炭储备库 发挥季节调峰 价格调节和应急保障作用 牵头单位 省发改委配合单位 省经信委 省煤炭厅 省商务厅 省国资委 中国 太原 煤炭交易中心完成时限 2015 2017年 24 创新金融支持方式 拓展证券化运作渠道 加快推进国有煤炭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 创新煤炭金融产品 鼓励煤炭企业债务重组 支持企业跨区域并购重组和国有产权跨区域流转 牵头单位 省政府金融办配合单位 山西银监局 山西证监局 山西保监局 省国资委 省发改委 省经信委 省财政厅 省煤炭厅完成时限 2015 2017年 25 探索建立价格发现和传导机制 完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核算办法 使煤炭价格充分体现资源稀缺 安全生产投入和生态环境补偿等各种因素 实现煤炭成本合理化 积极争取国家在我省进行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和煤电价格传导机制改革试点 牵头单位 省物价局配合单位 省发改委 省经信委 省财政厅 省煤炭厅 省地税局 省国税局等省直相关部门完成时限 2015 2017年 九 积极推进煤炭企业改革发展26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企业人事 用工 分配等制度改革 健全协调运转 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和外部董事制度 改进国有煤炭企业领导人员选任方式 推进薪酬制度改革 继续实行 先培训后上岗 变 招工 为 招生 和职 执 业资格证等制度 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依法规范国有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 逐步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牵头单位 省国资委配合单位 省煤炭厅 省人社厅完成时限 2015 2017年 27 推进股权结构多元化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机制 推进省属国有煤炭企业股权多元化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 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煤炭企业改革 积极推动老旧矿井实现转型发展 加快调整优化煤炭产业布局 在企业自主自愿的基础上 鼓励煤炭企业集团通过收购 出让 参股 兼并等方式实现办矿主体进一步集中 同时要积极稳妥解决好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的后续问题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牵头单位 省国资委配合单位 省煤炭厅 省财政厅完成时限 2015 2017年 28 继续推进煤电一体化深度融合 坚持企业自愿 市场主导 以产权为纽带 因地制宜地采取 煤参电 电参煤 煤电互参 煤控电 组建新公司 等多样化的煤电合作模式 构建和谐煤电关系 鼓励省内煤炭企业通过资产重组 交换股份 赎买等方式参股 控股电力企业 大力发展煤电一体化项目 牵头单位 省经信委配合单位 省发改委 省煤炭厅 省国资委完成时限 2015 2017年 十 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管制度29 加强煤炭领域清费立税工作 进一步创优企业发展环境 巩固涉煤清费成果 建立收费清单和标准公示制度 公示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 对不按规定收费的要严肃查处 全面落实资源税改革政策 完善省市县三级税收共享格局 强化税收征管 做到应收尽收 牵头单位 省财政厅配合单位 省物价局 省地税局 省国税局完成时限 2015 2017年 30 革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在资源配置 项目审批 矿业权转让 证照办理 设备采购 工程招标等煤炭项目建设生产各环节和全过程 都要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 严格规范行政行为 减少自由裁量空间 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 在前期预防 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等方面逐项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防控措施 清理规范相关涉煤机构 对无实质性任务的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性机构一律予以撤销 省直涉煤部门都要限期取消所属企事业单位依托权力影响形成的垄断性经营和强制性服务 牵头单位 省编办配合单位 省监察厅 省政府法制办 省煤炭厅 省国土厅 省环保厅等省直相关部门 各市县政府完成时限 2015年31 切断利益输送渠道 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 严禁各级行政机关 事业单位和中介组织以各种名义变相向企业索要钱物和服务 不得违规指定有关中介服务机构 不得依托行政权力强行要求企业做无实际意义的各种前置性评估报告 中介服务和检验检查 不得强行组织企业培训 要求企业捐资赞助 坚决查处公职人员违规兼职 入股分红 充当保护伞等攫取非法利益行为 坚决查处打着各种旗号或通过暗箱操作要求企业进行各种名目利益输送的行为 牵头单位 省监察厅配合单位 省煤炭厅 省国土厅 省环保厅等省直相关部门 各市县政府完成时限 2015年 32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 对煤炭领域的公权力运行加强监督 健全民主监督 法律监督 舆论监督机制 形成常态化监督制度 实现决策公开 执行公开 管理公开 服务公开 结果公开 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严格执行 山西省省属国有企业财务等重大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牵头单位 省监察厅配合单位 省国资委 省煤炭厅 省国土厅 省环保厅等相关部门完成时限 2015年 十一 加强煤炭行业法治建设33 全面清理涉煤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适应煤炭产业发展的新常态和进入现代化大矿时代的新形势 对现行有关地方性涉煤法规 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 并按法定程序及时向社会公告 牵头单位 省政府法制办配合单位 省煤炭厅等相关部门 各市县政府完成时限 2015年上半年 34 修订完善煤炭地方性法规规章 加快修订 山西省煤炭管理条例 抓紧制定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 矿产资源交易 生产能力管理 煤矿标准化建设 煤炭经营监管 压覆资源管理 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和村矿利益调节等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形成较为系统完备的煤炭领域改革发展法制体系 牵头单位 省政府法制办配合单位 省煤炭厅 省国土厅等省直相关部门完成时限 2015 2017年 十二 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35 加强组织领导 整体推进改革 省煤炭工业深化改革稳定运行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统一领导和政策指导 及时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综合协调作用 掌握工作动态 加强跟踪督查 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做好改革政策的解读和舆论引导工作 增进社会共识 赢得广泛支持 共同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和舆论环境 牵头单位 省煤炭厅配合单位 省直相关部门 省政府新闻办 各市县政府完成时限 2015年 36 明确工作职责 完善推进机制 各牵头单位要认真履行责任 就相应的改革事项牵头制订细化的工作推进方案 各配合单位要服从牵头单位的统一协调 结合各自职责 主动协作配合 形成推动合力 确保我省煤炭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扎实推进 取得实效 凡要求在2015年度完成的事项 各牵头和配合单位要在3月底前拿出工作方案 凡要求在2017年前完成的事项 要在2015年6月底前拿出工作方案 方案统一报送省煤炭工业深化改革稳定运行领导小组办公室 由办公室汇总报省政府审批后实施 牵头单位 省煤炭厅配合单位 省直相关部门 各市县政府完成时限 2015年 煤炭管理体制改革事关重大 影响深远 全省上下要进一步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锐意进取 狠抓落实 全力打赢煤炭管理体制改革这场硬仗 促进山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煤矿新技术 新工艺 新设备和新材料 第一部分掘进新技术新工艺综掘机在半煤岩巷道中的快速掘进 巷道支护是制约掘进速度的大问题 如何才能在保证支护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快速的安设巷道支护 半煤岩巷道复合顶板是巷道支护技术的一个重点 也是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和安全的主要方面之一 因此 综掘机怎样在半煤岩巷道中的快速掘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采用锚杆 锚网 锚索联合支护的施工方案有效控制了半煤岩巷道复合顶板的稳定和变形 一次进巷成功 避免了施工后由于压力显现的返修 顶板及两帮采用等强螺纹钢锚杆和金属网 根据围岩特性 合理选择支护参数 降低了成本投入 节约了支护材料和劳动力 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锚杆 锚网 锚索联合支护的施工技术方案不仅在技术上可行 安全上可靠 经济上合理 为综掘机在半煤岩巷道快速掘进 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技术途径 结合矿井的具体条件 依靠科技进步 坚持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的原则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建立精简高效的矿井安全管理机构 完善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设施 装备 按照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模式 力争把平禹凤翅山矿建设成为安全设施齐备 抗灾能力强 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矿井 根据半煤岩复合顶板巷道变形破坏机理 21100机巷顶板以深灰色砂质泥岩 泥岩为主 厚1 50 9 00m 局部有炭质泥岩伪顶0 30 0 50m 底板为深灰色泥岩 砂质泥岩为主 厚5 10m 结合综掘机施工特性 设计采用矩形断面结构 全断面实施 三锚 联合支护 两顶角和底角打75 倾斜锚杆加固 以改善底板和两帮岩体的承载能力 巷道施工步骤 进刀 巷道成型 前移前探梁 检查迎头积渣量 打顶锚杆挂网 打顶锚索 打两帮锚杆挂网 锚索施工时 一般滞后掘进工作面2 5m 与上述工序平行作业 支护结构及参数选择 巷道断面规格 净宽 净高 3 8m 2 3m 荒断面为宽 高 4m 2 4 巷道支护采用 三锚 复合结构 加打锚索补强加固 锚杆选用直径20mm 2000mm长的等强锚杆 每排14根 排距 700 700mm 托盘为碟形 直径为100mm 用10mm厚钢板压制成弧形 树脂锚固剂直径为23mm 每根长度为350mm 锚杆均使用配套标准螺母紧固 锚固剂型号为2335 锚杆外露长度为30 50毫米 每根锚杆锚固力不小于80kN 顶网采用规格为4 4 0 9m的钢丝网 上帮网采用规格为2 4 0 9m的钢丝网 下帮网采用规格为2 4 0 9m的钢丝网 锚索及 时跟进工作面支护 锚索间 排距为1600 2000mm 当巷道顶板岩性较好时 可以适当放宽锚索间排距 锚索采用鸟巢式锚索 直径15 24mm 长为6000mm的钢绞线配合锁头 托盘制作 其中锚索有效长度为5900mm 外露部分为100mm 每孔使用不少于5卷 23mm 长为350mm的锚固剂固定 锚固力不低于200KN 根 锚盘用长500mm长的工字钢制作 并在上面钻一个直径不小于 15 24mm的孔 锚固长度不小于1200mm 锚固剂型号为2335 锚索与工作面的距离不大于5m EBZ160二代掘进机的特点 1EBZ160二代掘进机由截割部 铲板部 第一运输机 本体部 行走部 后支撑 液压系统 水系统 润滑系统 电气系统10部分构成 具有可靠性高 作业效率高 智能化程度高 适用范围广 机构合理可维修性好等特点 EBZ160二代掘进机的技术参数 EBZ 160二代掘进机总体长度为9m 总体宽度为2 9m 总体高度1 8m 总重45T 总功率246KW 经济 最大截割硬度60 80MPa 对地压强0 14MPa 最大爬行坡度 18 最大截割高度4 8m 最带截割宽度5m 最大截割面积24 掘进工艺流程交接班 安全检查 校中线 画巷道轮廓线 定截割位置 开机检查 掘进机切割掘进 自动出岩 喷雾洒尘 敲帮问顶 前移临时支护 打锚杆挂网支护 安全检查 进入下循环 EBZ160II掘进机的掘进要求 1 掘进机切割程序是首先在工作面进行掏槽 掏槽一般在工作面下部 开始时机器逐步向前 截割头切入工作面 岩石或煤 一定深度 切深 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TR 14496-24: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 - Part 24: Audio and systems interaction
- 【正版授权】 ISO/IEC 14763-5: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of customer premises cabling - Part 5: Sustainability
- 【正版授权】 ISO 7176-21:2025 EN Wheelchairs - Part 21: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of electrically powered wheelchairs and scooters,and battery char
- 【正版授权】 IEC 61084-1:1991/AMD1:1993 EN-D Amendment 1 - Cable trunking and ducting systems for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通管局考试试题及答案
- 测量初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智能驾校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华大基因面试题及答案
- 四川土壤试题及答案
- 军人专升本考试题及答案
- 助产专业介绍
- 工程项目招投标流程及风险防控措施
-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件(共十一章)
- 民宿合伙协议书范本
- 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把功夫下在课堂里把心思放在学生上把质量落到细节中
- GB/T 2794-2022胶黏剂黏度的测定
- GB/T 41365-2022中药材种子(种苗)白术
- GB/T 31717-2015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环境治理蚊虫
- 水利工程设计变更表格
-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 收益还原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