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词语和句式》导学提纲2.doc_第1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导学提纲2.doc_第2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导学提纲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襄阳一中 高二年级 导学提纲 语文必修5 编写:郭方 审核 冷晓栓 : 使用时间:月 第 周 姓名: 考号:梳理探究 第1课文言词语和句式第2学时 共2学时一、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的文言句式的特点。2能熟练运用文言句式。二、学法指导1. 阅读教材文言词语和句式,初步了文言句式的相关知识。2. 借助工具书和“知识链接”,学生自主学习,并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种句式。三、知识链接文言文常见的句式有 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示;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用:“,也(或者也)。”表示;如:夫战,勇气也。3、用:“者,。”表示;如:粟者,民之所种。4、用:“, 。”表示;如:刘备,天下枭雄。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7、用动词“为”“是”表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是,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8、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二、被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翻译为“被”常见的几种形式:1、用“于。”表示;如: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2、用“见”的形式表示;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3、用“见于”的形式表示;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用“受于”的形式表示;如: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三、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2、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也要提前到动词前。如:未之有也?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词的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之”和“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A、何陋之有?B、何厌之有?C、何后之有?D、马首是瞻 E、惟利是图。(二)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之人)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之宾客)(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 强之筋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之庙堂 远之江湖)(三)状语后置句:(1) “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当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状语后置”或“介宾结构后置”。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四、省略句 (具体见课本92页)四、自测题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跋绍兴间诏书曰:“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前,可以无事仇之大耻;使此诏行于隆兴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今此诏与仇敌俱存也,悲夫!”人服其警切,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工商业)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音mu,均等)矣。”故以“稼”名轩。为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无棺敛。弃疾叹曰:“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1. 下面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A 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B 养生之具不求于人。C 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前。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2. 下面句子中“是”作判断动词的一项是( )A 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B 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C 原此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 D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3. 翻译“尝跋绍兴间诏书曰”正确的一项是( )A 他试着在绍兴写跋文告谕其部属说。B 他曾在一份绍兴年间的诏书后面写了一段跋文说。C 他试着在绍兴年间的诏书后面写了一段跋文说。D 他曾在绍兴写跋文告谕其部属说。4. 翻译“故以 稼名轩”正确的一项是( )A 因此,他用“稼轩”自号。 B 因此,他用“稼”字来给自己家中轩堂命名。C 他因此而字稼名轩。 D 人们因而称他辛稼轩。 5. 问题记录 五、当堂检测完成课本92页1、2、3题六、知识清单: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例如: “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愚溪诗序)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例如: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例如: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等。例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七、日清反思 参考答案自测题1A2解析:C项“是”是判断动词,其他为代词。 3B 4B参考译文:辛弃疾豪爽崇尚气节,才识高超,相貌英俊,交往的都是天下的知名人士,曾在绍兴年间的诏书前写上:“假如诏书出在绍兴年之前,可以没有国仇,假如诏书行于隆兴年后,可以有世上的大功。现在这个诏书和仇敌共存,悲哀呀!”人们都佩服他文章的警切。曾经说:“人生在于勤奋,应当以耕田为第一。北方的人,养活生命的工具不求别人,因此没有太穷太富的家庭。南方有许多商业工作来麻痹农民,所以兼并的祸患兴起,贫富不均了。” 因此,他用“稼”字来给自己家中轩堂命名。当大理卿时,同僚吴交如死了,没有棺材装敛。辛弃疾感叹说:“自己当列卿而穷成这样,真是廉洁正直的人呀!”当堂检测1、(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本句原文是疑问句,疑问代词“何”充当动词“操”的前置宾语。原文“大王来何操?”可理解为:“大王来操何?”,其大意为:大王来时带了什么?(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本句原文是疑问句,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与”的前置宾语。原文“微斯人,吾谁与归?”可理解为:“微斯人,吾与谁归?”,其大意为:要没有这样的人,我又与谁一道呢?( 3 )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本句原文是否定句,否定副词“不”表否定,自称代词“余”充当动词“欺”的前置宾语。原文“古之人不余欺也”可理解为:“古之人不欺余也”,其大意为:古代的人不会欺负我。( 4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本句原文是否定句,否定副词“未”表否定,他称代词“之”充当动词“有”的前置宾语。原文“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可理解为:“自书典所记,未有之也”,其大意为:自史书典籍记载以来,还没有像这样(灵验)。2、( 1 ) 于是相如前进缶,(相如)因跪请秦王。【特点】主语/承前省略。( 2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以(蛇)啮人,无御之者。【特点】主语/承前省略,介词宾语/承前省略。 /叙述过程中的省略。( 3 )“权起更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