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规范(修改).doc_第1页
毕业论文规范(修改).doc_第2页
毕业论文规范(修改).doc_第3页
毕业论文规范(修改).doc_第4页
毕业论文规范(修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2008年8月修订)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也是学生的取得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的基本依据。为了规范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格式,提高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范。一、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的组成、填写与装订(一)毕业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的组成 1.毕业论文(设计) 选题汇总表;2.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3.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4.毕业论文(设计)文稿 ,包括:封面、中英(外)文摘要、目录、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5.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记录;6.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批改稿;7.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阅表;8.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阅表;9.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及综合成绩评定表; 10.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纪录;11.外文资料及原文复印件; 12.工程设计图纸、艺术设计效果图、试验记载、原始数据、计算数据、设计程序及音像光盘等;13.工作总结及各种报表;14.其它有价值的资料。 (二)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的填写 毕业论文(设计)统一使用学院印制的毕业论文(设计)有关表格。毕业论文(设计)资料按要求认真填写,字体要工整,版面要整洁,手写一律用黑或兰黑墨水。其中毕业论文(设计)全文,一律用A4规格的复印纸打印。 (三)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的装订 毕业论文(设计)按下面统一顺序装订:封面、中文摘要、英(外)文摘要、目录、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装订成册后与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指导记录、指导教师评阅表、评阅教师评阅表、答辩及综合成绩评定表、答辩记录、工程设计图纸(样)、艺术设计效果图、设计程序、外文资料及原文复印件、指导教师批改稿及光盘等,一起装入每个学生专用资料袋内留院(系) 统一保管。其中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报送校档案室保管。其它资料如工作总结、选题汇总表、成绩汇总表及相关报表等,除上报教务处外,院(系)存档一份保管。 二、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应由以下部分组成:封面、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1. 封面:包括论文(设计)的题目(标题或题名)、学生姓名、院系、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姓名等, 由学校统一印刷,按要求认真填写(或套印)。其中论文(设计)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题目把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特点等重要的信息高度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2.中英(外)文摘要 摘要即内容摘要,又称内容提要或文献综述,它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地阐述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的成果和结论,反映整个论文(设计)的精华,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摘要力求语言精炼准确,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为宜。中文摘要中除个别英文缩写外,一律使用汉字,不得出现公式图片、图表、表格或其他插图材料。英(外)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摘要包括: (1) “摘要”字样(Abstract); (2) 摘要正文; (3) 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设计)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应选取关键词为35个。关键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 3.目录目录作为论文(设计)的提纲,主要列出论文(设计)各组成部分的标题,以及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目录一般只列入录三级标题,各级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要求标题简明扼要,层次清晰。目录中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4.正文(1)正文的基本结构与内容正文包括绪论、本论和结论。绪论(又叫引论或引言、前言),是论文(设计)开头的部分,主要应说明本课题的研究的理由、意义、目的、背景,研究的范围及要达到的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等,绪论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力求做到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以吸引读者读下去。 本论 常称为正文主体,是论文(设计)中核心的部分,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因此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结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论文(设计)主体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组成。其内容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和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结论 又称结束语,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出的总结。结论要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探讨课题研究未来发展的趋势,对有关问题进行简要的说明,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等。结论要写得概括、精练、准确、完整。力求做到:浓缩观点事实,归纳实验发现;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争议问题;阐明作者观点,得出最后结论。结论(或结束语)虽然作为论文(设计)正文的一部分,但通常单独一章排列。正文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论文的三个基本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要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看法;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论据可以是事实,可以是道理;运用论据进行分析说明一个新的道理,就是论证。(2)撰写正文部分的具体要求正文字数:外语和艺术设计类专业等不少于5000字(单词),其它专业类不少于8000字。 对于理论性的研究课题,要求立论正确,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推导严谨,准确无误,文字流畅,层次清晰,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应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造性。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达到研究目的的课题,包括调查目标、对象、范围、时间、地点、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等,这些内容与研究的最终结果,有关系但不是结果本身,所以一定要简述;但对调查所提取的样本、数据和新的发现等则应详细说明,这是结论所产生的依据。对于用实验方法研究的课题,应具体说明实验用的装置、仪器的性能,并应对所用装置、仪器作出检验和标定。对实验的过程和操作方法,力求叙述简明扼要,对人所共知的内容或细节内容不必详述。在对结果作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证性,交代理论推导中认识的由来和发展,以便他人以此为依据进行实验验证。对于经理论推导达到研究目的的课题,内容要精心组织,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推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习惯。凡属对原则问题的探讨,还应把作为论据的文献资料、实际试验材料、实验结果数据加以分析,可以制表、绘图和利用照片等作出说明。(3)正文的标题层次 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标题一般采用三级标题,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 5.致谢 致谢位于正文之后,应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的所有者;以及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人表示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和科学依据,以及材料的广博程度和可靠程度,不仅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同时为论文(设计)审阅者或读者评估论文(设计)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数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2篇。(2)参考文献表中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私人通信和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4)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材料和成果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按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连续编码予以标记。读者见到这个标记,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5)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按序号顺序依次排列。各类文献著录格式遵循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771487),如下: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译)著:序号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序号作者.文题A.编者.文集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作者.文题D.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专 利:序号申请者.专利名P.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发布日期技术标准:序号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技术报告:序号作者.文题R.报告代码及编号,地名:责任单位,年份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在线文献:序号作者.文题EB/OL.http:/.,日期光盘文献:序号作者.文题DB/OL.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具体参考文献类型标识对照表见附录F7.附录 附录是论文(设计)主体部分的补充。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中。主要包括: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图表;论文(设计)使用的符号意义、缩写;帮助读者阅读方便所必需的辅助性有关说明的内容等。附录的篇幅不宜太多,附录一般不要超过正文;每个附录应有标题;附录的序号用A,B,C系列表示,如附录A,附录B。附录中的公式、图和表的编号,分别用A1,A2系列、图A1,图A2系列和表A1,表A2系列表示。8.其它要求(1)文字 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除特殊要求外,不得使用繁体字。 (2)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按国家 “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55)使用。(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代替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不可译成中文,英文人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如P.Cray,不可将外国人姓名中的名部分漏写,例如不能只写Cary, 应写成P.Cray。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4)量和单位 毕业论文(设计)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按照国家“出版物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1995),毕业论文(设计 )中的测量、统计等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等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90年代。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时间02.50:20不能写作2:5:2;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一滴水 二倍体 星期五 四氧化三铁 一零五九(农药内吸磷) 五四运动 九三学社 十月革命 五省一市 七上八下 不管三七二十一 相差十万八千里 第一书记 第二轻工业局 一机部三所 第三季度 第四方面军 十六届三中全会等。数字的具体用法示例 见附录J (6)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设计)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或名词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毕业论文(设计)的注释采用统一脚注,每页按先后顺序单独编号,在正文的相关处用上标表明,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注释一般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若在同一页中有两个以上的注释时,按各注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列注号。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具体标注示例见附录E。(7)公式 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书写,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做不到这点,在数学符号(如“+”、“-”号)处转行,数学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可按全文统一编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公式中分数的横分线要写清楚,特别是连分数(即分子和分母也出现分数时)更要注意分线的长短,并将主要分线和等号对齐。在叙述中也可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平列在一行,用斜线分开表述。(8)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全文使用统一的编号,如表1、表2;表格允许下页续写,续写表题可省略,但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表的各栏均应表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的符号、单位。特别指出的是,当表中所有栏的单位相同时,应将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方,不用“单位”二字。 为使表格简洁,对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的事项,可以用简练的文字以表注的形式附注于表下,脚注符号用“”,不出现“附注”或“注”字样。若对整个表的说明,说明文字用“说明”字样。脚注或说明,各项可另起行,也可接排。(9)插图 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应遵循“先文后图”、“图不跨节”的规定,即在正文叙述中,先见图号及图的内容后见图。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与图号、说明等应在一页上出现,图号使用全文统一编号,如图1,图2(或图1.1,图2.1)。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电路图或机械图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要求。使用他人插图应在引用处的右上方用阿拉伯数字在 中注明出处。三、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打印格式规范 (一)论文(设计)版面设置 1.用纸 一律用A4规格复印纸(尺寸为210297mm)单面打印。2.页边距 上边距3.0cm,下边距2.0cm,左边距2 .3cm,右边距2.3cm。页眉边距1.5cm,页脚边距1.75cm。3.页眉和页脚 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页眉内容:西安培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和论文(设计)题目,居中,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示例:西安培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五号宋体)页脚:中文摘要、Abstract、目录三部分用大写罗马数字(I、II、III、IV.)单独编排页码。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1,2,3)居中连续编排页码。(二)段前、段后及行间距章标题段前为1行,段后为1行;节标题段前为0.5行,段后0.5行;标题以外的文字为1.5倍行距,字符间距为“标准”。正文中“摘要”、“目录”、“绪论”、“结论”、“致谢”等两个字中间要空出二个字的空格。如“摘要”。 (三)字体和字号1封面(扉页)西安培华学院 隶书小初居中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黑体48磅居中题目 黑体3号 内容宋体4号姓名 黑体3号 内容宋体4号院系 黑体3号 内容宋体4号专业 黑体3号 内容宋体4号班级学号 黑体3号 内容宋体4号指导教师 黑体3号 内容宋体4号2.摘要中文摘要标题 黑体小3号 中文摘要内容 宋体小4号 英文摘要标题 Time New Roman体加粗小3号英文摘要内容 Time New Roman体小4号中文关键词标题 黑体小4号中文关键词 宋体小4号英文关键词标题 Time New Roman体加组小4号英文关键词 Time New Roman体小4号3.目录 目录标题 黑体3号一级标题(章标题) 黑体4号二级标题(节标题) 宋体小4号三级标题(小节标题) 宋体小4号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黑体4号4.正文 一级标题(章标题) 黑体小3号二级标题 (节标题) 黑体4号三级标题(小节标题) 黑体小4号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 黑体小3号 (四)各部分格式具体要求1.论文(设计)封面 (样式见附录A)当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彩色封面时,此封面作为论文扉页(英语专业采用英文扉页),置于彩色封面之后。其中“西安培华学院”居中,隶书小初号,1.5倍行距,段前6行,段后1行。“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居中,黑体48磅。2摘要 (样式见附录B和C)(1)中文摘要 “摘要”两字为小三号黑体居中,字间空2字距。段前1行,段后1行;摘要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1.5倍行距。摘要内容后空1行,小四号黑体字左顶格书写“关键词:”,关键词的词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标点符号。关键词宋体小4号。(2)英文摘要(Abstract) 内容和书写格式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 “Abstract” 加粗。 3.目录 (样式见附录D)目录一般只列入三级标题,即章、节、小节(条)的标题,每一标题后应标明页码,且应与正文中一致。 “目录”为三号黑体,居中,段前1行,段后1行;一级标题为四号黑体,顶格书写,空1字距书写题目; 二级标题为小四号宋体,空2字距书写题号,再空1字距书写题目;三级标题为小四号宋体,空3字距书写题号,再空1字距书写题目;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均为四号黑体,左顶格书写。各级标题1.5倍行距。目录中各章节题序中的阿拉伯数字用 Time New Roman 体。4.正文 (样式见附录E)正文层次一般为三级标题,(即:1 、1.1、1.1.1;2、2.2,2.2.1)。除第一级外,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各级的末尾不加标点。第1级标题(各章标题,绪论或引言),居中书写题序,为小三号黑体,题序后空1字距写标题,段前1行,段后1行;第2级标题(节标题)左顶格书写题序,空1字距写标题,4号黑体,段前0.5行,段后0.5行,内容不接排;第3级标题(小节标题)左顶格书写题序,空1字距写标题,小四号黑体,内容不接排;各级标题序号采用阿拉伯数字。正文内容为小四号字体,标准字间距,1.5倍行距,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每一章均从新的一页开始。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单独序号,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的序号或数字加半括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符号。左空二格书写题号,内容接排。宋体小4号。正文中表格与插图内的字体一律用5号宋体;表序和标题写在表的上方居中;表序后空1字距书写表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序后空一字距书写图题。5.结论 (样式见附录F)“结论”标题为小三号黑字体居中,字间空2字距,内容为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2个字符。结论标题前不加“第X章”字样。6.致谢 (样式见附录G)空1行居中书写标题,小三号黑体,字间空2字距,空1行书写内容,宋体小四号,首行缩进2个字符。7.参考文献 (样式见附录H)空1行居中书写标题,小三号黑体,空1行书写文献内容,小四号宋体。引用的参考文献标示应置于正文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如“.模式 1”。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参考文献引用示例见附录E。8.附录空1行居中书写标题,小三号黑体,字间空2字距,空1行书写附录内容,小四号宋体。 附录A 论文(设计)封面(扉页)式样XXXXXXXXXXX (隶书小初居中)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黑体48磅居中)题目 姓 名 院 系 专 业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以上题名黑体3号,内容4号宋体)(采用学校统一印刷彩色封面时,本页作为扉页用,置于彩色封面之后)附录B 中文“摘要”式样 摘要 (黑体小3号)。( 内容首行左空2字距,小4号宋体,标准字距,1.5倍行距)(空行)关键词:;(关键词三字左顶格,黑体小4;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宋体小4)附录C 英文“摘要”式样 AbstractThis paper is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the 211 project-Ssmi-physical simulation system for ship motion control. (Times New Roman 小4号)Key words: motion control; autopilot; neural ;GIS(Times New Roman体小4号)(说明:本页格式基本同中文摘要页)附录D“目录”式样 目录 (黑体3号,居中)摘要(一级标题,黑体4号,左顶格,下同)IAbstractII目录III第1章 绪论11.1(宋体小4号).241.2 8第2章 102.1102.1.110结论18致谢19参考文献 20附录A(必要时)21附录E “正文”式样第1章引言(或绪论)(章标题小三号黑体,居中,段前1行、段后1行)(正文首行空2格,小4号宋体,1.5倍行距,下同)11(四号黑体,段前和段后均为0.5行)1.1.1(小四黑体,段前和段后均为0.5行)(1),。(2),第2章(正文1级标题;小3号黑体居中;段前1行,段后1行) 模式 1,如图2.1所示,如表所示, 图2.1进入Symbol操作界面 表2.1 台 220288315500200300350550(注:正文中表格与插图内的字体一律用5号宋体;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居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序后空一格书写图题。) 附录F 结论式样 结论 (“结论”二字居中小三号黑体,字间空2字距,段前1行,段后1行。内容为小4号宋体,1.5倍行距)附录G “致谢”式样 致谢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教授的。教授令我受益终生。感谢西安培华学院 院(系)的使作者能够顺利地完成毕业设计的工作。感谢“”公司使作者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非常顺利,非常迅速完成调查工作。感谢我的给与我的帮助和鼓励。(“致谢”二字居中小三号黑体,字间空2字距,段前1行,段后1行。内容为小4号宋体,1.5倍行距)附录H “参考文献”式 样参 考 文 献1张明德.计算机发展与展望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5.71. 2李蕾.计算机的应用 J.计算机技术学刊,1998,(3):1671733王明智.计算机使用与维修N.北京电子报,1998-12-25(10).4周平.信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5于海,赵玉洁,刘宏.计算机资料汇编G.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冯新宇.计算机技术与应用.N/OL.中国信息技术学报,2006-01-11. 7 昂温 G,昂温 P 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8方舟子.学术评价有新招N/OL.中国青年报,2006-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