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07辛亥革命 一、武昌起义1背景(1)经济基础: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阶级基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3)思想基础:章炳麟等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打尽之可能。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清湖广总督瑞澄仓皇出走,革命党人遂不战而有武昌。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材料二 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看,辛亥革命对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明显超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摘编自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张知本所认为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并阐述此类史料的价值与可能存在的问题。(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二中“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的观点,写一篇小论文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答案】(1)原因:黄花岗起义博得全国同情;四川保路运动激起民众怒火;清政府严酷镇压的危急形势等。价值:当事人的口述史料一般可信度较高,可与文献史料形成互证。问题: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仍需结合其他史料加以检核印证。(2)参考思路: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政治结构上,结束君主专制,转向政治民主化的趋势;社会经济结构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变化和城乡经济的联动;思想上,由武昌起义之前民众同情革命转向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是,据此将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过于置后,忽视了此前诸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历史事件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解析】(1)原因:题目要求“据材料一”概括。由材料一中的“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可得出黄花岗起义博得全国同情;由“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可得出四川保路运动激起民众怒火;由“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廷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可得出清政府严酷镇压的危急形势等。价值:这等于在考查材料一中的张知本口述史料的价值。根据所学可知,当事人的口述史料由于是其亲身经历,所以一般可信度较高,可与文献史料形成互证。问题:由于是个人口述历史,所以难免存在较强的主观色彩,因而仍需结合其他史料加以检核印证才更能说明问题。(2)题干中的第一部分观点是“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的史实可知这一观点是合理的。分析论证可以从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给中国带来的转折性变化即可。具体来说就是政治结构上,结束君主专制,转向政治民主化的趋势;社会经济结构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变化和城乡经济的联动;思想上,由武昌起义之前民众同情革命转向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另外一部分观点是“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这是由于从那时起中国的社会性质就开始发生变化,而且中国的社会转型就已经开始了,所以可以说上述观点有失偏颇,据此将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过于置后,结合所学史实可知,是其忽视了此前诸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历史事件对社会转型的影响。1辛亥革命三十周年的时候,革命前辈林伯渠在解放日报上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来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这反映出林伯渠强调了辛亥革命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对青年人的思想影响有限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旨在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2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团结为目标D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3武昌起义发生后,最早用“革命”来称谓并且连续密集报道的是民立报。1911年10月13日,申报开始持续报道辛亥革命,此后,各地报刊纷纷刊载相关消息。事发一个月后,即有专论此事的中国革命史出版,提出:“此次革命甫越数星期,响应人数已非一处。”以上史实说明A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革命促进近代报刊兴起C革命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D民国政府注重舆论宣传4有学者指出:“从兴中会、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始终是一个以少数知识分子精英为集合体,非常有限的一点群众基础.不是会党,就是海外.孙中山周旋于各派军阀之中致力于合纵连横之谋略,迷恋于单纯的军事斗争。”这表明A国民党醉心政治斗争忽视民主B同盟会以海外华侨为阶级基础C组织涣散是国民党失败的根源D民主革命的发展存在明显缺陷5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这一宣誓的主要价值是A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B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C树立民主信仰,凝聚共和力量D彰显神圣感和宣誓者的使命感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会可以对临时大总统的谋叛和国务员的失、违法行为进行弹劾,并可以“提出质问于国务员,并要求其出席答复”。至于内阁是否具有提请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或者总统是否具有径行解散议会的权力,临时约法未置可否。这些规定A突出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意图B体现了立法与行政权相互制约C落实了启蒙思想三权分立原则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与等级制1(2019天津卷,7,4分)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2(2018年江苏卷)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3(2017年海南卷)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4(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考点冲关】1【答案】C【解析】由材料“推翻几千年来因袭下来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可知林伯渠强调的是辛亥革命带来的政体的变化,强调的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故C项正确。ABD项不是林伯渠的强调点,故排除。2【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八星”代表汉人居住的18个行省,是因为晚清时期的革命家对革命有“上下两策”,上策是革命政府收复清朝的全部领土;下策是革命政府收复中原十八个汉族人省份的主权,把满蒙疆藏“出卖”给列强,以换取他们对革命的支持。但最后选取了象征“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说明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故D选项正确;武昌起义时期中国还没有恢复国家主权的完整,故A选项说法有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旗帜由“十八星旗”到“五色旗”,体现了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无法体现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故B选项错误;材料问的是辛亥革命时期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的问题,“五色旗”体现民族平等、团结,但无法体现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3【答案】C【解析】由材料“1911年10月13日,申报开始持续报道辛亥革命,此后,各地报刊纷纷刊载相关消息。事发一个月后,即有专论此事的中国革命史出版”可以得出各地纷纷报道辛亥革命,反映了辛亥革命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加,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没有体现出民主共和思想,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报刊对革命的报道,不是革命促进报刊的产生,故B项排除;中华民国是1912年1月成立的,故D项排除。4【答案】D【解析】不敢发动群众,“周旋于各派军阀之中”,“迷恋于单纯的军事斗争”,说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存在明显缺陷,不可能取得彻底胜利。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国民党在民主建设方面的缺陷,排除A项;同盟会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国民党组织涣散,排除C项。5【答案】C【解析】当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革命党人推翻清廷,建立民国的目标已经达成,故A错误。 实行责任内阁制是临时约法的内容,主要为了限制袁世凯的专制统治,材料中无从体现,故B错误。 材料中说明孙中山辞去大总统职务是因为“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主要在于说明废除专制,开启民主的意义,所以该宣誓最大价值是对于民主信仰的号召,故C正确。宣誓在于对民众的鼓舞,而不是彰显宣誓者个人的情感,故D错误。6【答案】A【解析】革命派制定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立法机关限制以袁世凯为首的行政机关的权力,因此对议会权力的规定明确详细,而对总统和内阁的权力规定不够明确。这些规定突出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意图,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制约,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关系,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没有关系,排除。【点睛】由于当时受南北议和的影响,革命党人非常清楚临时大总统职位将由袁世凯继任,因此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各方面设定条款,对袁世凯加以限制和防范。临时约法的某些制度设计反映了当时斗争形势和力量对比关系,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即将交权让位之际,企图利用临时约法制约袁世凯、保卫民主共和成果的苦心和努力。如在权力关系设计上,扩大参议院的权力以抗衡总统的权力。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除拥有立法权外,还有对总统决定重大事项的同意权和对总统、副总统的弹劾权。此外还规定临时大总统对参议院议决事项复议时,如有2/3参议员仍坚持原议,大总统必须公布施行。从而,总统行使权力受到参议院的较大制约。【直通高考】1【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的革命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故选B。湖北革命军公告的针对的对象是士兵,再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主要依靠军队的力量,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此的态度,排除C;由材料“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可知,辛亥革命不能体现反帝性质,排除D。2【答案】B【解析】“光绪二十八年”是1902年,“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指的是保路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的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条件,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于1924年,故D项错误。3【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这是清末预备立宪,材料“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这体现出预备立宪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C正确;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故A错误;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说明预备立宪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民主,故B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在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预备立宪没有涉及,故D错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晚清预备立宪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晚清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01年,清政府终于宣布实行“新政”。之后又推出“预备立宪”。试图通过法律的变革和“宪政”的允诺最终实现“皇位永固”。事实证明,这些举措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但是,清末修律客观上奠定了中国近代法制的基础,基本完成了从古代法制向近代法制的转变。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末新政,如何对待中学和西学的问题。材料中列举的这些词都是外来词,禁止使用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应该选D。保证民族语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6蜜蜂引路教学课件
- 田字格学写汉字课件
- 新解读《GB-T 36777-2018材小蠹(非中国种)检疫鉴定方法》
- 体育接力跑教学课件
- 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课件
-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Unit 1Making friends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用电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ABB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技术》(1+X) 课件 任务6.3 双电机装配与旋转设置
- 急性溶剂中毒神经病变护理查房
- 2024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招聘真题
- 培训班校长述职报告课件
- 新时代班主任角色转型与实践案例
- 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春季招聘58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医院二甲设备管理PDCA应用
- 2025年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无人机结构与系统(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胃肠外科健康教育
- GB/T 45911-2025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弹药存储安全要求
- 排污许可证审核及环境应急管理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