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问题初探-.doc_第1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问题初探-.doc_第2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问题初探-.doc_第3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问题初探-.doc_第4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问题初探-.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问题初探广西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韦艳梅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虽然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既没有国家法律的约束,而且还是一种完全凭学生的个人意愿选择是否就读的教育模式。但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又是一个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企业第一线技术工人,在这样技术性的岗位上,不但要懂技术,而且还需要有能具体技能操作的能力。这些高素质劳动的一线技术工人,是我国目前普遍缺乏的人才。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报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但是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素质不断下降、学生在学校很难管理,加上学生存在诸多的心理障碍、毕业生就业质量低等因素的影响。不但严重影响了中职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学校形象,而且还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攻坚的成败。本文就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流失情况的分析,提出一些具体的意见和看法。使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尽快为国家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技工队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问题 初探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既没有国家法律的约束,学校也没有具体要求,学生完全凭个人意愿选择是否就读。但是中职毕业生又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企业第一线,既懂技术又能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些中职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技工队伍就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报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人数增多,如我校2009年招生人数为931人,2010年招生人数为1724人,目前2011年春季招生人数达1824 人。从表面上看招生势头强劲,形势一片大好,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由于生源的素质下降、在校难以管理、学生存在诸多的心理障碍、毕业生就业质量低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许多学生中途流失,这种现象几乎每所中等职业学校都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中职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学校形象,而且还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攻坚的成败。通过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面临如下问题。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的原因1、家庭原因(1)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增长,综合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但是改革的结果也带来了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比如城乡差距、看病、上学、住房等问题也使不少家庭难以越过的“四座大山”。因贫困交不起学费而上不起学的学生不是少数几个,职校生特别是农村职校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也为数不少。部分学生因父母年老或因父母有疾病缠身而丧失劳动能力,导致家庭生活困难,无力供子女上学。少数学生家庭因发生变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导致贫困,致使学生中途流失。(2)学生父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不太情愿送女孩继续读书。如我们河池的不少边远山区(东兰、凤山、巴马、天峨等)的女孩子,一般能接授九年义务教育都算不错了,造成许多女童过早地为人父母,形成恶性循环。(3)留守学生的大量出现,给社会和学校带来许多负面的问题。随着留守学生的大量出现,在外打工的家长很少关心、过问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而仅仅只是物质上的给予。有的家长甚至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没有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加上这个年纪的学生又是处于青春逆返时期,他们专横、胆大、自私、任性、难教,加上身心浮燥,个性未能完全形成等原因。缺乏母爱的隔代溺爱式的教育,导致这些学生性格孤僻、脾气苦怪、纪律散漫,无心在学校继读书。2、社会原因(1)受“读书无用论”影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和腐蚀。由于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受“读书无用论”影响,不少有胆量,但文化素质不高的人竟成了暴发户、企业家。“当教授的不如卖烧饼的”,像这种分配不公的现象促使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从而造成不少家长纷纷让子女退学赚钱。(2)沉迷于电脑游戏、QQ聊天,手机上网里不能自拔。许多学生看小说不分课内课外,上网吧QQ聊天不管天早天晚,玩手机不时间地点,等深夜泡完网吧、看好电视,玩够手机,才仓促上床,明晨催而不醒,迟到又羞于老师批评,有的人就干脆旷课。加上许多刚从农村到城里读书的学生,受网吧等娱乐场所的诱惑,也无心读书。更不愿意受学校的约束,干脆到社会上流浪。(3)有的学生盲目跟从亲朋好友外出打工。中职学校学生本身就由于基础差,能不能顺利就业,成为许多职校生的一大“心病”。当有亲戚朋友召唤时,他们毫不犹豫地盲目跟随他们直接出去打工2、学校方面 (1)教学方法传统。我们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未能依据学生的现状,科学组织课堂教学,仍然按照过去“注入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没有把教与学统一起来,使他们学习泛味,来不及思考,也不能适时操练,学生对听课如雾里看花、水中捞月。只好在课堂内寻找其他刺激而影响课堂纪律,影响学习效果。作业不会做靠抄袭或干脆不做。久而久之,乏味的学习迫使他们就逃离课堂和学校的约束,造成学生流失。(2)学校学习生活单一。素质教育提倡多年,应试教育模式不衰。虽然中职教育没有升学的压力,但是这部份学生认为刚从“升学”指挥棒转的初中阶段熬进来,加上原来自己的身份,希望来到职校能够改变原来的学习模式,想不到还是这种单调的学习方式。因此,由于学生厌倦造成流失。(3)同学关系不融洽。一个人总是生活在集体之中的,中职学生尚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对同学、邻里等人际关系依赖性很强。一旦失去这些关系,他们就会像失群的大雁,形单影只、孤独、寂寞,甚至伤心起来。加上学生来自不同地方,家庭教育、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情况不同,城乡差距的拉大,使有的学生一旦独立生活,就会产生许多的矛盾,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处理不当,没有朋友,就感到孤独,想家想父母,严重的造成学生流失。3、学生方面(1)学生对住宿及伙食等生活上的条件不满意。生活条件的不足影响学生的去留。作为市级城市学校,我们的条件是先天不足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按2000人的规模规划的校园环境条件自然满足不了现在四五千人的需要。运动场地少,校园面积窄,学生活动范围太有限,原来的学校环境不好,希望来到新的学校有新的气象和改变,有的是抱有很大希望的。我们的新生自入校第一天起,我们就有点顾此失彼。管理上根本不到位,导致最好的教育时期丧失了,造成了新生更加肆无忌惮的延续存在身上的恶习。加上老生开学之后的影响,学校不能实施全封闭,社会青年的拉拢,周边环境如网吧的诱惑等原因,学生与社会闲杂人员便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现象进了校园甚至宿舍、教室。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没有保障,构成了威胁,人身财产安全随时可能受到侵害。招生宣传时,我们对学生管理的渲染和保证与实际情况却有如此落差。加上学生对学校食堂的规模(面积小、条件差)、管理(卫生、价格、质量等)的意见很大。“民以食为天”,学生也一样,生活不好,怎能安心学习,怎不厌学离校!怎不流失!(2)学习目的不明。部分职校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基础差,努力了,但仍学不会,失去信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素质,行为习惯相对来说比较差,学校学生管理部门从上到下,都为此想了不少办法,花了不少力气。但就是没有效果,治标治不了本,抽烟、上课睡觉、打架、偷盗等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对书本知识不感兴趣,而动手实习时间又不多,整天无所事事,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违纪多了,学校不开除影响其他同学,开除只怕是一大片。有些,你不开除他,他自己因为厌学早就自己开除自己。(3)生源质量和学生身心的影响。当今中职学校学生普遍是由每所初中学校的5%差生组成,近年来生源大战硝烟四起,各学校都盯着这些应届初中毕业生,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生源争夺大战。我校也一样,为了完成招生任务和指标,不得不忽视生源质量,不管学生年龄大小,表现好坏,成绩高低,只要来校交钱,一律照收不误,有些甚至是求家长请学生来校就读,真正把学生当成了“上帝”。因此造成了大批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相对集中。违纪率高,失学率也就高。 (4)全员育人观念不到位,学校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学校的学生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要求全校师生员工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但在我们学校似乎好象管理学生就是领导和学生管理部门的事,师德师表方面存在薄弱环节,面对学生的教育和违纪现象,有些教职员工视而不见,闻而不听,放任自流,既不能起榜样作用,又不能行教育职能,导致学生背离班主任及管理人员后便为所欲为!因为师生关系不和谐而造成流失现象。4、学校方面(1)学校未能把握住学生流失的关键时期。因为招一个学生不容易,所以我们高度重视招生工作,这是对的。但面对学生严重流失的现象,仍然没有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至少可以说关注程度不够,缺乏研究,也没有形成具体的方法和措施,管理秩序也不规范,有时学生走了很长时间了,班主任也不报告,学生年不知道,学校就更不知道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把好学生流失工作的最佳黄金时期。学生流失最集中的时间是一年级,特别是第一学期最为严重,原因是由于学生刚进入一个新环境生活学习,对一切都很陌生,思想波动较大,对学校,对专业,对班主任,对任课教师,对同学等周围的一切都采取挑剔的眼光对待。加上刚离开家庭父母,他们都希望得到各方面的关爱,因此,稍有不顺心和不如意,就有这样划那样的想法,有的甚至采取过激行为。这一时期的学生的思想波动特别大,流失也就特别严重。(2)学校课程设置不切实际,有针对性浅显易懂的校本教材少。我校基本上是按照大纲来完成理论教学的。校本教材的理论教学几乎为零,教师只有按大纲教材照本宣科,所以学生对上理论课不感兴趣,旷课、迟到、上课睡觉、搞小动作者现象较普遍。(3)实训条件有限和师资结构方面也不太合理。针对我们这些不喜欢在教室听理论课教学的学生,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也不行。本身就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职校的目的就是想学到一门技术,能动手干好活就行,因此,学生们普遍愿意到生产实习基地去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如目前我校的交通专业的学生实习,因学生太多而场地少无法满足实习需求。我们的电子、会计专业,由于微机电脑房的设备老化加上使用频率较高也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上课的基本需求,更不用说业余时间让学生多练习了。事实证明没有实习实训条件要办好这些专业,吸引学生是不可能的。二、防止中职学校学生流失的措施1、加大教育教学投入,改进教育管理和教学管理方法。(1)学校要在校园建设、教学设施的添置、实习条件的改善与实验室的建设、服务设施的完善等方面加大投资和管理力度。如添置机床、微机、改善运动场所等,确保能满足各种实习实训和实验课的基本需要。2009年我校实现四校合并,做到人财物统一调配和安排。同时学校领导通过多方多渠道筹集资金,建成新教学楼一幢,改造了教师办公楼、学生宿舍楼各一幢。交通专业汽车美容实训室、机械加工实训设备、引进个体老板建四间电脑室设备也逐渐配套建成投入使用。现在的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吸引了不少学子前来就读 (2)学校应当经常组织生动活泼的各类活动,如辩论赛、书画展览、歌手比赛,体育比赛、技能比赛、文艺汇演等等,通过各类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学生的才干,培养学生学文化、学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热情。(3)合理设置专业,加强专业导向。从开学第一课,就要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职业教育规律,知道职业教育与初中阶段的普通教育的区别,明白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每个学期的开课情况,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除加大对就业市场的研究外,还应切合本校各种资源合理设置自己的专业,使之适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切实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办出自己的特色专业。另外,在招生工作中对学生选专业时应加强引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专业介绍和导向工作,以便学生心中有数。(4)做好学生思想稳定工作,把注意力转移到一年级。学生流失的关键时期是一年级,这一期间学生由于刚进入一个新环境,对一切均不熟悉,思想波动大,对事物均采取挑剔的眼光对待。因此在这期间我们把经验丰富的教师调整到一年级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青年教师或相对班级管理经验稍逊的教师安排到一年级跟班当副班主任。这样可以始终保证经验丰富的教师放在关键的一年级,又有利于年青教师的培养,更能保证学生不流失,是一箭双雕的好事。2、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校企联合。抓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包括毕业前的上岗动员会、组织现场招聘会、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等。学校的学生要招得进、留得住,关键的是要看学生是否推得出、安排得好,关键是看就业渠道的畅通,因此学生的就业安排对学校招生和巩固学生至关重要。学校要想尽办法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为学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要不断地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提高认识,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学校要不断地对就业学生就业后进行跟踪指导。以便在招生时有的放矢的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我校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每推荐一批学生上岗前,负责就业工作的领导必定要对学生的工作单位的各方面条件进行综合实地考察,然后才放心地把学生安排上岗。3、加强法制教育和心理辅导。学校要始终强调贯彻“先成人,后成材”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教育学生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对自己的言行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