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沿海现代农渔业高效设施养殖示范园区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江苏XXXXXX公司2014年12月沿海现代农渔业高效设施养殖示范园区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则11.1 项目背景11.2 目的及意义31.3 指导思想31.4 总体目标31.5 基本原则41.6 依据41.6.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文件41.6.2江苏省相关法规、文件51.6.3相关规划51.6.4行业技术标准61.7 建设期限61.8 项目主要内容61.9 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7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82.1 项目区范围及规模82.2 项目区自然条件、经济条件92.2.1自然条件92.2.2社会经济条件122.3 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132.3.1水利设施132.3.2交通情况142.3.3电力情况142.4 与相关规划衔接情况142.5 公众参与分析152.6 建设目标任务16第三章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173.1 合法性分析173.2 土地适宜性评价173.3 水资源平衡分析193.3.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193.3.2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203.4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29第四章 项目规划方案304.1 工程区总体规划说明304.1.1规划原则304.1.2规划目标304.1.3规划标准314.2 工程布局和规划建设内容324.2.1工程布局324.2.2工程规划建设内容334.2.3土方平衡34第五章 工程方案设计365.1 水系工程365.1.1泵站及线路365.1.2河道465.1.3渠道465.1.4渠系建筑物475.2 道路工程505.2.1水泥路505.2.2砂石路505.3 养殖设施工程515.2.1养殖大棚515.2.2虾塘51第六章 施工组织设计526.1 施工条件526.2 工程施工方法526.2.1土方工程施工526.2.2混凝土工程施工526.2.3管道工程施工536.2.4机电设备安装53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557.1 原则557.2 依据557.3 主要污染来源及防治措施55第八章 节能分析588.1 设备选择588.2 电力节能588.3 功率因数补偿598.4 电力设备选择598.5 照明方案598.6 建筑节能60第九章 工程风险防范619.1 设计依据619.1.1法律、法规及规定619.1.2主要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629.2 主要风险源639.2.1工程及劳动安全主要风险源639.2.2劳动卫生方面主要风险源649.3 风险防范659.3.1防火、防爆措施659.3.2防电气伤害669.3.4水上作业安全679.3.5防台度汛措施689.4 劳动卫生699.4.1防噪声699.4.2防尘、防污染、防腐蚀、防毒措施699.4.3温度与湿度控制措施699.5 教育与培训70第十章 项目进度及施工质量要求7110.1 项目进度安排7110.2 施工质量要求71第十一章 项目招投标7311.1 项目招投标原则7311.2 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7411.3 评标委员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75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712.1 投资估算7712.1.1编制依据7712.1.2工程投资估算7712.2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8012.3 资金筹措与还款计划81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8213.1 基础数据8213.2 收入分析8213.3 成本分析8313.4 相关税费8313.5 税后利润测算8413.6 现金流量分析8413.7 回收期分析8413.8 综合评价8413.9 不确定性分析8513.10 财务评价结论85第十四章 综合效益分析8614.1 经济效益8614.2 生态效益8614.3 社会效益87第十五章 结论8815.1 主要结论8815.2 建议89江苏XXXXXX公司 89第一章 总则1.1 项目背景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是1995年江苏省首批设立的省级农业开发区。在江苏沿海大开发、如东实现跨越发展的背景下,如东县委县政府于2012年重新组建和启动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以建成推进现代农渔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园区;推进转型升级建设,实践科学发展的重要平台;推进城乡一体建设,实施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为目标定位。它的开发成效将直接体现在江苏沿海开发的成果中,也必将成为如东沿海开发的一个特色品牌,不断提高如东在全省乃至在全国的影响力。开发区位于如东北部沿海,总规划面积为16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63平方公里,高涂及滩涂面积106平方公里。先期启动区总面积101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6平方公里,高涂及滩涂面积65平方公里。区内物产丰富,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也是全国闻名的文蛤、条斑紫菜、南美白对虾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交通枢纽优势凸显,临海高等级公路、苏223北延线贯穿全区,海洋铁路穿境而过,港口、运河倚傍而建。开发区以建成具有如东特色和全省乃至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为目标,已完成了概念规划、总规及产业规划等编制工作,整体将形成“一脉串双核,双轴滨海联;五园带四区,多点共生辉”的空间结构,打造四大现代农业载体特色。江苏XX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苏省首家从事海参种苗繁育、品种开发、规模化养殖及深加工一体化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创建于2002年,总部位于省级高新区海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公司现有海参生产加工销售、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经营、金融投资三驾马车及其它(苗种、饲料、油脂等)产业等四大板块,公司目前在响水、大丰、山东建立了6万亩高效渔业产业园区,成功打造出亩效益超万元的高效经营模式,公司在响水建立的万亩海参产业园区引起了省、市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省政府调研室专门就如东海参产业撰写专题调研报告予以肯定。公司是江苏省农业科技型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型企业,AAA级资信企业,产品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公司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先后与中国水科院黄海水产所、淡水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海珍品营养工艺实验室2个、水产养殖经济动物营养研究和中试基地2个。拥有并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10项。 XX集团现有员工500多人,其中博士生2名,硕士生3名,本科生30多名。企业职工60%以上为大、中专毕业生。集团始终秉承“以人为本、因才施用、任人唯贤”的人才战略。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引进高精尖人才,培养适用型人才,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作为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集团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为养殖户提供从苗种、饲料、水质调节、防病治病、产品收购等全过程全方位一条龙的服务,辐射带动周边赣榆、响水、大丰、射阳、东台、如东沿海10余万亩滩涂海域进行海参养殖,通过一、二、三产齐拉动,打造江苏沿海百亿元海参经济产业带。江苏XX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如东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江苏X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20日,位于江苏南通外向型农业开发区掘苴垦区内,注册资金5000万元。主要从事农业技术创新与研发,水产、畜禽养殖,农业园区规划经营。为充分利用滩涂围垦土地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全省沿海滩涂现代农渔业的开发亮点,经双方协商一致,在如东县掘苴垦区内建设沿海现代农渔业高效设施养殖示范园区,该区域有着很好的项目实施条件。本项目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1.2 目的及意义通过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解决经营分散、生产方式落后、农民生产生活水平较低等问题和矛盾,项目实施后,改善了项目区生产条件,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了区域面貌的改变和环境的治理,推动了区域经济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1.3 指导思想1、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围绕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扶持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更好的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1.4 总体目标通过该工程的实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有效增加土地面积和提高土地质量,使项目区内农田方整、沟渠通畅,路网通达,最终建成高产稳产的生态农业区。1.5 基本原则沿海现代农渔业高效设施养殖示范园区工程应遵循以下具体原则:1科学规划,统筹城乡本项目土地整理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镇规划等相衔接,通过科学规划,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2、突出重点,以农为主以建成大面积连片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确保建设工程实施后,增加有效土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实行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3政府授权,部门配合本项目由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授权,由江苏XX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租赁经营方式实施本项目工程以及后期的管理,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进,采用市场化等多种方式进行运作。4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本项目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多,政策要求高,要开拓思路,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一条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新路子。1.6 依据1.6.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6.2江苏省相关法规、文件1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2关于建立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06174号);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4关于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的通知(苏财建200671号);5关于加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06231号);6关于印发江苏省农业示范园配套开发项目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08290号)。1.6.3相关规划1如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纲要;3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发展概念规划;4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先期启动区)总体规划(20122030);5如东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1.6.4行业技术标准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3、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4、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5、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6、泵站技术改造规范(SL278-2002);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8、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9、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10、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11、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部分 2010年版);14、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四沿”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15、2013至2015年的规模开发规划1.7 建设期限本工程建设期约为12个月。1.8 项目主要内容项目区总面积约19273亩,该项目用地分为三大产业板块,即:特色农业种植区(风光大道以南)、畜禽标准化养殖区(两条风光路之间:)、高效设施水产养殖区(华能风电路以北)。本项目为一期工程,位于项目区东北侧,建设约4000亩的高效水产养殖区。建设内容包括水系、道路等农田水利工程及养殖设施。1.9 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4011.81万元,其中工程费用3586.13万元、工程其他费158.45万元、预备费用187.23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80万元。本项目建设单位出资2011.81万元,向金融机构融资2000万元。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 项目区范围及规模如东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是南通市北三县之一。地处东经:12042 12122,北纬:32123236,东面和北面濒临南黄海,西部与如皋市接壤,西北与海安县毗连,南部与南通市通州区为邻。如东县2-1 如东县区位图沿海现代农渔业高效设施养殖示范园区位于如东县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境内(掘苴垦区内),为东至南北中心路西侧,南至南匡河中心线,西至沿海经济开发区南北路东侧,北至海提河中心线,总面积约为19273亩,本项目包括土地整理、农田水利等工程,该项目用地分为三大产业板块,即:特色农业种植区(风光大道以南)、畜禽标准化养殖区(两条风光路之间:)、高效设施水产养殖区(华能风电路以北)。项目区范围图2-2项目区位图本项目为一期工程,位于项目区东北侧,建设约4000亩的高效水产养殖区。建设内容包括水系、道路等农田水利工程及养殖设施。2.2 项目区自然条件、经济条件2.2.1自然条件(一)水文气象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0.6mm,最大年降水量1560.9mm(1991年),最小年降水量469.9mm(1978年)。受梅雨和台风的影响,全年约55%的降水集中汛期69月份,其中又以7月份最大,占汛期降水量的77%左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1.7d,其中降水量大于10mm的天数为31.9d,大于25mm的天数为10.7d,大于50mm的天数为2.8d,历年最大三日暴雨量为556.5mm(1960年8月24日)。项目区内主要河道汛期正常水位2.20m(废黄河基准,下同),非汛期正常水位1.80m,警戒水位2.80m,每年短时间水源紧张时水位1.30m。项目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气候的调节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的特点,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和繁育。一般春季气温回升缓慢,天气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兼受台风和低温影响;冬季天气晴朗,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4.9,7至8月份最炎热,平均气温27.5;1月份最寒冷,平均温度2.1。年平均日照时数2147.9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22天,平均初霜日在11月中旬,终霜日在4月上旬。(二)地形、地貌及土壤地形如东县属长江下游江海平原区,地势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3.54.5m之间,局部高地达5.0m,低洼地区在3.0m以下。总体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如泰运河沿岸略高,栟茶运河、遥望港一线较低。项目区位于如泰运河以北,地势平坦,略呈北低南高之势,平均地面高程4.0m。地貌如东县陆地地貌属典型的滨海平原,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三角洲平原区、海积平原区、古河汊区。三角洲平原区是长江北岸古砂咀地延伸部分,是江口沙洲最早连接陆地的区域,沉积物属河相海相沉积;海积平原区位于长江支泓古横江的东头入海口;古河汊区位于古代长江北岸砂咀区与通吕水脊区之间。项目区属海积平原区,成土母质是江淮冲积海相沉积物。土壤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如东县土壤分为潮土、盐土、水稻土3个土类,其中潮土面积最大,占全县总面积的69.2,主要分布在“范公堤”以内的广大地区;盐土占总面积的19.6,主要分布在“范公堤”以外地区;水稻土占总面积的11.2,仅分布于新店镇及马塘镇的如泰河以南地区。全县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8.06gkg,土壤PH值在7.28.5之间,属偏碱性。项目区土壤属潮盐土类,以夹沙土为主。PH值平均为8.0,土壤中平均全N含量为1.387g/kg,有机质含量为9.95g/kg,速效P含量为10.74mg/kg,速效K含量为96.29 mg/kg,缓效K含量为655.54 mg/kg,微量元素Zn含量为0.51mg/L,Cu含量为0.94 mg/L,Fe含量为611mg/L,Mn含量为9.8mg/L,B含量为0.51mg/L。土壤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项目区地多人少,农业生产以水产养殖、水稻、小麦为主,耕地复种指数为2.0。(三)水资源项目区属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地区,河道纵横,鱼塘密布,水面率高达65%,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资源总量包括当地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三大部分。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1698.94万m3,可利用水资源量为1438.59万m3。当地地表水:项目区当地地表水主要由降雨形成,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80.6mm,相应的平均径流深为280.96mm,多年平均地表水量为241.47万m3,其中通过河网调节可利用水资源量为101.53万m3。地下水:项目区浅层地下水蕴藏量丰富,总量为139.47万m3,但不宜作为饮用水源,目前仅部分农村土井进行开采,供居民生活及禽畜饮水,年平均开采量19.06万m3,不同水平年开采量基本一致。过境水:项目区过境水量为掘苴河自如泰运河引进的长江水,年平均过境水量为1318万m3。(四)自然灾害项目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霜冻、连阴雨、冰雹、龙卷风、台风、旱涝等。台风发生率年均24次,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另外,春季受冷暖气流交替的影响,气温变幅大,有些年份会出现倒春寒、低温、晚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夏季受梅雨季节的影响,雨量相对集中,暴雨、大雨增多,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有些年份“空梅”,加之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热天气,易导致“伏旱”;8月中旬至夏末,常有台风影响,并伴有暴雨、大风及冰雹,易造成风、涝灾害;秋、冬季节,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急剧下降,霜、雪、寒潮易发,常产生霜冻灾害。2.2.2社会经济条件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位于如东县东北沿海,掘苴河入海口两侧,区域边界北至黄海,南至S211省道,西至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东侧边界,东至洋口港经济开发区(长沙镇)卫海村东边界, 总用地86.97k。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是南通唯一的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区,以综合开发沿海滩涂资源为主。2012年开发区总户数0.88万户,总人口2.64万人,农业人口2.48万人,农业劳动力1.68万人;项目区总户数0.11万户,总人口0.33万人,农业人口0.31万人,农业劳动力0.21万人。2012年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50亿元,第二产业3.50亿元,第三产业5.49亿元,完成财政收入7547.57万元;项目区生产总值9985.75万元,财政转移可支配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000元。现状规划区内村庄包括临海村、环渔村、环农村、环东村、近海村、何丫村、卫海村和棉花原种场,村庄建设用地总面积为496.52hm2,占规划区总用地面积的5.71%。各村庄在规划区范围内沿道路、人工渠等呈东西向线状分布,分布比较零散。规划区内河流水网十分密集,现状水域面积为1332.79 hm2,占总用地面积的15.21%。按照其在规划区水网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划分为主要河道以及格网状的人工沟渠。其中,主要河流为掘苴河、西匡河、东匡河和环东闸排水河等。掘苴河河道宽度88m,其他河流河道宽度约为40-50m,其他用于灌溉的人工支渠宽度一般为3-5m。现状规划区内产业包括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牧养殖业、食品和纺织品加工业、造船业、零售和餐饮业、旅馆业等,以海产养殖、农作物种植和海产品粗加工为主,其中海产养殖集中为紫菜、南美白对虾、文蛤等,以农户及小型企业为主体,产业分布较分散,简单集中,但已自发形成规模化、产研一体化发展趋势。随着国家“十二五”沿海布局与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战略机遇,海洋经济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沿海地区成为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目前,随着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内临海高等级公路及服务区、S223北延长线等项目快速建设,以及刘埠渔港项目进一步落实和推进,开发区所在区域发展条件日趋成熟。如何科学合理地建设开发区,做好规划对策,成为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当前发展的首要任务。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以建成具有如东特色和全省乃至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为目标,将利用沿海产业带的有利区位,放大沿海优势,逐步发展成为江苏黄金海岸上快速崛起的一个增长点。2.3 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2.3.1水利设施(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灌溉、排水、防洪、水土保持等)项目区现有灌溉泵站10座,总装机20台,总功率600kw,总设计灌溉流量3.2m3/s。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0.65,灌溉保证率约为80%。项目区现有河道8条,总长度26.257km,其中三级河道3条,长度9.492km,四级河道5条,长度16.765km,现状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项目区防洪主要是防御海潮,目前海堤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2)田间工程现状项目区现有渠道65条,总长度34.630km,其中支渠12条,长度10.776km;斗渠53条,长度23.854km。项目区已实施防渗渠58条,总长30.354km。未进行防渗衬砌的渠道,水草丛生,渗漏量大,急需硬质化。项目区现有配套机耕桥12座,完好率约75%。2.3.2交通情况项目区交通条件比较优越,临海高等级公路与223省道北延线在此交汇。项目区内部路网也已基本配套到位,目前共有机耕路46条,总长度34.120km,其中水泥路4条,长度5.337km;砂石路42条,长28.783km。2.3.3电力情况项目区电力设施配套基本完善,可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求,但随着灌溉泵站的新建,用电负荷将明显增加,因此需新增一定容量的变压器。2.4 与相关规划衔接情况1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根据如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工程区在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土地整治规划范围之内,工程区不属于国家规定的基本农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范围,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与如东县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根据如东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工程区位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禁建区和限建区外。2.5 公众参与分析本工程的实施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土地市场环境,公众参与的热情较高。如东县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市场经济的运行效果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速度日益加快,农民已经意识到落后生产方式的弊端和基础设施投入的必要性。通过工程的实施和建设,将大大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工程区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力,能够提高农民收入,因此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干部群众参与积极性高。该工程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由国土部门牵头,在进行工程规划方案可行性的调研过程中,充分征求了农业、林业、水利、财政、建设、电力等有关部门的意见,且一致认为该工程可行。在收集资料和前期调查过程中,如东县国土资源局、南通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人民政府及农技、水利、林业、建管等相关部门对工程区土地平整,道路、排灌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都非常关心,在工程规划方案编制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当地村民在前期调查过程中给予了大力配合,并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表达了希望工程早日实施的愿望。可见,工程实施领导重视、干部支持、群众拥护,具有较好的基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2.6 建设目标任务1通过工程区内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桥、涵、闸、站全面配套,达到田块方整化、农田林网化、作业机械化、渠道防渗化、灌溉技术科学化、主要道路硬质化的标准,改变原来水利设施体系不配套,道路建设滞后,田块零星破碎,土地产出率低下的现状,把项目区建设成田平成方,沟渠成网,建筑物配套齐全,排灌科学的高产出、高收入、高效益的规模化农业基地。2工程实施后,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建成农田林网,增加林木覆盖率,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自然灾害。3工程实施后很好的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4通过本工程的实施,使工程区成为如东县的现代化农业试点区。第三章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3.1 合法性分析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工程的要求根据如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工程涉及搬迁居民安置点,全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允许建设区范围内,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其它法律法规对工程的要求工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维护排灌工程设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和对土地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要求。3.2 土地适宜性评价1主要种植作物的确定工程区现有耕地以种植水稻及小麦为主,根据工程区地形、地质和水资源条件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性质情况分析,工程规划实施后,工程区仍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因此设定工程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按照水稻及小麦的要求对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2评价单元的确定工程区水资源丰富,工程实施后,交通条件及灌溉排水标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旱涝灾害对土地适宜性影响不大,灾害气候等因素对土地适宜性的影响减弱。因此,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类型等成为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江苏省如东县土壤志,并结合对工程区内及周边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和研究后,按照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单元内的一致性原则和空间差异性原则,确定将工程区分为2个评价单元,北侧养殖区为单元A,南侧种植、畜牧区为单元B。3评价因子的确定和分级参考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范等资料,以及工程区的实际状况,选择如下影响因子作为工程区农田利用适宜性评价的参评因子:耕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PH值、土壤养分、灾害气候、地下水位、沟渠配套程度、对外道路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其中,土壤养分用全氮、全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代表;对外道路交通条件不仅影响工程区开发整理投资建设的可能性,而且直接影响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是土地利用适宜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因子对农田利用的影响性和影响程度,在参考其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适宜性评价资料,以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上述因子的影响权重赋值。评价模型评定各评价单元的适宜性等级:Si =Pi W i (i =1,2,3m)式中:Si 评价单元适宜性分值;M 该适宜类评价因子个数;Wi 该评价因子的权重;Pi 第i评价单元因子的得分值。若S20,则判断该单元不适宜;若20S40,则判断该单元临界适宜;若40S60,则判断该单元中度适宜;若60S80,则判断该单元适宜;若80S100,则判断该单元非常适宜。经分析,工程区土层较厚,土壤松软,适耕性好,农业生产还有较大潜力。但农田水利设施配套不健全,难以形成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土地利用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改善。该工程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耕作条件和农业生产环境为中心,进行农田整理。通过平整土地,疏浚河网,配套、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增强工程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良土壤,使工程区成为高产、稳产标准农田。3.3 水资源平衡分析3.3.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项目区属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地区,河道纵横、鱼塘密布,水面率高达65%,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资源总量包括当地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三大部分。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1698.94万m,可利用水资源量为1438.59万m。当地地表水:项目区当地地表水主要由降雨形成,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80.6mm,相应的平均径流深为280.96mm,多年平均地表水量为241.47万m,其中通过河网调节可利用水资源量为101.53万m。地下水:项目区浅层地下水蕴藏量丰富,总量为139.47万m,但不宜作为饮用水源,目前仅部分农村土井进行开采,供居民生活及禽畜饮水,年平均开采量19.06万m,不同水平年开采量基本一致。过境水:项目区过境水量为掘苴河自如泰运河引进的长江水,年平均过境水量为1318万m。3.3.2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1)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可供水量是指某一保证率下的水资源总量,包括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可利用过境水,其中须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部分。可供水总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生态环境容许的条件下,通过各种工程措施可能控制利用的一次性水量。地表水地表水资源评价量是指在流域的水资源未被作任何利用的情况下,在当地产生的地表径流量。根据掘港雨量站1972年2007年降雨资料进行分析,50%保证率降雨量为1080.60mm,典型年为1976.41977.3;75%保证率降雨量为918mm,典型年为1982.41983.3;95%保证率降雨量为660mm,典型年为1994.41995.3。据统计P=50%径流系数为0.26,P=75%径流系数为0.22,P=95%径流系数为0.18。根据项目区总面积及不同保证率径流量统计成果计算得当地地表水资源量。由于项目区内水面率高达65%,对地表径流的调蓄能力较强,提高了地表径流的利用系数。地下水地下水可供水量受地下水资源量及地下水开采利用能力的限制。地下水资源量为各项补给量之和,其中主要的是降雨入渗补给量,计算公式如下:Pr=pF式中:Pr为降雨入渗补给量,为降雨入渗补给系数,P为平均降雨,F为面积,降雨入渗补给系数采用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的江苏省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中所给出的值,项目区值取0.15。计算得项目区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39.47万m。地下水可供水量不等同于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可供水量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在整个开采期内不明显袭夺已有水源地,不发生危害性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开采措施,允许开采利用的地下水量。开采措施取决于用水需要,不同的水平年用水需要量不同,当开采能力大于地下水资源量时,地下水可供水量等于地下水资源量;当开采能力小于地下水资源量时,地下水可供水量等于开采能力。由于浅层地下水不宜作为饮用水源,目前仅部分农村土井开采供居民生活及禽畜饮水,项目区年平均开采量19.06万m。过境水项目区过境水量为掘苴河自如泰运河引进的长江水,此部分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从多年运行情况来看,项目区仅在干旱年灌溉用水高峰期出现缺水的现象。经分析, P=50%保证率过境水量约为1318万m,P=75%保证率过境水量约为1564万m,P=95%保证率过境水量约为1792万m。可供水量可供水量等于地表水、过境水、地下水的总和。表3-1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不同保证率当地地表水计算成果表月份P=50%P=75%P=95%降雨量(mm)径流深(mm)地表水资源量(万m)地表水可利用量(万m)降雨量(mm)径流深(mm)地表水资源量(万m)地表水可利用量(万m)降雨量(mm)径流深(mm)地表水资源量(万m)地表水可利用量(万m)4月118.70 30.86 26.55 11.15 94.10 20.70 17.81 7.84 74.40 13.39 11.52 5.42 5月138.20 35.93 30.92 12.99 41.90 9.22 7.93 3.49 69.40 12.49 10.75 5.05 6月204.30 53.12 45.70 19.20 21.90 4.82 4.15 1.82 97.00 17.46 15.02 7.06 7月49.10 12.77 10.98 4.61 271.30 59.69 51.36 22.60 1.00 0.18 0.15 0.07 8月142.90 37.15 31.97 13.43 111.90 24.62 21.18 9.32 130.80 23.54 20.26 9.52 9月132.60 34.48 29.66 12.46 56.20 12.36 10.64 4.68 16.00 2.88 2.48 1.16 10月123.70 32.16 27.67 11.62 29.50 6.49 5.58 2.46 61.20 11.02 9.48 4.45 11月28.30 7.36 6.33 2.66 118.50 26.07 22.43 9.87 42.20 7.60 6.54 3.07 12月17.90 4.65 4.00 1.68 9.60 2.11 1.82 0.80 33.00 5.94 5.11 2.40 1月34.20 8.89 7.65 3.21 50.30 11.07 9.52 4.19 66.60 11.99 10.31 4.85 2月10.90 2.83 2.44 1.02 32.00 7.04 6.06 2.67 19.70 3.55 3.05 1.43 3月79.80 20.75 17.85 7.50 80.80 17.78 15.30 6.73 48.70 8.77 7.54 3.54 合计1080.60 280.96 241.74 101.53 918.00 201.96 173.77 76.46 660.00 118.80 102.22 48.04 表3-2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各保证率下可供水量(单位:万m)月份P=50%P=75%P=95%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小计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小计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小计4月11.15 1.59 44.34 57.08 7.84 2.22 61.70 71.76 5.42 2.22 72.78 80.42 5月12.99 1.59 40.54 55.11 3.49 2.22 32.76 38.47 5.05 2.22 113.02 120.29 6月19.20 1.59 257.45 278.23 1.82 2.22 207.61 211.65 7.06 2.22 210.87 220.16 7月4.61 1.59 222.62 228.83 22.60 2.22 358.02 382.84 0.07 2.22 299.15 301.44 8月13.43 1.59 255.24 270.25 9.32 2.22 291.41 302.95 9.52 2.22 262.61 274.35 9月12.46 1.59 139.34 153.39 4.68 2.22 122.30 129.20 1.16 2.22 308.96 312.34 10月11.62 1.59 83.93 97.14 2.46 2.22 74.66 79.34 4.45 2.22 118.43 125.11 11月2.66 1.59 45.60 49.85 9.87 2.22 91.41 103.50 3.07 2.22 57.44 62.74 12月1.68 1.59 74.26 77.53 0.80 2.22 100.55 103.57 2.40 2.22 106.31 110.94 1月3.21 1.59 48.14 52.94 4.19 2.22 49.52 55.93 4.85 2.22 75.26 82.33 2月1.02 1.59 32.94 35.55 2.67 2.22 44.56 49.45 1.43 2.22 63.92 67.57 3月7.50 1.59 73.62 82.71 6.73 2.22 129.50 138.45 3.54 2.22 103.24 109.01 合计101.53 19.06 1318.00 1438.59 76.46 26.64 1564.00 1667.10 48.04 26.64 1792.00 1866.68 表3-3 设计水平年50%保证率农业灌溉需水量月份水稻小麦农业灌溉用水量(万m)面积(万亩)净灌溉定额(m/亩)毛灌溉定额(m/亩)需水量(万m)面积(万亩)净灌溉定额(m/亩)毛灌溉定额(m/亩)需水量(万m)40.00 50.3312.00 17.14 5.66 5.66 60.33137.30 196.14 64.73 64.73 70.33106.70 152.43 50.30 50.30 80.33132.50 189.29 62.46 62.46 90.3338.00 54.29 17.91 17.91 100.00 110.00 120.33 20.00 28.57 9.43 9.43 10.00 20.00 30.33 30.00 42.86 14.14 14.14 合计1.65 426.50 609.29 201.06 0.66 50.00 71.43 23.57 224.64 表3-4 设计水平年75%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人考试题及答案
- 心理学基础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 中级英语II知到智慧树答案
- 护理重点环节应急预案试题+答案
- 药店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制度试题(含参考答案)
- 水利工程师-水利工程管理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 运输车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城管执法服装定制化采购及质量监控制度合同
- 2025车展场地租赁合同范本-附带增值服务条款
- 2025年度速记服务保密协议及数据安全保护合同
- 乏力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2
- 2025亚洲杯男篮+《热血征程砥砺前行》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中励志主题班会
- 2025-2030牛结核病防控技术进展与行业影响分析报告
- 2024年泰州市靖江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真题
- 国际快递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表
- 2022年有子女离婚协议书手写
- 公路硬化报告范文
- 纳迪亚之宝全流程攻略 100%完结完整通关指南
- 预测分析:技术、模型与应用 - SAP Predictive Analytic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