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练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历史人教必修1).docx_第1页
【基础练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历史人教必修1).docx_第2页
【基础练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历史人教必修1).docx_第3页
【基础练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历史人教必修1).docx_第4页
【基础练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历史人教必修1).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基础练习一、单选题1、以下关于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二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A. B. C. D. 2、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A. 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B. 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C.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D. 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3、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在其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中真实记录了“亲眼所见的一段剧变的历史”。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此书反映的是A. 巴黎公社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俄国十月革命D.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4、美国学者R.R.帕尔默在其著作世界现代史中说:“如果列宁没有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并且传播到俄国去的话,那么马克思的思想就可能变成欧洲的普通思想”。列宁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的最主要贡献是( )A. 领导创建了布尔什维克B. 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C. 提出并实践了“一国胜利论”D. 主张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5、俄国二月革命后,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政权是()A. 工农苏维埃B. 工兵代表苏维埃C. 工农兵代表苏维埃D. 工人代表苏维埃6、苏俄革命早期领导人加米涅夫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这表明( )A. 临时政府深得民心B. 二月革命尚未成功C. 四月提纲脱离实际D. 革命阵营存在分歧7、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斯诺在全球通史中说:(十月革命)“深刻地影响了战后数十年世界历史的模式”。这主要是指十月革命A.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B. 推动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C. 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道路D.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8、1917年2月(公历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爆发。随后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描绘了骑在一头熊背上的自由女神形象,她右手高举象征光明与自由的火炬,左手所执的白纸上写着“1776”“1917”两个意味深长的年份,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漫画说明了A.美国支持俄国二月革命 B.美国希望俄国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俄美是战时同盟者 D.俄国与美国由对抗转向合作9、布尔什维克的政敌,立宪民主党领导人帕米留可夫指出:十月革命是“俄国革命长期复杂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不是对二月革命的否定,而是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主要是指A. 签订条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B. 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C.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和沙皇反动统治 D.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苏维埃共同执政10、英国政治学家海伍德认为“革命是一个破坏与取代旧秩序的戏剧性与深远性的变化过程。”政治革命“是包含超出法律范围的大众行为的群众起义,它们通常(并不必然地)带有暴力的色彩。社会革命是“所有制和经济制度的变革。”按照海伍德的观点准确描述20世纪上半期发生在苏俄的革命应该是A. 社会革命源于政治革命的完成B. 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完成C. 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并不同步D. “十月革命”比“二月革命”彻底1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B. 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C. 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D. 只有在战争条件下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12、某土地法令规定:立即无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永久废除土地私有权,地主的田庄以及一切皇族、寺院和教堂的土地,连同其耕畜、农具、房屋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土地委员会支配,一切土地都是全民的财产。该土地法令A.得到了革命根据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B.彻底消除了俄国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因素C.满足了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土地的愿望D.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13、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A. 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 临时政府已日益陷入困境C. 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D. 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14、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A. 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15、1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A. 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B. 提出的四月提纲C. 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 实行的土地法令二、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目前俄国革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列宁四月提纲请回答:四月提纲是列宁在什么时候发表的演说?列宁在演说中说的“这个资本家政府”,“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死敌”指的是当时的什么政府机关?列宁说的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指什么性质的革命?“最自由的国家”情况后来有了什么变化?为此,布尔什维克党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决定?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二月革命后建立,故错;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故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述正确;综上所述,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2. 【答案】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段材料以“但其”为界,前半句分析了十月革命的外因,后半句分析了十月革命的内因,认为十月革命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故答案为D。3.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这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社会危机。十月革命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战,国内矛盾激化,引起了人民的不满。材料中反应的正是此时广大人民的诉求。其中“要和平”这一诉求在巴黎公社起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以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都不曾出现过,因此A、B、D三项可以排除。故选C。4.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列宁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的最主要贡献是提出并实践了“一国胜利论”,首先在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故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意不符,故选C。5.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故B项正确;而ACD三项表述错误。故选B。6. 【答案】D【解析】A不对,临时政府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违背民心;B不对,二月革命已经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不对,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指明了方向;D符合题意,加米涅夫的话说明他对列宁关于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持怀疑态度。7.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十月革命)深刻地影响了战后数十年世界历史的模式”可知此应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形成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发展并相互对峙的新模式的史实。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BD三项,故选C。8.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依据所学可知,熊代表俄罗斯,自由女神指美国。自由女神骑在熊背上,并且手持的纸上写有“l776”和“l917”,这是把美国俄国二月革命跟美国独立战争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说明美国支持俄国二月革命。所以答案选A。9. 【答案】B【解析】本题以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共性与联系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故“继续”应是指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故B项正确。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一战,但这并不符合题干问题的要求,故排除A。C项在二月革命即已实现,故排除。D项“共同执政”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故选B。1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能力。根据材料,海伍德认为,“政治革命”是大众行为的群众起义,它们通常“带有暴力的色彩”。而“社会革命”是“所有制和经济制度的变革”。因此,按照海伍德的观点,俄国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都属于政治革命,也不存在谁更“彻底”的问题。而从十月革命没收资产阶级、地主财产归国家所有开始,经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到1936年苏联宪法宣布建成社会主义,这个过程属于社会革命。因此,俄国的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并不同步,但社会革命也并非源于政治革命的完成,两者时间有交错,不是同时开始,也不是同时结束。排除ABD,故选C。11.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俄国十月革命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而一战使这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即使没有战争,俄国革命的爆发也是必然的;A、B、D三项都夸大了战争在俄国革命中的作用。故选C。12. 【答案】D 【解析】从规定内容可判断出该土地法令为1917年11月8日全俄苏维埃“二大”通过的土地法令。两项与中国有关,可排除;封建主义因素表现为多方面,“彻底消除”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故选项。13.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1917年7月,二月革命已经结束,十月革命还没有爆发。俄军的叛乱是对临时政府的打击,布尔什维克党武装击退叛军,保卫了首都;首都控制在布尔什维克党手中,也对临时政府不利,故两者都使临时政府陷入困境,故选B项。工兵代表苏维埃在二月革命后已经产生,故A项错误;第一届人民政府的成立是在十月革命后,故C项错误;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的是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故D项错误。故选B。14.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要实现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无产阶级要掌握国家政权,而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又突出和强化了这一主张。材料中列宁认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他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ACD均与材料观点不符。故选B。15. 【答案】B【解析】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当前俄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条件不具备,题目中提问的是针对列宁的哪一观点而说的:A、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是发生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之后,时间不符合,故此项排除;B、1917年4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像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而材料中所针对的正是这一观点,故此项正确;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建立起来之后,实施的政策,时间不符,故此项排除;D、土地法令是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建立起来之后,实施的政策,时间不符,故此项排除;故选:B。二、材料题:【答案】(1)1917年4月。(2)指的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4)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镇压工人、士兵示威游行,造成流血事件。为此,布尔什维克党作出了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决定。【解析】(1)本题考查四月提纲发表的时间,旨在考查知识再现再认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际权力,它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长期流亡国外的俄国革命领袖列宁,于1917年4月回到彼得格勒,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2)本题主要考查“四月提纲”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干中“这个资本家政府”、“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死敌”应该是指资产阶级政府;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3月,一场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的几天里就推翻了统治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