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的编辑.docx_第1页
文本的编辑.docx_第2页
文本的编辑.docx_第3页
文本的编辑.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不同于一般的小论文,特别是硕士毕业论文或者博士毕业论文。一般的小论文就四五页,而硕士论文动辄五六十页,有的甚至七八十页。所以有些东西如果要人工的去修改,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痛苦的事情至少有两个:目录自动生成和编号、参考文献引用的上标。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说说小技巧,自动生成,非常方便。先说两种痛苦情况。设定好文章的目录结构后,突然发现中间要添加或者删除一个章节,添加删除容易,可是其后遗症就是后面的编号都要跟着变动。比如要删除第二章,那么原理的第三章就要改为第二章,后面的要跟着动,添加也一样,很麻烦。第二个情况就是参考文献的上标问题。硕士论文参考文献都有好几十个,一般论文会要求按照论文的引用顺序列出参考文献。如果需要添加新的参考文献,那么这些参考文献的上标号又会跟着变动。目录自动生成简单说下,将文档切换到大纲视图,然后设置你要设定成目录的文字的大纲级别。如果将大纲级别设定为1级,那么就是1级目录,一般我们会设置到3级,这样会生成1、2、3级目录。设定好后,在要插入目录的地方,点击“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就可以了。格式在另外设置下就行了。现在来说说这两个的简单解决办法。首先都要设置成段落编号。将你要设定的一级目录设定成一级编号,二级目录设定成二级编号等等。参考文献一样,设置成段落编号。设定成段落编号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插入或者删除其中的某个项目时,其后面的变好会跟着变动,所以这就解决了因添加删除中间的项目,而要同时修改后面的编号问题了。目录的更新,只需要在“大纲视图”下点击更新目录,或者在页面视图的目录上,点击右键,选择“更新域”即可。将参考文献设置成段落编号后,在需要插入参考文献引用的地方,点击“插入”->“引用”->“交叉引用”,找到相应参考文献的编号就可以了。然后再自己设置一下格式。还有几种方法,从网上摘录下来的。(一)采用书签、交叉引用方法:参考文献的编号和引用步骤如下:(1)在word文档末尾添加几个文献,如:1 杨秀章.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 Peter Weverka. Diane Poremsky.中文Word 2002专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注意,输入时应采用word的自动编号。如果word没有自动编号,可自己插入(这个就不用细说了.)(2)给每个文献制作成书签。如,选择“杨秀章.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插入书签,输入书签名(杨秀章_Word 2000中文版使用速成),然后添加。注意书签名必须以字母开头,可包含数字但不能有空格,可以用下划线字符来分隔文字,否则可能无法插入。书签名最好与文献名一致,这样在它位置变化后,你仍能识别它。(图1)(3)在需要引用文献的位置,执行插入引用交叉引用,类型选择书签,选择需要引用的项目,内容选择“段落编号”。至此,引用完成!(图2)在全篇文档编完后,全选,右键选择“更新域”,编号就会改变成文献的最新位置。还有一个通过插入脚注的方式引用参考文献。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脚注和尾注”。(已搜索,无重复)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对论文而言)。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分节插入参考文献的,具爽!存在一个小问题: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时都插入。这样改动文章后,后插入的参考文献的编号不会自动改动。最后祝愿毕业之际奋斗在论文一线的朋友们顺利毕业!在进行毕业论文排版过程中,页眉页脚设置花了些时间,为日后学习工作能快速找回,在此小小总结一下,并可进行交流与参考(针对03版word)一、页眉页脚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封面、英文内封、提名页、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无需页眉、页脚;中英文摘要、目录无需页眉;正文部分各章奇数页页眉为本章标题,偶数页页眉都是“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因此先分节。将整篇硕士学位论文分为以下几节:(1)封面、英文内封、提名页、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2)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4)目录(5)各章分别为一节(6)全文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致谢四块分别各为一节具体分节方法:鼠标光标放于需要分节处的顶头位置,点击 “插入”菜单(07的页面布置里 )“分隔符”“在分节符类型选择下一节,点击确定”,其他需要分节处照此做法即可。1、页脚设置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页脚有三种:封面使用授权书无需页码;中英文摘要+目录,页码格式为、.;正文+总结+参考文献+研究成果+致谢页码格式为1、2、3。在进行页码设置前确保已按要求将全文正确分节,为了不出错,键盘操作“ctrl+home”使鼠标光标处于首页,点击“视图”菜单“页眉和页脚”,出现“页眉页脚编辑框图”,鼠标光标处于首页的页眉处。在“页眉页脚编辑框图”中点击“在页眉页脚间切换”图标,此时光标切换到页脚,因“封面使用授权书”无需编入页码,点击“显示下一项”图标,重复操作“显示下一项” ,直到中文摘要页(需按格式、.编入),此时点击“插入”菜单“页码”出现页码编辑框图在“页码编辑框图”中,对齐方式选居中,首页显示页码勾选,点击格式-对页码格式进行设置(其设置内容如图2),点击确定,至此中英文摘要+目录页码设置完成。特别注意:需要将“页眉页脚编辑框图” 中的“链接到前一个”图标按起,使页眉页脚右侧的“与上一节相同”消失,否则前功尽弃。继续点击“显示下一项”,到正文部分,其设置方法与摘要部分相同,只是把格式、换成格式1、2、3,同样需要将“页眉页脚编辑框图” 中的“链接到前一个”图标按起。2、页眉设置论文正文及以后部分的页眉奇偶页不同,因此需进行微小设置:点击“文件”菜单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选择“奇偶页不同”。页眉设置方法:(1)键盘操作“ctrl+home”,鼠标光标处于首页,点击“视图”菜单页眉页脚出现“页眉页脚编辑框图”(2)因中英文摘要+目录及其以前部分无需页眉,在“页眉页脚编辑框图”中点击“显示下一项” ,重复操作直至正文部分(即第1页),输入奇数页页眉,如“第一章 绪论” ,同样注意:确保页眉页脚编辑框图中的“链接到前一节” 图标按起,然后点击“显示下一项”,此时光标固定在偶数页页眉处,输入“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同样注意:确保页眉页脚编辑框图中的“链接到前一节” 图标按起,至此已完成第一章页眉设置;(3)后续章页眉设置:继续点击“显示下一项” ,若光标固定在第二章偶数页,不进行任何操作继续点击“显示下一项”,此时光标处于第二章奇数页,输入第二章奇数页页眉,如“第二章 的基本原理” ,同样注意:确保页眉页脚编辑框图中的“链接到前一节”图标按起(4)重复此操作,奇数页进行更改,偶数页不进行任何操作,直至结束。注意:此时在“封面.使用授权书”部分的偶数页会出现页码,如2、4,如果直接删除,正文部分的偶数页页码也将删除。此时进行此项操作:点击“视图”菜单页眉页脚,将鼠标光标分别定位到“中英文摘要+目录”部分和“第一章”的首个偶数页页脚,将“页眉页脚编辑框图”中的“链接到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