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重点班含解析).doc_第1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重点班含解析).doc_第2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重点班含解析).doc_第3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重点班含解析).doc_第4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重点班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重点班期末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40个,每个1.5分,共计60分)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甲)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乙),回答下列各题。1. 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 总量呈下降态势 b. 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 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 增长模式没有变化2. 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 1990年以前 b. 19902000年c. 20002004年 d. 2004年以后【答案】1. b 2. b【解析】主要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的增长主要参照于自然增长率,本题做题关键是读图。【1题详解】从图甲中可以看出人口出生率大于人口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人口总量仍呈增长态势,选择b。【2题详解】从图一中可以看出199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5.59%,200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7.47%,说明19902000年之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所以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19902000年之间,选择b。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数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3. 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a. b. c. d. 4. 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有可能是()a.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 b. 生态环境恶化c. 技术人才外流 d. 本地人口大量外迁【答案】3. c 4. a【解析】试题分析:【3题详解】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率等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人口的机械增长率之和。由图形信息可知,时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之和最大,所以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应是,选项a正确。【4题详解】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说明该地人口迁入量减少,是由于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出,不需要太多廉价劳动力,导致迁入的人口数量大为缩减,选项a正确。【考点定位】人口数量变化【名师点睛】该题考查人口问题,具体考查影响人口的增长的因素。(1)根据地区人口增长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率,结合图示判断即可;(2)一个地区人口的迁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工业的发展和转移会影响人口迁移,一个地区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会导致该地区人口大规模迁入,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转型,发展高科技产业,那么,原先的产业就需要迁出,这会导致迁入人口数量减少。大部分城市发展都遵循这样的规律。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近30年来发展变化图。图中a为交通中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 若这是一座两千多年的历史名城,城址选择在河流弯道处主要考虑河流()a. 供水便利 b. 灌溉便利 c. 交通便利 d. 利于防卫6. 近30年来,影响城市趋向于向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 交通运输 b. 地形因素 c. 气候条件 d. 人口分布7. 布局不太合理的城市功能区是()a. 文化区 b. 居住区 c. 工业区 d. 隔离带【答案】5. d 6. b 7. c【解析】试题分析:【5题详解】若这是一座两千多年的历史名城,古代城址选择在河流弯道处主要考虑河流防卫功能,利用天然水面防御外敌入侵,d对。其它功能不是最主要的,a、b、c错。【6题详解】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北部的地势较高。所以近30年来,影响城市趋向于向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b对。根据图 中交通线分布分析,交通不是向南发展的主要因素,a错。气候、人口不是该城市向南发展的影响因素,c、d错。【7题详解】根据图中风向判断,冬季工业区的污染气体影响城市大气质量。所以布局不太合理的城市功能区是工业区,b对。考点:古代城市选址的主要因素,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因素,城市功能区布局。11月24日,备受瞩目的杭州地铁开通试运营。下图是杭州市观测点不同时段地铁运输人数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8. 该观测点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功能区()a. 工业区 b. 中心商务区 c. 高级住宅区 d. 低级住宅区9. 目前,一般城市选择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a. 土地价格 b. 环境因素 c. 交通条件 d. 土地利用效率【答案】8. b 9. a【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8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该区域在早上进入本区的交通量最大,说明为上班时间,在下午离开本区交通量最大,说明为下班时间。因此说明该区域人口的昼夜差别大,符合中心商务区的特点,故答案选b项。【9题详解】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是因为远郊土地价格低,是经济因素造成的。故答案选a项。【点睛】市中心建立商业区主要是人流量大,消费人群多。下图是我国某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类型分布的景观图。 完成下列各题。10. 该种农业最可能分布在( )a. 黄河三角洲 b. 珠江三角洲c. 三江平原 d. 云贵高原11. 该农业类型最大的优点是( )a. 提升了农产品的质 b. 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丰富的优势c. 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d. 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答案】10. b 11. d【解析】考查基塘农业的分布及优点。【10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将低地挖成鱼塘,在塘基种植甘蔗、桑树等,这种农业叫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基塘农业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典型的农业类型,故选b。【11题详解】基塘农业是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混合,基塘互相促进,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符合生态农业模式,该农业类型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故选d。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其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12. 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a. 34月 b. 78月 c. 910月 d. 12月至次年1月13. 泰国香稻种植业的突出特点是()a. 小农经营 b. 单位面积产量低,商品率高c. 机械化水平高 d. 水利工程量小【答案】12. d 13. a【解析】泰国位于北半球,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较凉爽。香稻扬花期间,有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说明气温较低,降水少,是该地冬季。北半球的冬季是12月至次年1月。了解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12题详解】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较凉爽。香稻扬花期间,有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说明气温较低,降水少,是该地冬季。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12月至次年1月,d对。34月是春季,气温高,a错。78月、 910月降水多,日照少,b、c错。【13题详解】泰国香稻种植业属于水稻种植业,突出特点是小农经营,a对。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b错。机械化水平低,c错。水利工程量大,d错。下图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4. 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a. a原料、b市场、c劳动力 b. a劳动力、b市场、c原料c. a劳动力、b政策、c原料 d. a市场、b政策、c交通15. 三家企业对厂址地点选择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a. a交通优势、b市场优势、c劳动力价格b. a技术优势、b劳动者素质、c交通优势c. a劳动力优势、b市场优势、c能源优势d. a技术优势、b交通优势、c政策优势【答案】14. b 15. a【解析】试题分析:【14题详解】根据三家企业的布局特征:a企业的原料、市场都为日本,当地只是完成加工,说明其主导因素是劳动力;b企业的原料来自国外,本地生产,市场在中国,可能主导因素是市场;c企业的原料来自中国,产品市场在国外,主导因素是原料。【15题详解】a企业所在青岛是我国的大型港口,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b企业所在北京是一个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c企业所在深圳,拥有廉价的劳动力。考点:工业区位因素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是经过辽宁省反复实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高效农业生态模式。下图为该模式的农业联系图,其中沼气池的产气量与热量呈正相关,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6. 关于该农村能源生态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模式解决了北方地区寒冷冬季的产气技术难题b. 沼气池主要向菜地提供热量,促进蔬菜生长c. 大棚温室主要向沼气池提供氧气d. 该模式可向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推广17. 该农业生产模式所属农业地域类型及这种生产模式的优点是()a. 大牧场放牧业充分利用资源和废物利用b. 市场农业农产品种类少、质量低、收入少c. 地中海式农业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d. 混合农业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答案】16. a 17. d【解析】试题考查生态农业【16题详解】由材料“沼气池的产气量与热量呈正相关”可知,该模式并没有解决北方地区寒冷冬季的产气技术难题;沼气池主要向菜地提供有机肥,促进蔬菜生长;大棚温室主要向沼气池提供秸秆;珠江三角洲热量充足,该模式可向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推广,d正确。【17题详解】该生产模式既饲养动物,又栽培植物,属于混合农业,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d正确。18. 关于一个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差异b. 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c.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d. 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答案】c【解析】【详解】一个地区可以按不同标准,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各区域间有明显的差异,a错误。区域内不一定有人类居住,区域的特点对人类活动有影响,b错误。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c正确。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具有相似性,因此形成一个区域特点,d错误。19. 区域的特征有()整体性差异性独立性开放性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课本内容判断,区域特征包括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对。区域不是独立的,与其它区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错。d对。考点:区域的特征。20. 我国的下列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上海市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工业基地 亚寒带针叶林 鼎湖山旅游区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划分。上海市属于行政区;东北工业基地和鼎湖山旅游区都属于经济区。故选b项。下表为2014年我国三省社会经济相关数据。完成下列各题21. 影响表中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农业发展水平 b. 人口自然增长率c. 工业发展规模 d.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2. 从区域发展阶段看,上海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力量是 ( )a. 高新科技 b. 交通状况 c. 自然资源 d. 人口规模【答案】21. d 22. a【解析】【21题详解】城市化水平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选d。【22题详解】从区域发展阶段看,上海已经进入区域发展的综合高效阶段,此时,科技创新是区域发展的主动力,上海拥有强大的科技力量,这是其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力量,选a。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3. 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 渤海海区不断下沉c. 海水的堆积作用 d. 河流的堆积作用24. 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 ) 潮流搬运能力增强 渤海下沉迅速增快 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 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 中游生态有所恢复a. b. c. d. 【答案】23. d 24. b【解析】试题分析:【23题详解】黄河口湿地是沿海滩涂,每年增加面积大,主要物质来源于黄土高原,形成原因是河流的堆积作用,选d项。【24题详解】近年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主要原因是中游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水利工程的蓄水拦沙以及下游取水量增加。选b项。【考点定位】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开发,不仅是美国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而且一直被许多国家奉为国土整治的样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5. 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田纳西河发源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的东坡b. 田纳西河中上游流经山地和丘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c. 田纳西河流经地区大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d. 田纳西河流域落差较小,水运便利26. 下列符合目前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大力开发使用海水淡化技术 南水北调黄河小浪底工程农业节水灌溉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限制用水量大的企业的用水量a. b. c. d. 【答案】25. b 26. b【解析】【25题详解】田纳西河发源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a错误。田纳西河中上游流经山地和丘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b正确。田纳西河流经地区大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冬春季,c错误。田纳西河流域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d错误。【26题详解】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符合目前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南水北调,对。大力开发使用海水淡化技术,是扩大水资源利用范围,错。黄河小浪底工程,对。农业节水灌溉,对。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对。限制用水量大的企业的用水量,影响经济增长,错。b对,a、c、d错。【点睛】田纳西河发源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大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春季节降水更丰富。流域治理核心是水能的梯级开发,水能资源丰富。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浅层地下水。海水不是通常所说的水资源。读热带雨林被破坏前后对环境的影响对比图,回答下列各题。27. 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比较贫瘠的主要原因包括( )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不足枯枝落叶分解缓慢,释放养分不足热带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降水多,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多a. b. c. d. 28. 雨林大面积被毁可能造成的后果有( )a. 太阳活动频繁 b. 厄尔尼诺现象频发c. 流经雨林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变化不大 d. 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答案】27. c 28. d【解析】【27题详解】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比较贫瘠的主要原因包括热带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对。雨林区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充足,错。高温多雨环境,枯枝落叶分解快,释放养分充足,错。降水多,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多,对。c对,a、b、d错。【28题详解】雨林大面积被毁,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可能造成的后果有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d对。与太阳活动频繁,厄尔尼诺现象频发无关,a、b错。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减少,流经雨林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变化增大,c错。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对本地水库分布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其工作步骤如下图。完成下题。29. 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对本地水库分布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其工作步骤如下图。完成下题。该研究小组工作过程中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虚拟现实c. 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d. 遥感技术、虚拟现实【答案】c【解析】【详解】读图,在野外调查中,确定水库位置,使用全球定位系统。调查水库用途、库容,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需要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该研究小组工作过程中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c对。遥感技术不能定位、分析,a、d错。虚拟现实不是地理信息技术,b错。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30. 图中区域面积相比()a. b. c. d. 无法比较31.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若海平面均一,区域海面地心距离比稍长b. 区域位于区域的西北方向c. 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 东北航向是区域向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答案】30. b 31. b【解析】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长度不等,纬度越高,相同的经度间隔,纬线长度越短。纬度间隔相同,经线长度相同,可以不考虑经度差异。地球形状特点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若海平面均一,纬度越高,海面地心距离越短。【30题详解】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长度不等,纬度越高,相同的经度间隔,纬线长度越短。不考虑经度差异,根据图中经纬度,图中区域纬度范围相同,面积相等。区域纬度较高,面积较小。三区域面积相比,b对。a、c、d错。【31题详解】地球形状特点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若海平面均一,区域纬度较高,海面地心距离比稍短,a错。东西方向选经度间隔小的一段,区域位于区域的西北方向,b对。区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c错。区域向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d错。为了遏制全球变暖,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每年召开一次,2013年11月11日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2014年12月1日将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2. 与图甲比较,图乙( )a. 比例尺较大,表示范围较大 b.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c.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33. 利马位于华沙的( )a. 西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34. 联合国气候大会将在利马召开的这一天( )a. 利马的气温低于华沙 b. 华沙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利马c. 利马的白昼比华沙短 d. 华沙和利马正午物影方向相同【答案】32. c 33. a 34. d【解析】【32题详解】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两图的图幅相同,根据经纬度,与图甲比较,乙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大。图乙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c对。a、b、d错。【33题详解】根据经度,利马位于华沙的南方。根据经度,东西方向选间隔小的一段,利马位于华沙的西方。合起来,利马位于华沙的西南方向,a对。b、c、d错。【34题详解】联合国气候大会将在利马召开的这一天日期是12月1日,此时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利马的气温高于华沙,a错。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华沙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利马,b错。利马的白昼比华沙长,c错。12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15s以南,华沙和利马位于太阳直射点同一侧,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对。35. 下列四幅图中,最能表现青藏铁路沿线的湖泊特征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根据图示等高线的海拔高度,c、d错。青藏高原多咸水湖,说明湖水缺少外流河道,只有河流流入湖泊的河道。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最能表现青藏铁路沿线的湖泊特征的是图b,b对。图a有河流流出湖泊,a错。【点睛】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多咸水湖,说明湖水缺少外流河道,只有河流流入湖泊的河道。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各题。36.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a. 150w,180 b. 0,150wc. 0,180 d. 日界线、本初子午线37. 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a. 10时、12时 b. 12时、18时c. 14时、16时 d. 18时、18时【答案】36. a 37. d【解析】【36题详解】两条日期分界线是180经线和时刻是0点的经线。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一条中180经线,b错。根据图示等份,30e时刻是正午12点,时刻0点的经线是150w,a对。c、d错。【37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30e时刻是正午12点,此时北京时间是18时。图示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是二分日的日照图,各地18点日落,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18时,d对。a、b、c错。38. 北京至拉萨首辆旅客列车7月1日21:30从北京出发,全程运行47小时26分钟,到达拉萨时见到的景象是:( )a. 旭日东升 b. 烈日当空 c. 夕阳西下 d. 繁星满天【答案】c【解析】【详解】拉萨的经度是90e,北京至拉萨首辆旅客列车7月1日21:30从北京出发,此时拉萨地方时是1日19:30,全程运行47小时26分钟,到达拉萨时,地方时是3日18:56,7月份是夏季,白昼长,日落在在19点后,见到的景象是夕阳西下,c对。a、b、d错。39.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纬线l1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300千米/时,纬线l2在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320千米/时。读图回答下题。图中a、b两点处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和原因为( )a.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 a点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平坦,自转线速度大【答案】a【解析】【分析】a、b两点都位于l1上,纬度相同,自转线速度主要从地形差异分析。【详解】读图,图中a、b两点处的纬度相同,a点位于山地,海拔高,b点位于平地,海拔低,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和原因是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a对,c错。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小,b、d错。【点睛】不考虑地球表面差异,纬度相同,自转线速度相同。地球表面地形不同,山地海拔高,相当于该纬线圈的半径增长,自转线速度较大。40. 某军舰在西经20,南纬59的海面上,沿20w经线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80千米,落弹点降落在( )a. 东半球中纬度地区 b. 东半球高纬度地区c. 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d. 西半球高纬度地区【答案】a【解析】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故落弹点将在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c项正确。二、综合题(共40分)41.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质、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2)从成因来看,该地区的岩石主要属于_。(3)图中河谷低地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为解决农业灌溉问题,该地区计划在处建造一座水库。请说明选址的合理性。(4)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图中四个村落发展条件最好的是_村落,并分析说明理由。【答案】(1)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2)沉积岩(3)盆地地形,蓄水量大;坝址位于峡谷处,工程量小;地势较高,可自流灌溉(4)乙村 位于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开阔;两河交汇处(临近河流),水源充足【解析】【分析】丘陵地形的海拔范围是200-500米之间。石灰岩、砂岩、页岩,都属于沉积岩。水库选址主要是利用盆地地形,蓄水量大,修建大坝的工程量小。河流交汇处,平坦地形,交通便利,农业基础较好,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详解】(1)根据等高线数值,图示区域大部分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2)根据图例,该地区岩石有石灰岩、砂岩、页岩,判断该地区岩石主要属于沉积岩。(3)根据等高线,处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是盆地地形,蓄水量大。峡谷口窄,坝址位于峡谷处,工程量小。地势比耕地区较高,可自流灌溉。(4)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图中四个村落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