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后习题作业部分答案.docx_第1页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后习题作业部分答案.docx_第2页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后习题作业部分答案.docx_第3页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后习题作业部分答案.docx_第4页
西南石油大学油层物理课后习题作业部分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4. 下图1-1为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请画出与之对应的粒度组成分布曲线,标明坐标并对曲线加以定性分析。图1-1 两岩样的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答:重量%d答:粒度组成分布曲线表示了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数,可用它来确定任一粒级在岩石中的含量。曲线尖峰越高,说明该岩石以某一粒径颗粒为主,即岩石粒度组成越均匀;曲线尖峰越靠右,说明岩石颗粒越粗。一般储油砂岩颗粒的大小均在10.01mm之间。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也能较直观地表示出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程度。上升段直线越陡,则说明岩石越均匀。该曲线最大的用处是可以根据曲线上的一些特征点来求得不同粒度属性的粒度参数,进而可定量描述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性。曲线A基本成直线型,说明每种直径的颗粒相互持平,岩石颗粒分布不均匀;曲线B上升段直线叫陡,则可看出曲线B所代表的岩石颗粒分布较均匀。1-30.岩石孔隙度的一般变化范围是多少?Fa、Fe、Ff的关系怎样?常用测定孔隙度的方法有哪些?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答:1)根据我国各油气田的统计资料,实际储油气层储集岩的孔隙度范围大致为:致密砂岩孔隙度自1%10%;致密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5%;中等砂岩孔隙度自10%20%;中等碳酸盐岩孔隙度自5%10%;好的砂岩孔隙度自20%35%;好的碳酸盐岩孔隙度自10%20%。2)由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及流动孔隙度的定义可知: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3)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有实验室内直接测定法和以各种测井方法为基础的间接测定法两类。间接测定法影响因素多,误差较大。实验室内通过常规岩心分析法可以较精确地测定岩心的孔隙度。4)对于一般的碎屑岩 (如砂岩),由于它是由母岩经破碎、搬运、胶结和压实而成,因此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排列方式、分选程度、胶结物类型和数量以及成岩后的压实作用(即埋深)就成为影响这类岩石孔隙度的主要因素。1-44、试推导含有束缚水的油藏的综合弹性系效计算式其中: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岩石的压缩系效;原油压缩系效;地层水压缩系效;、分别表示含油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推到: 1)压力下降时,弹性采油量为: 2)由岩石和流体的压缩系数定义有: 3)定义岩石综合压缩系数为:若流体为油水三相则:式中:、分别为液体和岩石的压缩系数,;岩石的体积;油层压力降低时,孔隙体积缩小值;岩石孔隙度,小数;P油层压力变化量,MPa;。1-45.试推导下关系式:式中:S、SP、Ss:分别代表以岩石外表体积、孔隙体积、骨架体积为基准的比面;为岩石孔隙度。推导:由三种比面定义有:;因为:;由此可得出按以上三种不同体积定义的比面关系为:1-46. 试推导由粒度组成资料估算比面的公式其中:S以岩石外表体积为基准的比面;岩石孔隙度,小数;Gi颗粒平衡直径为di由的含量;di第i种颗粒的平均直径。推导:该法适用于胶结疏松或不含粘土颗粒的岩石。考虑问题的思路是:先从简到繁。首先假设所有的颗粒均为理想的圆球形,随后再接近真实情况,考虑颗粒形状不规则的情况。假设单位球形颗粒组合中,有N个直径为d的颗粒,则每个球形颗粒的表面积为,每个球形颗粒的体积为。设每个球形颗粒组合体的孔隙度为f,则在单位体积岩石颗粒所占的总体积为V=1-f,故单位体积岩石颗粒的数量为:由此可以求出单位体积岩石颗粒的总表面,即比面积为:由于实际岩心是由不同直径的球形颗粒组成,因此必须根据粒度组成的分析资料求比面。若: 颗粒平均直径为的含量为%颗粒平均直径为的含量为%.颗粒平均直径为的含量为%则单位体积岩石中,每种直径的岩石颗粒的总表面为:故单位体积岩石所有颗粒的总表面积(即比面)为:由于自然界中真实岩石的颗粒不完全为球形,为了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引入一个颗粒形状校正系数C(一般情况下,C值取1.21.4),则有:1-47.从达西公式出发推导气体岩石渗透率的计算公式,并指出各符号的含义。Ka=2QopoLA(p12-p22)解:把达西公式改写成微分形式:K=-QAdLdp设整个流动过程等温,则根据波义尔马略特定律有:Qp=Q0p0=常数联立两式,有:K=-Q0p0AdLpdp分离变量,两边积分,则:p2p1Kpdp=-0LQ0p0AdLKp22-p122=-Q0p0ALKa=2QopoLA(p12-p22)其中,Ka气体渗透率;Q0大气压下气体体积流量(即出口气体体积流量);p0大气压;气体的粘度;L岩心长度;A岩心端面积;p1、p2入口和出口断面上的绝对压力。1-49.两岩样的粒度分析数据(不同筛选直径的重量百分数)如下表:岩样号孔隙度筛选直径mm1-0.50.5-0.250.25-0.10.1-0.050.05-0.010.01127.0%5.0553.3524.707.955.753.05228.3%02.9576.1510.55.44.7设校正系数C=1.3(1)绘出粒度组成分布曲线和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2)计算出两样品的不均匀系数和分选系效:(3)求各岩样的比面;(4)从上计算结果分析对比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图1-3粒度组成分布曲线图1-4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1)粒度组成分布曲线和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见上图;(2)不均匀系数和分选系数公式:;表1-1不同重量含量的颗粒直径mm重量 %岩样1岩样2750.380.19600.320.16250.150.11100.060.05则由上公式计算得:岩样1的不均匀系数为5.3333,分选系数为1.5916;岩样2的不均匀系数为3.2000,分选系数1.3143。(3)用粒度计算岩石比面公式:则有岩样1的比面S=50.8366 cm-1;岩样2的比面S=68.9573 cm-1(4)从以上的计算和粒度组成分布曲线和粒度组成累计分布曲线可以看出岩样2的粒度分布比岩样1均匀,分选较好。1-50.已知一干岩样重量为32.0038克,饱和煤油后在煤油中称得重量为22.2946克。饱和煤油的岩样在空气中称得重量为33.8973克,求该岩样的孔隙体积、孔隙度和岩样视密度(煤油的重度为0.8045克/厘米3)。解:由题意知,干岩样重量W1=32.0038g,饱和煤油后在煤油中重量W2=22.2946g,饱和煤油岩样在空气中重W3=33.8973gr煤油=0.8045g/cm3,则有:岩样外表体积岩样孔隙体积1-51. 有一岩样含油水时重量为8.1169克,经抽提后得到0.3厘米3的水。该岩样烘干后重量为7.2221克,饱和煤油后在空气中称得重量为8.0535克,饱和煤油的岩样在煤油中称得重量为5.7561克,求该岩样的含水饱和度和含油饱和度及岩石的孔隙度。油重度为0.8760克厘米3,水重度取1克/厘米3,煤油重度为0.8克厘米3。解:由题意知,含油水岩样重量W1=8.1169g,饱和煤油后在煤油中重量W2=5.7561g,饱和煤油岩样在空气中重W3=8.0535gr煤油=0.8g/cm3,则有:岩样外表体积Vb=(8.0535-5.7561)/0.8=2.8718 cm3岩样孔隙体积Vp=(8.0535-7.2221)/0.8=1.0393 cm3孔隙度Vp/ Vb=1.0393/2.8718=0.3619含水饱和度Sw=Vw/Vp=0.3/1.0393=0.2887含油饱和度 So=Vo/Vp=(8.1169-0.3-7.02221)/0.8760/1.0393=0.65331-52. 已知一岩样含油、水时总重量为6.5540克,经抽提烘干后重量为6.0370克,抽提时所得水体积为0.3立方厘米,由煤油法测得岩样的孔隙度为0.25,设岩样的视密度为2.0克厘米3,原油重度为0.8750克厘米3,水的重度为1克厘米3,试求此岩样的含油、含气、含水饱和度各为多少?解:由题意知,岩样总重量W1=6.5540g,干岩样重量W2=6.0370g,岩样视密度rb=2g/cm3,Vw=0.3cm3,f=0.25,r0=0.8750g/cm3,rw=1g/cm3由,有而,则=3.0185 cm3所以Vp=0.25(6.0370/2)=0.755cm3则:So=0.248/0.755=32.85%;Sw=0.3/0.755=39.74%;Sg=1-So -Sw =27.41%1-53. 某岩样长10cm,截面积为2cm2,在1.5atm的压差下,通过粘度为2.5cP的油,其流量为0.0080cm3/s,若岩样为油100%饱和,试问其绝对渗透率为多少?在同一岩样中,若岩样100%为粘度等于0.75cP的盐水所饱和,试问在2.5atm的压差下其流量为多少?解:根据达西定律可导出:K=QLAp其中,岩样长 L = 10cm;截面积 A= 2cm2;流量 Q= 0.0080cm3/s;粘度= 2.5cP;压差p=1.5atm,解得:K = 0.02 D。根据达西定律:Q=KApL其中:盐水粘度= 0.75cP;压差p=1.5atm,解得:Q = 0.0133cm3/s。1-54、样长2.77厘米,直径为3.35厘米,在20时用盐水100饱和并通过它,盐水的粘度为1厘泊,岩样两端的压差为251毫米汞柱,出口压力为1个大气压,其流量为0.02厘米3秒,求用该盐水通过时岩样的渗透率为多少?若改用粘度为0.0175厘泊的气体100饱和并通过上述岩样,在压差为25毫米汞拄,出口压力为一个大气压时,得气体流量为0.12厘米3秒。求气体岩样的渗透率,并对比气体和盐水测的结果。解:由题可知,L=2.77cm,d=3.35cm,m盐水=1CP,P2=1atm,DP盐水=251mmHg柱=atm=0.33atm,Q盐水=0.02cm3/S,mg=0.0175cp,DPg=25mmHg柱=atm,Qg=0.12cm3/s对盐水测,由达西公式有:对气测,由DPg=P1-P2有P1=DPg+P2=0.033+1=1.033(atm)而=0.0197(D)比较K盐水和Kg可知,由于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气测岩石渗透率Kg大于液测渗透率K盐水。 1-55. 有一岩样在满足“达西渗流条件下”,用纯油测得的渗透率为300mD,若改用纯气体在进口压力为l0tm,出口压力为5atm时,测得的渗透率为420mD,求用该气体作气源,在进口压力为14atm、出口压力为1atm时所测得的渗透率为多少?答:根据克林肯贝格给出了考虑气体滑动效应的气体渗透率数学表达式:式中:Kg气测渗透率;K等效液体渗透率;岩心进出口平均压力,(P1+P2)2;b取决于气体性质和岩石孔隙结构的常数,称为“滑脱因子”或“滑脱系数”。由已知得: K=300mD;因P1+P2=(10+5)/2=7.5atm时,Kg=420mD。则:b=3即有:P1+P2=(14+1)/2=7.5 atm时,Kg=420mD。1-56. 已知某一低饱和油藏中含束缚水24,并分析得油、水和岩石压缩系效分别为Co7010-51/atm,Cw =4.510-51/atm,Cf =1.4lO-51/atm.,并测得油藏孔隙度为27,试求该油藏的综合弹性压缩系数、若油藏含油体积为1500m 3,原始地层压力为270atm,原油的饱和压力为200atm,试估算该油藏的弹性可采储量。解:由题可知,Swi=24%,C0=7010-51/atm,Cw=4.510-51/atm,Cf=1.410-51/atm,f=27%, V0=1500万m3, Pi=270atm,Pb=200atm由=1.410-5+27%4.510-524%+7010-5(1-24%)=1.60610-4(1/atm)又由有,而因而所以所以=82.16(万m3)即该油藏的综合弹性压缩系数为1.60610-41/atm,弹性可采储量为82.16万m3。1-57. 某井取心分析得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如下表:编号取心深度,m取心层段厚度,m孔隙度,%渗透率,mD12280.222280.960.7612.50.8022280.982286.225.243.820.2532286.222289.202.9828.10.2142289.202290.000.8029.50.2052290.002290.850.8516.80.15试问:(1)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算数平均值;(2)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加权平均值(按厚度加权);(3)以储集能力相等(即孔隙体积相等)计算等效孔隙度(即);(4)以渗流阻力相等计算等效渗透率值(即K)。解:(1)孔隙度的算数平均值=i=15i5=18.144%渗透率的算数平均值K=i=15Ki5=0.322mD(2)孔隙度的加权平均值(按厚度加权)h=i=15ihihi=14.218%渗透率的加权平均值(按厚度加权)Kh=i=15Kihihi=0.266mD(3)以储集能力相等(即孔隙体积相等)计算等效孔隙度N=i=15i(Aihii)hiAii=23.05%(4)以渗流阻力相等计算等效渗透率值K=i=15Kihihi=0.266mD58、有一横向非均质岩石如图,由实验测得各区域内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值分别为:= 18%,=22%;=24%;K1=160md,K2=320md,k3=350md;L1=3cm,L2=l4cm,L3=11cm(1)用算术平均法计算该岩石的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2)以储集能力相等计算岩石的平均孔隙度;(3)以渗流能力为等效依据计算岩石的平均渗透率。L1f1K1L2f2K2L3f3K3P1P1P2P2解:(1)由有由(2)由储集能相等,即孔隙体积相等有:Vp=Vp1+Vp2+Vp3,而Vp=fVb所以有:,而Vb=LA因而有所以=22.36%(3)根据等效渗流阻力原理,由单相渗流的达西公式有:从而, 1-59. 某油层岩石按孔隙度大小分布曲线求出平均孔隙半径r = 110-4m,孔隙度10%,试计算它的渗透率(=1)。解:根据公式:K=r282其中,平均孔隙半径r = 110-4m = 100m;孔隙度 = 10%,解得:K = 125m2。1-60、某油田深层系地层中含有一定量的伊蒙混层,绿蒙混层、膨胀性绿泥石和伊利石,因此存在发生水敏损害的可能,为此对三块油层岩心进行水敏试验。首先地层水测出岩心的渗透率Kf,然后用次地层水(降低一半浓度的地层水)测岩心渗透率Kaf,最后纯水测得岩心渗透率为Kw:测试数据见下表:岩心号K (md)Kf(md)KW(md)1251.0188.3191.02100.085.355.533.792.361.01求: a)各岩心的水敏指效为多少?b)各岩心水敏程度评价如何?解:由水敏指数公式,得:岩样1:=(251-191) /251=0.2390岩样2:=(100-55.5) /100=0.445岩样3:=(3.79-1.01) /3.79=0.73351-61. 某地层岩心用煤油作为流体做速敏试验,整理实验数据并绘制KKQ的关系曲线(如下图)。(1) 试确定其临界流速大小;(2) 从此速敏试验结果分析,你有何结论和建议。解:(1)由图可知Qc=3.6mLmin。2-33. 试根据油、气系统相平衡状态方程导出:(1) 露点压力方程i=1nniKi=1(2) 泡点压力方程i=1nniKi=1(3) 简述有泡点方程计算给定p、T条件下的烃类体系泡点压力的试算步骤。解:(1)根据油气烃类体系“露点”的定义,在露点时,体系中油无限小量的液体(一个或一批液滴)与大量的气体共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有:NL0,Ng1,NL + Ng=1。虽然体系中只有一个(或一批)液滴,但该液滴各组分的摩尔分数之和应为1,则有:i=1nxi=i=1nniKi-(Ki-1)NL=i=1nniKi=1(2)根据油气烃类体系“泡点”的定义,在泡点时,体系中油无限小量的气体(一个或一批气泡)与大量的液体共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有:NL1,Ng0,NL + Ng=1。虽然体系中只有一个(或一批)气泡,但该气泡各组分的摩尔分数之和应为1,则有:i=1nyi=i=1nniKi1+(Ki-1)Ng=i=1nniKi=1(3)试算时,首先选一个Ng值算出各组分的y值,如果满足i=1nyi=1则该Ng值即为所求;如果i=1nyi1,可根据经验另选一个较大或较小的Ng值进行试算,直到有一个Ng值能满足i=1nyi=1即可。2-34. 天然气组成分析资料如下表:组分重量组成Gi分子量Mi甲烷0.7016.043乙烷0.1430.070丙烷0.0944.097丁烷0.0758.124(1)求各组分的摩尔组成。(2)由摩尔组成计算天然气的分子量和比重。解:(1)由而所以 =0.0515(2)由 =0.84716.043+0.09030.070+0.04044.097+0.02358.124 =19.39536天然气的比重为0.743,当地层压力为136Kg/cm2,地层温度为93.3C,求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解:由题可知,g=0.743, P=136kg/cm3=136atm, T=93.3C=366.3K根据g查天然气比重与视临界参数的关系图可得,Tpc=221K,Ppc=46.3atm 又由;根据Tpr,Ppr查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图片得Z=0.85。38天然气的比重为0.74,地层温度为99C,地层压力为156.4kg/cm2,计算该气体的体积系数。 解:由题可知,g=0.74,P=156.4kg/cm2=156.4atm, T=99C=372K根据g查天然气比重与视临界参数的关系图可得,Tpc =220K,Ppc =46.4atm 所以; 根据Tpr,Ppr查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图版得Z=0.855。又由2-39. 某油田气的组成分析结果为:组分CH4C2H5C3H6C4H10摩尔组成yi0.9020.0450.0370.021Tc(K)190.67305.50370.00425.39Pc(atm)47.349.842.637.9地层温度32C,油层压力83atm(1)求气体的压缩因子;(2)求气体的体积系数;(3)若油井日产气10000m3(标准状况),则它在地下所占的体积为多少?(4)求该气体的压缩系数;(5)求该气体的粘度。解:由题知,T=32C=305K. P=83atm=0.902190.67+0.045305.50+0.031370.00+0.021425.39=206.135(K)=0.90247.3+0.04549.8+0.03142.6+0.02137.9=47.022(atm)所以(1)根据Tpr,pr查天然气的因子图版得Z=0.83。(2)(3)由题意知Vsc=10000m3而所以有(4)根据Tpr,Ppr查天然气的对比重温压缩系数图版得Cpr=0.68所以(5)由 =0.9216+0.04529+0.03142+0.02158 =18.257根据M、T查大气压下天然气粘度图版得mg=0.0108(mPa.s)再根据Tpr,Ppr查与Tr,Pr关系图版得=1.25所以2-40. 某一地层油样的高压物理性质实验,做如下图所示的溶解油气比曲线,求:(1) 原始溶解气油比;(2) 原始饱和压力;(3) 当地层压力降到50atm时,从单位体积地面脱气原油中分离的游离气有多少;(4) 分别求出050、50100atm的平均溶解系数,并比较之。解:(1)由图可知,原始溶解气油比Rsi=100m3m3(2)原始饱和压力pb=200atm(3)当压力为200atm时,单位体积原油可分离游离气100m3,当压力为50atm时,单位体积原油可分离游离气40m3,因此,当地层压力降到50atm时,从单位体积地面脱气原油中分离的游离气有60m3。(4)平均溶解系数:=Rp 050atm的R=40m3m3,1=0.8m3(m3atm) 50100atm的R=60m3m3,2=1.2m3(m3atm)11,可以先断定是硫酸钠水型或碳酸氢钠水型。其次,再根据Na+-Cl-SO22-=57.07-52.501.491,可以断定是碳酸氢钠水型。3-27. 画出下列各图中的前进角1,后退角2及三相周界处的界面张力。3-30. 从各种阻力效应公式PI、PII、PIII分析,你认为减小气阻、液阻(贾敏效应)的方法有哪些?答:1、加入表面活性剂,是表面张力减小使得珠泡更易流动;2、在生产中尽量减少钻井泥浆侵入油层,残余的酸化液及时排出,避免产生液阻效应;3、保持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下开采,避免油层脱气造成贾敏效应。3-31. 油、气、水在油藏的宏观分布如何?油水在岩石孔道中的微观分布如何?油水在孔道中的微观分布取决于哪些因素?答:油、气、水在宏观上分布在同一油藏不同层段,或同一层段;油水在微观上分布在颗粒与孔道中。油水在孔道中的微观分布取决于哪些因素为:1.岩石矿物组成的影响2.油藏流体组成的影响3.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4.矿物表面粗糙度的影响3-32. 强亲油岩石与强水亲岩石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对比各有何特点?答:强亲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比较强亲油相对渗透率曲线图像整体右移,原始含水饱和度较高,残余油饱和度低,两条曲线交点右移。33、综述毛管压力曲线及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用途。答:毛管压力曲线的应用:1.毛管压力资料在岩石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2.根据毛管压力曲线形态评估岩石储集性能好坏3.应用毛管压力曲线确定孔隙的表面积4.根据毛管压力曲线资料定义的若干综合系数5.应用毛管力曲线确定油层的平均毛管压力J(Sw)函数6.确定油(水)饱和度随油水过渡带高度之间的变化关系7.用毛管压力曲线法研究驱油效率8.应用注入和退出曲线确定平均孔喉体积比9.毛管压力资料确定储层岩石的润湿性10.用毛管压力曲线可计算岩石的绝对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11.应用高速离心机所测得的毛管压力曲线可在室内快速评定油井工作液对储层的损害或增产措施的效果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1.计算油井产量和流度比2.确定储层中油水的饱和度分布、油水接触面位置及产纯油的闭合高度3.利用相对渗透率曲线分析油井产水规律4确定自由水面5.计算驱油效率和油藏水驱采收率6.其它应用3-34. 怎样确定油藏中自由水面(开始100%含水的界面)和油水接触面(开始100%产水的界面)?如何确定含水过渡带的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规律(请用图示表示并解释)。3-38. 一般为什么亲水油藏原油采收率大于亲油油藏?答:对亲水岩石,水常分布在细小孔隙、死孔隙或颗粒表面上,水的这种分布方式使得它实际上对油的渗透率影响很小;而亲油岩石在同样的饱和度条件下,水既不在死孔隙,也不是水膜,而是以水滴,连续水流的形式分布在孔道中阻碍着油的渗流,油本身以油膜附着于颗粒表面或在小孔隙中,因而在相同的含油饱和度下,油的相对渗透率会降低。从而降低采收率。3-39. 学完油层物理,你认为地层原油不能100%采出的原因有哪些?提示:本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微观驱油效率,宏观波及效率,是否存在死孔隙或者低渗致密油层,岩石润湿性等等。3-40. 有三支不同半径的毛细管(r1=1mm,r2=0.1mm,r3=0.01mm),插入同一盛有油水的盒中(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1克/厘米3,油的密度为0.87克/厘米3,并测得油水界面张力为33达因/厘米,接触角为30o。(1) 分别求出三支毛细管中水面上升的速度;(2) 试画出图中三根毛细管油水界面的相对位置,并表明Pc方向;(3) 从计算结果分析,考虑实际具有底水的油藏,你得何结论。解:由题知,r1=1mm=0.1cm, r2=0.1mm=0.01cm, r3=0.01mm=0.001cm,rw=1g/cm3,r0=0.97g/cm3,sow=33dyn/cm,q=30C, g=980c/S2由油水有单位:N/m2=Pa 1N=1kg.m.s-2 1dyn=10-5N 1dyn/cm2=0.1Pa 1dyn/cm=10-5N/cm=10-2mN/cm=mN/m单位:词头 M=106 k=103 m=10-3 =10-6(2)各毛管中油水界面相对位置及Pc方向如图中所示。(3)根据(1)计算结果可知,毛管大小不同,毛管中湿相液体上升高度并不一致,毛管半径越小,液体上升高度越大,因而对于实际具有底水的油藏,其油水界面并不是一个截然分开的界面,而是一个具有相当高度的油水过渡带。3-43. 有一变径毛管如图所示,已知r1=0.1mm,r2=1cm,今有一气泡欲通过窄口,气泡两端为原油,测得油气界面的界面张力为21.8达因/厘米,接触窄口产生最大变形时的接触角分别为,试估算气泡通过窄口所引起的压力差?解:由题可知,r1=110-4m, r2=110-2m,sog=21.8dyn/cm=21.810-3N/m,q1=80,q2=15气泡通过窄口所引起的压力差DP为=420.39(Pa)Pa=N/m23-46. 某岩心用半渗透隔板法作气驱水试验,实测结果见下表:编号12345678910毛管压力Pe(mmHg)10205070901401802804007420刻度管数cm300.0960.1300.3120.3971.3311.6121.7571.8441.844若已知岩样饱和水总体积2.0ml,水气界面张力为达因/厘米。求:(1)绘制毛管压力曲线;(2)岩样的视排驱压力PT;(3)饱和中值压力及饱和度中值的喉道半径;(4)绘制孔隙大小分布曲线;(5)绘制孔隙大小累积分布曲线。解:1)由公式可得含水饱和度,则毛管压力曲线如下:图1毛管压力曲线注释:图1为原数据修正后作图(毛管压力最后一值7420改为742)2)排驱压力确定的方法很多,一般釆用的方法是,将毛管压力曲线中间平缓段延长至非湿相饱和度为零时与纵坐标轴相交,其交点所对应的压力就是排驱压力。即,由图1可知排驱压力为75mmHg3)饱和度中值压力pc50是指在驱替毛管压力曲线上饱和度为50时对应的毛管压力值。pc50相应的喉道半径是饱和度中值喉道半径r50,简称为中值半径。即,饱和中值压力为125mmHg;对应的中值半径为0.8641微米4)通过公式pc2cos/r,假设=0,则可计算出不同毛管压力下的孔喉半径,见下表。表1 毛管压力对应的孔喉半径毛管压力mmHg1020507090140180280400742毛管压力MPa0.00130.00270.00670.00930.01200.01870.02400.03730.05330.0989孔喉半径微米10.805.402.161.541.200.770.600.390.270.15孔喉体积所占比例0.004.806.5015.6019.8566.5580.6087.8592.2092.20注:孔喉体积所占比例为:相邻含水饱和度之差。5)通过表1绘制空隙大小分布曲线与累计分布曲线如下:图2为孔隙大小分布曲线图3为孔隙大小累计分布曲线3-47. 设水银的表面张力达因/厘米,油水界面张力达因/厘米,水银与岩石的接触角,油、水与岩石的接触角,水的密度=1.1克/厘米3,油的密度=0.85克/厘米3,排驱压力Pd=9.14公斤/厘米2,计算Pd所对应的油柱高度。解:由题知,Pd=9.14kg/cm2=9.149.8105dyn/cm2=8.96106dyn/cm2Pd对应的毛孔半径可由确定所以而对应的水柱高度所以 =1.5103(cm)=15(m)解:将压汞法所测Pc换算为油藏条件下Pc:实验:油藏:3-48. 有一岩样长10cm,截面积6.25厘米2,在保持含水40%和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