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借贷调查研究-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大学生借贷调查研究-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大学生借贷调查研究-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大学生借贷调查研究-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大学生借贷调查研究-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借贷调查研究方案设计目录第一章 绪论41.1选题背景41.1.1 国内借贷背景41.1.2 大学生借贷背景51.2 概念界定51.2.1 网络借贷51.2.2 线下借贷61.3 研究目的和意义61.3.1研究目的61.3.2研究意义61.4 研究内容与创新性71.4.1研究内容71.4.2创新性7第二章 文献回顾及经验研究72.1 概述72.1.1借贷方式72.2借贷分析82.2.1. 借贷现状分析82.2.2大学生网络借贷和线下借贷问题分析92.2.3.大学生网络借贷和线下借贷成因分析92.2.4.大学生网络借贷和线下借贷对策分析92.3新兴金融产品借贷工具认知102.3.1大学生对新兴金融产品的认知特点102.3.2大学生对新兴金融产品的行为倾向特点10第三章 研究框架113.1研究整体思路113.2 研究方法123.2.1问卷调查法123.2.2访谈法123.3.3电话调查133.3研究模型133.3.1 研究模型133.3.2 研究假设14第四章 调查方案设计144.1研究对象与样本容量144.1.1研究对象的确定144.1.2样本容量的确定144.2研究地点154.3抽样方法154.3.1判断抽样164.3.2 分层比例抽样164.3.3 简单随机抽样164.4 问卷数据录入与整理164.5 调查进度安排174.6 人员分工与安排184.7调查经费预算18第五章 误差方案设计195.1 误差控制195.2 抽样误差195.3 非抽样误差20附录1 参考文献22附录2 调查问卷23图表索引图表1 研究整体思路.12图表2 马铃薯模型13图表3 抽样方法.15图表4 人员分工与安排18图表5 调研经费预算.18第一章 绪论1.1选题背景1.1.1 国内借贷背景民间借贷是指在非金融主体之间进行的拆借行为,在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下,个人、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流动,而金融机构在贷款上的严格要求使得众多主体只能望而却步。民间借贷的出现,就是弥补当前的经济体系,为那些被金融机构排除在外,但又确实需要足够资金的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因而,可以说,民间借贷是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而存在的。但是,民间借贷的发展却是法律所始料未及的,也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它是缺乏应有的限制和约束,是存在诸多的问题的。据2010年的调查,我国当前民间借贷数额占据了包括正规金融在内的借贷市场的5.6%,达到了2.4亿万元。以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为例,2008年该院共受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933件,2009年共受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1112件,同比增长19.19%;2010年共受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1192件,同比增长7.19%;2011年受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1194件,同比略有增长。此外关于某基层法院近五年的立案标的数据也可表明,2009至2011年度民间借贷案件立案标的基本持平,平均额度为2500万元上下,而2012年、2013年民间借贷案件立案标的相较于2009至2011年的2500万元,分别增长了66%(4150万元)、184%(7100万元)。以上数据表明,实践中涉案标的超过100万元已经稀松平常。(一)政府对民间借贷管制过严 在法律上否定了民间借贷的合法性。当前民间借贷规模日益扩大,并且涉及范围越来越广,但是法律在民间借贷的规定并没有给予明确规定,我们说这是法律的空白。但是民间借贷的发展已经早已有之,法律仍未加以规范,这就不是法律的空白,而是法律消极地进行否定。我国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实施的是业务特许,也就是只有得到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才能实施任何融资行为,当然,对未经批准的即为非法。从我国的情形来看,我国的民间金融处于机构监管之外,因而它的存在也是不具有合法性的,虽然在2001年已经解除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但对国内民间资本所采取的手段依然是严格的监管,至今也未在法律上将其正名。(二)民间借贷法律不完善我国当前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定是不完善的,这种不完善从法律体系上来看,即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定只是在几个司法解释中简单地进行了规定,并且这种规定只是从民法的角度来看的。民间借贷更多的是属于金融领域的范畴,但我国当前的金融相关法律,比如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他们是没有对民间借贷作出过规定,对民间借贷的处理也是含糊的,是不明确的。(三)高利贷扰乱金融秩序我国现阶段民间阶段的发展,正是高利息民间借贷繁荣的重要阶段,也就是俗称的高利贷。高利贷作为民间借贷的种现象是民间借贷的非健康发展趋势,但也是民间借贷在自由发展下必然会产生的问题,高利贷的大量出现对我国金融秩序的维护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但是,高利贷在我国的出现也是具有必然性的。(四)借贷盲目引发经济纠纷无法从正规金融获得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他们的庞大规模带来了民间借贷的繁荣。民间借贷为中小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令诸多中小企业得以生存、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民间借贷的极大优势,如简单、灵活被中小企业者大力发扬,也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者主动或被动地选择民间借贷,甚至开始盲目相信民间借贷会为自己企业的发展带来助力,但盲目借贷所带来往往并非仅仅如此。的确,民间借贷能快速满足企业的融资需要,但当企业不能认清其存在的问题,而是盲目地认为,只要具备资金,企业就能获得拯救,就能得到发展,这种想法却是极其错误的。当企业通过借贷所获取的资金进行投资生产,而当企业经营盈利不能赶上民间借贷贷款利率所需要支付的利息时,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只能是毫无希望,这种高强度负债的企业又能有多少时日的生存期限。1.1.2 大学生借贷背景(一) 借贷信息铺天盖地。 一些借贷公司的放款信息在高校校园宣传栏、墙壁、寝室走道等公共场所以及 QQ 群、微信朋友圈上随处可见。“无担保、无抵押,当日放款”等诱人的贷款广告被清理后,马上又会被贴上。不仅如此,大学生借贷推广兼职,也在里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借贷信息时时冲击着大学生的眼球。 (二) 借贷公司乱像频发。 为了吸引学生贷款,放款者提出各种优厚条件,无需贵重物品抵押、无需担保,只需提供学生证和身份证复印件就可签借款协议。有的甚至只需提供身份证、学生证和一张银行卡,再留下老师、同学的电话即可。随着校园借贷的蔓延,借贷公司也频出新招,从起初的“无担保、无抵押”变为触目惊心的“拍个裸照,立等可取”。由于国内放贷人的门槛较低,只要能拿到营业执照,就可以开一家网络借贷公司。一些平台甚至打着电子商务公司的幌子,实际上是以分期的名义放贷。更有甚者,有的高利贷团伙打着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名义,实际是个人约定,私下交易,往往以私下约定为准,绕过了平台监管。1.2 概念界定1.2.1 网络借贷P2P(Peer to Peer)是一个互联网学理概念,表示了互联网的端对端信息交互方式和关系发生特征。该交互是在对等网络中实现的,不通过中间工作站平台。相类似的,P2P网络贷款的模式主要表现为个人对个人的信息获取和资金流向,在债权债务属性关系中脱离了传统的资金媒介。从这个意义上讲,P2P网络借贷涵盖在“金融脱媒”的概念里。在传统技术下,受制于气候地理、专业能力和物质成本等因素,大范围的个人对个人的信息流动和关系发生是很难实现的。自80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较低成本地解决了信息的分散和不对称性问题;而历史数据的积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深化,又使得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和转化价值得到提升。当这种互联网P2P多重价值转化在借贷领域时,出现了P2P网络借贷(下称“P2P网贷”)模式。在该模式中,存在一个中间服务方P2P网贷平台。其主要为网络借贷的双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信息价值认定和其他促成交易完成的服务,但不作为借贷资金的债权债务方。具体服务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借贷信息公布、信用审核、法律手续、投资咨询、逾期贷款追偿以及其他增值服务等。有些P2P网贷平台即使通过相关形式(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提供了资金的中间托管结算(非必须,最好隔离)服务,也依然没有逾越“非债权债务方”的边界。网络借贷目前普遍被理解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借贷,并笼统称之为P2P网贷。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并可能在研究与监管中造成困惑。本研究认为,互联网金融,及其具体表现形式之一的网络借贷,首先是基于互联网思想的金融,技术是作为必要支撑,而非只是金融技术的互联网形式化。互联网的思想是点对点的信息互联,网格化的关系联接,从而形成信息交互,资源共享,优劣互补,并从这些数据信息中挖掘出价值。P2P网贷的模式正符合了这个核心,即公众化点对点信息交互和资金流动。在这种模式中,(信息和资金)交互双方呈现多对多的形态,且参与者极其广泛,借贷关系密集复杂,特征正如毛细血管般的线下民间借贷。另一方面,P2P网贷更是跨越了地域和关系网络,实现了陌生人之间的互联。在这个意义上,P2P网贷形式并非只是一种技术,而是理念与方式的革新,展现了金融脱媒和互联网的结合在个人端的巨大能量。若是仅以技术化形式来看,阿里小贷和各大银行远程互联网审贷模式都可以称为网络借贷。但这两者只是“网络技术借贷”,并不是基于网络的思想的。网络的概念应该是超越计算机技术本身的。这种基于网络技术的借贷往往都表现为审贷技术的升级,借贷中的双方参与者结构和产生的客观效果并没有实质改变。1.2.2 线下借贷线下P2P模式是指线上模式借贷流程中的审核、贷款发放等流程放在线下进行。线下模式审核和银行贷款审核方式无二,一般需要抵押物,募集资金由线上模式平台自主支配,贷给借款人,目前大多数P2P理财平台其实都是线下模式。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研究目的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团体,是即将走上的社会的人群,对将来的社会发展趋势有决定性作用。现今大学生借贷已经是很频繁的现象,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的借贷情况,目的是从中了解到现今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偏好的借贷方式以及对不同借贷利率的接受程度等信息,从中获取出未来借贷市场的发展方向。1.3.2研究意义在了解掌握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借贷方式等信息的情况下,可以为新兴的借贷公司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预测出将来社会上的主流借贷方式以及借贷产品;可以为已有的借贷公司提供转型升级的重要数据来源,摆脱传统的线下借贷方式,运用互联网+模式。1.4 研究内容与创新性1.4.1研究内容随着大学生消费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进行借贷行为来满足自己超前消费的偏好。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借贷行为以及还款行为的调查了解,通过线上线下发放问卷以及电话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建立了相关模型得出大学生这个潜在的消费群体对借贷的看法以及对借贷的需求。得出借贷在未来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1.4.2创新性(1)新颖的调研方式我们采取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线下我们采取了实地发放问卷和访谈法。访谈法包括了面对面调查和电话调查等。实地发放问卷和访谈法能更了解到被调查者的感受,让数据更具真实性。加大了调查的可信度。于线上,我们采取了网络发放问卷的形式。网络调查能够突破地域的限制,更广泛的了解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学生的情况,扩大了调查的对象。(2)新颖的选题角度我们选择大学生接借贷这一课题是考虑到了目前大学生的超前消费的观念以及其对借贷需求。结合国内民间的借贷背景推广到了大学生借贷目前存在的线上以及线下问题。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来研究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偏好的借贷方式,偏好的还款方式来对未来的借贷市场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第二章 文献回顾及经验研究2.1 概述2.1.1借贷方式2.1.1.1网络借贷年月日,国务院发文表示支持消费升级,鼓励金融创新推动,由此金融创新的大环境全面拉开。如今在“互联网”概念的影响下,一些非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使电商企业、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挖财类的手机理财 ,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金融产品越来越多,其中大学生市场是新兴金融产品最青睐的市场之一,基于对当代大学生新兴信贷和理财类金融产品使用情况和看法进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对新兴金融产品认知与行为倾向,为新兴金融产品的大学生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金融领域也搭上互联网快车,逐渐发展成为互联网金融,而网络借贷的兴起正源于此。同时,一些新兴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新兴金融格局中非金融机构是主体,非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主要有两个类型信贷产品和理财产品。 信贷产品就是由中介机构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借贷需求的手段,如借贷宝、蚂蚁花呗、趣分期等。这类产品有种运营模式,第一种是纯线上模式,通过视频认证、查看银行流水账单、身份认证等方式进行审核。第二种是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线上提交申请,现下入户审核。目前第一种模式更常见。理财产品目的是实现增值服务和活期资金管理服务,如余额宝、活期宝、百度理财 等。目前主流运营模式主要是聚合金融理 财 产 品、购 买 货 币 基 金、互联网进行保险销售和理赔。截止到2015年,已经将近两千家P2P网站或者公司成立,而这些互联网公司借贷由于借贷流程简单,审核机制不严格,放款速度快已经成为大学生日益喜欢的借贷工具。当代大学生接受能力强、知识储备丰富,并且新兴金融产品极大的契合了该群体的消费和生活习惯,因此成为各种新兴金融产品争夺市场的目标群体;但同时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自身风险控制及承受能力不足等特点,也 引 发 了一些问题。为了弄清当代大学生对新兴金融产品的认知和行为倾向,我们进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信贷产品和理财产品的大学生市场概况。2.1.1.2 线下借贷 除了网络借贷,还有一些传统的线下借贷方法。比如信用卡超额消费、银行办理借贷、买卖二手商品,向亲友借贷等常见方法。2.2借贷分析2.2.1. 借贷现状分析2.2.1.1.大学生网络借贷现状分析a.大学生网络借贷发展迅速。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学生信贷市场出现新的空白,以趣分期为代表的大学生分期、贷款平台迅速以此为契机进入校园市场。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2016年1月,面向50余所高校开展的大学生网络借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2.77%的学生使用过网络分期贷款平台,在贷款额度上,1000元以下的占40.7%,10002000元的占40.12%,仅有5.23%的同学贷款额度超过5000元。54.07%的学生每个月的还款额度为100300元。b.大学生网络借贷申请便利,手续简单。网络借贷门槛一般比较低,而且流程一般都在网络上操作,填写完相关资料后后就可以申请贷款,流程较为简单。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借贷平台一般只需要大学生提供学生证、身份证就可以申请分期贷款。而且这种网络借贷一般不需要学校提供任何证明或者担保。2.2.1. 2大学生线下借贷现状分析其他传统接待方式虽然有一定的局限和门槛,但是更加安全,可信度更高。2.2.2大学生网络借贷和线下借贷问题分析a.使大学生盲目攀比的心理日益膨胀。大学生由于生源地不同,家庭经济条件不同,造成其消费能力也不相同。而大学生往往第一次离开家庭进入大学生,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同时再加上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稳定建立,特别容易相互攀比。网络借贷由于流程简单,门槛低,成为很多大学生贷款首选,这就更加使大学生盲目攀比的心理日益膨胀。b.过度的超前消费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和前途。网络借贷可以选择分期还款,这就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提前消费的平台。大学生经济来源单一,每月费用一般仅仅满足日常开销和部分衣物购买,但是部分大学生往往消费不理性,常常将每月费用都用来还款,造成生活困难。c.加重家庭和父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大学生通过网络借贷消费是个人行为,主要目的是超前消费满足攀比心理。但是国内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于家庭,如果大学生借款后不能及时还款,又担心延期还款对自身信誉带来负面影响,最后只能选择求助家庭。大学生如果再将分期还款的压力转嫁到父母身上,将会加重父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d.2.2.3.大学生网络借贷和线下借贷成因分析a.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及家庭教育的缺失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据某新网站报道,某大学生是一个城市家庭的独生子,从小到大都都有父母宠爱,他每个月的生活费超过3000元,由于不能满足需求便开始使用网络借贷,经常过度超前消费,给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家庭教育的缺失,对金钱的推崇和享乐主义是大学生网络借贷成因之一。b.网络环境的多样化及复杂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民提供了诸多方便。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大学生往往辨识能力差,容易受到网络的诱惑。当大学生看到一些借贷公司打出“无抵押,低门槛,3分钟放款”广告,往往容易尝试。c.相关法律机制的缺失及滞后性。网络借贷也属于民间借贷的一种,目前民间借贷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机构和法律法规监管,其行为往往依靠自身自觉性和传统交易模式,虽然国家渐打击非法网络借贷,但是这些网络借贷公司往往打着法律“擦边球”的旗帜,这也是大学生网络借贷盛行成因之一。2.2.4.大学生网络借贷和线下借贷对策分析a.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高校应当从新生入学开始加强素质教育,强调网络借贷的风险及危险性。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每个班级建立心理学习小组,由班主任任组长,引导学生理性消费。辅导员每学期做好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动向,提前做好准备工作。b.严控贷款审核程序和条件。网络借贷有别于银行借贷和信用卡消费。因此需要严控身份审核,排查家庭状况,做好贷款审核流程。从源头上控制贷款流程,加强贷款用途调查,还款能力调查。为避免部分学生利用其他同学的证件,网络借贷必须实行录像或者本人拍照,杜绝贷款门槛低现象。 c.加强互联网金融立法和社会对网贷业务的监管。网络借贷监管不严,金融律法缺失,因此需要国家金融机构加强引导管理。首先建立网络贷款监管部门,其次,建立统一准则和标准,第三,提高网络借贷准入门槛。联合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制定网络贷款制度,细化流程,规范互联网金融贷款行为。2.3新兴金融产品借贷工具认知当代大学生接受能力强、知识储备丰富,并且新兴金融产品极大的契合了该群体的消费和生活习惯,因此成为各种新兴金融产品争夺市场的目标群体;但同时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自身风险控制及承受能力不足等特点,也 引 发 了一些问题。为了弄清当代大学生对新兴金融产品的认知和行为倾向,我们进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信贷产品和理财产品的大学生市场概况。2.3.1大学生对新兴金融产品的认知特点a.对新兴金融产品欠缺了解。大学生了解新兴金融产品的途径最主要为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这比较符合当下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时学生群体易受他人和环境影响,人 际关系也成为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故也有较大比例的大学生通过父母、亲友、同学了解新兴金融产品;但鉴于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人际传播的局限性,大家对于所用产品的了解比较浅显,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仅仅是对其有一点了解,甚 至 有的大学生几 乎 不 了 解,为大学生市场问题频发埋下了隐患。b.认知较客观。绝大多数学生能正视在新兴金融产品的优缺点,在优势评价中,大学生们认为新兴金融产品最大的优势在于网上操作流程简单方便,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同时进入的门槛低和产品种类丰富这两点符合大学生经济能力弱但又热衷于新鲜事物的特点,有效的打开了市场。在缺陷评价中,由于技术的不善、无政府明确支持,监管存在问题等原因也引发了大家的担忧。c.对新兴金融产品的未来前景是比较看好的。新兴金融产品满足了用户的心理需求,因此用户总体还是比较满的,但并非不存在问题,调查中就有的大学生在使用中发生过“信息泄露甚至因此遭遇诈骗”、“收益 或 利 息 与 承诺不符”等各种问题,这说明新兴金融产品还有待进一步化。但总的来说,对于新兴金融产品的未来前景,持 积 极 态度的大学生明显多于持消极态度的。2.3.2大学生对新兴金融产品的行为倾向特点a.新兴金融产品的大学生市场未完全打开。根据初步调查显示51.9的大学生均未使用过信贷类新兴金融产品和理财类新兴金融产品,还有29.3的大学生仅使用过信贷类新兴金融产品和理财类新兴金融产品中的一种,并且被调查者选择的理财类产品投资意向金额都较低,500元以下占到一半,一方面是大学生本身消费能力弱,没有太多余钱供投资,另一方面可能还是基于安全 问题考虑,大家只想投入少量尝试一下;大学生对于借贷类产品意向更弱,造成这个结果的可能是因为大学生一般生活费月结余不会欠款,没有面临过实际借款窘境所以对使用借贷类新兴金融产品没有强烈欲望。上述现象证明大学生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b.使用时间较短,使用频率较低。新兴金融产品都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而大学生们也大多是在大学刚刚开始时经济独立,接触到金融产品,因此被调查大学生大多使用新兴金融产品在年以内,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蚂蚁花呗和余额宝。初次接触新鲜事物,尤其是涉及个人财产,人们通常会很谨慎,没有太多经验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被调查者使用频率在一年几次的占比最高。c.注重安全方便。初步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选择新兴金融产品更注重信誉度和操作方面性,信誉度给学生安全感,而在快节奏和碎片化的社会里,时间往往是最贵的成本,因而快捷的方式更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蚂蚁花呗和余额宝除了支付宝本身的覆盖面足够广的原因外,其产品的安全性、方便性以及收益也是为大家所认可的。表明新兴金融产品在开拓大学生市场过程中,若以安全和方便是不容忽视的两点因素。现在各类新兴金融产品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缺陷与优势并存,如果能合理发展,正确引导,在未来,大学生市场将是新兴金融的另一片蓝海。第三章 研究框架3.1研究整体思路 我们首先确立研究对象为大学生网络借贷和线下借贷的情况,通过了对国内外研究经验的查询,确定调查方法和调查方案设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大学生借贷的具体情况。图表1 研究整体思路3.2 研究方法3.2.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书面的调查方法,是以书面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手法,被调查者填写关于问题的建议、意见,是一种获得资料信息的方法。通过回收和统计我们分发的问卷,我们可以了解大学生对网络借贷和线下借贷的看法,使用借贷的情况、目的及方式。3.2.2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通过访员和受访者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访谈法可以使访者直接与受访者接触,直观地了解受访者对借贷的态度。同时,访谈更加自由,访者可以多方面询问受访者关于借贷方面的问题,例如受访者在进行借贷过程中的遇到的困难,希望有的借贷方式等等,帮助访者更深入地了解立即弥补问卷中的不足。3.3.3电话调查 电话调查是调查者按照统一问卷,通过电话向被访者提问,笔录答案。电话调查的优点速度快,范围广,费用弟,回答率高,误差小。缺点是电话调查时间短,答案简单,难以深入。取长补短,我们主要可以问受访者使用借贷的方式,帮助我们了解大学生的借贷习惯,借贷发展趋势。3.3研究模型3.3.1 研究模型 我们创建了一个马铃薯模型。马铃薯模型包括6个结构变量和6个关系,如图所示:图表2 马铃薯模型 在结构变量中,对借贷的看法,借贷的情况,借贷的目的,借贷的方式,希望的借贷方式,借贷的困难是大学生借贷市场发展方向的前因变量,它们的共同作用引领了大学生借贷市场发展方向。3.3.2 研究假设根据马铃薯模型中的关系,提出以下假设:假设一:对借贷的看法有好有坏,对借贷看法好的,引领大学生借贷市场发展方向向好的方面发展,对借贷看法坏的,引领大学生借贷市场发展方向可能向坏的方面发展。假设二:学生对借贷的目的多种多样,对借贷的目的越多,会引领大学生借贷市场发展方向向好的方面发展。假设三:学生希望的借贷方式多样,引领出拥有不同借贷方式的借贷市场。假设四:借贷过程存在很多困难,如果不能解决困难,引领大学生借贷市场发展方向向坏的方面发展。假设五:现有的借贷方式多样,优秀的借贷方式引领大学生借贷市场发展方向向好的方面发展,不好的借贷方式引领大学生借贷市场发展方向向坏的方面发展。假设六:借贷的情况多种多样,好的借贷情况引领大学生借贷市场发展方向向好的方面发展,坏的借贷情况引领大学生借贷市场发展方向向坏的方面发展。第四章 调查方案设计4.1研究对象与样本容量4.1.1研究对象的确定问卷调查对象的确定我们的团队成员都是下沙的大学生,在下沙高教园区选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10所高校发放问卷。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传播调查问卷,辐射的范围可以包含全国大部分地区。我们的调查主题是大学生借贷,大学生借贷的主体是大学生,与大学神的生活息息相关。基于此,我们本次调研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4.1.2样本容量的确定在组织抽样调查时,抽样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样本指标代表性的大小,而必要的样本单位数目是保证抽样误差不超过某一给定范围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抽样设计时,必须决定样本单位数目,因为适当的样本单位数目是保证样本指标具有充分代表性的基本前提。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抽样单位数过多,会造成各方面的浪费,并影响时效,但如果过少,则抽样误差偏大,无法保证精度的要求。在简单随机抽样时,总样本量的确定公式为:n=t2p(1-p)p在置信度为95%(t=1.96)、最大允许绝对误差=4%( D p =0.04)时,根据 P=0.5 达到极大值时对初始样本量进行计算:n=1.9620.5(1-0.5)0.042=600结合本小队的实际情况以及约束条件,我们将样本量定为1000份。 下沙高教园区内有许多高校,我们抽取10个附近高校发放问卷,剩下的部分由发放网络问卷来完成。我们计划线下发放问卷500份,网络发放问卷500份,共计1000份问卷。由于受制于本调研小组的局限性,本次调查存在一定的误差与缺陷,敬请见谅。4.2研究地点 线下发放问卷地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10所高校。4.3抽样方法 图表3 抽样方法4.3.1判断抽样判断抽样是非随机抽样的一种。判断抽样又称立意抽样,是指根据调查人员的主观经验从总体样本中选择那些被判断为最能代表总体的单位做样本的抽样方法。 判断抽样具有简便易行,符合调查目的和特殊需要,可以充分利用调查样本的已知资料,被调查者配合较好等优点。判断抽样的缺点是该类抽样结果受研究人员的倾向性影响大,一旦主观判断偏差,则极易引起抽样偏差。 此次调查我们首先选择了线下发放问卷和线上发放问卷两种方式,线下发放问卷地点又选取了下沙高教园区内的十所高校。 4.3.2 分层比例抽样 分层比例抽样是指按各个层的单位数量占调查总体单位数量的比例分配各层的样本数量的。在分层抽样中,采用分层比例抽样可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及对总体数量指标的估计值的确定,避免出现简单随机抽样中的集中于某些特性或遗漏掉某些特性。 此次调查中,将选取的两种方式视为两个层次,计划线上线下发放问卷的比例为 1:1。问卷的样本总量为1000份,基于此线下发放 500 份问卷,线上发放 500 份问卷。4.3.3 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为纯随机抽样。它是按随机的原则从总体的 N 个单位中抽取 n 个单位作为样本,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在抽选时都有相等的被抽中机会。此次调查中,选取两种方式发放问卷,每个方式均可以看成一个总体,按照事先确定的每种方式发放的问卷数量,随机选取学校中的大学生或网络平台上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4.4 问卷数据录入与整理 (1)整理问卷,进行分组 我们在线下发放500份问卷,在线上发放500份问卷。我们对这批问卷进行整理并分组归类,加以编号,方便在日后分析数据时能找到原问卷进行核对和更正。 (2)数据录入方案 本次线下数据录入采用人工输入的方法,由三个人统一将编号完毕的问卷输入计算机中,便于后期使用统计软件来统计数据。由于数据量庞大我们团队采用了分类分批分组进行录入工作。 分类,我们将所有的问卷按照学校进行分组,便于日后统计这些学校的问卷数据。 分批,由于数据量过于庞大繁琐,我们选择将问卷进行分批录入,保证队友们有一定的缓冲休息时间,保证录入的准确率。 分组,我们将队员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报数据以及核对,另一组负责将数据输入电脑。并定时进行核对,将录入的数据交叉检查,提高准确率。 4.5 调查进度安排 我们以调研目的为最终目标,以“力求真实”为宗旨,按照调查流程,制定了以下实施计划以及工作流程。 (1)2017年5月25日至6月17日,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确立调查主题、收集相关资料、设计调查方案、制定调查流程和人员安排、设计并修改问卷访纲、制定后期数据分析方案,确定要调查的对象,并提前联系好相关工作人员;对所有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力求人人熟悉调查方法、调查范围、调查流程以及调查问卷的结构和设置每道问题的目的,为接下来调研工作的展开做好充分的准备。 (2)同年6月19日至6月23日,在下沙高教园区进行问卷发放6月19日,全体人员于上午在中国计量大学发放50份问卷;6月19日,全体人员于下午出发前往浙江理工大学发放50份问卷;6月20日,全体人员于上午出发前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发放50份问卷;6月20日,全体人员于下午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发放50份问卷;6月21日,全体人员于上午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发放50份问卷;6月21日,全体人员于下午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发放50份问卷;6月22日,全体人员于上午在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发放50份问卷;6月22日,全体人员于下午在浙江传媒学院发放50份问卷;6月23日,全体人员于上午在浙江工商大学发放50份问卷;6月23日,全体人员于下午在浙江财经大学发放50份问卷。 (3)同年6月24日至7月底,全体成员进行网络发放问卷 全体成员利用这段时间在微信、qq、微博等各大网络平台发放问卷。(4)7月底至9月中旬,着手数据理论分析撰写报告全体成员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归纳、整理以及数据理论分析,并全力撰写调研报告。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修改并完善调研报告。预计报告在9月中旬将全部完成。 4.6 人员分工与安排 图表4 人员分工与安排4.7调查经费预算图表5 调研经费预算第五章 误差方案设计5.1 误差控制 无论是抽样调查,还是各种非抽样调查,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调查误差。通常情况下,抽样误差分为两大类,抽样误差与非抽样误差。两者的关系是,总误差=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我们在统计调研过程中应有效地控制调查误差,尽可能地减少、降低甚至避免一些调查操作失误,本调研组设计了误差控制方案,进而提高调查质量,使调查结果更加客观、准确、真实。 5.2 抽样误差 由于抽样调查只是抽取调查总体的一部分进行调查,致使部分的观测与总体的实际值之间存在偏差。再由部分观测值推论总体时,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一般来说,抽样误差的大小主要受下述因素影响:总体内部的差异程度、样本容量的大小、抽样方法、抽样组织形式、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等五个方面。针对这五个方面,本调研小组制定了以下控制方案: (1)认真把握好调查方案的设计与调研具体问答题的设计 明确调查对象的范围,说明调查项目的具体含义和计算方法,选定合理的调查方法,有一个统一的依据。在具体问题设计时,根据目的及有关的理论证据,确定调查的各种变量或指标;考虑如何测量这些变量。问卷初稿设计好之后,反复进行审核,进行自检。确认问卷无误后,抽选一部分样本进行试调查。通过问卷试调查,发现和消灭问卷中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确认问卷没有问题后,用于正式的调查。 (2)制定最佳样本 确定合理的样本量,能充分反映所需内容。由于我们无法人为地改变总体内部的差异程度,因而想要减少抽样误差,增加样本容量是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增加样本容量,就意味着样本中包含的信息量增多,对总体的代表性增大。但是样本容量的增大,调查费用也相应增加。我们要做到经济与误差相对均衡。 (3)抽样方法的选择 为不同抽样方法包含的实际信息量不同,对样本的代表性不同。重复抽样的误差大于不重复抽样的误差,重复抽样中不考虑顺序的误差大于考虑顺序的误差。同理,等概率抽样与不等概率抽样之间,抽样误差都有所差别。所以我们应采用合理的抽样方法。综上所述,本调研小组采用分层比例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等抽样方法。 (4)正确使用统计分析方法 对所分析的具体问题,根据条件,采用正确的分析计算方法,使计算结果正确反映客观实际。 (5)完善统计分析方法 加强统计方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完善统计分析方法,减少因统计方法本身的不完善而造成的统计误差。 (6)缺失数据的处理方法 无论在问卷调查,还是在实验性研究中,数据缺失都有可能会产生,会造成如下的影响:缺失值可能导致统计模型得到的参数估计有偏,造成信息丢失,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可能对分析结果造成严重影响。 如何处理缺失的数据便成为了一个统计分析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通过文献的查询得知处理缺失数据的一般方法有列删法,回归填充法,极大似然估计法。 1)列删法处理缺失数据 在很多情况下很难满足列删法的假设,由于列删法删除了非缺失信息,损失了样本量,进而削弱了统计功效,会产生参数估计的偏差,但却是最简便也最常用的处理方式。2)回归填充法处理缺失数据 根据变量间的相关,利用其他变量的信息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方式去推算缺失值,对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每个人的问卷可能服从一定的线性关系,所以可以尝试回归算法。 3)极大似然估计法处理缺失数据 极大似然的参数估计实际中常采用的计算方法是期望值最大化(EM算法),适用于大样本,有效样本的数量足够。本文的数据量为622,可以认为本文的样本量足够多,对于该方法较为适用。 利用 spss对缺失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不同方法处理缺失数据前后的均值与方差,跟原始数据进行比较,以均值与方差变换最小为原则来选取缺失数据处理算法。 5.3 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指抽样调查过程中由抽样以外的其他原因造成的误差,控制非抽样误差的最佳方法是预防,即在调查操作的全过程都予以重视,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每一环节的的操作质量,尽量避免或减少可能出现的问题或不足。引起非抽样误差的原因很多,在本次调查和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如下: 1、问卷问题不够明确 2、数据输入产生的误差 3、调研人员缩小或更改调查范围或者选择的调查人群不正确导致的误差 下面,我们结合调查实践操作,着重谈谈如何控制非抽样误差:(1)明确调研问题,避免总体定义误差 问题的定义包括对调查整个问题的叙述以及确定调研问题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问题定义清楚,才能进一步去设计调研计划方案和执行调查操作。在定义问题时,本小组将认真研究分析调研的目的及有关背景材料、所需调查收集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在进行具体分析时如何使用等等。本小组认真讨论,分析二手资料,以此更好地准确定义调研问题,明确调研目标。 (2)严格把握数据处理的每一关 认真细致地做好问卷的接收与核对工作,对所有的问卷进行登记,并认真进行检查,剔除无效问卷,妥善处理有问题的问卷。安排三个小组成员分别进行同一数据的录入,录入完毕后进行核对,如果三人录入的数据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则将不一致的数据分别重新录入,直至三人录入的数据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