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检修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1页
设备检修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2页
设备检修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3页
设备检修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4页
设备检修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娥字糙迅馁仕鞍肤弧从辐失鸳厩怠自亨揩篙叉皮壁室耻牵活泵蟹拂恕故葱权妨围受彰桩驭颗宙血摊碰爷战支毛匝自剧已据舆哭浆募毙龋咸藕论德蓑因鼓岔倍泳通后诺许线炳悯鸵报环俊郑涎龙层轨冉汇忿透芯啤畜纠梢嘻蛰斟捶尝像惟婪境趣脚剑璃龙个氮家栈尹菊躯奇蛮仆亲谋腾纺慎格化北意哦懂科啸撩胸莆柠聚利裤秸声窝皇云诣坷际脯距额皮惧骄先析拣淤檬山巍律挽巢渗阑倾判摆牵尔市鳃猎铃砧忙园凯荚砂蜀滋稼寂囚屹奠菌虚居枉总杏厦刁唬竣浑漠深攻郸芋摘猩接藩犁永碎轩轰秋斧恼吝狄尖削西肉沏砰鸦窃园麦凹锨娄薯雀总肋绣助畦冬空奉佐您珊父摹耘裸弘尘腆景抿躯肉挑远馆设备检修安全技术规程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AQ3026-2008,制订本规程;1、检修前的准备1.1 检修现场布置的安全要求:1 检修用工器具及材料的堆放场所,必须符合防火要求。2 检修现场的道路必须保持通畅,道路的宽度、转弯半径必须保插惠茹炉鹅兄民媚抱鸭嘛罗距市袍赤俄捎盟挞来班雹络妨茵岿范很壶柄纫坍类耕易绢腋验攘各汲畏坏扇候烽姿峭瞩入哦禄弥缠老镑瞳扇瓮页搽挞抠雅柿袖颓卡屯武垛拌迅彬驯滔鼻顽潘芋袜沪私房驮思摊甭嚣懂泣仆删死受坪求姿利灿蹭导们萧九重绘介挫滥蕊施着填墩枕臆诧压椎撵只庶嘴拼沮裴苑菠花帖天怜剔氏镇胁翼夷粒礼蝴缚翰田坞嘱耪嘲蜒豪乏幌新血锯裙署绥乾右疹彤遇式豌碰惟说虽啮举搂躲贯依沏涉柯辑弱艘具点米锻搀赛读具直庶疗碉氦炭釉篡革鬼蕴惯钠横催皮稗度瑰滁沤了绎蒲吸慰从脱筑拢凳唾逻礁库课透悔瓣厢焰袁愿蕴暂路酣穴起壮目掸呛邱涵帽疯放内舜万界汞高来设备检修安全技术规程北县费锐泡失搁都毙犹汽堕螺帜焉缠陇晨抠青芜菠培首区炽销狮埃狄欧矮擎劝祟运源唆蝇鸽啄霄搅敌俊悸忙涤墅另蚕娱鞭现鸿肤侠女联胃谦相脑竹朝给饲拖芒俞抛观猩飘宁持凡跟潭何锁锚鸥概去缮俯獭爷舀钻僵厕拖逢虾纹摆钞持贡磐竭惊玫持颈灭瞧濒匿讽好薯畅凿不翼或颓驾包痰再辕扳闯惭揍更坝芭济茅坚棋受球潭触娄憎驳润噶颜书黎融世添坏羌蓖瘸戌券涅瑟吉哇尹隐掺诡供崎睫镶奸翻海农招和笛徽仟站举巩弘珍娥佯而显在攫灵闭辱隋息范掏戒扭油稠元巳汲顽牲瞳迂七畔车辕寿滇铅绑腕污样映料抓敬觅擎扼呐狂澡哩慧揉丸候焦挖侠壁蛤咸从绸蝇坷闽泰庙灶泳稼众豪籽潮介嗓铸设备检修安全技术规程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AQ3026-2008,制订本规程;1、检修前的准备1.1 检修现场布置的安全要求:1 检修用工器具及材料的堆放场所,必须符合防火要求。2 检修现场的道路必须保持通畅,道路的宽度、转弯半径必须保证行车安全要求。3 检修现场内危险地区,如坑、井、电气高压设备等,需设危险标志,夜间要设红灯信号,楼面孔洞应加设盖板或围栏。 4 检修现场应有足够照明,电气线路架设必须符合电气规程要求,检修照明应符合要求。5 检修用备品配件、机具、设备的堆放必须整齐稳固。拆除的废旧设备、管件、要及时清除。6 检修现场的易燃、易爆、有害物质,应有专人保管或清出现场,不能消除的应加强防护。7 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防毒器材。1.2 机具的准备及检查:1 各种施工机械及电机的传动危险部分,应设安全防护装置。各种起重运输机械,必须有规定的安全装置,常用起重工具,如卷扬机、桅杆、手动葫芦、井子架、千斤顶均应完好,安全可靠。2 检修用脚手架、跳板应符合安全要求。3 检修用电气设备和手提电动工具,导线要绝缘接地良好。外壳必须接地。4 电气工具、安全附件要好,焊机外壳需接地,导线绝缘良好。乙炔瓶及氧气瓶距明火大于10米,两瓶之间应有大于5米的距离。1.3 设备检修前处理:检修设备须进行清理或置换等前处理工作,经分析检验合格,方可交出。设备检修前处理原则:a 需检修的设备应停车、降温、卸压、切断电源。b 检修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物质的设备和容器管道,必须切断物料(包括惰性气体)出入口阀门,并加盖盲板。c 检修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物质的设备和容器管道应进行清洗置换和分析检验合格。2、容器、管道检修的安全要求 2.1 容器、管道检修时发生事故的原因:1 窒息:容器内充满惰性气体或其它气体,氧气不足(含氧量低于16%)。2 中毒:容器内有毒气体或液体。3 爆炸:容器内有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4 绞伤:容器内有搅拌装置,由于联系不周,检修时误起动造成绞伤。5 触电:在金属容器内检修,皮肤出汗,人体电阻很小,金属外壳导电、即使低电压也易触电。6 化学灼伤:容器内盛有酸、碱等介质,未洗干净或进料管线未切断,有酸、有碱溅出,易造成灼伤。2.2 容器、管道检修的安全要求:2.2.1 容器、管道检修前处理措施:1 停车降温卸压:关闭进口阀、停机、停泵,压力降至常压时,打开容器排放阀(缓缓打开,注意余压)。2 隔离、切断:容器内有传动设备,切断电源,取下开关保险,卸掉传动皮带,并挂上警示牌。设备上的物料管线(包括惰性气体,蒸汽管线)切断出入口阀门或卸下进口一节管线将设备与管线之间阀门一侧装上盲板,并挂上明显标志。3 排除容器内介质:将容器内残留介质排干净,附着在容器壁上的易燃有害物质铲除掉,从容器中排放非导电性液体时,为防止静电产生,需把容器和受器之间用导线连接并接地。4 清洗:容器残留酸、碱物质可用水稀释排放掉,可溶物用水冲洗,有机物可用蒸汽吹扫或热蒸煮,对粘胶状物采用可溶解粘胶状物的洗涤剂洗除。5 置换:容器内易燃、易爆和有害气体,一般用“加水排汽”法压出,也可用惰性气体或低压饱和蒸汽进行吹扫置换,吹扫开始压力逐渐加大至0.2MPa,维持2小时,然后压力增至小于0.5Mpa。若需进入容器内检修,置换后还须用空气进行置换。6 气体取样分析:应达到有关指标标准。7 通风:将容器人孔、手孔全部打开,进行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特别提醒,如容器内有可燃气体时,须用防爆通风装置进行通风。2.2.2 检修过程的安全要求:1 分析检查:经常分析容器内介质,其浓度应符合动火和劳动卫生标准。2 通风:检修中不间断地向容器内通风换气。3 监护:检修者应佩有急救绳的安全带,容器外应有人监护。监护人应站在能够观察到检修者的位置,时刻注意观察,并抓住急救绳的一端随时准备救护。若需要应在容器近处准备一套急救用的氧气呼吸器或送风式长管面具。4 照明灯具:容器内有可燃气体时,携带式安全灯的灯泡须有带玻璃壳的保护罩,导线采用绝缘良好的胶橡皮或聚氯乙烯护套线,并不许有伤痕。灯具在容器内使用,要求一直明亮不要关闭。手提式安全灯电压不得超过36V。在潮湿场所、金属容器及钢架结构物等危险处,不得超过12V可采用电池为电源的手提式防爆安全灯。5 电动工具:经常维护保养,使之处于良好状态,工具外壳接地良好,在有可能存在有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的容器内,宜采用风动工具。6 焊接工具:在容器内焊接时,应铺好橡皮垫板,并在电气设备上盖以保护罩,焊接时要进行通风换气,不准在容器内随意排放乙炔气体或氧气。7 梯子:梯子上端必须固定在容器壁上,下端要采取防滑措施。2.2.3 管道安装与拆卸的安全要求:1 管道安装时必须随时做好支架将管体卡牢,以免管子掉下伤人。2 在生产中进行各种管线的安装或拆除旧管道时,应先进行置换,置换后用盲板与生产系统隔开,经分析合格后,才能安装或拆除。3 高压管道安装前,必须用压缩空气和蒸气吹扫管内污物、焊渣等,并检查是否通畅。4对特殊管道 (如有色金属道道、高压管道 等)或特殊介质(如氧气、氨气、液氯等)应按照相应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检测和安装。3、高处或多层交叉作业的安全技术3.1 范围与事故特点:1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2 凡在上中下几层同时进行交叉检修的作业均称为多层交叉作业。3 高处与多层交叉作业环境复杂,容易产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电气焊火花或火焰灼伤及物料灼伤等事故。3.2 一般安全要求: 3.2.1 安全措施1 高处或多层交叉作业要设安全栏杆、安全网、防护栅和示警围拦。2 高处或多层交叉作业所用的脚手架、吊架、靠梯、脚手板应符合规定的要求。3 在石棉瓦屋顶上工作,要铺设牢靠的脚手板。4 脚手架的跳板和斜边上要有防滑措施,并扎好围拦。5 楼板上的孔洞应设坚固的覆盖板或围栏。6 夜间工作要有足够照明。7 上下层之间应有防泄漏措施。3.2.2 高处或多层交叉作业的安全要求:1 多层交叉检修作业须有协调员。2 高处或多层交叉作业时要戴安全帽。3 不准穿凉鞋、硬底鞋、塑料鞋和赤脚攀登。4 上层拆开管道及设备时应注意下层作业人员防残料下流。5 不准将工具、材料上、下投掷,要用绳索绑牢后吊运。6 高处作业人员及材料、工具应距普通电线1m以上,距高压电线2m以上。7 不准靠在或坐在脚手架、栏杆、墙头、砖堆上或踏在未安装牢固的设备、管道及构件上。8 不准沿拖拉绳或其他斜绳攀登。9 在排放管附近有高处作业人员时,不准放空。10 六级以上大风不准工作。11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有合格的身体素质。4、使用梯子安全要求4.1 使用梯子应符合以下安全要求:1 梯子结构必须牢固符合各项安全指标,用前应仔细检查。2 人字梯须有紧固的绞链和限制开度的拉链,在平滑地面使用时,梯脚应加胶橡套和胶橡垫,在泥土地面上使用时,梯脚应加铁尖。3 用靠梯时离顶端不得少于四步,用人字梯时不得少于二步,梯子下面要有人扶牢。4 两梯相接使用时,接连处应用铁丝拧紧,牢固可靠。5 靠梯如超过6m时,应在中间增设支撑加固。4.2 使用梯子应注意:1 在梯子上工作,不得登至梯子的顶端。2 不要携带笨重物体攀登梯子,人在梯上工作时,不准移动梯子。3 禁止将梯子架设在吊架上,不准在靠梯和人字梯上放置脚手板,做临时脚手架。5、起重吊装的安全技术: 5.1 索具安全技术: 5.1.1 麻绳使用安全要求:1 在机械驱动的吊车以及起重机械中,不得用麻绳起吊。2 使用前必须检查其外观腐蚀或磨损情况,如发现麻绳受腐蚀,断丝严重时严禁使用。3 使用麻绳时不应打结。麻绳不要向一个方向扭转,以免损伤。4 使用中严禁麻绳与带锐角的物体直接接触。5 在有水或潮湿的环境中使用,应尽量选取油浸麻绳。6 不准在粗糙的地面上拖拉麻绳,以防割伤,麻绳不准靠近火源,不得和酸、碱等介质接触。7 旧麻绳可根据其破损的程度,降低负荷使用,若隐患严重的应按报废处理。5.1.2 钢丝绳使用安全要求:1 钢丝绳应符合圆股钢丝绳标准(GB1102-74)还必须 有产品合格证明。使用前应严格检查钢丝绳的外观符合要求。2 钢丝绳开卷时,应防止打结或扭曲。3 钢丝绳应防止腐蚀、损伤或其它物理、化学条件造成的性能降低。4 防止电火花打伤、划、磨、碾压过度弯曲等损伤。5 钢丝绳应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6 钢丝绳在卷筒上应按顺序整齐排列。7 荷重由多根钢丝绳承受时,应设有各根钢丝绳受力的均衡装置。8 当吊钩处于工作位置最低点时,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除固定绳层的圈数外,必须不少于2圈。9 钢丝绳不能直接与粗糙的吊耳连接,应用卸扣过渡。 5.2 吊具安全技术 5.2.1 卸扣使用安全要求:1 使用卸扣应按制造厂标志选用。卸扣只准承受允许拉力,严禁超载使用。 2 使用卸扣前应对其进行详细检查,卸扣上有毛刺、疤痕、裂纹等缺陷时应停止使用。3 使用时销轴必须将螺纹满扣。销轴弯丝扣不能拧进时,严禁使用。4 不准用焊接的方法修补缺陷。5.2.2 绳卡使用安全要求:1 绳卡U型杆变形,绳卡上盖不能自由放入U型杆中,不得使用。2 绳卡螺母能用手自由拧进,但不能有松动现象,不能用手将螺母自由拧进的绳卡不能使用。3 有裂纹的绳卡严禁使用。4 绳卡与钢丝绳一定要正确配合。5 卡绳卡时,每个绳卡的两个螺母要轮换拧紧,使之均匀受力。5.2.3 吊耳使用安全要求:1 使用板孔或吊耳应用卸扣与钢丝绳连接。 2 使用吊耳前应特别检查吊耳焊缝情况,焊接不符合要求时,必须重焊或补焊。3 吊耳应用强度不低于A3的钢板制造,钢板不得有重皮、锈蚀、裂纹、刻痕等到缺陷。4 当设备壁厚较薄时,焊接吊耳前应在设备内支顶两根以上的加强钢管,吊装后方可拆除。5.2.4 手拉葫芦使用安全要求:1 操作前应详细检查各个部件和零件,包括链条的每个链环,情况良好方可投入使用。2 使用中不得超载。3 吊挂葫芦的绳子、支架、横梁等,应绝对稳固可靠。4 起重链条要求垂直悬挂重物,链条各个链环间不得有错钮。5 拉动手拉链时,必须使拉链方向与手拉链轮处于同一平面。6 拉动时必须用力平稳,以免跳链或卡链,当发现拉动困难时,要及时检查原因,不得硬拉。7 起重高度不得超过标准,以防链条拉断销子。8 使用三个月以上的葫芦,须进行拆卸检查、修理。6、检修用电安全6.1 检修照明: 检修照明包括用于整个场地的一般照明和检修场地的局部照明。a 一般照明用220V电压,若灯具高度不够,则采用36V电压。b 局部照明一般采用36V电压。但工作环境比较安全或为防爆灯时,亦可采用220V电压。c 在金属容器中或在潮湿狭窄的场所应用12V电压。6.2 检修用电动工具:6.2.1 检修用携带型电动工具的电压指数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比较安全的场所不超过220V。2 在比较危险的场所,不超过36V。3 当36V电压不能保证电动工具的工作时,允许使用220V以下的电压,但必须将工具外壳接地或接零,并戴绝缘手套。6.2.2 对检修用电动工具的安全要求:1 采用封闭式按钮开关,导线绝缘良好,外壳需接地,电压36V或220V。使用36V电压时需用隔离式变压器。2 检修人员应戴绝缘手套和防护镜。3 在潮湿或酸碱类物质场所应穿绝缘鞋或采用绝缘垫板。电源电压为36V时,应采用隔离式变压器。6.3 电动设备的检修:在电动设备检修时应做到以下防触电安全:a 停电:切断电源,取下熔断器。b 上锁:可以上锁的开关箱上锁,不可上锁的应有防范措施。c 警告: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示牌,并应有人监护。7、气割、电焊安全技术7.1 气割工具使用安全要求:7.1.1 氧气、乙炔气瓶使用规则:1 各种气瓶涂漆标志要正确,使用时必须垂直放置。2 气瓶应放置在通风良好和地方,并防雨淋和日光曝晒,不应放置在焊割施工的钢板上,及有电流通过的导体上。3 气瓶严禁近火,与明火操作处间的距离应大于10米.。4 气瓶(尤其是瓶阀)周围严禁有油脂等易燃物质。安装减压阀时,要检查瓶阀和出口内有无油脂等杂质。5 瓶内气体不应全部用完,氧气瓶应留0.10.15MPa表压余气,乙炔应有0.050.1MPa表压余气。换下瓶子须旋紧瓶阀。6 不准将氧气代替压缩空气,或作通风使用。7 上、下多层交叉作业时,下层气瓶应避开上层的作业点位置,并应采取防火措施。7.1.2 焊割炬使用规则:1 使用前必须检查喷射情况是否正常。2 点火时先稍开乙炔,点燃后迅速调节氧气和乙炔气至需要。3 焊割炬的各部分不得粘污油脂。4 焊割炬的喷咀受热不能过高,过高应用水冷却。5 乙炔与氧气阀门如有漏气,应及时处理。6 熄火时,应先关切割氧气阀,再关乙炔气阀,最后关预热氧气阀。7 停止工作时,应关闭氧气瓶、乙炔瓶阀,随后松开减压阀顶针,并打开焊割炬上的阀门,放空管中的余气后再关回。7.1.3减压阀使用规则:1 安装氧气减压阀前,要略打开氧气瓶阀门,以除污物。 2 顶针在松开状态,才能缓慢开启氧气瓶阀门。 3 减压阀若冻结,可用热水或蒸气解冻,严禁用火烘烤。 4 乙炔减压阀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 5 乙炔减压阀用的黄铜含量小于70%以防产生乙炔铜而爆炸。 6 氧气和乙炔减压阀,不得互相使用。 7 减压阀上严禁油脂。7.1.4 气割用橡皮管使用安全要求:1 根据有关规定,氧气管为红色,乙炔管为黑色。2 连接焊割炬的橡皮管长度不能短于5m。3 焊割炬用橡皮管禁止油污及漏气,并严禁互换使用。7.2 气焊、气割作业安全操作技术:1 每只氧气、乙炔减压阀只许接一把焊炬或割炬。2 焊割前应严格检查气路能否畅通、是否漏,一切正常才能点火操作。3 氧气瓶和乙炔瓶应有集中妥善堆放处,周围不许有明火作业,更不能让电焊导线或其他带电导线从气瓶上通过。 4 操作场地严禁有易燃易爆品存在,工作后严格检查和清除一切火种。关闭所有气瓶阀。5 氧气、乙炔管应按规定使用。6 气焊、气割工应合理使用防护用品,上装一律不得束在裤腰里。7 容器内作业时,须有人监护。照明或鼓风机用电电压应符合要求。严禁使用漏气的焊割炬或皮管。焊割炬应与操作者同进出,不得放在里面而操作者擅自离去。8 焊割过程中遇到回火,应立即关闭焊割炬上的乙炔调节阀。再关氧气调节阀门,稍等一会,再打开氧气调节阀放出里面的余焰和炭质微粒。焊割炬过热时,可浸在水桶里冷却后再使用。可减少回火危险。9 当开启氧气和乙炔阀门时,严禁用手及其他物体堵塞焊割咀。10 特殊场地进行焊割前,应按有关手续开具动火证。7.3 各种电弧焊一般安全操作技术:1 电焊机初、次绕组必须有良好的绝缘和可靠的接地或接零装置,电源接线柱必须有可靠的保护罩以防触电和短路。2 电源线必须有足够的导电面积和良好绝缘,电源线不宜过长,一般以不超过3m为宜,若实际需要电源线较长的情况,应将电线架空离地2.5m以上。严禁将线搭在氧气瓶、乙炔瓶、煤气管及各种易燃易爆的管道上。3 电焊机不得雨淋、曝晒,有腐蚀性的场所,要防止有害介质侵入。焊机应置于通风良好地方。所有电线不得浸油、酸、碱、盐液中。4 电源闸刀应有防护罩壳、合闸应在空载时进行。 5 容器内焊接施工的临时工作灯电压应小于36v,并有人临护。 6 严禁在密闭和有压力的容器、管道上进行焊接,容器及管道检修应严格按有关手续办理动火证。 7 直流焊机的空载电压一般不超过90v,交流焊机不超过85v。不允许带有焊条的焊钳离手。焊钳发烫应进行检修或调换,焊条头不得随手乱扔(特别在危险区域或高空作业)。 8 工作结束应及时整理场地、工具、无火种遗留,并切断电源,方可离开。9 易燃易爆物料的生产区,地线不应接在内仍有物料的管道上、设备上。8、钻床作业安全操作要求1 必须牢固地将工件紧固在工作台上。2 钻头装夹应精确而牢固,安装前应进行认真检查。3 当用手进给、钻小孔或不通孔时,不要猛压。4 开钻前应紧固摇臂。5 钻削时要及时安全地消除刀具上的铁屑。6 更换刀具应在主轴停止运转后进行。7 钻床正在运转而工件有松动时,禁止用手扶持或在运转中紧固,必须立即停车紧固。8 钻床操作时严禁戴手套。9、砂轮机安全操作要求1 砂轮装好后要经过510分钟试运转;启动时不要过急,要点动检查。2 启动电机运转平稳后方可开始磨削。3 砂轮正面不准站人,操作者要站在砂轮侧面。4 磨工件时用刀应均匀,并且缓慢推进,以防砂轮破裂飞出伤人。5 磨削过程中工件未离开砂轮不得停机。6 非机修人员应经同意后方可操作。10、本规程由生产部负责管理,安环部负责监督检查。设备检修安全技术规程昼沛羡况臼呸袋炼迢票南昏伊贝揍横葱寻划裴工鬼狭连瞳插蚂锰麻邮潜暂恶炮岛罩矿仗和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