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环境论文摘要.doc_第1页
声环境论文摘要.doc_第2页
声环境论文摘要.doc_第3页
声环境论文摘要.doc_第4页
声环境论文摘要.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经中的声景观鸟唱虫鸣及各种动物声,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描述了在赏河中心的沙洲上,鱼鹰“关关”不断鸣唱的声景,“燕燕于飞,上下其音”(燕燕)。自然界其他声响,谷风一诗中,“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习习是描述风吹和舒之貌。泉水中“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毖”字也是一个象声字,该字逼真地摹拟了泉水迸出时所发出的声响。人工声景观,音乐声,提及较多的是钟鼓声。这是因为钟与鼓,尤其是大钟(镛、 庸)和大鼓(贲鼓),由于其尺寸大,能发出较低频率的声音,且 具有较强的低频声能。而低频声能又不易被空气等介质所吸收而损耗,故能传播甚远。因此,钟鼓除了作为乐器参与音乐演奏外, 还常用于报时。诗经中亦有描述生活劳动声景的诗句,“筑之登登,削屡冯冯”、 “黻衣绣裳,佩玉将将”。结论:诗经是我国流传至今最早的重要文化典籍之一,反映了先民们的思想、 情感和与自然界的关系。诗经以众多篇幅和大量诗句描述了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各种声景观,创造了大量的象声词,用以对各种声音现象加以栩栩如生地描写。这些词汇有的已转化成为描写各种场景和事物的各种状态的形容词。这些都说明古代先民们对声景观的特殊关注和对各种声音现象的高度重视。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词汇和成语中,凡是同时提及耳与目,声与色的,几乎无一例 外都是将耳置前,目在次;声居先,色随后。例如耳聪目明、耳濡目染、绘声绘色、耽于声色等等。诗经中有大量关于鸟唱虫鸣和其它动物声音以及对自然界 风、雨、雷、电和涌泉声、流水声等自然声景观的描述,并常常将之作为抒发诗情的比兴之物。这充分说明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 长期与这些动物结伴相处,习惯并熟悉自然界各种音响。因此, 在他们听来,这些声音不啻是天籁之音 ,是那么亲切与美好。而且这些声音景观,已构成其栖居环境的要素之一,已构成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经中尚有大量描述音乐演奏,包括钟、鼓、琴、瑟、笙、龠、 箫、管、埙、篪等各种乐器的声音和乐舞演出时的声景观。这些 声景观在祭祀、庆典、庆功贺捷和民间各种重要节日和事件中都 曾频繁地出现,说明先民们对于音乐的高度重视和乐于欣赏,也 反映了音乐在古代文化和礼教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事实上,在 古代中国,礼与乐是一体化和分不开的。研究 诗经中所涉及的各种声景观,将启示我们,声环境是人类栖居 在地球上最重要的环境内容之一,声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最关注最必不可少的景观资源之一。这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根深蒂固地形成的本能和天性。违背它,必然对人类自身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当前,随着人口的激增,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受诸多破坏,其中就包括了噪声的干扰 和污染。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许多如同诗经中所描写的种种怡人悦耳的声景观已不复存在。在我们的人居环境建设和景观规划 设计理论中,也往往只重视视觉的环境和景观,而忽视了声环境与声景观。这更使得我们的人居环境乏善可陈。诗经所反映的 古人对于声景观的重视,将启示我们在人居环境与景观建设中, 应当高度重视声环境和声景观的保护和营造。唯有如此,人类才有望重新获得良好的人居环境,才能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地球家园之中。哈尔滨城市公园生态水体斑块的声景研究研究方法(可借鉴)本文选择哈尔滨市四个典型城市公园中的11个人工水体斑块景观环境为实地调研地点,进行了声压级测量、声音和图像采集、GPS定位等客观数据采集,以及涉及声音、听者、景观环境内容的主观问卷调查,从而较全面的掌握了人工水体斑块声景。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文章重点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公园内部声和外部声的声舒适度评价实验,以探讨生态水体斑块的景观背景类型、亲水距离远近、动物及人的活动三方面景观因素与声景的关系。为提高景观的真实在场感,实验将听音与观看3D景观图像相结合,再现声景模式。在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中,首先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公园内部声与景观因素进行差异性检验,发现各景观因素影响下公园内部的自然声的声舒适度最高,活动声以及信号声元素的声舒适度均表现出差异性,而当声元素与景观因素配合度高时其声舒适度则相对较高。其次,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公园外部交通声的声压级与声舒适度的关系模型,发现生态水体斑块景观因素均使交通声舒适度随其声压级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有所减弱,且在景观因素影响下,交通声舒适度表现出一定规律:整体来看,在一定声压级范围内,自然因素景观背景、有动物而无人活动因素的景观对交通声舒适度有较强的降低作用,自然因素景观背景中亲水距离近的景观使交通声舒适度进一步降低;而以人工因素中建筑物为背景的生态水体斑块景观则对交通声舒适度有较强的提升作用。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以人为主体的景观体验背景下,哈尔滨城市公园生态水体斑块的声景研究可为景观规划设计、声环境改善、相关管理等方面提供新理念和技术依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其论文的写作顺序和内容可参考)摘要. IABSTRACT. III第1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目的. 2 1.1.3研究意义.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4 1.2.1国外相关研究.4 1.2.2国内相关研究.7 1.3相关概念的诊释与界定.9 1.3.1声景. 9 1.3.2城市公园. 9 1.3.3生态水体斑块.10 1.4研究内容与方法.11 1.4.1研究内容. 11 1.4.2研究方法.12 1.5研究框架.14第2章城市公园生态水体斑块声景基础研究.巧 2.1声音一听者一环境的声景模式. 15 2.1.1声景模式图. 15 2.1.2声音. 15 2.1.3听者. 17 2.1.4环境. 18 2.2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19 2.2.1景观体验.19 2.2.2景观结构单元.20 2.2.3声音生态学. 202.2.4环境心理学. 21 2.3相关领域的评价研究基础. 23 2.3.1环境噪声评价.23 2.3.2声质量评价. 24 2.3.3景观视觉评价.25 2.4本章小结. 26第3章实地调研及实验室研究.27 3.1客观数据采集.27 3.1.1仪器. 27 3.1.2时间及地点. 28 3.1.3内容及方法. 28 3.2主观问卷调查.30 3.2.1问题设置. 31 3.2.2量表选择.31 3.2.3问卷规模. 32 3.3声舒适度评价实验. 33 3.3.1公园内部声元素. 33 3.3.2公园外部声元素. 34 3.3.3图像. 35 3.3.4设备. 36 3.3.5被试者.36 3.3.6实验1一公园内部声的声舒适度评价实验流程. 37 3.3.7实验2一公园外部声的声舒适度评价实验流程. 37 3.3.8问卷信度与效度. 37 3.4本章小结. 39第4章公园内部声与声舒适度.40 4.1实地调研结果分析. 40 4.1.1声元素与声舒适度. 40 4.1.2环境声压级. 41 4.2活动声舒适度.4/- 4.Z. 1景观背景类型的影响.43 4.2.2亲水距离远近的影响.44 4.2.3动物及人活动因素的影响. 45 4.3自然声舒适度.46 4.3.1景观背景类型的影响.46 4.3.2亲水距离远近的影响.47 4.3.3动物及人活动因素的影响. 48 4.4信号声舒适度.49 4.4.1景观背景类型的影响.49 4.4.2亲水距离远近的影响.49 4.4.3动物及人活动因素的影响. 50 4.5本章小结. 51第5章公园外部声与声舒适度.53 5.1声元素与声舒适度. 53 5.1.1公园外部声与交通声.53 5.1.2交通声压级与声舒适度. 54 5.2景观背景类型的影响.56 5.2.1基于各景观背景类型的交通声舒适度. 56 5.2.2景观背景类型对交通声舒适度的影响. 62 5.3亲水距离远近的影响. 64 5.3.1基于亲水距离远近的交通声舒适度. 66 5.3.2亲水距离远近对交通声舒适度的影响.68 5.4动物及人活动因素的影响. 69 5.4.1基于动物及人活动因素的交通声舒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