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的优点.doc_第1页
砌体结构的优点.doc_第2页
砌体结构的优点.doc_第3页
砌体结构的优点.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砌体结构的优点1) 砌体结构材料来源广泛,已于就地取材2) 砌体结构有很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使用年限长3) 砌体特别是砖砌体的隔热隔声性能好,节能效果明显4) 采用砌体结构较钢筋砼结构可以节约水泥和钢材5) 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以节省材料2. 砌体结构的缺点1) 砌体结构自重大2) 砂浆和砖石砌块之间的粘结力较弱,因此砌体的抗拉抗弯和抗剪强度较低,抗震性能差,使砌体结构的应用受到限制3) 砌体基本上采用手工方式砌筑,劳动量大,生产效率低4) 砖砌体结构的粘土砖用量很大,与农田争地矛盾冲突3. 砌体材料的分类1)4. 砌体结构对砂浆的基本要求:强度,和易性,保水性5. 砂浆的分类:水泥砂浆,混合砂浆,非水泥砂浆6. 砌体的分类:按砌体的作用分为承重砌体和非承重砌体,按配筋和施加预应力分为配筋砌体,无筋砌体(砖砌体,石切块砌体和石砌体)和预应力砌体7. 影响砌体抗压程度的主要因素1) 块体的强度及外形尺寸2) 砂浆的强度3) 砂浆的变形性能4) 砂浆的流动性和保水性5) 施工砌筑质量a) 水平灰缝的均匀和饱满程度b) 灰缝的厚度c) 砖的含水率d) 块体的搭接方式8. 抗拉抗剪抗弯强度平均值只与(砂浆)强度有关9. 砌体应力应变曲线是针对哪一种材料的?块体和砂浆的整体10. 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如何测得?通常采用在试验机上附加刚性元件的方法,避免在砌体卸荷时试验机的变形速度过大,可以测出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11. 砌体结构的本构关系是什么?12. 砌体有无徐变?有13. 影响砌体徐变的因素是什么?1) 徐变的大小与砌体的承受的不变应力大小有关2) 徐变的大小与加荷时砌体的龄有关3) 徐变的大小与砌体种类有关4) 在砌体徐变中,砂浆的徐变大于块体的徐变,因此在砌体中砂浆层的厚度不宜过大14. 砌体的弹性模量是如何确定的?对除石砌体以外的砌体,取砌体应力时的割线模量作为砌体的弹性模量F15. 砌体的收缩有什么不利影响?建筑物,构筑物的墙体会出现严重的裂缝16. 轴压偏压构建的取值规定轴压构件:取两方向高厚比大值偏压构件:当截面偏心方向边长另一方向边长时除偏压计算外,还应对较小边方向按轴压进行验算17. 偏心距超过限值的设计方法:优先采取措施减小,增大截面尺寸,改用配筋砌体18. 局部抗压强度大于一般情况下的抗压强度,其原因是:套箍作用,应力扩散作用19. 梁端支撑气体局压承载力不足时如何处理?设置预制刚性垫块,设置与梁端整体现浇垫块,设置长度的砼垫梁(圈梁)20. 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按竖向荷载的传递路径不同,可分为几种1) 横向承重体系2) 纵墙承重体系3) 横纵墙承重体系4) 内框梁承重体系5) 底层框架承重体系21. 房间空间刚度其大小取决于横墙间距S和楼盖刚度K22. 根据房屋空间刚度分成三种计算方案:刚性方案,弹性方案,刚弹性方案23. 墙体控制截面(不计风载时各层纵墙取上下截面进行验算)上截面:取该层纵墙顶部截面,按偏压构件验算,并验算梁底砌体局压承载力下截面:取该层纵墙底部截面,按轴压构件验算24. 影响允许高厚比的因素:砂浆强度等级,横墙间距,构造的支撑条件,砌体截面形式,构件重要性和房屋使用情况25. 垫块上Ni合理点位置可取26. 房屋墙身裂缝的主要部分1) 房屋的高度,重量,刚度 有较大变化外2) 地质条件变化处3) 基础底面或埋深变化处4) 房屋平面形状复杂的转角处5) 整体式屋盖或装配整体式屋盖房屋顶层的墙体6) 房屋底层两端部的纵墙7) 老房屋中邻近于新建房屋的墙体27. 产生开裂原因:砌体的抗裂性能差地基不均匀沉降过大收缩和温度变形引起28. 圈梁的定义:砌体结构房屋中在墙体内沿水平的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29. 圈梁的作用:增强房屋整体刚度提高访问抗震能力30. 过梁的类型:钢筋砖过梁,砖砌过梁(平拱过梁,弧拱过梁),钢筋砼过梁31. 过梁上的荷载两种情况:只有墙体自重分为砖砌体和砼砌块砌体墙体自重土计算高度范围内梁,板传来的荷载32. 墙梁的定义:由支承墙体的钢筋砼梁及其上计算高度范围内墙体所组成的能共同工作的组合33. 墙梁的分类:按支承型式及受力特点分为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按承受荷载的特点分为承重墙梁和自承重墙梁,按有无洞口分为无洞口墙梁和有洞口墙梁34. 墙梁的主要破坏形态:弯曲破坏,剪切破坏,局压破坏35. 使用阶段墙梁的承载力计算:必须进行托梁使用阶段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墙体受剪承载力和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36. 施工极端墙梁的承载力验算:托梁应按钢筋砼受弯构件进行正截面抗剪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37. 挑梁的分类:弹性挑梁,刚性挑梁38. 工业厂房的分类:单层多层混合层数的厂房39. 单层厂房的分类:按生产规模大型中型和小型,按主要承重材料混合结构钢结构钢筋砼结构,按承重结构体系排架结构刚架结构40. 单层厂房的结构组成:屋盖结构,纵横向平面排架结构,围护结构41. 横向平面排梁:横梁(屋架或屋面梁)和横向柱组成42. 纵向平面排梁:连系梁吊车梁纵向柱和柱间支撑组成43. 单层厂房支撑分屋盖支撑和柱间支撑两类44. 屋盖支撑包括上下弦横向水平支撑纵向水平支撑垂直支撑与纵向水平系杆天窗架支撑45. 当厂房跨度18m时以3m为模板,当厂房跨度18m时以6m为模板46. 基础的类型:柱下独立基础其主要形式有杯形基础高杯基础爆扩桩基础和预制桩基础47. 作用在横向排架结构上的荷载有恒载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积灰荷载吊车荷载和风荷载48. 剪力分配法的定义:当排架结构柱顶作用水平集中力F时各柱的剪力按其抗剪刚度与各柱抗剪刚度总和的比例关系进行分配49. 柱的控制截面:上柱底部截面,下柱牛腿顶面和柱底截面50. 柱的吊装验算的控制截面:上柱柱底,牛腿根部和下柱跨中51. 吊车的分类:按主要承重结构单梁式和桥式,按吊钩的种类软钩和硬钩,按动力来源手动和电动,按运行频繁程度轻级中级高级52. 任意荷载作用下等高排架的内力计算步骤如下:在排架柱顶附加不动铰支座求出支座反力,撤除不动铰支座在此排架柱上反向作用支座反力R以恢复到原来的实际情况,叠加上述两种情况的内力53. 通常选择以下四个项目作为可能的截面最不利内力组合:及相应的N,V及相应的N,V及相应的或,V及相应的或 54. 厂房的高度的确定:上柱高=全柱高-下柱高,全柱高=下柱高+吊车梁高度+轨道构造层+轨顶以上高,牛腿标高=轨顶标高-(吊车轨道连接高度+吊车梁高度),下柱高=牛腿顶面标高-基顶标高,柱顶标高=轨顶标高+吊车高度+净空55. 内力组合的注意事项1) 每边内力组合时都必须考虑恒荷载产生的内力2) 在吊车竖向荷载中或可能作用在同一跨厂房的左柱上,也可能作用在右柱上,二者只能选择一种(取不利内力)参加组合3) 吊车横向水平荷载作用在同一跨内的两个柱子上向左或向右只能选取其中一种参加组合4) 有T必有D(吊车横向荷载),D不一定有T(吊车竖向荷载)5) 风荷载有向左向右吹两种情况,只能选择一种参加组合56. 山墙内侧与第一排柱中心线的关系500mm封闭式和非封闭式750mm1. 如果砌体结构的弹性模量为E,剪变模量为G,则G和E的关系近似为G=0.4E2. 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弯曲抗拉强度以及剪切强度主要与砂浆或块体的强度等级有关。当砂浆强度等级较低,发生沿齿缝或通缝截面破坏时,它们主要与砂浆强度有关;当块体强度等级较低,常发生沿块体截面破坏时,它们主要与砌体强度有关3. 我国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2001)将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分为五个强度等级,其中最低和最高等级分别为MU10和MU304. 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5. 砌体结构应该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根据砌体结构的特点,砌体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一般通过相应的构造措施来保证6. 砌体构件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系数是考虑高厚比和偏心距综合影响的系数,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偏心距按内力的设计值计算确定,并注意使用偏心距与截面重心到轴向力所在偏心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的比值不超过0.67. 砌体结构的局部受压强度将比一般砌体抗压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套箍强化和应力扩散的作用8. 混合结构房屋根据空间作用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静力计算方案,包括弹性构造方案,刚弹性方案和刚性方案。9.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仅考虑横墙间距和楼盖高度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按房屋空间作用大小,将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分为三种10. 钢筋砖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1.5m;砖砌平拱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1.2m,否则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11. 根据钢筋混凝土过梁的工作特点和破坏形态,其应进行正截面受弯计算,斜截面受剪计算和局部受压计算12. 墙梁按支撑条件可分为简支墙梁,连续强梁和框架墙梁。13. 墙梁的破坏形态主要有弯曲破坏,剪切破坏和局部受压破坏三种14. 针对挑梁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挑梁除应进行自身承载力计算外,还应进行挑梁的抗倾覆验算和挑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验算。15. 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正常使用条件下,由于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置温度伸缩缝,其位置应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的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16. 网状配筋砖砌体的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1%,也不应大于1%。17. 混合结构房屋的承重体系,一般有五种方案横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横纵墙混合承重体系,内框架承重体系和底部框架承重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