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再生工艺操作规程.doc_第1页
酸再生工艺操作规程.doc_第2页
酸再生工艺操作规程.doc_第3页
酸再生工艺操作规程.doc_第4页
酸再生工艺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酸再生工艺操作规程1. 酸再生操作程序1.1 新水操作(向炉内喷新水)新水直接喷到炉内,漂洗水通过吸收塔的流量要调到最小值,此程序用于设备的冷却和清洗。1.2 酸操作与温度控制回路相符合的废酸量,经预浓缩器的液位控制器进入系统中。浓缩废酸从预浓缩器集水仓进入预浓缩器循环泵,其中一部分浓缩废酸分流进入焙烧炉给料泵供给焙烧炉的喷枪。洗涤器的洗涤水和漂洗水都作为吸收塔的吸收水,吸收氯化氢而得到浓度18%的再生酸流到再生酸罐TANK2。1.3 酸、水转换操作1.3.1 水操转酸操在机组水操作过程中,具备酸操作条件时,按下酸操作切换按钮,机组自动切换到酸操作模式,预浓缩器的液位按照设定值时自动下降,此时焙烧炉仍在水操,当预浓缩器的液位下降到设定值时,预浓缩进酸阀自动定在操作位置上,实现从水操到酸操的切换。1.3.2 酸操转水操除了工艺联锁酸操自动转水操外在机组酸操作过程中,按下按下酸操作切换按钮,机组自动切换到水操作模式,焙烧炉进酸阀自动关闭,预浓缩器的液位按照设定值自动下降,此时焙烧炉仍在酸操,当预浓缩器的液位下降到设定值时,进预浓缩器的漂洗水阀自动打开,预浓缩器中剩余废酸被漂洗水稀释。1.3.3 酸、水同时操作酸、水同时操作方式只有在清洗喷枪时使用,并在20分钟以内完成,清洗喷枪时焙烧炉进行新水(增压水)操作,其余仍在酸操(比如吸收塔)。2.1 工厂记录维护手册按照规程精心维护对机组顺利运行至关重要。应保持一本维护工作记录,要记录维护的内容和时间并由维护者签字。交接班记录本 操作者要有一本酸再生机组交接班记录本。操作者在记录本上要用简洁的语言记录机组运行中的异常现象以及采取特殊手段。让接班人知道上一的操作情况,及传达领导的指令。报告纸操作工要在规定时间记录测量值。如果在规定记录测量值的时刻正好碰上检修或者无法纪录,不允许记录猜测的数据。例如清洗过滤器或喷嘴等必要工作和每日分析,要记录在备注栏内。每日的计算平均值记录在最后一行。2.2 机组操作期间的设备检查每小时检查项目:检查所有的测量仪表:检查管道的法兰的连接;检查天然气烧嘴;检查氧化铁输送系统;每班检查项目:检查所有轴承的噪音和温度;检查喷枪上过滤器和喷嘴;检查氧化铁粉输送系统排气清洁度是否带红色; 检查浓缩废酸管道上的过滤器;检查浓缩废酸管道上的过滤器。2.3 工艺检查项目:分析吸收塔塔的再生酸;调整到所需的浓度(约200克/升总Hcl);分析氧化铁粉的氯含量(应小于0.1%);分析焙烧炉气中的含氧量(当炉压为-0.25KPa的条件下,期望值为4-6%);分析来自酸洗线的废酸;分析(或化验)说明在附录里提及。2.4 漂洗水操作:在无其他选定程序时,机组设定为“漂洗水操作”。“漂洗水操作”适用于:(1) 机组开机(2) 如果机组停车,酸操作程序被取消,机组处于漂洗水操作。如果机组停车,漂洗水操作至少连续操作20分钟,知道转换到“新水操作”。巳使预浓缩器中酸稀释,以防结晶。(3) 假设由于故障,酸程序中断,则机组处于漂洗水操作状态,故障消除后,机组又转换为酸操作。2.5 新水操作程序:(1) 在机组生产中断期间,如果炉顶温度超过最大值,450C时,启动新水操作程序。供静环水给焙烧炉,此时烧嘴关闭(废气风机必须处在工作状态)。这样焙烧炉和烧嘴被冷却,温度可以降到340C,当降到这个温度时,烧嘴必须启动,否则,喷枪将退出。(2) 如果机组停车:耍操作后停车,首先机组必须运行漂洗水,至少20分钟后改为新水操作,预浓缩器中的浓缩酸在漂洗水操作期间被稀释,以避免浓缩酸结晶。使用新水操作程序期间,水通过喷枪进入炉内,时间1.5小时,要小心避免炉顶温度降得太快。如果温度降到300C以下时,喷枪退出2.6 清洗喷枪程序:操作之前喷枪和过滤器必须清洗。2.6.1 浓缩废酸过滤器正常情况两个过滤器同时操作,为了清洗其中一个过滤器,应将其断开、放空、然后清洗,最后将其投入操作。再按相同方法清洗第二个过滤器。2.6.3 喷枪的喷嘴和过滤器喷枪必须一个接一个地清洗,首先按位于喷嘴提升台上的现场对一个喷枪按下“喷枪退出自锁”按钮;1分钟清水操作,10秒干燥后,喷枪自动退出,将喷枪置于固定支架上;用水清洗,并用清洁的备用板更换;选用“试喷”检查喷嘴板的密封情况和喷射形态。把喷枪移出支架,放于喷枪插入位上;按“试伸入”按钮,喷枪移入,继续进行生产;使用同样程序清洗另一只喷枪。大约有5-10分钟间歇,允许炉顶温度降低这段时间用来为下次准备更换过滤器和喷嘴盘。清理过滤器和喷嘴盘的时间应尽可能短,避免焙烧炉温度升高。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关闭烧嘴,喷枪退出。喷枪最长工作8小时后,喷枪必须清理(即使你是酸压力没有升高),以避免喷嘴盘上铁粉粘结过多。2.7用酸清洗吸收塔由于少量氧化铁粉被炉气一起带出,吸收塔在一定间隔时间内必须用酸清洗。氧化铁粉累积在填料上导致吸收塔压力损失增加。读压力测量点PIA4207和PIA4208,压力损失最大为300mmH20时,吸收塔必须按以下步骤清洗:2.7.1机组必须断开注意:吸收塔只能在机组停机后才能清洗。2.7.2 按“清洗吸收塔”按钮,打开吸收塔排放阀KV31082.7.3 开废酸泵P101.1或P101.2向吸收塔供再生酸。各手动阀处于正确的开关位置。2.7.4 启动方式泵P101.1或P101.2,把再生酸从再生罐TANK2经废酸过滤器送进再生机组至集水槽。2.7.5 启动吸收塔供水泵,再生耍进入吸收塔。2.7.6 再生耍经吸收塔排放阀KV3108,流回到再生耍罐TANK2。2.7.7 吸收塔必须冲洗大约6-8小时。2.8机组停车如果机组2个脾气都在下枪位子操作时,按键盘上“停车”按钮,机组则会自动停车。机组自动停车时,断开的程序会在监视器上显示直到到达“新水操作”程序,并且单体设备传动设备断开。停车步骤描述:关闭废酸供给阀KV3101,停止向预浓缩器VEN101供废酸。同时打开漂洗水供给阀KV3102,漂洗水进入预浓缩器,通过液位计LICA4401控制液位。机组处于“漂洗水”状态。这个操作程序对降低浓缩酸铁含量,防止浓缩酸管道和预浓缩器结晶十分重要。废酸供应阀KV3101关闭10分钟后,停止废酸泵P101.1或P101.2。漂洗水操作30 分钟后,吸收塔排水阀KV3108关闭,供给吸收塔P108的吸收水减少到3375/h。吸收塔中的稀释耍留在吸收塔底部并通过焙烧炉气流入与浓缩器中。吸收塔排放阀关闭,接着吸收水量减少后;焙烧炉进行新水 操作。水阀KV3105关闭,KV3104打开。然后关闭浓缩酸阀KV3107.1、KV3107.2,水阀KV3106.1、KV3106.2打开。焙烧炉给料泵P106停,KV3103关闭。新水操作时间1.5小时。这期间烧嘴气量逐渐减少,使炉子温度逐渐下降。当出口温度降到340 C后,烧嘴关闭,喷枪退出。如果温度升高到450 C时,插入一支喷枪。然后,关闭助燃风机C401。废气风机C303继续抽吸炉内热空气15 小时,然后关闭下列设备:废气风机C303吸收塔供水泵P108.1/2预浓缩器循环泵P107.1/2漂洗水泵P103焙烧炉旋转阀SO402双旋风分离器旋转阀SO404.1/2团块破碎机SO401氧化铁粉输送风机C501洗涤器循环泵P109.1/22.9 紧急停车在再生站控制室安装有红色的紧急停车按钮,用于极其紧急的情况下,例如:电缆着火或其他火灾等。按动后控制电源由硬件开关自动切断,所有传动都将失电停止。但控制系统、终端、打印机、记录器、现场仪表和污水泵除外。在紧急停车和由于故障联锁停车时,氯化氢气体和含氧化铁粉气体会从炉内溢出,请注意按相应安全规程保护。2.10 急断电主动力电源自动断开,整个机组没有电,只有在MCC室才能重合闸(有机组电工执行)。用于仅用在极端紧急情况如:紧急停车的错误,电缆起火或其他火灾。紧急断电操作的按钮在MCC室,按主电源的按钮执行。在紧急停车和由于故障联锁停车时,氯化氢气体和氧化铁粉气体会从炉内溢出,请注意按相应安全规程保护。2.11 事故报警在发生事故情况下,报警通知显示在控制室的操作终端上。同时报警信号可以听到。声音报警可以在键盘上消除。在终端上的报警通知也可以消除。在操作室的屏幕上,事故的类型可以从事故报警表得到。报警打印机也可以这样格式打印出各个事故的日期时间。2.12 备机切换备机切换是指工作泵与备用泵,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